非息收入
搜索文档
非息收入补位,六大行单季日赚42亿元
华夏时报· 2025-10-31 23:58
整体业绩概览 - 国有六大行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73万亿元,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万亿元,延续盈利稳增态势[3] - 第三季度单季六大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超3898亿元,按92天计算日均盈利超过42亿元[3] - 六大行在营收与归母净利润两大核心指标上均实现同比正增长,第三季度经营数据改善对整体业绩起到推动作用[3] 盈利规模与梯队分布 - 工商银行以2699.08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蝉联榜首,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紧随其后,分别为2584.46亿元和2208.59亿元,三家银行合计贡献近70%的净利润,构成行业盈利“第一梯队”[4] - 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776.6亿元,单独处于“第二梯队”[4] - 邮储银行与交通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5.62亿元和699.94亿元,形成“第三梯队”[4] 净利润增速分析 - 农业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为3.03%,稳居六大行榜首,是唯一增速突破3%的银行[6] - 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90%和1.08%[7] - 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邮储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均低于1%[7] - 第三季度单季,中国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9%,得益于资产质量稳健基础上的拨备计提力度降低以及实际所得税率下降[7] 营业收入表现 - 六大行前三季度营收均实现正增长,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营收分别为6400.28亿元、5508.76亿元、5737.02亿元、4912.04亿元、2650.80亿元和1996.45亿元[8] - 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17%、1.97%、0.82%、2.69%、1.82%和1.80%,中国银行增速最快,建设银行增速垫底[8] 净息差状况 - 六大行中有五家净息差出现不同幅度下降,但下行势头已得到有效缓解[3] - 邮储银行以1.68%的息差水平居首,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息差分别为1.36%、1.30%,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28%、1.26%、1.20%[10] - 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26%,相比上年度有所下降,但环比上半年持平[11] 非息收入与未来展望 - 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表现突出,增幅分别达到13.34%、11.48%,是六大行中仅有的两家实现双位数增长的银行[12] - 除交通银行投资净收益同比下降18.16%外,其余五大行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均实现7.62%-150.55%的同比正增长[12] - 工商银行高管判断,在外部政策利率无大变化的前提下,明年利息净收入有望企稳,净息差将逐步迎来拐点[12]
苏农银行(603323)2025年三季报点评:业绩平稳增长 规模扩张提速
新浪财经· 2025-10-31 14:27
净息差降幅收窄,其他非息收入表现亮眼。我们测算的公司2025 年三季度单季度净息差1.22%,较二季 度下降5bps,但息差降幅有所收窄。受净息差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 3.8%至20.58 亿元,增速较上半年下滑0.93pct。此外,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0.68 亿元,同比增长 21.3%;其他非息收入9.35 亿元,同比增长20.8%,表现亮眼。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2.99pct 至29.9%,成 本控制效果显著。 业绩平稳增长,拨备反哺利润。公司2025 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32.21 亿元、17.08 亿 元,分别同比增长0.08%、5.01%,增速较上半年分别下滑0.13pct、0.21pct。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 9.41 亿元,同比下降0.23%;实现归母净利润5.30 亿元,同比上升4.54%。公司2025 年前三季度年化加 权ROE12.03%,同比下降0.88pct。从业绩增长归因来看,主要是净息差拖累营收增长,不过公司延续 了拨备反哺利润的趋势,另外其他非息收入贡献回暖。 规模扩张提速,结构以对公为主。公司2025 年9 月末总资产同比增长7.9% ...
