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售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解读:城市更新主线明确,关注信贷和资产质量改善机遇
银河证券· 2025-07-16 16: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银行板块推荐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14 - 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从银行角度带来增量信贷和资产质量改善机遇 [6] - 政策效果兑现依赖资金配套,拓展银行增量信贷空间,预计银行信贷在城市更新项目参与程度提高,对公和零售业务将不同程度受益 [6] - 政策实施有望改善银行资产质量预期,缓解房企现金流压力以及城市房地产抵押品贬值压力,促进银行地产不良风险敞口释放以及部分以房地产为主要押品的贷款资产质量改善 [6] - 短期政策催化释放基建信贷增量,中长期消费金融发展突出的零售银行优势逐步释放,银行资产质量受益,业绩拐点可期,增量资金加速银行估值重塑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带来银行增量信贷空间 - 会议以城市更新为核心抓手推动基础设施升级等,撬动增量融资需求,《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指出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预计专项债和贷款继续发挥关键作用,当前专项债用作资本金比例约10%,提升空间大 [6] - 金融监管总局制定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增强融资精准性等,银行信贷参与程度有望提高,对公和零售业务受益 [6] - 短期内县域城镇化等领域投资需求催生房地产和基建贷款增量,利好银行对公业务,测算城中村改造撬动银行增量信贷1000 - 2000亿元,住建部表示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 [6] - 城市更新促进消费场景扩容升级,带动零售银行消费贷增长,银行消费贷场景布局拓展,数字化程度提升,拓展消费金融增量业务空间 [6] 政策改善银行资产质量预期 - 限制超高层建筑和推进危旧房改造,缓解房企现金流压力和房地产抵押品贬值压力,促进银行地产不良风险敞口释放和部分贷款资产质量改善 [6] - 截至2024年末,上市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个人经营贷占全部贷款比重分别为5.07%、7.36%,个人经营贷占比上升;样本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改善,不良贷款余额同比下降2.87%,不良率同比下降2BP至3.55%,经营贷不良风险暴露,不良率同比上升41BP至1.89% [6] - 房地产总体朝止跌回稳方向迈进,上半年商品房销售和价格降幅同比收窄,资金来源改善,但仍处筑底和转型过程 [6] 投资建议 - 继续看好银行板块红利价值,维持推荐评级 [6] - 个股推荐工商银行(601398)、建设银行(601939)、邮储银行(601658)、南京银行(601009)、齐鲁银行(601665)、苏州银行(002966)、沪农商行(601825) [6]
平安银行(000001) - 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7-14 15:46
经营业绩与战略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37.09亿元,同比下降13.1%;业务及管理费90.55亿元,同比下降13.2%;信用及其它资产减值损失74.30亿元,同比下降20.9%;净利润140.96亿元,同比下降5.6% [2] - 战略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坚持“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方针 [2] 分红情况 - 2024年以总股本19,405,918,198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6.08元,合计派现117.99亿元,占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比例28.32%,占股东净利润比例26.51% [2] - 2024 - 2026年度每年现金分配利润在可分配利润的10% - 35%之间 [3] 息差走势 - 2025年一季度净息差1.83%,较去年同期降18个基点 [4] - 2025年预计净息差有下行压力但幅度趋缓,将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缓解下行 [4] 资产质量 - 2025年3月末不良贷款率1.0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236.53%,拨贷比2.50% [5] - 2025年一季度核销贷款170.65亿元,收回不良资产94.25亿元,97.3%为现金收回 [5] 