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制菜透明化
icon
搜索文档
罗永浩发博称西贝的事情告一段落 信良记董事长“悬赏20万元”叫板罗永浩,餐饮人“预制菜”现实困境求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15:57
核心观点 - 新辣道创始人李剑悬赏20万元挑战罗永浩关于"无冷冻无添加剂才是好餐馆"的言论 引发餐饮行业对预制菜定义、食品安全及消费者知情权的公开论战[1][4][9] - 论战凸显预制菜国家标准缺失下的行业困境 双方争议焦点集中于冷冻原料是否等同于预制菜、工业化加工是否危害健康以及企业信息公示的合理性[3][8][13] - 预制菜国家标准即将出台 将明确科学定义并可能强制要求餐饮门店披露使用情况 为行业标准化和消费者信任重建提供基础[16][17] 事件背景 - 罗永浩在9月12日直播中批评西贝使用预制菜 指控其存在"难吃、价贵、分量小、预制菜、不透明"等问题 直播在线人数超10万[5][7] - 李剑于9月13日通过视频号直播公开回应 强调自身拥有30年餐饮行业全链条经验 曾成功完成十亿元战略并购[2] - 罗永浩在9月13日晚间发文称"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 表示期待国家标准出台[17] 争议焦点:预制菜定义 - 罗永浩将冷冻原料(如冷冻海鲜肉、腌制半成品)均归类为预制菜 并展示西贝使用的去骨黄花鱼柳等产品具有18个月保质期[7][8] - 李剑指责该定义存在逻辑陷阱 指出冷冻技术是全球肉类供应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关键应关注原料品牌可靠性而非"鲜冻"概念[8] - 贾国龙(西贝)区分预制菜(中央厨房成品加热)与预加工(门店完成最终烹饪) 强调公司"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15] 行业立场与论据 - 李剑认为现炒饭菜存在未知风险(蔬菜农药残留、肉类腐败、调料非法添加) 而品牌冷冻原料更安全可靠[8] - 指出连锁餐饮基本以预加工为主 冷冻是保鲜最佳技术之一 酱油、味精等调味料普遍含添加剂[9][14] - 批评罗永浩要求企业公示预制菜等同于逼迫贴"负面标签" 将缺乏标准的概念与"不健康"强行挂钩[13] 消费者知情权争议 - 罗永浩主张推动预制菜信息透明化 以老乡鸡为例表扬其明确标注餐品加工等级(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10][11] - 李剑反驳称公示要求是行业霸凌 在缺乏科学标准下会导致企业陷入"不敢承认或说谎"的死局[13] - 贾国龙表示预制工艺无处不在(如净菜加工) 全面标注需列出化学名词反而引发消费者误解[14] 行业影响与标准进展 - 六部门(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等)于2024年3月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明确预制菜定义及不添加防腐剂等要求[16]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可能强制要求餐饮门店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17] - 标准出台将解决定义模糊问题 使企业聚焦产品安全与品质提升而非概念自证[17]
罗永浩发博称西贝的事情告一段落;信良记董事长“悬赏20万元”叫板罗永浩,餐饮人“预制菜”现实困境求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15:47
事件背景与核心冲突 - 新辣道创始人李剑悬赏20万元,公开挑战罗永浩关于“无冷冻无添加剂才是好餐馆”的言论 [1] - 此次论战源于罗永浩在9月12日的直播中批评西贝莜面村,指出其餐品“难吃、价贵、分量小、预制菜、不透明” [1] - 罗永浩强调其立场是“不反对预制菜,推动预制菜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知情权” [9] 李剑的核心观点与行业立场 - 认为罗永浩将使用冷冻原料的餐品一概定义为“预制菜”是逻辑陷阱,其核心逻辑是“只要用冷冻原料,不管是什么,通通算预制菜” [7] - 指出“现炒”饭菜背后存在未知风险,如蔬菜可能含农药残留、肉类可能未经检疫,现代食品工业冷冻技术是肉类供应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7] - 强调消费者应关注原料是否科学证明更健康、更实惠,而非纠结于“预制菜”或“非预制菜”的概念之争 [2] - 认为罗永浩要求企业公示“预制菜”是利用概念模糊性,等同于逼迫企业贴“负面标签”,是行业霸凌行为 [12] 罗永浩的核心观点与行动 - 在直播中展示疑似西贝店内使用的预制菜包装产品图片,显示去骨黄花鱼柳、儿童餐牛肉酱等产品有18个月不等的保质期 [6] - 建议消费者若感觉餐品像预制菜,可录像询问工作人员,以此推动预制菜标准制定和相关立法 [6] - 以老乡鸡为例,赞赏其店内明确标注餐品为“餐厅现做、半预制以及复热预制”的做法 [9] 预制菜的定义与行业现状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区分“预制菜”与“预加工”,称预制菜是中央厨房加工的成品菜肴,门店仅需加热即可出餐,而预加工仅是部分处理步骤,最终烹饪仍在门店完成,并强调“按照国家规定,我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 [16] - 贾国龙同时指出,行业现已进入净菜时代,很难说哪家餐厅没有预制工艺,例如将毛菜预制成净菜也是预制 [14] - 罗永浩反驳贾国龙的说法是“彻头彻尾地撒谎”,因为国家尚未出台预制菜标准 [18]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这场论战发生在《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的前夜 [18] - 国家标准的出台将为“预制菜”划定科学清晰的边界,使监管、企业与消费者能在同一套话语体系下沟通 [18] - 罗永浩在9月13日晚表示“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并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 [18]
记者探访成都西贝:“罗永浩菜单”已上线 食客表示以为不用排队,结果还是等了
新浪财经· 2025-09-14 10:15
事件背景 - 罗永浩与西贝集团就预制菜透明度问题持续争议 罗永浩在直播中强调推动预制菜透明化和维护消费者知情权而非反对预制菜本身 直播开播一分钟抖音在线人数突破10万[1] 西贝应对措施 - 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包含13道菜品 提供菜品详解和配料清单服务 允许消费者根据需求增减菜品[3] - 开放后厨参观服务 参观者需填写健康声明并确认无传染性疾病等健康问题[5][6] - 提供纸质版食品配料详细清单 涵盖莜面鱼鱼 草原嫩烤羊排等多款菜品 包含品相 配料和工艺说明 每页附二维码可观看制作视频[6] - 部分菜品如炒鸡蛋坚持现场炒制 凉菜类可能提前配菜 葱香烤鱼等采用中央厨房预加工半成品[8][10] 门店运营影响 - 成都万象城门店午间客流量较平时减少 带孩子的家长为主要客群[3] - 周末午餐时段门店满座且出现排队现象 有食客因直播预期客流减少但实际仍需排队[1][11] - 争议未显著影响家庭客群就餐意愿 多数家长表示不关注预制菜风波 选择西贝因孩子喜好[13] 行业实践参考 - 罗永浩点赞老乡鸡的菜品加工分类标注方式(餐厅现做 半预制 复热预制) 以颜色区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8] - 西贝服务员认为公司符合行业规范 相较于私房菜等餐饮形式更具标准化优势[10] 品牌战略调整 - 西贝自2024年底从地域风味转型为"家庭欢乐餐厅" 更新品牌logo并去掉"莜面"符号 广告语改为"家有宝贝 就吃西贝"[13] - 门店设置儿童导向设施如涂色画本 蜡笔和绘本样式菜单 强化家庭用餐场景体验[13]
罗永浩直播称不反对预制菜,展示西贝海鲈鱼、小牛焖饭牛肉包等产品配料表
财经网· 2025-09-13 23:36
罗永浩预制菜立场 - 不反对预制菜但强调推动行业透明化和维护消费者知情权 [1] 西贝后厨预制菜情况 - 后厨冰箱存有保质期18个月的"去刺黄花鱼柳"预制产品 [3] - 发现保质期18个月的"海鲈鱼"预制产品含多种添加剂包括复配水分保持剂 [3] 预制菜产品特性 - "小牛焖饭牛肉包"标注为非即食产品且非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堂食袋装规格 [4]
罗永浩与西贝谁有理?与其口水仗,不如让大家吃得明白
齐鲁晚报· 2025-09-13 18:41
