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

搜索文档
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器”!四川天府新区推动共享实验室赋能中试服务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8 18:00
"共享实验室"是通过与各类实验室等主体合作建立"资源与收益共享"机制,将分散的仪器资源、人才资 源、技术资源高效整合,搭建智力资源与知识成果的共享平台,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显著降低了研发 成本。作为科技创新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共享实验室正成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 5月15日,"中试工程师培训暨共享平台搭建技术研讨会"在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科创生态岛举行,会上, 米格实验室重点展示了其创新的运营模式以及共享实验室线上平台的功能升级成果,通过整合设备、工 程师和专家资源,为中试服务提质增效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作为一家具有中国科学院"基因"的创新机构,米格实验室自去年1月将西南总部落地成都以来,始终致 力于以市场化的力量推动仪器共享。据介绍,自2016年成立以来,米格实验室便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大 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不仅培养了一支专业工程师团队,更建立起多项标准化测试体系,聚焦半导体制 造业、光电显示、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开展科研检测服务。 目前,米格实验室以"集中式+分布式"共享实验室运营模式,已推动与天府新区兴隆湖实验室等38家单 位建立合作关系,联合营运设备250台(套),服务极米科技、京东方等龙 ...
四川“创投天府·周周见”常态化投融资路演正式启动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证券日报网· 2025-05-18 17:03
活动概况 - 四川省"创投天府 周周见"常态化投融资路演启动暨首场活动在成都举行 吸引国新基金 建信北京 高瓴投资 IDG资本等知名机构及800家机构企业共1100人参会 [1] - 活动由四川省级部门牵头 采用"线上+线下"模式 计划每周组织至少2场路演 预计全年路演项目超1000个 [1] - 同期举办18场子活动 包括基金对接 推介路演和园区考察 覆盖AI芯片 新能源 高端装备制造等12个产业赛道 72家企业计划融资125亿元 [3] 政策支持 - 四川省将出台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措施 围绕"募投管退"环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1] - 省级层面设立首期200亿元政府投资引导基金 目标打造千亿级母子基金集群 成都 绵阳等地结合特色产业设立专项基金 [1] - 政策旨在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建立多层级服务机制 推动创新链与资金链 产业链 人才链深度融合 [3] 产业优势 - 四川在航空航天 电子信息 新型显示等领域形成产业集群 基础材料 电子元器件 电磁频谱为当前重点投资方向 [3] - 当地企业在航空航天 电子信息 低空经济等领域具备产业配套 人才密度和科技成果优势 [2] - 成都爱乐达 立航科技 佳驰电子等企业已通过资本支持实现跨越式发展 [2] 投资环境 - 四川在西部具备地理位置 教育条件 基础设施 政务服务等综合优势 产业要素齐备且成本适中 [2] - 当地企业对资本市场的理解 总部经济发展及信息化应用仍有提升空间 [2] - 常态化路演机制将促进科技 产业 金融良性循环 助力产业集群化 成链化发展 [3]
浙江高能级科创平台助科研人才创业 保障创新成果“优生优育”
中国新闻网· 2025-05-17 01:34
瓯江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瓯江实验室创新"挂牌转让+成果赋权+作价入股"模式,核心专利所有权50%公开挂牌转让至项目公司,20%赋予科研团队,剩余30%作价入股支持产业化[1] - 该模式实现实验室、科研人员和创业公司多方共赢,有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题[1] - 公司鼓励创新者成为创业者,让科研工作者在学术研究同时共享科创红利[1] 瓯江实验室科研实力 - 瓯江实验室成立于2021年,已组建52支科研团队,发布1000余篇学术顶刊文章[1] - 获批国家及浙江省项目102项,获科技奖励8项,申请发明专利37个[1] - 聚焦"脑科学+再生医学+眼健康"三大领域,加速"实验室—临床—市场"链条贯通[2] 瓯江实验室金融支持体系 - 深化"拨投结合"成果转化试点,通过"科创平台+孵化器+基金"形式培育科技型企业[2] - 成立金融(基金)服务办公室,构建"投融资—产学研—市场化"科创链条[2] - 揭牌生命健康高能级孵化器和生物信息数据服务公司,整合研发资源和市场化能力[2] 瓯江实验室发展愿景 - 整合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等功能,着力形成"科创瓯江"新范式[2] - 推动"温州智造"走向世界,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标杆[2]
