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搜索文档
清锋科技:材料+硬件+AI,3D打印如何在万亿医疗器械市场抢占先机?
DT新材料· 2025-06-11 23:10
清锋科技的技术突破与市场进展 - 公司成功实现隐形牙套直接3D打印技术,跳过传统牙模制造环节,流程缩短至3小时,获中国、美国、欧盟等多国医疗器械认证 [2] - 核心技术包括FDA认证的专有材料与LEAP界面高效成型技术,实现定制化口腔器械2小时内生产,降低成本并提升性能 [3] - 与EMA Sleep合作推出3D打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治疗设备,解决传统手工热成型效率低的问题 [3][6] 3D打印医疗市场潜力 - 全球医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5000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8000亿美元,3D打印技术通过定制化与高效生产占据先机 [3] - 公司通过集成AI软件、高性能材料及自动化流程,提供从设计到成品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强化行业竞争力 [3] 行业论坛与技术创新 - 公司将出席2025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分享ActiveMemory™智能材料在正畸矫治器中的应用 [1][7] - 论坛聚焦生物医疗等领域,探讨多材料打印、人工智能融合等前沿议题,推动产业链合作 [12][17][19] - 生物医疗分论坛涵盖个性化植入物、4D打印等创新方向,与公司技术布局高度相关 [19][24]
走进上交会|“寻宝”开启技术贸易
国际金融报· 2025-06-11 21:16
展会概况 - 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交会)以"开放合作: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设置4个专业技术展区和2个功能区域,总展出面积3.5万平方米,近千家企业参展,14家企业和机构首发首展新产品、新技术 [1] 智能装备领域 - 中交上海航道局展出全球最大的多功能智能环保铺排船"交通建设九号",长116.6米,集成六大核心技术,将传统12人操作工序缩减至2人,人工成本降低80%,单次作业时间缩短40% [3][5] - 新能源无人控藻船可替代人工完成驾驶、监测、撒药等工作,以电力为动力源,运行成本低廉,高效控制蓝藻爆发风险 [5][7] 前沿科技成果 - 技术转移专区和张江专区集中展示近百项突破性成果,涵盖脑机接口、具身智能、量子科技、合成生物等领域 [8] - 乐普心泰医疗展出全球首款生物可降解左心耳封堵器Bio-Lefort,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已在全球完成近万例临床植入 [10] - 乐普心泰医疗最新上市的ScienCrown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为TAVR领域首款具有球扩瓣优势的自膨短瓣,适合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 [12] - 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展示全球领先的3D打印药物技术,采用熔融挤出沉积(MED)工艺,年产能达7500万至3亿片,与德国BioNTech达成总金额超12亿美元合作,全球申请274件专利 [14] 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 - 科大讯飞展出星火大模型及应用,包括学习机、"讯飞晓医"等产品,其科学教育专属大模型构建爱因斯坦、李白等10余位中外名人的AI虚拟形象 [14][16] - 上海云拿智能首展NANO无人零售方案,打造"即拿即走"的无感支付小店 [18] 商用密码与节能技术 - G60商用密码产业基地展示人工智能赋能的密码安全检测技术,智巡检测累计完成2000余个密码系统和产品检测,市场占有率达20% [20][22] - 锦珂能源公司展出冷凝水雾化节能器,可使空调节电10%以上,用户4—8个月收回成本,能将空调能效等级提高一级半,全球约16亿台空调若全部安装该节能器,可减少全球电力消耗1%,相当于节省2.5个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 [24][25]
3D大模型公司VAST再获数千万美元融资 全球首个AI 3D工作台Tripo Studio:从 “算法领先” 到 “工作流闭环”
智通财经网· 2025-06-11 18:52
