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醚酮(PEEK)

搜索文档
石大胜华(603026.SH):氟酮是生产聚醚醚酮的原料
格隆汇· 2025-09-22 16:44
公司产品应用 - 公司氟苯产品可用于生产氟酮 农药 医药和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 [1] - 氟酮是生产聚醚醚酮(PEEK)的原料 [1]
伊之密:注塑机可以利用聚醚醚酮(PEEK)材料生产相关产品
证券日报· 2025-09-19 17:43
公司业务能力 - 公司注塑机可利用聚醚醚酮(PEEK)材料生产相关产品 [2] - 公司将持续关注以PEEK为代表的相关材料发展方向 [2] 行业发展机遇 - 公司正把握PEEK材料相关行业发展机遇 [2]
规模将超百亿!机器人领域这一材料持续火热,多家A股公司布局
证券时报· 2025-09-18 13:22
行业概述与市场表现 - 聚醚醚酮(PEEK)材料因综合性能优异,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能源与工业、医疗健康等领域广泛应用 [1] - PEEK材料行业指数年内涨幅约76.5%,与人形机器人板块涨幅相当,9月17日上涨1.74%再创历史新高 [1] 材料特性与产业格局 - PEEK材料具有耐磨、耐高温、高强度、轻量化及生物相容性等特性,比强度是铝合金的8倍,密度不及铝合金的一半 [2] - 全球PEEK生产呈现"一超多强"格局:英国威格斯产能7150吨/年占全球60%,比利时索尔维产能2500吨/年,德国赢创产能1800吨/年 [2] 中国企业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 - 中研股份成为全球第4家PEEK年产能达到千吨级的企业,也是目前PEEK年产量最大的中国企业 [3] - 沃特股份具备"聚合-改性-成品制造"全链条布局,年产1000吨聚芳醚酮树脂项目一期进入生产期,控股子公司浙江科赛具备百吨级PEEK型材生产能力 [3] - 中研股份产品已进入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新能源、半导体等高端领域 [3]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全球PEEK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接近70亿元,2031年将超过131亿元 [4] -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21.8亿元,2031年达到50亿元,2025-2031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4.4% [4] - 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等细分领域有望贡献增量,2025年国内PEEK产能预计突破万吨 [4] 机器人领域应用进展 - PEEK材料具有轻量化与高强度平衡的特性,以及耐高温、耐磨、耐腐蚀、自润滑等优点,能显著降低维护频率 [5] - 禾川科技将PEEK材料应用于人形机器人"肌肉"关节核心组件传动,实现30%的产品轻量化和背隙5弧分以下的高精度定位 [5] - 沃特股份PEEK材料已在多家机器人客户开展测试工作 [5] 成本挑战与降价路径 - PEEK材料成本远高于其他特种材料,价格可能有10倍甚至更高的差异,短期内限制了大体积部件应用 [2][6] - 当PEEK原料成本突破400元/公斤临界点且国产设备良率提升至99%以上,有望进入大众化普及阶段 [7] - 通过工艺路线优化、提升生产效率、与关键原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利用规模效应等措施实现降本 [8] 市场竞争与品牌建设 - 目前国内市场80%多的份额由欧美厂商占据,国内厂商虽有一定成本优势但面临品牌竞争压力 [8] - 下游客户对每款PEEK产品用量一般不大,对价格不敏感,倾向于选择国外品牌 [8] - 国内厂商正积极加强品牌建设和技术服务能力,应对供应链自主可控和本土化服务需求 [8]
9月18日每日研选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迎密集催化,灵巧手、新材料等机遇凸显
搜狐财经· 2025-09-18 08:22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产业链催化 - 特斯拉Optimus Gen3机器人将于2025年四季度发布预热 叠加汽车板块行情复苏 T链有望成为强势主线 [1] -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实现精细化操作的关键部件 工程量占整机开发一半 是历次迭代核心重点方向 [2] - 灵巧手优化完成是机器人规模化量产最后一环 商业模式优秀 或先于整机放量 [2] 人形机器人量产与产业链机会 - 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实现万台级别量产 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 [3] - 万台级数据采集将解决数据匮乏难题 推动机器人向更泛化实用阶段发展 [3] - 关注高复杂度灵巧手功能实现 丝杠量产与降本 减速器产业链 六维力传感器等机会 [3] 材料创新与机器人轻量化 - PEEK材料具备优异机械性能和耐热性 在机器人机械臂 关节连杆 齿轮轴承等部位具有应用潜力 [4] - PEEK或碳纤维改性PEEK能显著降低机器人自重和能耗 提高机动性灵活性 [4] - 机器人行业发展有望为PEEK材料带来产业机遇 市场规模总体呈增长态势 [4] 市场资金与板块轮动机会 - 机器人板块过去两个月相对芯片和AI方向落后 当前可能成为价值洼地承接AI溢出资金 [5] - 市场波动加大可能迎来震荡修整 但A股中长期向好逻辑未发生变化 [5] 特斯拉汽车产业链表现 - Model Y L订单表现超预期 10月销量或突破4万辆 对特斯拉国产供应商形成利好 [1] - 汽车行业传统旺季到来 四季度有望迎来行情修复 零部件环节将受益 [1] 宏观环境与成长风格 - 美联储降息启动利好中国资产 中美利差收窄为国内货币宽松创造有利条件 [6] - 历史经验显示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后 国内权益资产超额收益明显 成长风格领先 [6]
泰和科技:目前聚醚醚酮(PEEK)项目中试已完成
证券日报· 2025-09-17 19:37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聚醚醚酮(PEEK)、聚芳醚腈(PEN)、聚苯硫醚(PPS)产品可应用于机器人相关产品 [2] 项目进展状态 - 聚醚醚酮(PEEK)项目中试已完成 [2] - 聚芳醚腈(PEN)和聚苯硫醚(PPS)项目目前处于中试阶段 [2] - 相关产品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 [2]
伊之密(300415.SZ):注塑机可以利用聚醚醚酮(PEEK)材料的生产相关产品
格隆汇· 2025-09-17 14:49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注塑机可利用聚醚醚酮(PEEK)材料生产相关产品 [1] - 公司目前拥有spaceA工业3D打印机等产品 [1] - 公司将持续关注以PEEK为代表的相关材料发展方向并把握行业机遇 [1]
浙江华业切入“塑料黄金”赛道 可满足PEEK材料注塑要求
全景网· 2025-09-15 21:06
行业概况 - PEEK材料被誉为塑料黄金 具有耐高温 耐腐蚀 高强度 低密度等特性 是性能最好的热塑性材料之一 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 新能源汽车 人形机器人 电子信息 汽车制造和医疗等轻量化要求较高的领域[1] - 相比传统金属材料 PEEK能够显著减轻人形机器人整体重量 提高机动性和灵活性 降低能耗 延长续航时间 并减少能耗和维护成本 从长期看具有降低总成本的效果[1] - 2024年全球PEEK市场规模约为9亿美元 同比增长5% 预计2025年将增至12.3亿美元 2030年有望达到18.5亿美元 2025-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4%[2] - 2024年中国PEEK市场规模约为19.2亿元 占全球市场份额41.8%[2]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向注塑机整机厂家提供螺杆和机筒产品 产品涵盖注射系统和合模系统两大类别 广泛应用于汽车 家电 3C产品 塑料包装等行业[2] - 公司是国内极少数能够供应超大型塑料成型设备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商 也是国内最早陪伴本土塑料成型设备主要厂商共同成长的企业之一[2] - 公司客户群体覆盖国内外主要塑料成型设备制造商 境外客户包括恩格尔 赫斯基 克劳斯玛菲 住友德马格 发那科 米拉克龙 戴维斯标准等国际知名企业 境内客户涵盖伊之密 海天国际 富强鑫 大同机械 泰瑞机器 华研精机 震雄集团等行业头部企业[2] - 公司现有产品中 HPT系列全硬螺杆和HK系列双金属机筒可以满足PEEK材料的注塑要求[1] 技术研发 - 公司拥有132项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17项 实用新型专利115项 专利主要来源于产品研发和工艺加工方法的研究 并已实现产业化[3] - 公司在氮化表面硬度 调质硬度等核心技术参数上均优于行业标准及浙江制造团体标准[3]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2.83% 主要投向机筒 螺杆 哥林柱相关的新产品 新工艺研究[3]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预计2026年完工 将重点突破ETPU发泡领域研发 高温高压注塑领域塑化部件研发 降解塑料全面注塑化研发 抗金属性螺杆研发 镍钴合金机筒浇铸研发等技术[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56% 主要得益于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及新能源汽车 3C电子行业的设备需求上升[3] - 螺杆机筒业务同比增长13% 哥林柱业务同比增长10% 体现出核心客户黏性强 市场占有率稳固[3] 发展战略 -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聚焦技术研发 全球化市场拓展及生产管理优化[4] - 围绕螺杆 机筒 哥林柱等核心产品 深化材料与制造工艺结合的技术体系 推动产品性能持续提升[4] - 下一步将重点瞄准PEEK材料 薄膜 氟塑料等细分市场领域的螺杆机筒产品 以提高产品附加值[4] - 针对存量塑机市场 公司将加大终端市场开发力度 扩大产品在终端市场覆盖率[4]
百亿汽车零部件龙头,PEEK大动作!