激活科技消费新生态 成都未来医学城前沿生物材料“前店后厂”创新场景揭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23:23
成都东部新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 成都东部新区通过场景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成都未来医学城引导企业安可兴科技打造"前店后厂"创新场景 5月16日正式揭牌 [1] - "前店后厂"模式重塑产业生态 培育新质生产力并激发消费新潜能 [1] 安可兴科技"前店后厂"模式特点 - 智能工厂全自动生产线与消费门店仅一墙之隔 消费者可实时体验最新科技护肤产品 [1] - 构建"研发-生产-体验"一体化消费场景 实现科技创新从实验室到货架的"零距离"触达 [1] - 垂直布局实现出厂价直销 减少中间流通环节 将成本优势转化为消费者实惠 [1] 成都未来医学城企业服务体系 - 构建"1+2+3+N"的"未你好"企业服务体系 提供专业化全链条服务 [2] - 形成即办、跑腿、督办"三级响应"机制 实现诉求闭环管理 [2] - 推出"未来医学科创贷"等金融产品 解决初创企业无抵押、无流水问题 [2]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 科技创新通过场景构建转化为消费体验 产业升级依托需求升级获得持续动力 [2] - 双向赋能新模式为生物医药产业开辟技术变现新通道 [2] - 未来将打造更丰富创新场景 探索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2]
合肥生命健康新兴产业装上“加速器”
科技日报· 2025-05-16 15:22
科技日报记者 洪敬谱 5月9日,第二届安徽省暨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合肥举行。论坛现场举行了生命健 康产业成果转化服务联盟签约仪式和光量子医学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标志着安徽省生命健康产业在产 学研协同创新方面迈出重要步伐。此次论坛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大健 康研究院")参与协办。 大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姜精如介绍,近年来,该院聚焦生命健康新兴产业和生命科学未来产业,重点 布局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两大赛道,初步形成了以公共技术平台为支撑,以先进医药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医疗器械与普惠医疗研究所为核心的研发体系,推动转化研究与产业化落地一体化布局。 全球遴选项目 促进科技成果落地,需要完善配套服务。因此,加速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大健康研究院的重要 工作之一。 "目前我们已建成超4万平方米的一期孵化器并投入运营,二期大健康产业赋能中心正加快建 设。"大健康研究院成果转化与对外合作处负责人沈洪波说,研究院聚焦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等领 域,为企业提供科研经费、研发合作、专业平台共享及技术服务、投融资以及注册报证等全方位服务支 持。 为了更好地完善产业生态,提升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大健康研究 ...
巴彦淖尔市“蒙科聚”平台助推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
内蒙古日报· 2025-05-16 10:00
近日,记者从巴彦淖尔市科技局获悉,巴彦淖尔市全面加强"蒙科聚"平台建设,组建"蒙科聚"巴彦 淖尔分中心,聚焦辣椒产业升级、矿业绿色转型、智慧农机创新,坚持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推动科技创 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突破口,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和智力资源。今年,该中心已累计签约成果转化合 作项目14项,金额达950万元,推动技术需求匹配率达80%。 据悉,"蒙科聚"巴彦淖尔分中心联合湖南农业大学举办辣椒产业科技成果发布暨对接活动,发 布"辣椒新品种选育及加工""蔬菜低盐清洁发酵技术应用"等5项科技成果,组织相关企业发布7项技术需 求,促进6家企业与湖南农业大学签订9项科技合作协议,并通过"科创人才—企业家"握手活动,进行一 对一深度对接,为全市辣椒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蒙科聚"巴彦淖尔分中心联动中南大学开展矿业技术专场对接,围绕有色金属采选冶、尾矿资源化 利用等领域,组织4家企业发布10项技术需求,中南大学专家团队针对矿区生态修复、低品位矿提取等 技术提出创新路径,推动3家企业与校方达成合作意向。 "蒙科聚"巴彦淖尔分中心联合江苏大学开展智慧农机科技成果专场发布,发布"无人驾驶导航""智 能喷灌控制"等8项 ...
