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艺术
icon
搜索文档
“一座山 一方城 一群人”摄影艺术展在沈阳绿岛美术馆启幕
新华网· 2025-05-26 10:08
新华网沈阳5月24日电 5月23日,"一座山 一方城 一群人"徐伟浩、张国田、王庆松摄影艺术展暨沈阳绿岛美 术馆开馆仪式在沈阳城市学院启幕。 开幕式现场,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线云强宣读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发来的贺信。信 中表示,此次展览展现了摄影艺术突破边界、融合多元的活力与魅力,彰显了驰而不息的艺术探索精神。 沈阳绿岛美术馆位于沈阳城市学院校园内,此次展览分为"一座山""一方城""一群人"三个板块,展出徐伟 浩、张国田、王庆松三位当代艺术家的50余件摄影作品。这三组个人风格强烈、展示形式各异的作品各有表达、 各有精彩。 "太美了""真是难得一见"……在观展现场,观众好评如潮,赞誉不断。 沈阳市副市长、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克斌表示,三位艺术家以"山·城·人"为题,碰撞艺术 多元火花,让这座美术馆化身城市文化新地标。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当代艺术语境下摄影实践的多元融合"学术论坛,来自文化、艺术、摄影界的专家学者 们,分别围绕摄影艺术的守正创新、如何通过摄影推动城市文化IP的构建与传播、摄影展如何吸引年轻人、美术 馆如何让艺术既"高深"又"好懂"、影像美育与青年创造力培养、摄影 ...
在樱桃园中起舞
人民日报· 2025-05-26 06:13
4月25日,中国国家大剧院戏剧场,72岁的法国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感慨,同一部《樱桃园》,同一个 演出班底,这场戏剧与4年前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的演出并没有什么不同,"我还是我"。 当许多同时代的女演员息影或逐渐淡出时,于佩尔依然保持着旺盛的艺术创造力。4月11日至27日,她 主演的法语话剧《樱桃园》在上海、南京、北京巡演8场。2001年,纪录片《伊莎贝尔·于佩尔:献给表 演的人生》就曾记录下她"超人"般的工作强度。从事演艺事业54年,于佩尔迄今参演120多部电影和近 30部话剧,多次荣获欧洲三大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等奖项。如今,她依旧高产,对表演充满热忱。献给艺 术的人生,大抵如此。 4个月间,两度来华演出 大银幕上,于佩尔的脸庞往往波澜不惊,甚至有些冷漠疏离。然而,通过细腻准确的微动作,一个眼神 的流转,一个微笑的绽放,让观众立即感受到人物情绪和状态的细微变化。这样精准内敛的表演风格为 于佩尔赢得诸多赞誉,影评人将她称为"这个时代最优秀的演员之一"。2020年,《纽约时报》评选 出"21世纪最优秀的演员",于佩尔位列第二。 4月25日,法语版《樱桃园》在国家大剧院首演,于佩尔饰演女主角柳鲍芙。《樱桃园》是俄国 ...
