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
搜索文档
新能源板块迎利好催化,关注新能源ETF易方达(516090)、储能电池ETF(159566)等产品投资价值
搜狐财经· 2025-10-31 19:56
新能源板块指数表现 - 本周新能源板块指数普遍上涨,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上涨6.6%,中证新能源指数上涨6.1%,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上涨4.0%,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上涨3.0% [1] - 储能电池ETF(159566)在本周前四个交易日合计吸引资金约1亿元 [1] - 从历史表现看,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近3月累计上涨55.6%,今年以来累计上涨60.3%,近5年累计上涨106.2%,自基日以来累计上涨249.0%,年化涨幅达12.6% [8] 指数构成与特点 -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聚焦储能领域,由50只业务涉及电池制造、储能电池逆变器、系统集成、温控消防等领域的公司股票组成 [3]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聚焦光伏产业链,由50只产业链上、中、下游具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组成 [3] -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聚焦碳中和领域,由100只股票组成,涵盖清洁能源、储能等深度低碳领域以及火电、钢铁等高碳减排潜力领域 [3] 指数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10月30日,中证新能源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2.7倍,估值分位为85.2%;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滚动市盈率为32.1倍,估值分位为84.8% [2]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市净率为2.6倍,估值分位为50.4%;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滚动市盈率为25.2倍,估值分位为87.4% [2] 相关ETF产品情况 - 全市场跟踪中证新能源指数的ETF共5只,跟踪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的ETF共2只,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的ETF共10只,跟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的ETF共8只 [4] - 部分低费率ETF产品的管理费率为0.15%/年,托管费率为0.05%/年 [4] 政策支持导向 - 工信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更大力度普及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加快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回收、循环利用等全链条的绿色转型升级 [1] - 政策将从“源头”推行绿色设计、“点”上建设绿色工厂、“线”上培育绿色供应链和“面”上发展绿色园区四个方面出发,打造绿色产业生态 [1]
市场监管总局:有序扩展绿色产品认证范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31 19:17
(总台央视记者 吴昊 林杉)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已覆盖电器、电子、家具、建 材等122种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产品,共发出绿色产品认证证书近4万张,涉及获证企业8000余家,绿色 产品认证已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司长国焕新介绍,下一步,围绕各行业绿色发展的需求,选定优先领域和重点 区域,有序扩展认证范围,推动认证从产品向产业链、供应链拓展,坚持行业与区域并行推进,有效拓 展绿色产品供给。 今天(10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绿色产品 认证是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培育绿色市场的重要抓手,将选定优先领域和重点区域,有序扩展认证 范围。 ...
全球媒体聚焦 | APEC“绿色发展”十四年 中国贡献是关键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31 19:16
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角色 - 中国自加入亚太经合组织30多年来,为推动亚太区域合作发挥了关键作用 [1] - 2026年APEC将再次在中国举办 [1] 绿色发展议程 - 自2011年APEC通过《檀香山宣言》以来,“绿色发展”被确立为核心议程 [1] - 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被证明可以兼得 [1] 中国的绿色转型成就 - 中国在提高能源效率和生态系统修复方面取得成就,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提供范例 [1] - 中国绿色转型已成为推动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1] 清洁能源领域的引领作用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电生产国 [3] - 中国的实践通过跨境水电网和创新型储能项目推动整个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 [3] 区域电网互联与可再生能源 - 中国在澜湄区域与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家实现电网互联 [3] - 通过电网输送的电力约90%来自可再生能源,且以水电为主 [3] 区域合作效益 - 区域电网互联显著增强了区域能源安全,降低了化石能源依赖,并缩减了跨境碳足迹 [3] - 一国的进步能够有力推动更广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4] - 国内发展成就与区域合作相结合,为打造低碳、有韧性且繁荣的亚太地区奠定基础 [4]
昭阳全钒液流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开工