财富中收手续费 - 2025年一季度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12.08亿元,同比增长12.5% [6] - 代理个人保险、理财、基金收入分别为3.44亿、2.98亿、5.22亿元,同比增38.7%、16.4%、5.7% [6] 资本充足率 - 2024年末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12%、10.69%、13.11%,满足监管要求 [8] - 未来统筹内外源资本补充,提升资本管理能力 [8] 存款规模 - 2025年3月末个人存款余额13,308.83亿元,较上年末增3.4% [9] - 代发及批量业务客户存款余额3,785.72亿元,较上年末增6.5% [9] - 一季度个人存款日均余额13,166.3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6.5% [9] 零售贷款 - 2025年3月末个人贷款余额17,290.46亿元,较上年末降2.2%,抵押类占比64.7% [10] - 住房按揭、信用卡、消费性、经营性贷款余额分别为3,394.34亿、4,006.38亿、4,593.15亿、5,296.59亿元,较上年末有不同变化 [10]
招商银行20250522
2025-05-22 23:23
纪要涉及的公司 招商银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净利息收入与净息差** - 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近 2%,得益于降息幅度收窄,但净息差同比下降 11 个基点,预计全年净息差仍有下行压力,但降幅将收窄[2][7][8] - 影响因素包括去年降息重定价效应、5 月 20 日存贷款利率调降,贷款端 LPR 有进一步调降空间,存款端调整概率较小[7][8] 2. **贷款业务** - 二季度信贷需求依然偏弱,零售贷款 4 月和 5 月初边际恢复但未显著改善,信用卡业务恢复较快,整体信贷需求弱可从央行社融数据看出[3] - 新发放贷款定价总体略微下降,对公贷款降幅明显,零售贷款受监管指导价影响持平或略降,如消费贷 4 月 1 日后阶段性回升,信用卡 4 月下旬至 5 月逐渐恢复[2][6] - 不会硬性增加某类贷款投放,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结合零售市场结构性机会和对公领域资产组织挖掘推动信贷增长[3][4] 3. **存款业务** - 受贷款需求疲软影响,存款派生乏力,M1 和 M2 剪刀差扩大,资金流向中小银行、理财或基金[2][10] - 活期存款占比止跌回升,从去年三季度末约 49%上升至四季度约 52%,一季度维持在 51%左右,保持低负债成本优势[10][11] - 存款定期化趋势有所缓解但不能断言,取决于市场价格预期变化,建议客户增配含权类资产及波动性资产[12] 4.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一季度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 10.5%,为 2022 年来首次显著正增长,代销基金、理财和信托均增长近 30%,预计二季度保持向好态势[2][13] - 代理保险一季度同比下降 27%,后续降幅预计收窄;支付与结算手续费同比负增长 7% - 8%,受消费偏弱影响,未来刺激消费政策落地或缓解压力;其他非息收入一季度负增长 20%多,受债券市场波动影响,后续影响预计收窄[13][14] 5. **资产质量** - 零售贷款不良关注和逾期率逻辑趋势未变,资产质量上升始于 2023 年三季度,不良生成绝对值上升,总体不良率仍在上升,但拨备覆盖率厚实,风险可控[3][16] - 对公贷款风险点集中在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其他领域资产质量保持较低水平,不良率改善受益于贷款规模扩大和风险处置[3][19][20] 6. **业绩情况** - 一季报业绩承压,因其他非息高基数压制及贷款定价高峰期,力争后续季度改善,但取决于股票市场、消费政策及债市走向等因素[3][15] - 目前无法对 2025 年银行业全年业绩走势做明确判断,今年可能是最难一年,一季度行业营收和利润负增长,压力持续存在[15][16] 7. **分红情况** - 招商银行 2025 年度将进行中期分红,明年派发,分两次,一次在春节前,一次在六七月份,2024 年分红率为 35.23%,每股两块钱,是银行业最高水平[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中美贸易战短期影响有限,受影响企业数量及贷款余额占比小,中长期影响取决于美国关税政策走向,潜在影响路径需进一步观察[4] 2. 企业采取抢出口策略因未来关税政策不确定,90 天后面临多种变数,银行端资产质量滞后反映[5] 3. 存款利率调降对招行有正向影响,活期存款利率降低相对有利,若资本市场向好可缓解存款增长压力[9] 4. 今年整体流动性不如去年充沛,银行面临更大竞争压力,同业推动降息周期内存款降息慢于贷款降息,减少高息揽储[11] 5. 零售贷款中,小微与房贷关注房产估值及个人还款能力,消费贷与信用卡反映个人长期能力变化[17] 6. 对公贷款未来压力点包括房地产周期、贸易战引发的供应链和内需问题、中小金融机构风险[21] 7. 银行在行业下行周期保持低且审慎风险偏好,加大不良处置力度,合理控制不良生成,保持相对高拨备覆盖率[22]