苏州银行(002966):高拨备,稳而优的业绩增长备受长线资金青睐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31 13:1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苏州银行维持"买入"评级 [2][11] 核心观点 - 苏州银行三季报显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双双提升 9M25营收同比增长202%至948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12%至448亿元 业绩趋势向好 [5][7] - 利息净收入增速逐季回升 9M25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89% 较1H25的27%显著提升 规模扩张是主要正贡献因素 对营收正贡献度达89个百分点 [7] - 资产质量保持优异 3Q25不良率环比持平于083% 拨备覆盖率虽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至421% 但仍处于行业高位 为业绩提供保障 [5][7][11] - 中期分红比例提升至324% 吸引长线资金入场 三季度新进股东江苏新华报业持股181% 第一大股东国发集团增持至152% [7] - 对公信贷保持高景气增长 3Q25贷款同比增长116% 9M25新增贷款352亿元 其中对公贷款新增403亿元 而零售贷款需求仍显疲弱 [7] 财务业绩分析 - 营收增长加速 9M25营业收入948亿元 同比增长202% 较1H25的181%有所提升 [5][7] - 净利润增长稳健 9M25归母净利润448亿元 同比增长712% 较1H25的615%提高约1个百分点 [5][7] - 息差企稳回升 9M25净息差较1H25提升1个基点至134% 测算3Q25单季息差137% 环比上升6个基点 [11] - 非息收入承压 9M25非息收入同比下降104% 主要受债市利率上行影响 其他非息收入下滑15% 手续费收入增速放缓至05% [7] 资产质量与风控 - 不良率保持低位 3Q25不良贷款率083% 与2Q25持平 关注率微升5个基点至080% [11] - 拨备覆盖充足 3Q25拨备覆盖率42059% 虽较2Q25下降173个百分点 但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1] - 风险生成率可控 估算9M25年化加回核销回收不良生成率063% 较1H25的069%有所改善 [11] 业务结构分析 - 对公业务主导信贷增长 3Q25对公贷款新增79亿元 占总贷款比例升至765% 而零售贷款下降28亿元 占比降至235% [7][10] - 资产结构稳定 3Q25总贷款占比475% 金融投资占比375% 同业资产占比66% [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未来业绩增长可期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3% 79% 83% [6][11] - 当前估值具吸引力 基于2025年预测 市盈率698倍 市净率071倍 股息率45% [2][6][16]
邮储银行(601658)2025年三季报点评:扩表速度稳中有进 中收保持两位数增长
新浪财经· 2025-10-31 08:30
拆分盈利同比增速结构,规模扩张、非息收入仍为主要贡献项,分别拉动业绩增速25.5、11.6pct;从边 际变化看,规模扩张拉动作用维持高位,息差负向影响略收窄,非息收入、成本管控正贡献季环比下 降,拨备负向拖累减弱。 扩表速度较上季末提升0.5pct,3Q 贷款增长主要由对公拉动。25Q3 末,邮储银行生息资产、贷款同比 增速分别为11.3%、10%,增速较2Q 末分别变动+0.5、-0.1pct,扩表保持较好势头。3Q 生息资产增量 4346 亿,其中,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分别增加1197 亿、3415 亿、-266 亿。年初以来,邮储银行 贷款投放节奏相对前置,3Q 规模增长主要由非信贷类资产带动。3Q 贷款增量中,对公贷款占比接近 94%。在有效信贷需求尤其是零售贷款需求相对不足的行业背景下,邮储银行对公贷款投放聚焦重点领 域、深挖市场缝隙,对贷款规模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存款增速保持稳定,3Q 存款增量主要为零售贡献。25Q3 末,邮储银行付息负债、存款分别同比增长 10.8%、8.1%,增速较2Q 末分别变动+0.2、-0.3pct,增速保持稳定。3Q 付息负债增量3845 亿,其中, 存款增加1 ...
【常熟银行(601128.SH)】业绩增长韧性强,可转债转股可期——2025年三季报点评(王一峰/赵晨阳)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31 07:0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0.5亿元,同比增长8.2%,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增长12.8%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为15.02%,同比提升0.06个百分点 [4] - 营收增长放缓,但盈利维持双位数高增长,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10.1% [5] 收入结构分析 - 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4%,非息收入同比增长35.3%,非息收入增速较上半年下降22个百分点 [5] - 非息收入达19.8亿元,占营收比重为21.9%,较上半年下降1.5个百分点 [9] - 净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亿元,同比多增2.4亿元,主要由代理理财业务等驱动 [9] 规模与信贷 - 3季度末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1.6%,贷款同比增长7.1%,增速较2季度末分别提升0.2和1.9个百分点 [6] - 付息负债同比增长11.4%,存款同比增长9.7% [7] 盈利能力与效率 - 前三季度净息差(NIM)为2.57%,较上半年和2024年分别收窄1和14个基点,但3季度降幅环比收窄 [8] - 成本收入比为34.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5] - 信用减值损失/营业收入比例为19.1%,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5] 资产质量与风险抵补 - 3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为0.76%,关注类贷款率为1.58%,与年中基本持平 [10] - 拨备覆盖率为463%,拨贷比为3.52%,分别较年中下降26.6和0.2个百分点 [10] - 3季度单季贷款损失准备新增2.3亿元,同比少增0.7亿元 [10] 资本充足水平 - 3季度末核心一级/一级/总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14%、11.19%、13.66%,较2季度末提升0.41、0.41、0.06个百分点 [11]
工行、农行、建行、中行,最新业绩!