130多场展览、大型活动同期开幕,北京进入5月艺术季
第一财经· 2025-05-25 15:26
北京艺术季活动规模 -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2025吸引来自全球12个国家、32个城市的132家参展机构,成为京城最大规模艺术博览会 [1] - 同期全城举办130多个展览,联合画廊周北京、ART021 BEIJING等活动共同构建"北京艺术季" [1] - ART021 BEIJING聚集11个国家及地区的53家画廊,画廊周北京联动30家本地画廊和11家非营利机构参展 [3][12] 艺术生态影响力 - 北京当代艺博会连接全球艺术资源,促进艺术市场发展并带动城市艺术生态 [3] - 798园区通过取消参展费降低参与门槛,整合本地与国际资源激发艺术活力 [12] - 艺术活动全面激活城市能量,形成兼具本土与国际视野的艺术盛会 [3] 跨界融合与创新 - 艺博会与北京国际设计周、时装周等深度协同,构筑艺术与设计交融的新生态 [7] - 德国PSM画廊带来五位国际艺术家作品,呈现现实与未来的对话 [7] - 杭州"三角洲"画廊在798展出英国艺术家结合殖民历史与流行文化的装置作品 [7] 参展内容亮点 - 里森画廊展出克里斯多夫·勒·布伦、安尼施·卡普尔等国际艺术家作品 [10] - 香格纳画廊以群展呈现耿建翌、杨福东等中国当代艺术史重要人物作品 [10] - 高仕画廊展出雷诺阿至萧勤等大师的"从印象派到抽象"系列 [10] 场地与历史背景 - ART021 BEIJING在751工厂煤气储气罐改建的七九罐举办,汇聚跨越两百年的东西方经典 [8] - 特别策展项目"珍宝阁"由PILLS工作室设计,探索建筑与艺术展陈的融合 [10]
一周观展|建筑师展览渐成热点:从高迪看到贝聿铭
新浪财经· 2025-05-25 08:05
智通财经艺术评论关注近期展览,在上海,新开的展览除了"星丛——中西典籍互鉴展",还有"2025西班牙艺术季"带来的天才建筑师高迪的主题联展,"贝 聿铭:人生如建筑"展览则在最近创下参观人数新高。 在海外,大英博物馆呈现古印度文明的生生不息;巴黎卢浮宫展出"对中国的热情:阿道夫·蒂尔斯收藏"。 上海 展览共展出中西珍贵典籍合计约110余种,众多展品均为首次在上海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达尔文《物种起源》的第三版、第四版等多个珍贵版本,与之对 照,首次向公众呈现近代中国思想家、翻译家严复译著《社会通诠》珍贵手稿原件,以及明版孤本《西厢记图册》等。 贝聿铭:人生如建筑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 展期:2025年4月26日-7月27日 星丛——中西典籍互鉴展 地点:上海朵云轩艺术中心 展期:2025年5月24日-6月15日 有着传奇色彩的建筑大师贝聿铭(I. M. Pei ,1917–2019)在中国家喻户晓,他是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也是上世纪至今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美籍华裔建筑 师。"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将呈现逾400件展品,来自机构或私人收藏的绘图手稿、建筑模型、摄影、影像及文献资料,其中不少展品是首次公开 ...
敦煌缘何成为创新土壤(艺坛走笔)
人民日报· 2025-05-25 05:52
敦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 敦煌艺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吸收南亚、中亚、西亚艺术样式,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彩塑、壁画等 [1] - 敦煌美学蕴含的丰富性与创新性是敦煌艺术得以"长红"的密码 [1] -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常书鸿作为第一任所长率领工作人员开始保护和研究工作 [1] 敦煌艺术的研究与应用 - 80多年来一代代美术工作者在敦煌美学滋养中推进艺术创新 [2] - 董希文将敦煌壁画与民间年画、西方油画结合创作《开国大典》等经典作品 [2] - 孙纪元创作敦煌标志性城市雕塑《反弹琵琶》 [2] - 敦煌研究院组织创作的洞库壁画采用敦煌矿物颜色并融入现代转化 [2] 数字化技术推动敦煌艺术传播 - 敦煌研究院每年在国内外举办数十场展览,数字化技术成为亮点 [3] - "如是莫高"展览实现9座洞窟无损复制与共享 [3] - 设计300米长沉浸式壁画长廊,汇集数百件经典壁画 [3] 敦煌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 常沙娜将敦煌元素运用于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建筑装饰 [4] - 敦煌艺术研究已涉及绘画、雕塑、装饰、服饰设计、音乐、舞蹈等领域 [4] - 刘元风团队设计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风尚的敦煌服饰作品 [4] - "云衣霓裳"展览展示敦煌壁画人物服饰临摹画和时装设计 [4]