上市银行25Q1业绩总结:其他非息拖累盈利,息差下行压力趋缓
东兴证券· 2025-05-19 15: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银行基本面承压,净息差和手续费净收入压力减轻,其他非息收入压力加大,资产质量平稳,拨备有反哺空间但会使拨备覆盖率下降,预计上市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约为 -1%、0% [88] - 基本面和资金面推动银行板块配置价值增强,建议关注重点指数权重股、高股息股以及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相关股票 [3][101] 各部分总结 业绩概览 - 25Q1上市银行营收、净利润同比 -1.7%、-1.2%,增速较24A下滑1.8pct、3.5pct,盈利受其他非息收入和拨备影响走弱,但净息差降幅收窄等有积极表现 [3] - 各类银行表现分化,城农商行领跑,国有行偏弱,股份行盈利表现最弱 [3] 规模 - 一季度末上市银行生息资产同比增速 +7.5%,信贷投放靠前发力,贷款同比 +7.9%,金融投资高增,同业资产增速大幅转负 [3][17] - 城商行信贷投放领先,国有行一般贷款投放偏弱,股份行贷款增速低位 [3][17] 息差 - 25Q1上市银行净息差为1.37%,同比收窄13bp,降幅小于上年同期,环比24Q4下降5bp,负债成本改善对冲生息资产收益率降幅 [3][48] - 国有行息差降幅相对大,部分股份行、城农商行息差企稳回升 [3][50] 非息 - 中收降幅继续收窄,25Q1城农商行中收增速回正,国股行降幅明显收窄 [3] - 25Q1债市调整,其他非息收入下滑,国有行、农商行正增长,股份行、城商行负向拖累大 [3][60] 资产质量 - 25Q1上市银行不良率、关注率环比下降,24年不良贷款生成率总体稳定,资产质量压力稳健,零售贷款不良生成压力大 [3] - 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下降,后续拨备反哺利润空间或缩窄,城农商行空间相对大 [3] 投资建议 - 关注重点指数权重股招行、兴业、工行、交行 [3][101] - 延续高股息选股逻辑 [3][101] - 从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角度,关注齐鲁、上海、重庆、常熟 [3][101]
国泰海通证券:银行浮盈被动“兑现”,缺负债明显缓解
格隆汇· 2025-05-16 16:36
OCI浮盈消耗情况 - 银行OCI浮盈积累大多已消耗过半,个别银行已转为浮亏,其中33家上市银行中有25家消耗超半数浮盈积累,7家转为浮亏 [2] - 六大行中除一家消耗约半数浮盈积累(将24年全年浮盈增量全部消耗完毕)外,其余均消耗存量三分之一左右,大行平均消耗比例为35% [2][3] - 股份行平均消耗浮盈68%,城商行平均消耗79%,农商行平均消耗67%,显示中小银行浮盈消耗压力显著大于大行 [3] 非息收入对营收影响 - 一季度非息收入拖累股份行和城商行营收增长分别达3.81pcts和6.42pcts,对农商行贡献由7.30pcts大幅降至4.52pcts [2] - 大行非息收入正向贡献程度加强,成为营收结构中的亮点 [2] - 债市投资收益低迷是拖累非息收入主因,尤其影响中小银行盈利能力 [2][3] 银行资产配置策略 - OCI账户债券未现大规模主动卖出兑现,金融投资规模增速较高且OCI账户占比单季度增幅达近几年较高水平 [5] - 净息差压力和低利率趋势下,高息债券难以进入AC账户,提高OCI账户占比成为长期趋势 [5] - 银行通过拨备释放等方式平滑利润,对兑现OCI浮盈迫切度不高,倾向于等待更好行情时机 [5] 净息差分化表现 - 25Q1大行净息差环比收窄0.10pcts至1.39%低位,压力显著高于其他类型银行 [15] - 股份行和城商行净息差分别环比回升0.02pcts和略降0.01pcts,较23-24年同期0.11-0.16pcts收窄幅度明显改善 [15] - 24年末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受限导致大行"缺负债",被迫转向同业存单和定存,2月非银同业存款规模大幅回升但3月超季节性回落 [15] 零售贷款风险特征 - 零售贷款占比超50%的银行不良贷款率压降更困难,拨备消耗速度更快 [9] - 三家零售贷款占比较高的国股银行拨备覆盖率、关注类贷款占比及不良率变动方向分化,未形成一致缓和趋势 [9]
独家|部分银行收紧风控 4月来零售贷款已趋于谨慎
快讯· 2025-05-15 18:00
4月金融数据与零售贷款趋势 - 4月新增贷款创2006年同期以来最低水平 其中个人贷款同比少增5200亿 对公贷款少增2500亿 个人贷款成为主要拖累因素 [1] - 一季度零售贷款增长主要依赖按揭贷款 消费贷和经营贷的额度和通过率有所降低 [1] - 部分银行自4月起收紧零售贷款风控 审批投放趋于谨慎 [1] 银行业务动态 - 两位银行业务人士透露 零售资产质量压力导致银行调整策略 转向更保守的零售贷款投放 [1] - 消费贷和经营贷的审批通过率下降 反映银行对零售贷款风险偏好降低 [1]
业绩略有波动,区域行韧性强