齐鲁晚报· 2025-10-31 17:24
项目概况 - 山东昭阳100MW/400M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示范项目于10月28日上午在潍坊高新区举行开工仪式 [2] - 项目由中铁建工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承建 [2] - 项目采用全钒液流电池技术 [2][3] 技术特点 - 全钒液流电池技术具有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电解液可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等突出优势 [3] - 该技术适配大规模、长时程储能需求 [3] - 项目聚焦长时储能赛道 [3] 项目作用与意义 -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区域电网对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 [2][3] - 项目通过平滑新能源出力曲线、参与电网调峰调频,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2][3] - 项目将探索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的新模式,为同类项目建设积累可复制经验 [2] - 项目是公司深耕新型储能产业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公司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助力绿色发展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3] 合作方信息 - 独角鲸山东能源负责人表示,公司聚力储能建设,赋能绿色发展,并看重中铁建工在能源工程建设领域的丰富经验与技术实力 [2] - 施工单位中铁建工二公司承诺将持续秉持高效履约,塑造精品工程,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2]
古麒绒材(001390) - 001390古麒绒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31
2025-10-31 16:22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规格鹅绒和鸭绒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服装、寝具等羽绒制品领域 [2] - 公司定位为以技术实力引领行业标准,以产品质量服务品牌客户,以清洁生产践行双碳战略 [2] - 公司参与行业内全部国家标准的制定,并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日运行万吨级中水回用系统 [2] - 公司目标是成为高规格羽绒材料领域的全球品牌企业,提升市占率 [2] 行业与技术特点 - 行业技术包括羽绒生产加工技术、检测技术、中水处理回用技术,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如削减APEO残留工艺和除铁技术 [3] - 行业内领先企业通过自建中水回用系统实现污水处理及高水准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并降低成本 [3] - 上游水禽养殖规模影响原毛供应量和成本,下游羽绒制品消费升级推动行业需求增长 [3] - 羽绒服生产成本中羽绒材料占比高达45%,优质羽绒产品是下游企业竞争的关键 [3] 风险与采购模式 - 行业主要风险包括羽绒价格波动、市场需求下降、行业竞争、产品质量、税收政策变化和环保风险 [4] - 公司采购模式根据销售订单、生产计划、库存储备和市场价格趋势制定需求,与核心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并签署年度采购框架协议 [4] 客户结构与产能 - 公司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客户涵盖羽绒服装、羽绒寝具等领域的龙头品牌,客户粘性较高 [4] - 目前公司每年出货两千余吨,产能利用率较高,募投项目扩产2000吨将使产能提高一倍 [4] 环保与人才战略 - 公司拥有日处理万吨中水回用系统,是行业内少数拥有大规模中水回用系统的企业,实现废水循环利用 [4] - 公司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引入和省内外院校合作加强技术人才储备,提升研发实力 [5] 未来规划 - 公司未来战略聚焦于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市占率,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5]
商务部:《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已得到50多个经济体响应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15:36
中新网10月31日电国新办31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 会上表示,商务部提出的《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已经得到50多个经济体积极响 应,成为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 李成钢称,当前绿色转型是世界经济重要的发展趋势和增长引擎,也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新兴合作领 域,但是也面临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合作态度,积极参 与全球绿色治理,重点从三个方面着力,为绿色贸易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一是深度参与绿色贸易的全球治理。将在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等重 要的国际场合,积极参与绿色发展相关议题的讨论,主动分享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案。比如,商务部提出 的《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已经得到50多个经济体积极响应,成为广受欢迎的公 共产品,将继续推动扩员和落实,同时切实履行在亚太经合组织环境产品清单的关税减让承诺,清单内 产品关税已如期降到5%以下。此外,在与南非等国签署的深化双边贸易畅通合作谅解备忘录中也纳入 了绿色贸易有关内容。 二是持续提升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绿色含量"。在已经签署的自贸协定 ...
