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农民丰收的故事
新华网· 2025-09-24 07:37
农业政策支持与战略定位 - 国家层面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彰显“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 [3][4] -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并强调5亿亩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潜力,将其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 [20][22][30] - “十四五”时期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2024年全国粮食亩产达394.7公斤,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公斤 [29][30] 农业现代化与科技应用 - 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实现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展现了农业现代化的成果 [5] - 盐碱地治理思路转变,从治理土地转向选育耐盐碱植物,例如耐盐碱大豆和小麦品种的培育与推广 [17][18][22] - 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产能,河南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8%,支撑粮食总产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29] 农民收入与经营模式 - 增加农民收入被定位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核心目标是让种粮户有钱赚,保障种粮积极性 [6][7][15] - 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有效促进增收,例如吉林梨树县合作社社员年分红8000多元,农机手每月领取固定工资 [8][9] - 多种经营渠道增加收入,例如广西蔗农通过种植10亩甘蔗年收入近4万元,农闲时在木板厂打工年收入可达10多万元 [11][12] - 湖南种粮大户承包480多亩水田,去年种田纯收入55万多元,并获得政府补贴7万多元 [14][15] 粮食生产与安全考察 - 高层多次在关键农时考察各地粮食生产,包括天津小麦、黑龙江水稻、河南油茶、吉林玉米、河北冬小麦等 [5] - 关注粮食生产具体指标,如河南高标准粮田示范区的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指标良好,有望增产几百万斤 [26][27] - 盐碱地综合利用取得成效,河北黄骅市旱碱麦田预计亩产可达四五百斤,盐碱地逐步变身“大粮仓” [22][23]
公安机关依法严打危害粮食安全犯罪
人民日报· 2025-09-24 06:33
执法行动与成效 - 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昆仑”专项工作、“金风”行动及打击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区域会战等专项行动 [1] - 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立案侦办非法占用农用地、破坏黑土地资源等犯罪案件4600余起,立案侦办制售假劣种子等农资犯罪案件200余起 [1] - 公安部挂牌督办大要案件13起,以硬措施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1] 打击重点与模式创新 - 打击重点聚焦非法占用毁坏耕地、盗采滥挖黑土、种子侵权假冒、农药非法添加、化肥营养成分不足等突出问题 [2] - 采用“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方式斩断犯罪利益链,并运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 [2] - 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和数智研判平台,并会同行政主管部门强化行刑衔接,完善线索通报、案件移送等机制 [2] - 指导重点省区建立健全“公安+行政”农资打假区域协同作战机制,实现联动联防联打 [2]
“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 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人民日报· 2025-09-24 06:18
粮食生产总体形势 - 中国粮食总产量在"十四五"以来始终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超过1.4万亿斤 [1] - 2024年夏粮创下历史第二高产纪录,早稻亩产首次突破400公斤,秋粮面积稳中有增且长势正常偏好 [1] - 2024年粮食总产量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31个省(区、市)中有26个省份实现增产 [3] 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 -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将粮食安全置于首要位置,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施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向防灾救灾和稳产领域 [3] - 全国累计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黄淮海等主产区加速布局"平急两用"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 [3] - 全国春灌累计供水570亿立方米,为夏粮丰收和早稻总产单产双增收提供水利保障,全国3.4亿亩冬小麦中八成以上具备水浇条件 [3] 科技创新与单产提升 - 