券商中国· 2025-10-30 23:38
具体来看,截至10月30日收盘,农行、工行、建行、中行的总市值分别为2.74万亿元、2.59万亿元、1.92万亿元和1.69万亿元。 10月30日,四大国有银行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悉数出炉。 | | 总资产 | | 营收 | | 净利润 | | | --- | --- | --- | --- | --- | --- | --- | | | 规模(万亿元) | 增速(较上年末) | 规模(亿元) | 増速 | 规模(亿元) | 增速 | | 工商银行 | 52.81 | 8.18% | 6400.28 | 2.17% | 2718.82 | 0.52% | | 农业银行 | 48.14 | 11.33% | 5508.76 | 1.97% | 2223.23 | 3.28% | | 建设银行 | 45.37 | 11.83% | 5737.02 | 0.82% | 2584.46 | 0.52% | | 中国银行 | 37.55 | 7.10% | 4912.04 | 2.69% | 1895.89 | 1.12% | 工行、农行新增贷款超2万亿元 从总资产规模来看,工行仍位居四大行首位,截至今年9月末,工行资产 ...
营收、净利“双增”,四大行三季报出炉!工行、农行新增贷款超2万亿元
证券时报· 2025-10-30 23:12
资产规模与增长 - 工商银行总资产规模位居四大行之首,达52.8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8% [1][2] - 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资产增速领先,分别增长11.33%和11.83%,总资产达48.14万亿元和45.37万亿元 [1][2] - 中国银行总资产为37.55万亿元,增速为7.10% [1][2] 贷款投放与结构 - 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前三季度新增贷款均超2万亿元,分别为20813.87亿元(增长8.36%)和20797.00亿元(增长7.33%)[2] - 贷款重点投向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领域等,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率先突破5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4.2万亿元 [3] - 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余额10.90万亿元,增速10.57%,高于全行平均水平;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分别达5.89万亿元和4.66万亿元,增速超18% [3] 经营业绩 - 四大行均实现营收和净利润正增长,中国银行营收增速最快,为2.69%,农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最高,为3.28% [1][6] - 利息净收入普遍下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分别下降0.70%、2.40%、3.00%、3.04% [7] - 非利息收入成为重要拉动因素,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增速均超11%,分别达11.3%、13.95%、16.2% [9] 资产质量与风险抵御 - 四大行不良贷款率均较年初下降,中国银行不良率最低为1.24%,农业银行下降幅度最大为0.03个百分点 [6] - 农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最高,为295.08%,建设银行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上升2.3个百分点至235.05% [6][7] 市值表现 - 年初至今四大行A股股价均上涨,农业银行涨幅最高达57.72%,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分别上涨18.05%、10.06%、7.12% [3] - 农业银行总市值在全球银行业中跃居第二,达2.74万亿元,仅次于摩根大通 [3][4] 未来展望与经营策略 - 建设银行管理层指出,存款利率下调对降低负债成本的作用正逐渐显现,预计净息差下降幅度将逐渐收窄 [8] - 银行积极拓展非息收入,建设银行通过扩大客户基础,财富管理客户数保持两位数增长,结算业务收入增加 [10]
营收、净利“双增”,四大行三季报出炉!工行、农行新增贷款超2万亿元
证券时报· 2025-10-30 23:05
核心业绩表现 - 四大国有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均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7] 其中中国银行营收同比增长2.69%至4912.04亿元 农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3.28%至2223.23亿元[2][8] - 工商银行总资产规模最大 达52.81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8.18% 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资产增速均超11% 分别达48.14万亿元和45.37万亿元[2][4] - 净利润方面 工商银行规模最高为2718.82亿元 但增速仅为0.52% 建设银行净利润2584.46亿元 增速0.52% 中国银行净利润1895.89亿元 增速1.12%[2] 资产与贷款投放 - 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前三季度新增贷款均超2万亿元 农行新增20813.87亿元(增长8.36%) 