融资与公司发展 - VAST完成数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 由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领投 靖亚资本跟投 [1] - 公司成立于2023年3月 专注于通用3D大模型研发 致力于打造大众级3D内容创作工具 [1] - 累计为全球200万+ 3D创作者 2万+中小开发者及700+大型企业提供服务 生成模型近3000万个 [2]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发布全球首个AI驱动一站式3D工作台Tripo Studio 内测首周付费率提升2.5倍 ARR突破300万美元 [2] - 即将推出Tripo3.0算法 拥有百亿参数规模 在细节 复杂结构和计算扩展性方面取得突破 [8] - 开发智能部件分割(HoloPart) 贴图魔法笔刷 智能低模生成 万物自动绑骨(UniRig)等核心功能 [5][6][7][8] 商业化应用场景 - 服务腾讯游戏 网易游戏 字节跳动 阿里巴巴 优必选等企业完成概念生成到生产应用全链路 [9] - 与拓竹 纵维立方 创想三维等3D打印机团队合作 为大众创客提供创意空间 [9] - 联合酷家乐 Homestyler等平台将AI生成方案融入建筑及空间设计管线 [10] 行业影响与愿景 - 重新定义AI驱动的3D内容创作流程 从专业管线到大众参与的转变 [3][9] - 推动3D内容从"专业输出"向"创作即玩法"演进 成为用户交互的"交互引擎" [10] - 目标构建覆盖专业级 达人级到大众级的创作者完整梯度 巩固3D生成领域全球领先地位 [1][11]
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正式落户天河—开启“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新篇章
中国发展网· 2025-06-11 17:38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正式落户广州天河区 标志着天河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 [1] - 促进会未来将在广州国际金融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核心 人工智能与数字试验区 数字文化创新区 构建全链条产业服务生态 [2] - 天河区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1164家 实现营业收入2266 63亿元 占全市37 5% 产业规模持续保持全市第一 [4] 产业服务与平台建设 - 促进会联合五大机构(文化产业投资大会组委会 投融资联盟 智库联盟 直播电商协会 文交所服务站)进驻广州国际金融城 强化金融赋能与平台建设 [2] - 已达成数字创意产业服务平台 AI直播电商示范平台 文化数字资产交易服务站三大合作项目 覆盖产业招商 直播电商 知识产权保护领域 [3] - 天河区提出"服务产业 服务企业 服务人"目标 通过促进会链接科技金融资源 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3] 政策与活动亮点 - 广东省发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 涵盖影视 演艺 动漫 游戏 电竞 网络视听六大板块共87条政策 [3] - 文化科技融合展示环节呈现VR剧场 文化CaaS平台 垃圾分类游艺等"AI+3D+文旅"创新应用 非遗时尚秀结合香云纱与现代设计 [4] - 新品发布环节推出"帮帮龙"潮玩 广轻控股IP "十五运"文创及文化产业基金项目 促进资源对接 [4] 未来发展方向 - 天河区将以促进会为纽带 深化文化+科技+金融融合 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实践样本 [4] - "湾区数智文化创意周"系列活动包括文化科技展示 政策解读 新品发布 项目路演 电商直播等多维内容 [1][4]
阿博格:3D打印驱动PEEK进入医疗植入新纪元!
DT新材料· 2025-06-11 00:29
阿博格 将出席 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7月18-20日 | 浙江 · 杭州),并分 享 "推动颗粒料PEEK在医疗方向的增材制造的发展" 。 聚醚醚酮(PEEK) ,作为一种高端的特种工程塑料,正在经历一场由 3D打印技术 驱动的深刻变 革,其在 医疗植入 领域掀起了一场替代传统钛合金的变革浪潮。 VICTREX威格斯的PAEK 103GRA EMS艾曼斯的PA12 Grilamid TR90 PEEK医用材料为何如此重要?高性能PEEK专用料如何开发和应用?批量制造如何突破?增材制造 未来有哪些新方向? 对此, 阿博格机械(上海)有限公司增材制造经理 季仲恺 将出席 2025(第四届)高分子3D 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7月18-20日 | 浙江 · 杭州),并对 「生物3D打印」 主题专场分享题为" 推动 颗粒料PEEK在医疗方向的增材制造的发展 "的报告,欢迎行业参与交流! PEEK在骨板应用的新进展 摸着工业应用过河是PEEK在医疗领域应用的真实写照 。目前,骨科植入和修补材料还是以金属为 主如钛合金,但其存在弹性模量高、不耐人体体液腐蚀、长期在体内会释放金属离子等问题。业内一 ...