2024年全国粮食亩产达到394.7公斤,比"十三五"末提高12.5公斤,单产提升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 [6] -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卫星遥感、物联网、大数据与智能装备深度融合应用于农业生产 [6] - 优质高产水稻、优质专用小麦等重大品种育成,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等装备部署一线,合理密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广泛应用 [6] 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 黑龙江省宝清县采用寒地水稻秸秆全量原位还田技术,帮助秸秆在70至90天内分解,实现亩均少施两成氮肥并节省成本20元左右 [4] - 东北地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实施面积超过1.12亿亩,南方实施酸化耕地治理720多万亩次,治理后土壤pH值提高0.5,产能提升约10% [4] - 通过定制专用复合肥等技术,绿色生态大米每斤能多卖0.2元左右,实现生产生态一起抓 [4][5]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中国已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900多万人次,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构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雁阵" [9] - 全国有110多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覆盖粮食作物达17.1亿亩次 [9] - 新农人通过规模化育秧、对接优质收购渠道、打造生态稻田观光区等新模式,推动粮食产业向更高层次跃升 [7][9] 国际影响与责任 - 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全球每5斤谷物中就有1斤多产自中国 [10] - 在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下,中国已向30多个国家实施了50多个粮食援助项目,体现大国担当 [10]
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人民日报· 2025-09-24 06:12
斗柄西指、虫鸣渐歇,从云贵梯田到秦岭山区,从黄淮海平原到东北黑土地,水稻、玉米等秋粮作物籽 粒渐丰。 岁稔年丰,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充足底气。走进金秋的田野,感受丰收中国的斑斓色彩、大国 粮仓的殷实稳固。 品丰收味道 丰收是什么味道? "中原粮仓"河南,种粮大户崔立伍剥开玉米苞叶,清甜扑鼻而来。 漯河市临颍县三家店镇崔庄村,站在自家地头,看着即将"定格"的丰收景象,崔立伍感慨:"这甜是拼 出来的!" 将近200亩地,一季麦子、一季玉米,今年崔立伍一直和旱情"赛跑"。 种夏粮,持续的高温少雨导致小麦灌浆期缩短,成熟期提前。"麦收不等人,光靠人工根本收不过 来。"崔立伍说,多亏镇里协调了10多台联合收割机"抢收","效率比往年高出一大截"。 种秋粮,旱情持续,正当崔立伍为玉米叶片因高温发黄打蔫忧心,河南打响"夺粮保卫战":农田里喷灌 设备昼夜不息;水库调水,把水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崔立伍地里的庄稼,"喝"上附近五里河抽上来的 水。玉米灌浆后期,田间布设滴管,细细水流带着可溶性肥料,把养分精准送到玉米根部。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习近 平总书记 ...
公安机关依法严打危害粮食安全犯罪 今年共立案侦办相关案件4800余起
人民日报· 2025-09-24 05:59
据介绍,公安机关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聚焦非法占用、毁坏耕地,盗采滥挖黑土,种子侵 权假冒、私繁滥制,农药非法添加隐性成分,化肥营养成分不足等突出问题,对侵害农民群众和农资生 产企业合法权益、危害粮食安全犯罪,"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斩断犯罪利益链,集中侦破了一批大 要案件;坚持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和数智研 判平台;会同行政主管部门强化行刑衔接,持续完善线索通报、案件移送、信息共享、检验鉴定等机 制,指导涉粮食产销、种子繁育、农资集散等重点省区建立健全"公安+行政"农资打假区域协同作战机 制,联动联防联打违法犯罪行为。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如发现非法占用农用地、破坏黑土地资源及制售假劣农资等犯罪行为,请及时 通过公安部"全国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线索举报平台"进行举报。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张天培)记者从公安部获悉:近年来,按照公安部党委部署要求,各地公安 机关持续组织开展"昆仑"专项工作,"金风"行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区打击破坏黑土地 资源犯罪区域会战,会同相关部门全力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
大国粮仓正丰收
央视网· 2025-09-24 00:15
"十四五"期间,我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产量连续4年保持高位增长,2024年首次迈上1.4万 亿斤新台阶,达到14130亿斤,比2020年增加740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首次超过1000斤。14亿多中国人 的饭碗端得更牢。 央视网消息: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9月23日是秋分,也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时下,稻 谷金黄、瓜果飘香,神州大地满是收获的幸福。 ...