预制菜行业定义与标准争议 - 预制菜官方定义排除中央厨房制作菜肴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委2023年3月发布通知明确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1] - 连锁餐饮普遍采用中央厨房模式 通过配送净菜、半成品和成品实现质量稳定与门店快速复制[1] - 消费者认知与官方标准存在温差 消费者普遍认为非现场烹制的餐食均属预制 与官方定义存在认知差异[1] 消费者接受度与信息透明度需求 - 消费者可接受预制但要求信息透明 消费者已习惯使用速冻食材和半成品 但要求餐厅明确区分预制、现炒和半成品加工菜品[2] - 堂食消费期待品质与价格匹配 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菜品支付溢价 但要求明确知晓烹饪方式和品质对应关系[2] 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 - 202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突破6000亿元 行业进入规范发展阶段[3] - 风味标准化与技术支持保障品质 企业通过研究辣度、酸度、咸度等口味参数 配合保鲜技术和冷链物流保证菜品风味[3] - 大型连锁品牌需带头提升透明度 餐饮企业应主动公开信息 展示确保餐食安全与品质的努力[3] 行业长期发展关键 - 安全卫生与信息透明是核心 无论预制或现炒 均需注重安全卫生和信息公开 这是行业行稳致远的关键[3] - 多元化餐饮模式满足不同需求 传统餐饮艺术与工业化预制趋势并存 分别满足不同消费场景需求[3]
罗永浩和西贝都在努力地“摆事实讲道理”
齐鲁晚报· 2025-09-13 18:30
事件核心观点 - 罗永浩与西贝关于预制菜的公开争论核心在于推动预制菜透明化并维护消费者知情权 而非反对预制菜本身 [1] - 争论通过双方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引导公众从多角度看待预制菜问题 而非简单选边站队 [1] - 公开辩论有助于维护消费者知情权 推动企业依法依规经营 并为监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3] 罗永浩的立场与策略 - 罗永浩在直播间明确表态不反对预制菜 但强调推动预制菜透明化 [1] - 其展示西贝后厨冷冻鱼包装图片 指出复配水分保持剂含有7种食品添加剂 以具体证据支持观点 [1] - 作为擅长公共辩论的资深网红 罗永浩展现出超强的话题设置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 轻松化解自身也曾销售预制菜的潜在矛盾 [2] 西贝的应对与表现 - 西贝在争论中应对被动 线下门店直播显示后厨存在大量袋装冷冻食品 厨师长关于隔夜羊肉串的言论引发消费者质疑 [1] - 公司推出罗永浩菜单及公开后厨等举措被批评为准备不周 是危机公关中的败招 [2] - 西贝仓促业余的应对反而让消费者全面直观了解其真实运营情况 展现出真诚姿态而非仅停留在书面争论 [2] 争论的行业影响 - 公开对质有助于供需双方意见碰撞 为监管部门未来的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3] - 争论若推动监管部门尽快出台预制菜食品国家标准 将从源头解决公众分歧 使消费者成为最大赢家 [3] - 行业企业如胖东来公开表示认可西贝等品牌 认为任何事没有完美 感谢其提供放心就餐的场所 [2]
西贝营业额大降,于东来力挺西贝视频已不可见
证券时报· 2025-09-13 18:28
事件背景 - 罗永浩9月10日称西贝几乎全部是预制菜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否认并称门店没有一道预制菜[1] - 罗永浩9月13日转发采访内容并质疑西贝品牌战略公司 称其想搞垮西贝[2] - 胖东来老板于东来9月12日发文力挺西贝 称感谢西贝等品牌提供放心就餐场所 但9月13日相关视频已不可见[2] - 邓高静律师指出西贝使用牛肉包等按国家规定属于预制菜 且涉嫌侵犯姓名权和虚假宣传[3] 财务影响 - 西贝9月10日和11日每日营业额减少100万元 9月12日起预计每日减少200万至300万元[1]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 - 该标准将首次强制要求餐饮门店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3] - 罗永浩表态支持预制菜合法化但强调消费者应有知情权 并推动立法明确预制菜身份[4][5] 企业回应与立场 - 西贝坚持称一道预制菜都没有 贾国龙表示生意宁可不做也要辩是非[1] - 罗永浩在直播中展示西贝使用的海鲈鱼含复配水分保持剂 保质期达18个月 质疑其非消费者理解的鲜鱼[5] - 罗永浩澄清不反对预制菜 但要求餐馆透明化使用情况 其直播间销售预制菜时均明确告知[4][5] 行业争议焦点 - 预制菜定义存在分歧:律师指西贝食材在进入中央厨房前已符合预制菜定义[3] - 餐饮业内部意见分化:网上舆论谴责西贝 而行业内企业多声援西贝[2] - 消费者知情权成为核心争议点 罗永浩推动预制菜使用透明化[4][5]
刷屏!罗永浩:太好了,万众期待!!西贝营业额大降,于东来力挺西贝视频已不可见,抖音账号已私密!