如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信部将出台专门举措,涉技术经理人
南方都市报· 2025-05-16 09:11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工信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重点从建机制、搭平台、壮主体、育市场、优生态等方面入手 [1] - 建机制方面包括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完善需求牵引、协同攻关创新机制,建立以产业化和市场价值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 [1] -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领域改革,完善"先用后付"、成果赋权等机制,健全技术经理人需求牵引、人才培养、职业激励等机制 [1] 创新平台建设 -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接续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优化提升行动 [1] - 完善中试平台梯次培育体系,优化制造业中试服务,打造高水平企业孵化平台 [1] - 建设集成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1] 优质企业培育 - 构建涵盖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在内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2] - 动态更新各类企业认定标准,提高研发强度、研发人员规模等指标权重 [2] 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 - 工信部将制定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推进市场培育、能力提升、激励保障等重点改革 [2] - 培育全国统一、互联互通的技术交易大市场,推动技术全国流动、跨区交易,持续壮大技术市场规模 [2] - 推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医疗机构等设立技术经理人岗位,扩大技术经理人的使用 [2] 技术经理人能力提升与激励 - 加强技术转移学历教育和通识教育,健全社会培训体系,优化升级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 [3] - 健全股权激励、收益分成和佣金提取等制度,推动技术经理人以股权投资收益、孵化服务费、咨询费等方式增加服务收入 [3] - 完善职称评审和聘用制度,提升技术经理人职业获得感 [3] 成果转化服务生态 - 构建以技术经理人为枢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园区、金融机构、孵化器等协同合作的成果转化服务生态 [3]
工信部:构建“技术经理人+”生态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新华财经· 2025-05-15 23:18
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 - 工信部将制定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构建"技术经理人+"生态,在科技服务业中打造高素质技术经理人队伍 [1] - 技术经理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牵线搭桥""精准服务"的关键作用 [1] - 2021至2024年共组织技术转移培训1275场,培训10.6万人次,提升36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能力 [1] 市场培育与需求扩大 - 培育全国统一、互联互通的技术交易大市场,推动技术全国流动、跨区交易,持续壮大技术市场规模 [2] - 推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医疗机构等设立技术经理人岗位,扩大技术经理人的使用 [2] 能力提升与培训体系 - 加强技术转移学历教育和通识教育,健全社会培训体系,优化升级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 [2] - 鼓励合作开展实践训练,提高实战能力,将技术经理人打造成为科技服务人才的主力军 [2] 激励机制与职业发展 - 健全股权激励、收益分成和佣金提取等制度,推动技术经理人以股权投资收益、孵化服务费、咨询费等方式增加服务收入 [2] - 完善职称评审和聘用制度,提升技术经理人职业获得感 [2] 协同合作与生态构建 - 构建以技术经理人为枢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园区、金融机构、孵化器等协同合作的成果转化服务生态 [2]
成都彭州市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发布会举行 释放61项场景供需“强信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5 23:05
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发布会 - 活动以"彭州双湖科技园蓉北智创新未来"为主题,发布了38项政务端科技成果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及23项企业端科技成果应用场景能力清单,涵盖中医药、航空动力、先进能源、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19个战略性新兴领域 [1] - 重点发布6个政务领域场景需求,包括《低空乡村物流体系建设》《天府中医药创新港中医药创新》《龙门山云端观光度假游》等 [1] - 推介3家企业端场景建设能力,包括《以AI驱动具身智能创领焊接&切割卓越解决方案》《智慧物流数智孪生立体仓库解决方案》《光谱在中药材、低空遥感、智慧农业的整体解决方案》 [1] 行业领域应用场景分布 - 中医药领域发布"数字中医药博物馆"等2项应用场景 [2] - 航空动力领域发布"氢动力无人机动力系统研发制造"等2项应用场景 [2] - 先进能源领域发布"虚拟电厂智慧调控平台"等4项应用场景 [2] - 低空经济领域发布"低空物流"等3项应用场景 [2] - 人工智能领域发布"人力资源市场数字员工"等8项应用场景 [2] 政府支持与工作机制 - 彭州已制定《彭州市场景创新工作机制方案》,组建23个场景创新工作小组,覆盖重点产业链、重要行业、国有企业、镇(街道)四大领域 [2] - 工作小组为科技企业提供测试试验和应用推广平台,实现场景与技术的供需对接、政企开放交流合作 [2] - 推动彭州科创产业从"先研发后转化"向"需求推动技术创新"的新模式转变 [2] 未来发展方向 - 彭州将聚焦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将场景创新作为推动"四链"融合、促进成果转化的重要抓手 [2] - 为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提供更多展示平台和应用场景,助力科技成果高效链接市场需求 [2]
一季度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33亿元
杭州日报· 2025-05-15 10:17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表现 - 1-3月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33亿元,同比增长9.0%,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8.3% [2] -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8.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6.9% [4] -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207亿元,同比增长6.4%,占营业收入比重4.09% [4] 技术交易与创新转化 - 1-3月技术交易额205.14亿元,同比增长1.7% [2][6] - 昆泰磁悬浮技术有限公司突破半导体极磁悬浮分子泵国外技术封锁,3款产品进入量产 [6] - 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AI大模型升级后覆盖80万项科技成果,可预测10万家企业125万项潜在需求 [7] 企业案例与场景应用 - 西湖机器人科技公司机器狗应用于养老、医疗、社区服务,已在西湖区社区落地 [3][4] - 昆泰磁悬浮分子泵技术应用于半导体制造、科研、精密仪器、氢能源汽车等领域 [6] 政策与产业生态 - 杭州提出"3个15%"科技投入政策: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新增财力15%用于科技,产业政策资金15%投向新质生产力 [4] - 杭州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代表企业包括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新华三等 [5] - 杭州持续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环大学科创平台,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