运动相机全景相机:行业深度解读
2025-06-10 23:2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行业、智能手机影像设备行业 - **公司**:影石创新(Insta360)、GoPro、大疆、明安公司、索尼、佳明、理光、西安饮食、安霸、索尼、华为、宏景光电、立讯精密、东莞能力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规模与潜力 - 全球潜在运动用户约 2.5 亿,Vlog 用户约 4.5 亿,目前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渗透率仅 2%-3%,未来渗透率提升至 10%-20%将带来千亿级市场规模[1][15] - 若 GoPro 破产,其 2024 年约 250 万台的销量将被 Insta360 和大疆抢占,成为两家公司潜在增长点[27] 行业发展趋势 - 从硬件竞争转向软件功能创新和营销策略优化,AI 自动剪辑、云端存储订阅服务等降低创作门槛,全景相机利用激光雷达或 TOF 传感器生成 3D 场景[1] - 未来个人影像设备发展趋势是技术融合与多功能化,两类设备可能整合为一种多功能、高自由度的影像设备[9] - 智能手机影像设备竞争点转向算法和软件,未来依赖 AI 技术和软件生态完善及差异化创新能力[29] - 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目前主要在硬件参数竞争,未来转向以 AI 为核心的智能化功能[30] 主要品牌竞争格局 - 运动相机领域,GoPro、Insta360、大疆是前三大品牌,GoPro 份额下滑,2023 年全球份额约 24%,影石创新为 12%,大疆为 10%[1][20] - 全景相机领域,影石创新占据主导地位,全球消费级市场份额达 67.2%,中国市场高达 86.5%,专业级市场份额 61%[1][20] 公司情况 - **影石创新**:增长速度快,质地优质,产品 X5 兼具全景和运动相机功能;2024 年收入约 55 亿元,预计今年收入增长 50%左右,净利率预计 20%左右,长期估值约 50 倍 PE[1][2][4] - **GoPro**:销量下滑,2024 年出货量降至 243 万台,营收降至 8 亿美元,净利润亏损 4 亿美元,毛利率仅 30%;采取转型订阅服务等措施,但效果有限[1][22] - **大疆**:以专业度和性价比见长,产品线丰富,硬件供应链强大,价格相对较低[4][26] - **明安公司**:市场热度和兴趣度高,预计上市时股价较高开盘,发行价 190 亿,对应去年近 10 亿利润,市盈率 19 倍,行业处于高景气状态,成长潜力大[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运动相机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强调六防技术,对画质和便捷性设计要求高;全景相机以 360 度拍摄为主要特点,可先拍摄后取景,利用图像拼接技术实现双模式录制[5] - 主流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产品包括 GoPro 的 Hero 13、大疆的 Action 5 Pro 以及影石创新的 X5,价格通常在 2000 元至 4000 元之间[6] - 运动相机适合极限运动爱好者、内容创作者和短视频用户;全景相机适合 AR/VR 内容制作者以及房地产 VR 看房、教育培训等专业领域应用[7] - 运动相机市场起源于 2004 年,全景相机市场起源于 2015 年[10][12] - GoPro 销量下滑原因是产品创新能力和迭代节奏慢,营销策略传统,主要通过线下经销商渠道销售[21] - 影石创新核心供应商包括安霸芯片、索尼和华为传感器、宏景光电镜头模组,宏景光电占镜头模组份额约 73%[33]
一个md文件收获超400 star,这份综述分四大范式全面解析了3D场景生成
机器之心· 2025-06-10 16:41
