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
搜索文档
韶关原创音乐剧《春暖花开》惊艳羊城:一出好戏唱响驻村干部情深
南方农村报· 2025-09-14 17:36
演出概况 - 韶关原创大型采茶调音乐剧《春暖花开》于9月13日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完成广州首演 [2][3][6] - 该剧为2025年全省舞台艺术精品巡演首场剧目 于9月9日至13日期间亮相广州 [5][6] - 自去年11月首演以来已在韶关多地巡演超20场 观演人次突破1万 [100][101] 主题内容 - 剧情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干部欧阳松为主角 [15][16][22] - 通过村庄规划制定、"三清三拆三整治"、土地经营权流转、强镇富村公司发展光伏发电与乡村旅游等情节 展现基层实践 [23][24][30] - 采用"小切口映照大时代"手法 将粤北山区南坪村故事作为全省"百千万工程"实践的缩影 [7][34] 创作背景 - 主创团队十易剧本 多次深入粤北山区体验生活 与驻村干部面对面座谈 [48][49] - 主演王璀璇为塑造角色专门联系驻村干部朋友调研走访 力求高度还原基层工作者形象 [53][54][55] - 作品取材于真实乡村振兴故事 反映基层干部带领韶关乡亲追求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奋斗历程 [44][46] 艺术特色 - 融合国家级非遗粤北采茶戏与现代音乐剧 保留"一旦两丑"经典配置及"矮子步""采茶舞"传统动作 [7][63][65] -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金旭庚领衔创作20余首曲目 将传统曲牌与现代和声、流行节奏结合 [59][60] - 舞美设计采用可移动旋转百年老祠堂场景 兼具戏剧象征意义与粤北山区建筑特色 [69][70][73] 行业反响 - 国家一级编剧刘平评价该剧主题鲜明、结构严谨 对人物情感刻画细腻动人 [76][78] - 国家一级演员王阳认为剧作"可信、可看、可听" 避免了政策宣传剧的生硬标签感 [85][86] - 广东省电视台导演马继桐称赞作品在严肃题材下做到精彩好看 人物塑造充满善意与温度 [95][96]
经济地理丨国家城市群空间战略迎来大变局
搜狐财经· 2025-09-12 14:06
城市群发展的新趋势与战略转向 - 城市群空间组织形态进入新拐点,面临大转折,迎来新机遇,将从区域战略向全球战略转变 [2][3] - 发展目标从传统的GDP规模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资源依赖型增长向包容全面可持续发展转变 [4] - 空间布局从沿海主导向陆海统筹、腹地崛起、东西互动、向西开放转变,从传统贸易投资向“一带一路”合作共赢转变 [3] 国家城市群空间格局的重构 - 中国国家城市群正从传统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向大“井”字形国土空间新框架转变,构建“两廊一轴一带”及四大全球城市群的新格局 [8][9] - 具体表现为构建以全球城市群和国家中心城市为引领,以中小城镇化为战略回旋空间,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根本的全球大通道、大枢纽、大网络 [2][9] - 空间组织系统全面升级,外部性及供应链进入高依赖度、高信用度、高开放度新时代 [9] 核心发展轴与关键走廊布局 - 南北走向为中国沿海开放型城市群走廊和中国内陆超大型“5纵并联”走廊,覆盖辽中南、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主要城市群 [9][10] - 东西走向为西部大通道外向型陆桥轴和中国11省市大流域型长江经济带,连接连云港至喀什,以及长三角至成渝、滇中等城市群 [9][12] - 这些走廊是高速、高铁、航空、管道、电网、网络、数据等混合功能战略发展轴 [12] 数字经济驱动空间治理变革 - 数字经济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迭代城市群应用场景,构建经济资源配置大动脉和全要素生产力新引擎 [7] - 数字文明改变了资源要素的流动速度、质量、场景和模式,流动性已成为经济变量和效率的关键权重 [7] - 空间场景、数字空间、算力空间成为新趋势,正在构建全新的空间力量、格局和秩序 [7] 区域经济空间分化的新问题 - 城市群分化重构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空间问题导向已从区域性“东北现象”演变为“环渤海现象” [3][4] - 国土空间总体面貌向“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叠加的非均衡发展阶段演进,“增长乏力板块”成为顶层战略需关注的问题 [4] - 治理总趋势是以大城市群国家战略为主导,结合中小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构成三级治理结构 [4]
海南近400名“三支一扶”人员集中“充电”
海南日报· 2025-09-12 09:49
本次培训采取专题授课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专题授课环节,重点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乡村 振兴战略、基层治理实践、公文写作与新闻宣传等内容展开教学;现场教学环节,"三支一扶"人员前往 海口施茶村、芳园村和898艺术村等地进行实地观摩、亲身体验和互动交流,直观感受海南自贸港建设 和基层一线的生动实践。 海南日报海口9月11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宗平 通讯员 吉潇潇)9月6日至10日,海南省 2025年"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服务工作)新招募 人员岗前培训班在海口举办,来自全省18个市县新招募的近400名"三支一扶"人员参加培训。 培训结束后,"三支一扶"人员将赴各市县基层一线工作,服务期2年。 ...