华泰证券· 2025-05-07 1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上市银行营收、PPOP、归母净利润同比-1.7%、-2.0%、-1.2%,息差下降、债市波动为业绩下滑主要拖累,大行、股份行归母净利润增速转负,部分区域行业绩韧性较强 [1][12] - 从盈利拆分、资产负债、风险透视等角度,银行25年一季报业绩呈现息差降幅收窄、其他非息回落中收增速修复、信贷增速平稳存款增速提升、账面不良率稳中向好拨备覆盖率略有下滑等核心变化 [12] - 预计一季度为业绩低点,全年有望修复,后续需关注关税落地、LPR降息节奏及银行信用成本释放空间,当前银行板块估值、持仓低位,把握优质个股结构性机会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概览:业绩表现分化,资产质量稳健 - 25Q1上市银行营收、PPOP、归母净利润同比-1.7%、-2.0%、-1.2%,大行、股份行归母净利润增速转负,部分区域行业绩韧性较强 [1][12] - 息差表现分化,整体降幅收窄,负债成本优化持续显效,25Q1上市银行测算累计净息差为1.43%,较2024年-10bp,负债成本较2024年-26.8bp至1.69%,除大行外净利息收入增速普遍回暖 [12] - 其他非息收入在高基数下普遍回落,中收增速修复,25Q1其他非息同比下降3.2%,中收同比-0.7%,增速较2024年+8.7pct [13] - 信贷增速平稳,存款增速有所提升,25Q1末总资产、总负债同比增速为+7.5%、+7.7%,贷款同比+8.0%,存款增速6.2%,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 [14] - 账面不良率稳中向好,拨备覆盖率略有下滑,25Q1末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较24年末-1bp、-2pct至1.23%、238%,关注零售领域潜在压力 [15] 盈利拆分:息差降幅收窄,非息增速波动 利息收入:息差表现分化,利息收入回暖 - 除大行外,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速普遍回暖,25Q1净利息收入同比-1.7%,较2024年+0.4pct,城商行绝对增速、边际改善幅度均最高 [23] - 25Q1上市银行累计净息差表现分化,整体降幅收窄,测算累计净息差为1.43%,较2024年-10bp,城商行、股份行息差下行幅度明显收窄 [26] - 测算25Q1上市银行累计付息负债成本率为1.69%,较2024年-26.8bp,城商行、股份行负债端改善力度更大 [26] - 25Q1上市银行测算累计生息资产收益率为3.05%,较2024年-35.7bp,主要受存量按揭降价、LPR下行带动贷款重定价影响 [27] 其他非息:增速普遍下滑,整体降幅可控 - 一季度其他非息增速在高基数下普遍下滑,整体降幅可控,25Q1其他非息同比下降3.2%,较2024A下降28.9pct,股份行、城商行回落幅度较大 [31] - 25Q1上市银行其他非息收入占营收比例较2024年-0.7pct至13.5%,城商行、股份行下滑幅度相对较大 [31] 中间收入:费率影响消退,中收增速修复 - 费率影响消退,中收增速修复,25Q1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0.7%,增速较2024年+8.7pct,城商行、股份行中收修复幅度更大 [32] 资产负债:信贷稳健投放,存款增长提速 资产端:信贷增长平稳,个股表现分化 - 25Q1末上市银行总资产、总负债同比增速为+7.5%、+7.7%,增速较24年末持平、+0.2pct,规模稳健扩张 [14] - 资产端信贷增速保持平稳,金融投资增长有所提速,同业资产压降,25Q1末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分别同比+8.0%、+14.1%、-12.2% [14] - Q1信贷投放主要以对公为主,各类银行表现分化,城商行相对更具韧性,部分优质区域行仍保持15%以上贷款增速 [14] 负债端:存款增长回暖,定期化趋势持续 - 负债端存款增速有所提升,股份行改善更为明显,25Q1末上市银行存款增速6.2%,较24年+0.6pct,股份行存款增速8.1%,较24年+2.9pct [14] - 存款定期化趋势仍在延续,25Q1末样本银行活期率39.8%,较24年末-0.7pct [14] 风险透视:不良整体稳健,关注零售风险 - 25Q1末上市银行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较24年末-1bp、-2pct至1.23%、238%,关注率为1.69%,与24年末持平 [4][15] - 25Q1上市银行年化不良生成率0.64%,较24Q4环比+4bp,隐性风险指标略有波动,大行不良生成率环比上升,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不良生成率环比下降,关注零售领域潜在风险压力 [4][15] - 25Q1年化信用成本0.80%,较24Q1同比-8bp,驱动利润释放 [4][15] 后市展望:把握优质银行结构性机会 基本面:25Q1或为全年业绩低点 - 一季度银行息差仍处于下行通道,且年初以来债市利率波动,拖累营收利润增速,预计一季度为业绩低点,全年有望修复 [5] 市场面:仓位边际下行,估值仍处低位 - 截至2025年4月30日,银行板块PB(lf)估值为0.65倍,2010年以来分位数为20.7%,处于较低水平,横向看位于Wind30个行业末尾,板块估值、持仓低位,把握优质个股结构性机会 [5]
邮储银行(601658):规模扩张平稳,负债成本占优