3D场景生成技术综述 核心观点 - 南洋理工大学S-Lab系统梳理300+篇论文,将3D场景生成方法划分为四大技术范式:程序化生成、基于神经网络的3D表示生成、图像驱动生成、视频驱动生成 [2] - 领域自2021年起进入爆发期,主要驱动力为扩散模型、NeRF、3D Gaussians等新技术涌现 [4] - 当前技术面临生成能力不均衡、3D表征缺陷、数据瓶颈、评估标准缺失四大挑战 [16] - 未来发展方向聚焦高保真生成、物理约束引入、交互式场景、感知-生成一体化四大方向 [12][18] 技术路线分类 程序化生成 - 通过预定义规则/LLM先验自动构建复杂环境(如城市、地形),具备空间一致性优势 [8] - 细分方法包括基于规则生成(地形)、约束优化生成(室内)、LLM辅助生成(布局控制) [8] 神经网络3D表示生成 - 直接生成场景图/参数或3D表征(点云/NeRF/3D高斯),具备强三维理解能力 [8] 图像驱动生成 - 基于2D图像生成模型重建3D结构,包括整体生成(全景图)和迭代生成(图像序列) [9][14] 视频驱动生成 - 融合时空一致性,分为一阶段(端到端)和两阶段(时空分离控制)方法 [9][15] 性能评估维度 - 七大关键指标:真实感、多样性、视角一致性、语义一致性、效率、可控性、物理真实性 [7] - 不同方法在可控性/真实性/效率/一致性之间存在显著权衡关系 [7] 下游应用领域 - 覆盖3D场景编辑、人-场景交互、具身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关键场景 [2] 未来技术突破方向 - 高保真生成需协调几何/纹理/光照/多视角一致性,提升材质建模与细节捕捉能力 [12] - 物理约束引入需结合可微分物理模拟器,保障物体移动/摆放符合真实规律 [18] - 交互式场景需实现动态响应能力,理解物体可用性/因果关系/多智能体逻辑 [18] - 感知-生成一体化需构建统一架构,双向增强场景理解与生成准确性 [18]
VAST完成数千万美元新融资,他说模型即产品不是真正的产品
暗涌Waves· 2025-06-10 12:57
融资与行业认知 - VAST完成数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 由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领投 靖亚资本跟投 [1] - 创始人认为行业普遍将AI生成3D视为"模型即产品"的路径是错误的 3D领域目前是PGC生态而非UGC生态 [6][8] - 3D创作者需要的是AI原生工作台而非单纯生成模型 类似程序员使用Cursor而非VS Code [9][10] 产品战略与进化路径 - 发布Tripo Studio一站式3D工作台 提供完整AI工作流 可将模型从80分优化到95分 [10] - 产品进化路径:模型即产品→一站式AI 3D工作台→3D美图秀秀→3D版抖音 [14][16] - 当前重点服务专业消费者(Pro-C) 而非直接面向UGC用户 [12][13] - "3D美图秀秀"将降低创作门槛 让无基础用户零门槛创作可消费内容 [14][15] 行业应用与案例 - 为《燕云十六声》开发"万物太极"玩法 将生成时间从几十秒压缩到几秒 [20] - 3D打印市场潜力巨大 生成技术将潜在用户从几千万扩展到几十亿 [21][22] - 柔性化生产应用场景广泛 包括首饰/鞋服/家居/玩具等多个领域 [22][23] - 可实现小单快返和按需生产(POD)模式 帮助电商平台更好表达用户需求 [23] 竞争格局与差异化 - 面对腾讯/字节等大厂竞争 但已在产品/工程/商业化方面领先 [18] - 大厂采取"先看见再相信"策略 而创业公司是"先相信再看见" [18][27] - 与大厂存在合作关系 而非单纯竞争关系 [19] 用户教育与市场前景 - 00后/05后对3D接受度高 无需额外教育 [24] - 3D内容将先于专用硬件普及 类比网络小说早期发展历程 [26][27] - 预计3-5年内将出现"3D版抖音" 比原先预期的5-10年更乐观 [17] 团队与文化 - 公司办公地点始终围绕清华 吸纳大量清华毕业生 [3] - 创始人保持对3D作为下一种内容形态的坚定信仰 [3][29] - 吸引人才的核心在于共同愿景而非物质条件 [28][29]
格力电器:公司芯片已在家用空调产品中规模应用,整体自研应用占比约30%;台积电日本、德国新厂建设计划或将调整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6-10 11:53