朱光耀:建议“十五五”时期保持4.5%—5%实际经济增速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4:39
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 - “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规模增加了40万亿元人民币 [1] - “十五五”期间建议经济实际增长率保持在4.5%至5%的区间 以符合潜在生产力水平 [1][4] - 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 中国GDP目标将超过200万亿元人民币 人均GDP目标超过2万美元 [3] 高收入国家目标与现状 - 世界银行2025年高收入经济体标准为13935美元 较前一年度的14005美元下调70美元 [2] - 2024年中国人均GDP为13445美元 人均GNI为13660美元 与高收入经济体标准差距为275美元 [2] - 预计在“十五五”期间或初期 中国将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2] 中长期发展战略与路径 - 实现2035年目标需结合4.5%至5%的实际GDP增速和2%左右的通胀率 形成6.5%至7%的名义增长区间 [4] - 未来10年人民币汇率预计将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4] - 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水平参考区间为2.1万至2.5万美元 [4] - 需抓住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 推动传统产业更新换代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4]
工信部:计划2030年国家、省、市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达到40%
新华财经· 2025-10-31 14:36
绿色工厂发展目标 - 工信部计划到2030年将国家、省、市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高到40% [1] - 将实施绿色工厂提质扩面计划,加快从标杆引领向更大规模推广转变 [1] - 引导绿色工厂深挖节能降碳潜力,培育一批零碳工厂 [1] 全链条绿色转型升级 - 将从源头推行绿色设计,应用轻量化、无害化、长寿命、易回收的绿色设计理念 [1] - 重点面向电子、汽车等行业开发推广绿色家电、绿色建材、绿色装备等绿色产品 [1] -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装备等绿色产业 [1] 供应链与工业园区绿色转型 - 开展绿色供应链提升行动,推动大型企业通过绿色采购等倾斜政策提高供应商中绿色工厂企业比重 [1] - 实施绿色工业园区提升计划,推动高新区、工业园区绿色转型 [1] - 积极培育建设一批零碳园区 [1]
信凯科技三季报资产近20亿元 全球化与绿色布局构筑稳健发展基石
全景网· 2025-10-31 14:33
财务业绩与资产状况 - 2025年三季度累计营业总收入10.2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09.45万元 [1] -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稳步增长至19.39亿元 [1] 全球化业务布局 - 产品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北美、亚太等重要区域设立多个仓储物流中心 [1] - 通过以上海为核心的物流枢纽,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稳定的产品供应 [1] - 与多家世界知名油墨及涂料制造商及全球500强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1] 环保合规与技术优势 - 拥有50项专利授权,涵盖10项发明专利,并参与了29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的制定,其中牵头主导7项 [2] - 为符合欧盟REACH法规,已完成89个有机颜料及相关化学物质的注册工作 [2] -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战略,通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 [2] 行业发展趋势与公司战略 - 据预测2024至2029年间全球有机颜料市场规模将增长1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5% [3] - 行业趋势向更环保、安全的有机颜料转变,为公司创造了广阔发展空间 [3] - 公司坚持走高端化、绿色化、国际化道路,积极拓展高附加值产品线 [3]
商务部:截至目前对外商签绿色经济领域的投资合作备忘录16份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14:18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企业在绿色经济领域的对外投资合作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商务部已签署16份相关合作备忘录,未来将从拓展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机制、打造示范园区、推进绿色基建四个方面加强引导工作 [1][2] 对外投资合作现状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全球份额接近12%,连续13年位列全球前三 [1] - 2024年中国企业在节能环保清洁领域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25.5亿美元 [1] - 2024年对外承包工程中节能环保清洁类项目新签合同额接近500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18%以上,同比增长13% [1] - 商务部对外商签的绿色经济领域投资合作备忘录共16份 [1] 拓展绿色投资合作领域 - 鼓励企业将绿色理念贯穿对外投资合作全过程,包括制定绿色发展战略 [1] - 积极开展海外绿色建设、生产、运营,加快与全球绿色产业链对接融合 [1] - 深化在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1] 完善绿色国际合作机制 - 积极建立绿色低碳领域多双边合作平台与对话机制,商签更多绿色发展合作文件 [2] - 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标准对接,推动海外高水平合作项目实施 [2] - 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组织活动,加强国际同行交流,提升绿色投资规则和标准方面的话语权 [2] 打造绿色示范合作区 - 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产业绿色化,建设绿色低碳型园区 [2] - 以绿色转型、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为发展目标,推动园区内资源能源高效利用 [2] - 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培育绿色新兴产业,减少碳排放,提升合作区绿色发展水平 [2] 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 发布中国企业境外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指引》和《评价规范》两项行业标准,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 [2] - 鼓励企业挖掘绿色基础设施市场机遇,高标准开展境外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 [2] - 采取可行环保措施,应用绿色建材和绿色施工技术,打造中国建造的绿色品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