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重磅发声
金十数据· 2025-09-12 16:12
财政收支规模 -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106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约19% [1] -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超136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加26万亿元,增长24% [1] - 中央财政五年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近50万亿元 [4] 财政政策力度与工具 - 财政赤字率从“十四五”初期的2.7%提高至2025年的4% [3] - “十四五”以来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9.4万亿元 [3] -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返税超10万亿元 [3] - 2025年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预计可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 [5] 民生与重点领域投入 -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20.5万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万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 [6] - 财政民生投入总额近100万亿元 [6] - 2025年国家财政安排1000亿元发放育儿补贴,200亿元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6] 政府债务状况与管理 - 截至2024年末,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92.6万亿元,包括国债34.6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10.5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68.7% [10] - 截至2025年8月底,一次性增加的6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已累计发行4万亿元 [11] - 各地债务置换后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可节约利息支出超4500亿元 [11] - 截至2025年6月末,超6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60%以上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已清零 [12] 经济支撑与改革方向 - 过去4年我国经济实现平均5.5%的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2] - 财政部门将做好政策储备,主动靠前发力 [7] -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已制定实施方案和分年度工作计划,正在抓紧推进 [8][9]
重磅信号!刚刚,财政部发声!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5:59
财政政策力度与空间 - 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和促发展 未来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灵活性和预见性 并主动靠前发力[1] - "十四五"以来财政政策力度更加给力 财政赤字率从27%提高到38% 今年进一步提高到4%[3] - 过去4年经济实现平均55%增速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7][8] 特别国债与债券发行 - 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为大型商业银行注入资本金 预计可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2]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动"两重"建设[3] - 五年来共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 支持建设项目15万个[3] 财政收支与民生投入 -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106万亿元 比"十三五"增加17万亿元 增长约19%[5]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预计超136万亿元 比"十三五"增加26万亿元 增长24%[5] - 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 其中教育支出205万亿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万亿元 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 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6] 投资与转移支付 - 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3万亿元支持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3] - "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近50万亿元 最大力度下沉财力[9] -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返税超10万亿元[3]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最新发声,未来财政政策空间依然充足
新浪财经· 2025-09-12 15:55
财政政策力度与工具 - "十四五"期间财政政策力度加大 赤字率从2.7%提高到3.8% 今年进一步提高到4% [1] - 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9.4万亿元 [1] -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返税超10万亿元 [1] 财政政策空间与调控能力 - 财政政策统筹防风险与促发展 未来发力空间充足 [2] - 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未变 财政运行基本盘坚实稳固 [2] - 宏观调控经验积累 政策工具丰富 跨周期调节能力增强 [2] - 重点领域风险防范机制健全 存量风险逐步消化 财政应对挑战更有底气 [2] 消费刺激与就业外贸支持 - 继续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落实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5] - 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两项贴息政策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5] - 全力支持稳就业稳外贸 [5] 政策方向与结构性措施 - 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更突出位置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6] - 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保障改善民生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5] - 优化新增储备财政政策 扩大总需求 建议赤字率4.0%基础上追加预算 [6] - 建议纾困救助外贸等受损行业 优化化债政策 启动新一轮有效益投资 [6]
蓝佛安:财政政策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搜狐财经· 2025-09-12 15:51
人民财讯9月12日电,财政部部长蓝佛安9月12日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会上表示,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一是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这决定了财政运行的基本盘始终是坚实稳固的。二是这些年我们积累 了越来越多的宏观调控经验,政策工具不断丰富,跨周期调节能力大大增强。三是随着重点领域风险防 范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以及存量风险逐步消化,财政应对未来挑战更有底气、更加从容。 ...