DT新材料· 2025-09-02 00:03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引领高分子材料发展 - 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无人机、机器人、5G/6G通信、人工智能和AI驱动高分子材料新机遇 [1][24][25] - 2025年高分子产业年会聚焦政策发展、市场分析、投融资、供应链和AI赋能 [24][25] - 特种工程塑料、新能源高分子、智能制造等创新材料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24][25] PEEK材料成为热门投资领域 - PEEK材料横跨低空经济、具身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热门领域 [3][9] - 国恩布局、富春染织跨界、君华股份启动IPO显示行业关注度提升 [2][3] - 碳纤维增强PEEK可用于无人机框架、低空飞行汽车轻质结构部件 [9] 宁波华翔战略布局PEEK材料 - 公司投资设立宁波峰梅匹意克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持股30% [3][4] - 实际控制人周晓峰通过峰梅化学(60%)和峰梅匹科(10%)共同控股 [4] - 峰梅化学第一期项目占地53亩,总投资3.7亿元,年产能5万吨胶粘剂及涂料产品 [5] - 第二期项目规划占地41亩,2026年初投产,新增年产能7万吨,总产能将达15万吨 [5] 宁波华翔业务表现与转型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28.79亿元,同比增长10.89% [6][7] - 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下降169.84%,主要因欧洲业务剥离产生非经常性损失10.20亿元 [6] - 公司以1欧元出售宁波华翔欧洲公司,包括德国、罗马尼亚和英国共6家公司 [6] - 内饰件产品收入69.40亿元,同比增长22.62%,毛利率15.13% [7] - 外饰件收入23.26亿元,同比增长0.14%,毛利率12.46% [7] - 金属件收入22.77亿元,同比增长2.05%,毛利率12.96% [7] - 电子件收入10.67亿元,同比下降2.57%,毛利率27.35% [7]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 - 公司明确"应用解决方案+硬件解决方案"双轮驱动战略 [8] - 子公司宁波华翔启源科技聚焦机器人本体轻量化、总成装配与核心零部件开发制造 [8] - 上海临港全尺寸双足机器人总成工厂开始批量供货 [8] - 与上海智元(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合资公司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 [8] - 宁波具身智能产业基地正式运营,探索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轻量化领域 [8] PEEK材料应用前景 - 在汽车领域可用于发动机内罩、轴承、制动、ABS阀、离合器等轻量化零部件 [9] - 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应用于关节、轴承、齿轮等部件,满足轻量化、高强度要求 [9] - 目前PEEK需求尚未爆发式增长,卡位布局时机合适 [10] 行业会议与平台支持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9月11-12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15][19][20] - 主办单位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 [14][18] - 支持单位包括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浙江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 [14][18] - 设置创新材料、应用专场,包括第十届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 [24][25]
5000吨项目延期!PEEK龙头,从暴涨6430%到大降80%
DT新材料· 2025-08-28 00:0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128.24万元,同比下降2.10% [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2.69万元,同比下降59.89% [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0.55% [2][4] - 第二季度营收6671.75万元,环比微涨,但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8383.05万元和2024年第二季度的9492.34万元降幅明显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8.76万元,同比下降509.10% [4][7] 盈利能力与成本结构 - 综合毛利率为44.42%,较去年的40.16%有所提升 [2] - 营业成本为7296.86万元,同比下降9.06% [7] - 原材料价格下降,但期间费用增加导致净利润下降 [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费用约1887万元,同比增长22.88%,占营收的14.38% [4][7] - 研发人员从58位增加到106位,总薪酬增加约556万元 [4] - 重点研究项目包括医疗级聚醚醚酮(PEEK)开发,已完成ZR3G、ZR7G等牌号产品及生物相容性评价 [5] - 在研项目涵盖航空、汽车、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5]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超越英国威格斯成为中国市场销量最大的PEEK企业和中国PEEK年产量最大的企业 [2] - 核心原料氟酮占PEEK粗粉生产成本的54%,主要由兴福新材和新瀚新材供应 [6] - 正在开发高纯原料碳酸钠以替代进口 [6] 投资项目与战略布局 - 年产5000吨聚醚醚酮(PEEK)深加工系列产品综合厂房(二期)项目和创新与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延期至2026年9月 [9] - 上海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研发中心项目实施方式从借款变更为增资,涉及金额11020.40万元 [9] - 对鼎研化工增资4500万元,对中研上海增资7000万元,对中研深圳增资2000万元 [9] - 成立二级子公司中研复材(上海)航空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 [9] 行业现状与挑战 - PEEK应用场景集中于高端领域,全产业链技术壁垒高,与国外巨头存在较大差距 [10] - 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尚未出现市场预期的爆发式需求 [10]
中研股份: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及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变更实施方式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7 18:2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30,420,000股,发行价格为29.6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02,257,200.00元,扣除发行费用102,543,821.47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799,713,378.53元 [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调整 - 年产5000吨聚醚醚酮(PEEK)深加工系列产品综合厂房(二期)项目投资总额52,654.73万元,募集资金使用金额45,510.26万元 [2] - 上海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额由7,320.40万元调整为7,320.40万元,实施主体变更为中研复材(上海)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实施地点变更至上海市闵行区都会路1500号37幢,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 [3] 项目延期情况 - 年产5000吨聚醚醚酮(PEEK)深加工系列产品综合厂房(二期)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6年9月 [3][4] - 创新与技术研发中心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6年9月 [3][4] 项目延期原因 - 年产5000吨聚醚醚酮(PEEK)深加工项目主体建筑已竣工验收,设备采购、安装及调试需根据市场环境和政策动态调整,为控制成本、降低风险并提升资产流动性,延期至2026年9月 [4] - 创新与技术研发中心项目需匹配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对研发环境配置、关键设备选型进行优化升级,为保障项目质量及长期效益,延期至2026年9月 [4] 项目必要性分析 - 年产5000吨PEEK项目将新增树脂及复合材料产能,构建技术咨询、性能测试、工艺包开发等系统化服务体系,帮助客户提升制品产能与品质,推动国产PEEK竞争力提升 [5][6] - 项目引入国际领先双螺杆挤出机组及高精度计量喂料系统,提高工艺可控性与产品一致性,提升复合增强产品质量,推动销量提升 [6] - 创新与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将新建研发中心,购置先进研发设备和检测设备,改善研发条件,招聘优秀人才,保证研发工作高效开展 [8][9] 项目可行性分析 -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国家多次提及PEEK材料国产化、应用场景拓展、关键技术攻关及标准体系建设 [7] - 公司产品依托本土制造成本优势,单位成本控制在更低区间,使PEEK价格更具竞争力,加速各类应用端渗透,终端客户覆盖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等高端板块 [7] - 公司长期从事PEEK研发,通过18年持续研发投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获得33项国内专利(24项发明专利)、2项国际专利(均为发明专利),并取得欧盟REACH认证、RoHS认证、美国UL认证、FDA认证等 [9] - 公司拥有专业研发团队,为本项目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10] 实施方式变更 - 上海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研发中心项目实施方式由原实缴注册资本及提供借款变更为全部增资至中研上海,增资金额4,320.40万元,以自有资金增资2,679.60万元,中研上海注册资本由3,000.00万元增加至10,000.00万元 [11][12] - 变更实施方式旨在简化募集资金使用流程,提升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12] 审议程序 - 公司于2025年8月27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及变更实施方式事项,认为有利于提高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质量,进行更为合理有效的配置 [13][14] - 事项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