2025北京艺术季开启 全城共赴美学盛宴
经济观察报· 2025-05-24 13:13
北京艺术季概况 - 2025年北京艺术季于5月21日贵宾预展开幕至6月1日收官 持续12天 覆盖全城多个文化地标 [1] - 活动以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 画廊周北京 ART021 BEIJING三大主阵地为核心 联动798·751创意园区 CBD艺术走廊 草场地艺术聚落及保税艺术特区等区域 [1] - 全城呈现逾百场专题展览 涵盖餐饮 收藏 公共教育等多维业态 吸引国际藏家与市民参与 [1]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 - 展期5月22日至25日 主题为"凹凸"(CONCAVE-CONVEX) 强调艺术价值差异性与城市文化基底 [2] - 吸引来自12个国家32个城市的132家参展机构 展览地点设在全国农业展览馆11号馆 [2] ART021 BEIJING - 展期5月22日至25日 在798·751园区七九罐与第一车间举办 汇集11个国家及地区的53家画廊与特别项目 [3] - 设置臻享预览(5/22-23) 藏家预览(5/22-23)和公众开放日(5/24-25)三个阶段 [4][5] 画廊周北京 - 展期5月23日至6月1日 主展区集中在798·751园区 覆盖CBD艺术区 草场地艺术区等核心区域 [5] - 活动包含30家画廊 11家非营利机构及近60场展览/项目 打造北京特色艺术现场 [5]
东方证券十年公益之路:守护文化遗产,培育艺术之苗
券商中国· 2025-05-24 10:11
从千年文化瑰宝的敦煌,到朴素乡村的儿童艺术教室,美的足迹用爱连接。 近日,"拾光益彩 悦享东方"东方证券心得益彰公益基金会十周年公益展在上海举办,一场公益与文化交融的盛宴,展现了东方证券在公益领域的十年坚守与丰硕成 果。 文化公益展落地上海街区 2015年,东方证券发起设立上海东方证券心得益彰公益基金会。成立十年来,基金会立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开展"西遇知美|敦煌"及"传承非遗·遇见皮影"等系 列项目,同时聚焦儿童艺术教育,通过乡村小学艺术教室搭建等方式,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受到文化和艺术的熏陶,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艺术的种子。 此次十周年公益展回顾了过去十年,东方证券心得益彰公益基金会与敦煌研究院合作的五季"西遇知美|敦煌"的成果。通过摄影展、书画展、诗歌集等多种方式展出 了心得益彰艺术教室十年来在乡村儿童美育教育方面的成果。此外,公益展现场还有皮影戏制作、泥板画制作等多个DIY手作区域,方便参观者参与,亲身体验传 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公益的力量。5月20日,心得益彰公益基金会举办了公益展主题日活动,这一活动也开启了"西遇知美 丨敦煌"项目新的篇章。 据悉,过去十年间,东方证券以及心得益彰基金会为文化传承与" ...
艺术疗愈让抗癌之路绽放希望之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4 05:17
叶颖瑜个人作品展上的陶瓷作品。 新华社发 香港湾仔的一间小小展室,30层的高度刚好隔开闹市,和暖的阳光温柔包裹着落地窗前错落有致的数十 件绘画和手工作品。 在香港癌症基金会的帮助下,《恩典之路》艺术展近期在此举办,回顾了卵巢癌患者叶颖瑜以艺术创作 表达生命感悟、疗愈身心的抗癌旅程。短短一周的展览,吸引了数百人参观。 "这是2023年参加'以艺疗心'活动所学的陶瓷牡丹花。或许我的作品只是平凡之作,难与美术馆的大师 相比,但这些作品陪伴我度过这几年患病的岁月,并透过创作将经历转化到色彩当中,疗愈治疗中的负 面情绪。"即将迎来46岁生日的叶颖瑜在《恩典之路》展览海报上这样写道。 "那时候工作很忙,一直以为是肠胃不舒服,没想到是癌症"。2021年,突如其来的卵巢癌四期诊断,让 叶颖瑜的世界瞬间崩塌。手术、化疗、复发、耐药……这些冰冷的医学术语,成了她生活的主旋律。然 而,在人生至暗时刻,艺术如一束光,穿透了层层阴霾。 在香港癌症基金会的艺术疗愈室里,她重拾儿时的画笔,将内心的恐惧、无助与希望,化作一幅幅生动 的画作。 喜欢艺术的叶颖瑜初来癌症基金会时便参加了由注册艺术治疗师邓海琳主理的"美丽在望"艺术疗愈小 组,与其 ...
