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业务收入
搜索文档
工商银行(601398):公司简评报告:息差和中间业务收入压力或趋于平缓
东海证券· 2025-05-13 18: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降,总资产增长,不良贷款率下降,拨备覆盖率上升,净息差同比下降;预计资产规模随行业增长,息差压力或趋缓,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有望转增,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定;维持“增持”评级[2][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7.74亿元(-3.22%,YoY),归母净利润841.56亿元(-3.99%,YoY);Q1末总资产51.55万亿元(+8.29%,YoY),不良贷款率1.33%(-1BP,QoQ),拨备覆盖率215.70%(+0.80pct,QoQ),净息差1.33%,同比降15BPs [2] 资产端情况 - 政府融资驱动债券投资增速提升,对公信贷受需求和隐债置换影响增速放缓,票据贴现超季节性;个人信贷需求弱但有政策托底,行业信贷“开门红”夯实稳增长基础,预计资产规模随行业较快增长 [6] 负债端情况 - 存款增速继续小幅回升,受财政力度加大和存款脱媒放缓影响;2024下半年存款定期化上升,政策对存款结构影响正面,关注房地产与消费回暖影响持续性 [6] 息差情况 - 2025年Q1单季息差1.33%,环比降约6BPS,同比降15BPs;生息率2.87%,环比降19BPs,同比降约46BPs;付息率1.65%,环比降约13BPs,同比降约33BPs;负债端缓冲效果明显,息差压力或趋于平缓 [6]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情况 - 2025年Q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或因理财等业务改善;受资管费率改革制约但影响淡化,市场活跃度提升或使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复苏,Q2 - Q3基数低有望转增 [6] 资产质量情况 - 总体资产质量稳健,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33%,环比降1BP;个贷风险与行业趋势相符,政策纾困预计风险可控但拐点需观察;对公预计部分行业资产质量稳中向好,整体资产质量有望保持稳定 [6][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175、8330、880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82、3724、3821亿元,对应同比+0.64%、+1.14%与+2.61%;预计2025 - 2027年末每股净资产为10.91、11.59、12.27元,对应PB为0.66、0.62、0.58倍;维持“增持”评级 [7] 三大报表预测值 - 包含每股指标与估值、盈利能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业绩增长率、资本等多方面2024A - 2027E预测数据 [36][37]
业绩略有波动,区域行韧性强
华泰证券· 2025-05-07 1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上市银行营收、PPOP、归母净利润同比-1.7%、-2.0%、-1.2%,息差下降、债市波动为业绩下滑主要拖累,大行、股份行归母净利润增速转负,部分区域行业绩韧性较强 [1][12] - 从盈利拆分、资产负债、风险透视等角度,银行25年一季报业绩呈现息差降幅收窄、其他非息回落中收增速修复、信贷增速平稳存款增速提升、账面不良率稳中向好拨备覆盖率略有下滑等核心变化 [12] - 预计一季度为业绩低点,全年有望修复,后续需关注关税落地、LPR降息节奏及银行信用成本释放空间,当前银行板块估值、持仓低位,把握优质个股结构性机会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概览:业绩表现分化,资产质量稳健 - 25Q1上市银行营收、PPOP、归母净利润同比-1.7%、-2.0%、-1.2%,大行、股份行归母净利润增速转负,部分区域行业绩韧性较强 [1][12] - 息差表现分化,整体降幅收窄,负债成本优化持续显效,25Q1上市银行测算累计净息差为1.43%,较2024年-10bp,负债成本较2024年-26.8bp至1.69%,除大行外净利息收入增速普遍回暖 [12] - 其他非息收入在高基数下普遍回落,中收增速修复,25Q1其他非息同比下降3.2%,中收同比-0.7%,增速较2024年+8.7pct [13] - 信贷增速平稳,存款增速有所提升,25Q1末总资产、总负债同比增速为+7.5%、+7.7%,贷款同比+8.0%,存款增速6.2%,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 [14] - 账面不良率稳中向好,拨备覆盖率略有下滑,25Q1末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较24年末-1bp、-2pct至1.23%、238%,关注零售领域潜在压力 [15] 盈利拆分:息差降幅收窄,非息增速波动 利息收入:息差表现分化,利息收入回暖 - 除大行外,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速普遍回暖,25Q1净利息收入同比-1.7%,较2024年+0.4pct,城商行绝对增速、边际改善幅度均最高 [23] - 25Q1上市银行累计净息差表现分化,整体降幅收窄,测算累计净息差为1.43%,较2024年-10bp,城商行、股份行息差下行幅度明显收窄 [26] - 测算25Q1上市银行累计付息负债成本率为1.69%,较2024年-26.8bp,城商行、股份行负债端改善力度更大 [26] - 25Q1上市银行测算累计生息资产收益率为3.05%,较2024年-35.7bp,主要受存量按揭降价、LPR下行带动贷款重定价影响 [27] 其他非息:增速普遍下滑,整体降幅可控 - 一季度其他非息增速在高基数下普遍下滑,整体降幅可控,25Q1其他非息同比下降3.2%,较2024A下降28.9pct,股份行、城商行回落幅度较大 [31] - 25Q1上市银行其他非息收入占营收比例较2024年-0.7pct至13.5%,城商行、股份行下滑幅度相对较大 [31] 中间收入:费率影响消退,中收增速修复 - 费率影响消退,中收增速修复,25Q1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0.7%,增速较2024年+8.7pct,城商行、股份行中收修复幅度更大 [32] 资产负债:信贷稳健投放,存款增长提速 资产端:信贷增长平稳,个股表现分化 - 25Q1末上市银行总资产、总负债同比增速为+7.5%、+7.7%,增速较24年末持平、+0.2pct,规模稳健扩张 [14] - 资产端信贷增速保持平稳,金融投资增长有所提速,同业资产压降,25Q1末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分别同比+8.0%、+14.1%、-12.2% [14] - Q1信贷投放主要以对公为主,各类银行表现分化,城商行相对更具韧性,部分优质区域行仍保持15%以上贷款增速 [14] 负债端:存款增长回暖,定期化趋势持续 - 负债端存款增速有所提升,股份行改善更为明显,25Q1末上市银行存款增速6.2%,较24年+0.6pct,股份行存款增速8.1%,较24年+2.9pct [14] - 存款定期化趋势仍在延续,25Q1末样本银行活期率39.8%,较24年末-0.7pct [14] 风险透视:不良整体稳健,关注零售风险 - 25Q1末上市银行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较24年末-1bp、-2pct至1.23%、238%,关注率为1.69%,与24年末持平 [4][15] - 25Q1上市银行年化不良生成率0.64%,较24Q4环比+4bp,隐性风险指标略有波动,大行不良生成率环比上升,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不良生成率环比下降,关注零售领域潜在风险压力 [4][15] - 25Q1年化信用成本0.80%,较24Q1同比-8bp,驱动利润释放 [4][15] 后市展望:把握优质银行结构性机会 基本面:25Q1或为全年业绩低点 - 一季度银行息差仍处于下行通道,且年初以来债市利率波动,拖累营收利润增速,预计一季度为业绩低点,全年有望修复 [5] 市场面:仓位边际下行,估值仍处低位 - 截至2025年4月30日,银行板块PB(lf)估值为0.65倍,2010年以来分位数为20.7%,处于较低水平,横向看位于Wind30个行业末尾,板块估值、持仓低位,把握优质个股结构性机会 [5]
“学费不能白交!” 兴业银行董事长业绩表态关键词
南方都市报· 2025-04-07 07:08
文章核心观点 兴业银行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增但仍有提升空间,公司从过往金融风险中总结经验,加强风险管理,同时制定2025年“稳中求进”工作思路应对挑战 [5][6][21] 风险管控 - 国家系列增量政策显效,重点领域风险收敛,公司对管控风险更有信心 [6] - 公司要从经历的风险中检视管理理念和机制,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 [6] - 2025年工作会议强调加强风险合规内控管理,打好风险防控主动仗 [7]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2122.26亿元,同比增长0.66%;归母净利润772.05亿元,同比增长0.12%;净利差和净息差分别降至1.56%和1.82%;不良贷款率1.07%与2023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降至237.78% [7][27] - 2023年净利润骤降15.61%,原因包括营收下降、费用投入增加、合理计提减值 [11][12] - 2023年计提减值损失611.78亿元,贷款减值损失同比增长77.43%至671.03亿元 [14] - 2024年计提贷款减值损失516.13亿元开始回落,资产质量改善 [15] 贷款质量 - 整体不良贷款率从2020年的1.25%降至2024年的1.07%,但关注类贷款余额和占比上升 [16] - 零售、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不良率近年整体增长 [16] - 成立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敏捷小组,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信用卡不良贷款率连续回落 [17] - 零售信贷新发生不良有上升压力,个人按揭和经营贷不良率上升,消费贷不良率下降 [18][19] 行业共性问题 - 零售信贷不良率提升,如渤海、中信、民生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均上升 [19]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兴业、光大、平安、招商等银行降幅超10% [23] 2025年工作思路 - 坚持稳中求进,力争跑赢大市,以自身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21] - 把握发展大势,拓展低成本存款,多措并举扩中收 [21][22] - 强化科技赋能,从“数字兴业”向“智慧兴业”迈进,加强风险管理 [25] - 深化改革,优化调整多体系,争取政策红利 [25]
深读|“学费不能白交!”兴业银行董事长业绩表态关键词
南方都市报· 2025-04-01 11:29