大禹节水子公司联合体预中标1.06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证券日报· 2025-09-23 22:09
项目中标信息 - 全资子公司水电公司作为联合体成员中标金塔县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第一标段 中标价格1.06亿元[2] - 项目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 建设内容包括高标准农田36427亩 田块整治35856亩 高效节水灌溉36494亩及配套工程[2] - 水电公司负责项目施工及建成后3年运维管护工作 具体建设内容以最终承包协议为准[2] 战略意义 - 中标体现公司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战略 践行"三农三水三张网"战略理念的重要成果[2] - 项目展示公司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有利于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2][3] - 项目实施将扩大公司在甘肃省的市场影响力 增强品牌效应[3]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发达面粉集团:保障粮食安全,推动节粮减损
中国发展网· 2025-09-23 16:16
加强技术改造投资,保障粮食加工技术的先进性和有效性。集团时刻关注业内关于食品安全的新技术、 新设备的引进应用,只要是有益于消费者,有益于食品安全的投资从不吝啬。生产加工设备始终紧盯世 界前沿,以全球视野敏锐捕捉行业动态,生产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目前集团拥有16条瑞士、意大利世界 一流的制粉生产线,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电脑自动化控制,在生产中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始终保 持国内领先,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面粉生产线率先使用色选机、空气净化器,价格昂贵的色选机能有 效识别并去除小麦中掺杂的煤块、石块、黑胚粒、霉变粒等杂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产品质量,保障了 食品安全。 中国发展网讯 位于鲁北的发达面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大型股份制粮食加工集 团企业,总部驻地德州夏津县,在山东省内拥有八家子公司,广东佛山一家全资子公司,两个科研机构 ——山东省(发达)小麦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小麦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员工950多人。 目前,集团各公司合计小麦加工能力1万吨/日,产品销往全国三十个省区,在2017年—2019年的中国好 粮油评选中深得专家组的好评。近年来,集团积极响应德州市扛牢"粮食安全"政治 ...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齐河:探索保障粮食安全新路径
中国发展网· 2025-09-23 16:13
中国发展网讯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基石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齐河县粮食安全保障中心认真贯彻落实 上级部门系列决策部署,不断探索保障粮食安全新路径。 强化地方储备粮油管理,确保储存安全 严格落实上级下达的地方储备粮总量计划。齐河县按照"产区保持三个月、销区保持六个月"、"每人一 天一斤粮"口粮储备要求,已足额落实储备标准,可满足全县口粮供应。同时,按照山东省政府关于地 方成品粮油储备要达到10天以上供应量,确保应急状态发生初期的供应要求,落实成品油储备及成品面 粉储备。 强化督导储粮企业提升储粮水平。为确保储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中心不断强化日常监管,建立储备 粮定期监管机制,每月对地方储备粮承储企业定期开展地方储备粮管理和储存安全专项检查。在此基础 上,强化信息化手段在粮食监管工作中的运用,切实发挥信息化"利剑"作用,储备粮油实现信息化和动 态监管全覆盖。 推进粮食应急体系建设,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完善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全县建设应急供应网点共16处,其中包括县政府驻地示范网点1处,各乡镇(街 道)政府驻地基层网点15处,并为全部网点购置了货运三轮车等保障物资。 定期开展粮食应急供应演练活动。8月20日,中心联合鲁粮 ...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电力“满格”护航复种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中国能源网· 2025-09-23 15:41
近日,庆阳市庆城县扎实推进复种工作,以提升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全力冲刺年度农业生产 目标。在此过程中,国网庆阳供电公司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充分发挥电力支撑保障作用,为复种工作顺利推进 注入强劲动能。 "用电需求不用跑,客户经理上门找",这是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服务复种工作的生动写照。为减少种植户用电 手续办理时间,该公司推行"网格化+专属经理"服务模式,将台区经理划分至各复种片区,实行"蹲点式"服务。在 马岭镇宗顾村麦后移栽荏示范种植基地,种植户提出临时用电需求后,客户经理当天便到场勘察、制定方案,仅 用24小时就完成临时电源点安装调试,保障了荏苗移栽工作如期推进。此外,该公司还简化临时用电报装流程, 推行线上申请、线下办结服务,种植户通过"网上国网"APP即可提交用电申请,极大提升了办电效率。 截至目前,庆城县已圆满完成11.556万亩复种任务,其中复种粮食作物5.85万亩,复种油料作物、蔬菜、饲草 等经济作物5.706万亩,土地"含金量"显著提升。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的优质电力服务,不仅为复种工作提供了坚实 作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抓手,庆城县高度重视复种工作,提前谋划制定《庆城县2025年十万亩复种增粮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