工行新增20797.00亿元(增长7.33%)[3][4] 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新增贷款分别为1.84万亿元和1.76万亿元[4] - 贷款重点投向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领域等 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突破5万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超4.2万亿元 科技型企业贷款超2.7万亿元[5] - 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余额10.90万亿元 新增10417亿元 增速10.57% 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分别为5.89万亿元和4.66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8.38%和20.11%[5] 收入结构变化 - 四大行利息净收入均同比下降 工商银行利息净收入4734.16亿元(降0.70%) 农业银行4273.08亿元(降2.40%) 建设银行4276.06亿元(降3.00%) 中国银行3257.92亿元(降3.04%)[9][10] - 非利息收入显著增长 工商银行非利息收入1666.12亿元(增11.3%) 建设银行1460.96亿元(增13.95%) 中国银行1654.12亿元(增16.2%)[12] 非息收入成为拉动业绩增长重要因素[11] - 建设银行通过扩大客户基础促进中收增长 财富管理客户数保持两位数增长 快捷支付绑卡客户近4.9亿 单位人民币正常结算账户较上年末增加近100万户[13] 资产质量与市值表现 - 四大行不良贷款率均较年初下降 中国银行不良率最低为1.24% 农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最高达295.08% 建设银行拨备覆盖率上升2.3个百分点至235.05%[8][9] - 农业银行A股股价年初至今上涨57.72% 总市值2.74万亿元 在全球银行业市值排名中跃居第二位 工商银行总市值2.59万亿元 建设银行1.92万亿元 中国银行1.69万亿元[5][6] - 工商银行A股市值2.11万亿元 H股市值4789亿元 建设银行H股市值占比高 达1.72万亿元 A股市值1957亿元[6]
苏农银行(603323):盈利增长韧性高,风险抵补能力强:——苏农银行(603323.SH)2025年三季报点评
光大证券· 2025-10-30 20:2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苏农银行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苏农银行盈利增长韧性高,风险抵补能力强 [1] - 公司作为苏州市唯一一家农商行,本土优势鲜明,持续受益于区域经济增长红利 [10] - 资产质量方面,公司不良率维持1%以下低位运行,存量包袱逐步清降,拨备反哺业绩空间充足 [10] - 公司资本充足率安全边际较厚,对未来扩表空间及业绩增长亦形成一定支撑 [10] 盈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2亿元,同比增长0.1%,实现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增长5% [4] - 前三季度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03%,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 [4] - 1-3Q25营收、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0.1%、5.4%、5% [5] - 前三季度公司成本收入比、信用减值损失/营收分别为29.9%、3.4%,同比分别下降3、5.3个百分点 [5] - 拆分盈利增速结构:规模、非息、拨备为主要贡献分项,分别拉动业绩增速8.6、6.6、10.5个百分点 [5] 业务规模与结构 - 3Q25末,苏农银行生息资产、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9.7%、8.7%,较2Q25末分别提升3.5、4.5个百分点 [6] - 3Q季内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分别新增16、-3、19亿元,同比多增55亿、多减1亿、多增12亿 [6] - 季末非信贷类资产占生息资产比重为35.4%,较年中提升0.22个百分点 [6] - 3Q单季对公、零售、票据分别新增16、0、0亿元,同比分别多增56亿、多增2亿、少增3亿 [6] - 前三季度对公、零售、票据分别新增65、2、20亿元,同比分别多增2、1、36亿 [6] 负债与存款 - 3Q25末,苏农银行付息负债、存款同比增速分别为8.7%、7.1%,分别较年中提升6.4、2.9个百分点 [7] - 季末存款占付息负债比重较年中提升0.5个百分点至88.2% [7] - 3Q单季存款新增40亿元,同比多增48亿,其中季内定期、活期存款分别新增22、-1亿元,同比多增9、23亿 [7] - 季末定期存款占比较年初提升1.8个百分点至65.3% [7] 息差与非息收入 - 测算公司前三季度息差较上半年下降3bp,较去年全年下降12bp [8] - 生息资产收益率测得较上半年下降6bp [8] - 测算付息负债成本率较上半年下降3bp [8] - 前三季度非息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较上半年提升2.4个百分点 [8]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0.7亿元,同比增长21.3%,占非息收入比重5.8%,较上半年提升0.6个百分点 [8] - 前三季度净其他非息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环比1H25提升3.8个百分点 [8] 资产质量与资本 - 3Q末,苏农银行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0.9%、1.24%,较2Q末分别下降0bp、5bp [9] - 1-3Q信用减值损失1.1亿元,同比少增1.1亿元 [9] - 季末拨贷比、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2%、355.9%,分别较年中下降0.3、31个百分点 [9] - 3Q25末,公司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76%、10.76%、12.88%,较年中均下降11bp [9] - 季末RWA增速为4.8%,较年中有所提速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公司2025-27年EPS预测为1、1.05、1.11元(前值为1.12、1.21、1.32元) [10] - 当前股价对应PB估值分别为0.53、0.48、0.45倍,PE估值分别为5.15、4.92、4.68倍 [10] - 预测2025-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01、42.47、43.2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0.6%、1.1%、1.8% [11] - 预测2025-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0.27、21.19、22.3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1%、4.6%、5.3% [11]
江阴银行(002807):净利息收入增速回正,盈利延续双位数高增:——江阴银行(002807.SZ)2025年三季报点评
光大证券· 2025-10-29 20:42
投资评级 - 对江阴银行维持“增持”评级 [1] 核心观点 - 江阴银行2025年三季报显示净利息收入增速回正,盈利延续双位数高增长 [1][3][4] - 公司规模扩张小幅提速,重点领域维持较高投放强度,资产质量稳健,资本充足 [4][5][8] - 报告维持其2025-2027年盈利预测,认为其当前估值具备吸引力 [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6.2%;实现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13.4% [3] - 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为9.05%,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3] - 前三季度净利息收入、非息收入增速分别为1.2%、17.7%,净利息收入增速较上半年提升1.4个百分点 [4] - 前三季度成本收入比、信用减值损失/营业收入分别为27.7%、27.2%,同比下降1.8、5.7个百分点 [4] 资产负债与规模扩张 - 截至3Q25末,生息资产(不含交易性金融资产)、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4.5%、8.6%,较2Q末分别提升1.2、1.6个百分点 [5] - 第三季度单季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分别新增5亿元、14亿元、11亿元 [5] - 贷款投向聚焦对公领域,第三季度单季公司、零售、票据贷款分别新增3亿元、-1亿元、3亿元 [5] - 对公客户数前三季度增幅15%,绿色金融贷款增幅超34%,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5] 存款与负债成本 - 截至3Q25末,付息负债、存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2.2%、12.4%,存款占付息负债比重为89.4% [6] - 第三季度单季存款新增29亿元,同比多增40亿元;定期、活期存款分别新增59亿元、-17亿元 [6] - 期末定期存款占比68.4%,较年中提升2.4个百分点,定期化趋势延续 [6] 息差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56%,较上半年提升2个基点 [6] - 测算前三季度生息资产收益率较上半年下行3个基点,付息负债成本率为1.58%,较上半年下降5个基点 [6] 非息收入 - 2025年前三季度非息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17.7%,占营收比重降至33.2% [7] - 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0.7亿元,同比下降19.2%;净其他非息收入9.9亿元,同比增长21.9% [7] 资产质量与风险抵补 - 截至3Q25末,不良贷款率为0.85%,关注率为1.18%,不良余额11.2亿元,较年中略降0.02亿元 [8] - 拨备覆盖率为371.9%,拨贷比为3.16%,资产质量运行稳健 [8] 资本充足率 - 截至3Q25末,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77%、13.78%、14.92%,较2Q末均提升3个基点 [8] - 期末风险加权资产增速12.1%,资本充足率安全边际厚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江阴银行2025-2027年EPS预测为0.91元、0.98元、1.05元 [9][10]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B估值分别为0.58倍、0.53倍、0.49倍,对应PE估值分别为5.29倍、4.88倍、4.58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