黄建南:在视象与心象之间重构东方美学
经济观察报· 2025-05-23 16:01
艺术创作理念 - 艺术家通过长达10年的行走累计三万八千公里,将自然景观转化为心灵图式,完成从"目视"到"心观"的蜕变 [1] - 艺术创作哲学强调艺术不是对自然的模仿,而是生命意志的显影,融合东西方文化精髓形成独特风格 [1][2] - 作品突破传统程式,尝试将水墨技法融入油彩,重构文化意象,如《大漠孤魂》结合敦煌壁画与梵高风格 [1] 作品风格与技法 - 作品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找到平衡,如《璀璨星河》系列融合天体物理与《周易》哲思,《生命之树》用268种过渡色描绘年轮 [2] - 打破媒材与技法疆界,用油画刀模仿宋代山水"斧劈皴",以钛白颜料营造宣纸"屋漏痕"效果 [4] - 水墨表现拜占庭镶嵌画的金色光辉,如《敦煌遗韵》系列让飞天在生宣上呈现抽象之舞 [4] 市场表现与价值 - 202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宇宙密码·创世纪》以1380万港元成交,反映市场对其作品的认可 [4] - 早期写生作品如1978年《天山雪线》年均增值率达27%,远超同期艺术品市场12%的均值 [5] - 跨界作品如与NASA合作的《星际穿越》系列三年内价格翻涨4倍,纯抽象作品在西方拍场溢价35% [5] 文化影响与全球化 - 作品被大英博物馆举办"心象自然"特展,策展人评价其解答了后机械复制时代绘画如何保持灵晕的问题 [6] - 艺术发展对应中国艺术全球化三阶段:技术突围、语言重构、价值输出,如《人类命运共同体》装置在威尼斯双年展确立话语权 [6] - 艺术家通过虚实相生的价值体系,如NFT平台同步发售实体画作的数字孪生,构建新的艺术生态 [5][6] 代表作品系列 - 大地系列:如《大地的乐章》《大地密码》《大地情怀》等,展现自然与心灵的融合 [1][8] - 星空与宇宙系列:如《璀璨星河》《宇宙密码·创世纪》等,融合科学与哲学思考 [2][4][6] - 跨界合作系列:如《星际穿越》与NASA合作,结合科学影像与禅宗美学 [5]
“经典产业”跨向“时尚产业”的升级是历史的必然
消费日报网· 2025-05-23 10:51
行业活动与学术研讨 - 第七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举办学术研讨活动,16位嘉宾与120余位作者代表围绕"时代匠心"主题展开深度探讨 [1] - 研讨聚焦三个子议题:"学术赋能——开启艺术创作的多维图景"、"设计·材料·技艺——当代工艺美术创新传承"、"行业发展与生活需求共振——时代匠心描绘美好生活" [1] - 双年展全面展示当代工艺美术发展样貌,品类丰富多元,彰显国家级艺术殿堂权威性,对行业引领作用显著 [1] 行业转型与升级路径 - 工艺美术行业需从"作品思维"转向"产品思维",完成从"作品"向"产品"转型以跻身产业序列 [2] - 行业需抓住"经济与文化"双重属性特质,通过"在转型中升级,在升级中转型"实现与美好生活需求同频共振 [2][3] - "艺术生活化"方向需满足小众个性化需求,创造情绪价值,推动工艺美术品成为"时尚消费品类" [3] 产业发展新趋势 - 工艺美术需从"经典产业"跨向"时尚产业",通过设计创造"情绪价值"并开创全新生活方式 [3] - 行业主张从"以人为中心"的时尚1.0时代转向"以场景为中心"的时尚2.0时代,构建转型与升级协同逻辑 [3] - 2027年第八届双年展将结合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十周年契机,聚焦传统工艺振兴与当代转化 [4] 机构平台作用 - 中国工艺美术馆将持续深化对工艺美术和非遗资源的挖掘展示研究,推动其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