文章核心观点 兴业银行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增但仍有提升空间,公司从过往风险中检视风险管理理念和机制,采取措施防控重点领域风险,2025年工作思路为稳中求进,从多方面应对行业挑战 [2][3][17] 风险管控 - 国家系列增量政策显效,重点领域风险收敛,公司对管控风险更有信心 [3] - 2025年要加快风险向低点收敛,重新检视风险管理理念和机制,完善管理体系,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 [3] - 成立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敏捷小组,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对潜在风险资产掌握详细情况 [11]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2122.26亿元,同比增长0.66%;归母净利润772.05亿元,同比增长0.12%;净利差和净息差分别降至1.56%和1.82%;不良贷款率1.07%与2023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降至237.78% [4][5] - 2023年净利润骤降15.61%,原因包括营收下降、成本收入比上升、合理计提减值 [7] - 2023年计提减值损失611.78亿元,贷款减值损失同比增长77.43%至671.03亿元 [8] - 2024年计提贷款减值损失516.13亿元开始回落,资产质量改善,风险管理优化 [9] 贷款质量 - 整体不良贷款率从2020年的1.25%降至2024年的1.07%,但2024年关注类贷款余额和占比上升 [10] - 零售、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不良率近年整体增长,受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 [10] - 信用卡不良贷款率连续回落,预计2025年新发生不良资产规模和减值计提规模下降,地方债和信用卡风险收敛,房地产新发生不良总体收敛,但零售信贷新发生不良有上升压力 [11][12] 行业共性问题 - 近几年零售信贷不良率提升是行业共性问题,如渤海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个人贷款不良率有不同程度增长 [14][15]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是行业共性问题,受减费让利政策、市场环境变化、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 [19] 2025年工作思路 - 坚持稳中求进,力争跑赢大市,以自身工作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17] - 把握发展大势,开拓增长空间,拓展低成本存款,多措并举扩中收 [17][18] - 强化科技赋能,构建智慧兴业,提升经营管理效率,防范风险,加快存量风险化解 [20][21] - 继续深化改革,优化调整多体系,对接国家金融改革举措,争取政策红利 [21]
招商银行,回应一切
中国基金报· 2025-03-28 22:43
文章核心观点 - 招商银行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与市场深入交流,探讨外部环境挑战、ROE水平等诸多问题,虽行业承压但公司在多方面具备优势且对未来发展有信心 [1] 分组1: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为3374.88亿元,同比下降0.48%;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 [1] - 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达12.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9%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约人民币504.40亿元(含税),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35.32%,高于2022年和2023年 [2] 分组2:ROE水平 - 低利率、低利差、低费率环境挑战银行盈利能力,但招行净息差在对标银行中最高且收窄幅度小于同业,中间业务在财富管理等方面优势明显 [3] - 只要净息差和财富管理业务在行业领先,ROE就能保持领先,虽不能保证ROE始终在15%以上,但对大幅领先对标银行充满信心 [3][4] - 招行对普通股融资慎重,股本总额相对稳定,盈利水平高于同业意味着ROE更高 [4] 分组3:零售信贷资产质量 - 全行高度重视零售信贷风险防范,通过优化风险管理模型、客群、区域和重视风险缓释等措施应对 [5] - 零售信贷风险与外部环境紧密相关,随着经济形势改善,零售信贷资产质量将趋稳 [5] 分组4:客户增长 - 2024年末零售客户规模达2.1亿户,公司客户数达316.64万户,均保持不错增长 [7] - 零售业务获客重视大学生、年轻客群、亲子服务、跨境客户和养老金融 [7] - 中国市场企业主体多,招行服务的公司客户占比小,需拓展客户规模,挖掘新设的新经济、新动能类企业 [7] 分组5:非息收入 - 银行业非利息净收入普遍承压,招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代销保险和基金相关收入占比高,压力更大 [8] - 去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负增长但降幅逐季收窄,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增速达33.37%使非利息净收入增长由负转正 [8] - 今年目标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企稳回升,若资本市场企稳向上,其净收入增长有望企稳回升 [8] -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受债券市场利率走势影响,全年有可能企稳 [9] 分组6:AI投入 - 招行2017年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2022年成立“AI + 金融”工作组,立志成为智能银行 [10] - 2023年显著加大对AI投入,购买很多GPU,构建了完整的大模型技术体系 [10] 分组7:资本充足率与股东回报 - 招行致力于统筹平衡资本充足率和股东回报,对通过减少资本提高ROE持审慎态度 [11] - 保持较高、稳定的现金分红率对为股东创造价值、可持续发展和股价稳定十分重要 [11] 分组8:市值管理 - 招行估值在银行股中相对较高,投资者投资招行股票物有所值 [12] - 市值管理核心是做好经营管理,提升盈利能力,银行业要增强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