证券时报· 2025-09-13 18:07
事件核心观点 - 罗永浩与西贝集团就餐厅是否使用预制菜产生公开争论,核心争议点在于预制菜的定义、消费者知情权以及企业宣传的真实性 [1][5][9] - 争论对西贝集团经营造成直接影响,据公司CEO称事件导致9月10日和11日每日营业额减少100万元,9月12日起预计每日减少200万元至300万元 [1] - 罗永浩明确其立场并非反对预制菜本身,而是推动餐饮行业在使用预制菜方面对消费者实现信息透明化 [8][9] 事件发展进程 - 争论始于9月10日罗永浩发布的微博,称其在西贝的用餐体验“几乎全部都是预制菜”,随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公开否认门店使用任何预制菜 [1] - 9月12日贾国龙接受采访谈及事件对营业额的负面影响,并表示“生意宁可不做是非必须得辩” [1] - 9月13日罗永浩通过转发采访内容并配以省略号,以及后续一系列转发行为进行回应,并提及西贝的品牌战略公司华与华 [1][4] 行业专家与同业观点 - 律师邓高静从法律角度分析,指出根据国家现有规定西贝使用的牛肉包等产品属于预制菜,并认为公司对外宣传“100%不存在预制菜”涉嫌虚假宣传,同时推出“罗永浩套餐”或“老罗套餐”涉嫌侵犯姓名权 [5] - 餐饮业同行出现意见分歧,胖东来老板于东来发文力挺西贝,感谢其为消费者提供放心可口的用餐选择,但相关支持视频在9月13日已不可见 [4] - 罗永浩观察到舆论呈现“网上一边倒谴责西贝,行业内的人一边倒声援西贝”的两极化现象 [4] 预制菜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这将为预制菜身份提供统一说法 [6] - 新国标将首次把餐饮门店是否使用以及如何使用预制菜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标志着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合规时代”的关键节点 [7] - 罗永浩对此监管进展表示欢迎,并重申支持在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前提下合法使用预制菜 [8] 罗永浩的详细论据 - 罗永浩在9月12日晚的多平台直播中,以背景大屏文字明确其目的是“推动预制菜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知情权” [9] - 直播中引用具体产品案例,展示西贝后厨使用的海鲈鱼包装配料表,指出产品含有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多种复配水分保持剂,且保质期长达18个月 [9] - 据此提出核心质疑,认为尽管食材到店时为生的,但经过添加剂长期腌制保存已非消费者理解的“鲜鱼”,这与消费者追求新鲜的餐厅用餐初衷不符 [10]
刷屏!罗永浩:太好了,万众期待!!西贝营业额大降,于东来力挺西贝视频已不可见,抖音账号已私密!
证券时报· 2025-09-13 18:01
事件背景 - 罗永浩9月10日发布微博称西贝几乎全部是预制菜 随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否认门店使用预制菜 [1] - 罗永浩9月13日转发贾国龙采访内容并配发省略号 后续转发西贝相关品牌战略公司内容并质疑其经营意图 [3][6] -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9月12日发文力挺西贝 称其提供相对放心可口的餐饮选择 但相关视频于9月13日不可见 [7] - 邓高静律师指出西贝使用牛肉包等产品符合国家现行预制菜定义 且涉嫌侵犯姓名权与虚假宣传 [7] 财务影响 - 西贝9月10日及11日每日营业额减少100万元 9月12日起预计每日减少200-300万元 [2] - 贾国龙表示事件对西贝造成明显伤害 直接导致客流量减少和营业额下降 [2] 行业规范进展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8] - 新国标将首次强制要求餐饮门店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 标志着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合规时代 [9][10] 核心争议焦点 - 罗永浩质疑西贝使用经复配水分保持剂(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处理且保质期18个月的海鲈鱼 认为其虽到店为生鲜状态但实属深度工业化预制食材 [10][11] - 罗永浩强调不反对预制菜 但主张消费者应享有知情权 要求餐馆明确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 [10] - 贾国龙坚称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 并表示"生意宁可不做是非必须得辩" [2] 行业反响 - 餐饮行业内部出现分歧:网络舆论普遍谴责西贝 而行业内企业人士则集中声援 [7] - 罗永浩呼吁通过立法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认为现行国家标准缺失导致企业可钻空子 [7][10]
从病死猪肉也吃到嫌弃预制菜,罗永浩的执念可以放下
第一财经· 2025-09-13 17:52
预制菜行业政策支持 -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产业标准化水平并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4] -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委发布通知统筹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4] - 预制菜符合国家标准且能解决多数消费者快速就餐需求 起保底作用 [4] 餐饮行业预制菜应用趋势 - 餐馆使用预制菜是大势所趋 可满足快速出餐、食品安全和价格合理要求 [4] - 现炒现做模式需消费者具备较多时间或较高经济能力 [4] - 未来大部分餐馆餐食将为预制菜 现炒现做将成为小众卖点 [6] 预制菜信息披露监管进展 -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6] -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向社会征求意见 [6] - 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情况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6] 行业标准化与品质管控 - 预制菜公示不会直接影响饭菜美味度和安全性 核心在于严格把控品质 [7] - 生产企业需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不能有丝毫懈怠 [7] - 餐饮企业可公开销售预制菜并通过提升服务实现物超所值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