财政部:加强对形势的前瞻研判,做好政策储备,主动靠前发力
第一财经· 2025-09-12 15:50
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9月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下 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加强对形势的前瞻研判,做好 政策储备,主动靠前发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
财政部:未来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将做好政策储备主动靠前发力
央视新闻· 2025-09-12 15:47
今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中央广 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十四五"期间我国财政宏观调控实现了很多新的突破,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 几年财政宏观调控有哪些新的特点?下一步还有什么考虑?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 然充足。 一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这决定了财政运行的基本盘,始终是坚实稳固的。 二是这些年我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宏观调控的经验,政策工具不断丰富,逆周期跨周期调节能力大大增 强。 三是随着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以及存量风险逐步消化,财政应对未来挑战更有底 气、更加从容,这些都是我们做好财政工作的信心所在、优势所在。 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意见性,加强为形势的前瞻研判,做 好政策储备,主动靠前发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责任编辑:王擎宇) ...
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新华网· 2025-09-12 15:41
新华社快讯:财政部部长蓝佛安9月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 发布会上介绍,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新华社· 2025-09-12 15:25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新华社快讯:财政部部长蓝佛安9月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会上介绍,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
美联储,下一步更宽松?
搜狐财经· 2025-09-12 12:39
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渐近投研) 这篇文章的重要性在于它透露了当下特朗普、贝森特的主政思路,以及他们认为美联储下一步改革的方 向。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会在明年卸任,考虑到特朗普的任期还有三年,除了任命新一任美联储主 席外,他也有充分的时间来对委员会其他的委员施加影响,我们有理由认为未来几年美联储的政策风格 会带有显著的特朗普色彩。 因此贝森特引出了本文中第一个重要的主张。美联储高估了基于支出的财政政策的作用,但是低估了减 税和放松管制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基于支出的财政政策,大概率包括但不限于疫情期间美联储使用超宽 松货币政策配合财政部发行国债募集资金,然后将资金通过转移支付或补贴的方式,为居民和企业兜底 的行为。 在文章之中,贝森特认为美联储直接下场购买各类资产的行为,也即量化宽松/QE,严重的扭曲了市 场。美联储必须将原先复杂且难以管理的工具箱进行简化,从而更好的保证经济发展和美联储的独立 性。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的成功经验之后,美联储开始大举扩展拥有的流动性工具。当利率处于零利率下限 时,美联储开始直接下场购买各类资产。 美联储降低利率和直接亲自下场购买债券的货币政策有很多益处。首先,从理论上来 ...
利率或迎“上有顶、下有底”格局,关注十年国债ETF(511260)低位布局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09:52
利率债定价框架 - 利率债定价核心为“三个面”:长期基本面、中期政策面、短期技术面 [1] - 研判观点概括为“上有顶、下有底”,以波段操作为主 [1] 长期基本面分析 - 宏观经济增长与通胀是利率主要定价因素,通胀本质是内需驱动下的经济增长问题 [1] - 经济增长前瞻指标是金融的量价指标,即社会融资规模(量)和广义社会资金利率(价) [2] - 企业和居民端贷款存量同比仍处下行通道,内需未现明显改善 [3] - 社融与人民币贷款剪刀差进一步拉大,核心原因是政府通过发债加杠杆以稳定经济 [3] 中期政策面分析 - 央行维持流动性宽松导向未变,银行间资金利率FR007走势平稳 [4] - 当前宽松政策含义是“维持低利率状态”而非“引导利率更低”,导致期限利差较窄 [4] - 上半年财政政策姿态积极,但后续财政力度是否减弱存疑 [3] 短期技术面与市场表现 - 十年国债利率较难进一步上行,在1.8%左右有配置盘买入 [1] - 银行资金成本较高,逆回购利率约1.4%,同业存单利率约1.6%,制约十年国债利率向下突破 [1][4] - 银行以1.6%的同业存单利率购买国债,其carry收益非常薄,性价比不高 [4] 后市展望与潜在扰动 - 后市主要矛盾包括基本面层面的通胀变化、政策面央行的降息态度、以及海外关税潜在变化 [4] - 维持波段操作思路,可关注十年国债ETF(511260)等中长久期品种 [5] - 十年国债ETF(511260)是唯一跟踪十年期国债指数的ETF,具有基准地位和配置价值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