国投证券· 2025-05-05 13: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维持评级,6 个月目标价 6.31 元,对应 2025 年 0.7X PB [5][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邮储银行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降 0.07%,拨备前利润同比增 6.20%,归母净利润同比降 2.62%,生息资产规模扩张和成本压降支撑业绩,净息差收窄、拨备计提力度加大拖累业绩 [1] - 展望 2025 年,资产端加大对新质生产力、普惠小微等支持,零售加大消费贷投放,负债端成本优势明显,叠加代理费率调整,业绩有较强支撑,预计 2025 年营收增速 1.43%,归母净利润增速 2.65%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量:规模稳健扩张,对公信贷增速居于大行首位 资产端 - 2025 年一季度末总资产同比增 8.31%,贷款总额同比增 9.78%,金融投资同比增 9.45%,单季度资产总额新增 6045 亿元,信贷总额新增 4430 亿元,贷款净额占生息资产比例环比升 0.76pct 至 53.32%,同业资产占比环比升 0.36pct 至 5.35%,注资落地后规模扩张基础更坚实 [1] - 对公贷款高速增长,一般公司贷款同比增 15.17%,单季新增 3620 亿元,同比多增 938 亿元,布局重点赛道,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撑,一季度末民营企业贷款占比超 28%,涉农贷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 2.40 万亿、1.67 万亿,占比分别超 25%、18%,票据贴现余额同比增 26.89%,单季新增 132 亿元 [2] - 零售信贷保持韧性,零售贷款同比增 4.27%,单季新增 678 亿元,同比少增 1031 亿元,县域贷款较年初增速 5.8%,高于贷款总额 0.8pct,50 万元以上资产客户较上年末增 7.33% [2] 负债端 - 2025 年一季度末存款总额同比增 9.22%,存款占总负债比例环比升 0.48pct 到 96.42%,对公存款、零售存款同比分别增 20.46%、7.94%,单季新增 1417 亿元对公存款全为自营存款,存款结构持续优化 [3] 价:生息资产收益率降幅收窄 - 2025 年一季度净息差 1.71%,同比、环比分别降 21bps、10bps,处于行业较优水平 [4] - 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一季度为 3.00%,环比降 20bps,受 2024 年 10 月 LPR 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等影响,房贷占比近 30%,一月重定价压力大 [4][9] - 计息负债成本率低位持续下降,一季度为 1.30%,环比降 11bps,加大自营存款扩表力度,一季度末存款付息率较上年末降 17bps 至 1.27%,预计 2025 年息差承压但保持行业较优水平 [9] 其他业绩表现 - 手续费增速恢复,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025 年一季度净非息收入同比增 14.83%,净手续费同比增 8.76%,增速自"报行合一"以来首次回正,以投资收益为主的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 21.70% [10] - 代理费率调整成效初显,2025 年一季度成本收入比 56.65%,同比降 2.67pct,代理费综合费率同比降 19bps 至 1.05%,成本压降贡献 6.28pct 正向业绩增速 [10] - 资产质量保持良好,2025 年一季度末不良率 0.91%,环比平稳,不良生成率(累计,年化)0.94%,同比升高 0.13 个百分点,对公领域资产质量平稳,零售风险压力偏大,预计宏观经济转好零售信用风险压力缓解,一季度末拨备覆盖率 266.13% [10]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42,507|348,775|353,747|373,423|397,497| |营收增速|2.25%|1.83%|1.43%|5.56%|6.45%| |拨备前利润(百万元)|117,770|123,037|139,922|147,949|157,795| |拨备前利润增速|-7.06%|4.47%|13.72%|5.74%|6.6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6,270|86,479|88,772|91,567|96,690| |归母净利润增速|1.23%|0.24%|2.65%|3.15%|5.59%| |净资产收益率|9.68%|8.70%|8.35%|8.13%|8.11%| |总资产收益率|0.58%|0.53%|0.49%|0.46%|0.43%| |风险加权资产收益率|1.12%|1.03%|0.96%|0.89%|0.85%| |市盈率|5.98|5.96|5.81|5.63|5.33| |市净率|0.66|0.62|0.58|0.54|0.50| |股息率|5.02%|5.03%|5.16%|5.33%|5.62%|[12][14][24]