格力电器芯片应用进展 - 公司芯片产品主要包括功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芯片 已在家用空调产品中实现规模应用 自研应用占比约30% [1] - 自研芯片同时应用于商用空调、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等自营业务 2015年进入芯片领域 一期规划年产能24万片 [1] 台积电海外扩产动态 - 日本熊本二厂建设因供应链"塞车问题"延宕 一厂当前产能利用率未达预期 [2] - 德国厂建设及设备进厂计划面临调整 欧洲车市表现低于公司预期 [2] 高纯工艺系统产业布局 - 上海韩科科技签约松江区工业地块 将建设高纯工艺系统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 聚焦高端技术研发与智能生产 [3] 全球晶圆代工市场趋势 - 2025年Q1全球晶圆代工营收环比下降5.4%至364亿美元 主因国际形势变化引发提前备货及中国补贴政策对冲淡季影响 [4] - 部分厂商获得客户急单 产业淡季冲击效应减弱 [4] 智能制造产业服务推广 - 睿兽分析提供涵盖智能制造等五大赛道的产业日报服务 包含数据可视化、产业图谱、内容服务和资源对接功能 [3][7][10] - 会员服务可获取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热门赛道行业图谱与报告 [5]
对话 VAST 宋亚宸:3D 关乎全人类幸福,也关乎我的
晚点LatePost· 2025-06-10 09:48
公司融资与业务发展 - VAST近期完成数千万美元Pre A+轮融资,由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领投,靖亚资本跟投[4] - 公司成立于2023年3月,首个开源项目Wonder 3D在GitHub上线3个月内获得近4000颗星[4] - 已发布全球首个AI 3D工作台Tripo Studio,将3D建模时间从15小时缩短至6分钟[4] - 产品Tripo Studio上线一周用户付费率增长4倍[18] - 商业化模式较轻,目前拥有3.5万家中小客户和700多家大客户[19] 技术路线与产品规划 - 3D生成采用反向泛化路径:从专业用户→业余用户→创意爱好者→普通消费者[8] - 当前处于第二阶段"3D版Cursor",未来将发展为"3D美图秀秀"和"3D抖音"[9] - 3D内容平台预计需要3-10年发展成熟,一旦爆发可能直接实现[9] - 同时开发大模型和工作台,形成完整3D内容生产闭环[23] - 技术已实现SOTA水平,今明两年重点转向产品化、工程化和商业化[12] 市场前景与行业定位 - 全球游戏市场规模两三千亿美金,仅为3D内容的一种形式[24] - 未来UGC 3D内容市场可能达到当前短视频规模[24] - 3D属于"强交互轻内容"象限,信息密度最高且可实时双向互动[25][26] - 3D是XR、AI游戏、空间智能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和关键卡点[26] - 行业跑道足够长,公司保持技术领先优势[26] 创始人背景与管理理念 - 创始人具有商汤和MiniMax创业经验,强调"先相信后看见"的认知优势[26] - 公司每年举行战略分享会,保持路线图一致性[14] - 坚持"宁可笨不要蠢"的原则,避免资源浪费和团队信任破坏[42] - 创始人80%时间用于融资和招人,20%时间定战略[48] - 公司愿景是"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通过3D技术创造多元体验[50][52] 用户生态与案例 - 用户包括意大利宝爸制作儿童绘本3D模型、委内瑞拉教师用于STEAM教育[21] - 与网易《燕云十六声》合作实现游戏内AI地形改造[22] - 开发者利用3D生成功能创造新型对战游戏玩法[22] - 通过Discord、社交媒体等渠道收集用户反馈[20] - AI创作者具有主人翁意识,愿意尝试未成熟工具并提供建议[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