利润下跌超142%,南京银行个人银行业务缘何由盈转亏
36氪· 2025-04-30 19:0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1.32%至502.73亿元,净利同比增长9.05%至201.77亿元 [1] - 净息差较2023年末下降0.10个百分点至1.94%,成本收入比及不良贷款率分别下降2个百分点和7个基点 [1] - 非利息净收入236.46亿元,同比增长19.98%,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3.40个百分点至47.04% [5] 资产规模与结构 - 2024年末资产总额达259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31.24亿元,增幅13.25% [1] - 贷款总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对公贷款和零售贷款余额分别为9362.04亿元、3201.94亿元,增幅分别达14.86%、12.75% [1] - 金融投资规模增长接近1.1万亿元,增幅11% [5] 零售业务表现 - 个人贷款余额3201.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62.20亿元,增幅12.75%,消费类贷款占比超63%,余额达2038.37亿元,同比增长17.36% [2] - 个人银行业务利润总额亏损11.99亿元,较2023年下跌超142%,主因营业支出上升43%至137.43亿元及手续费净收入由4.47亿元转为-10.59亿元 [2] - 个人贷款不良率1.29%,较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消费贷款与信用卡不良率下降,住房抵押贷款不良率微升但仍低位 [3] 金融市场业务 - 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计近210亿元,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3.77亿元,同比增329.48% [5] - 2024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90个基点,2025年一季度反弹14个基点,一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亏损2.15亿元 [6] - 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较上年末下降228亿元,通过久期摆布、择时择券等策略获取超额收益 [5][6] 经营策略调整 - 零售贷款聚焦消费场景、住房贷款联动获客及互联网贷款合作,强化资产质量管控 [3] - 金融市场业务采取自营与代客双轮驱动,运用量化交易系统及衍生品对冲工具 [6] - 负债端多措并举降低同业成本,代客业务聚焦汇率波动与跨境服务 [6]
三好学生江苏银行一季报亮相:业绩持续良性增长
财经网· 2025-04-28 17:2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3.04亿元,同比增长6.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8亿元,同比增长8.16% [1][2] - 年化ROE为16.5%,同比上涨1.12个百分点,年化ROA为0.96%,位居上市银行第一方阵 [2] - 利息净收入165.92亿元,同比增长21.94%,占营收比例74.3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21.77%,占营收比例7.4% [2] 资产规模 - 公司资产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大关,总资产达4.46万亿元 [3] - 各项贷款余额2.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96%,对公贷款和零售贷款均实现良性增长 [3]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降至0.86%,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创上市以来最优水平 [1][4] - 拨备覆盖率343.5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逾期贷款比例1.11%,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比例为1.33%,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4] 市值表现 - 2024年股价全年涨幅超56%,2025年初至今股价多次创历史新高 [5] - 目前有911只公募基金、保险等主流机构产品持仓,在42家上市银行中排名前4位 [5] - 高管和中层以上干部自愿增持股份合计超2000万元,截至2025年4月28日股价报收10.13元/股,股息率超5% [5] 发展战略 - 公司聚焦重点产业与重大项目,推出新20条惠民举措,深化大数据运用提升风控能力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