青岛市农房节能改造示范片区建设现场观摩会在莱西召开
齐鲁晚报网· 2025-09-10 19:39
会议部署了2025年农房节能改造示范片区建设收尾工作,7个涉农区(市)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会议强调,农房节能改造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战 略的有益探索,对改善农村宜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将抓好三方面工作重点:一是打造精品工程。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 强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发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力打造群众满意工程、阳光工程。二是抓紧完成竣工验收。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如期完成竣工验收等 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三是提前谋划"十五五"各项工作,推动现代宜居农房建设。各区市要巩固清洁取暖和农房节能改造成果,"十五 五"期间着力推动现代宜居绿色农房建设,进一步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农房节能改造示范片区建设,圆满完成今年市办实事工作任务,9月10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莱西市召开全市农房节能改造示 范片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各区(市)农房节能改造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及科室负责人共计50余人参加会议。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树更出 席会议并讲话。 今年以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推进农房节能改造,截至目前已提前超额完成市办实事5.1万户改造任务。推 ...
农村中小银行应主动作为 让“绿色红利”惠及更多经营主体
证券日报· 2025-08-30 21:53
农村中小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机遇与挑战 - 农村中小银行作为县域金融毛细血管 肩负连接生态资源与经济价值的重要使命 是推动"两山"理念在基层落地的关键力量[1] - 通过创新信贷产品和优化服务模式 可激活生态资源 形成"生态保护—产业发展—金融盈利"良性循环[1] - 具备地缘贴近性 层级少审批快 政企协同性三大独特优势 能精准识别需求并快速提供个性化方案[1]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 绿色项目识别难度大 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 绿色专业人才缺乏制约业务发展[2] - 部分经营主体绿色意识薄弱 对绿色贷款意愿不高 需加强理念普及[2] - 需通过政企合作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并加强员工培训提升专业能力[2] 市场机遇与政策支持 - 国家"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带来历史性机遇 政策红利密集释放[2] - 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 绿色再贷款及地方政府风险补偿 财政贴息等政策降低经营成本[2] - 县域绿色产业加速发展催生生态农业 乡村旅游新业态 带来大量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需求[2] 创新发展方向 - 需针对县域经济特点设计灵活绿色信贷产品 让绿色红利惠及基层经营主体[3] - 探索"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组合模式 为项目配套保险保障[3] - 加强政策性银行合作提升贷款覆盖面与企业获得度[3] 理念推广措施 - 联合政府企业开展绿色转型培训班 邀请专家讲解环保技术与长期收益关系[2] - 选取成功转型的合作社和农户作为典型案例 通过短视频和乡村广播增强示范效应[2]
规模效益双优 天津滨海农商银行稳健经营护航区域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7:32
业务规模与经营效益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达3057.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3% [1][2] - 各项存款余额24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23%;各项贷款余额1765.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8% [1][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30亿元,拨备前利润20.73亿元,净利润5.41亿元,同比增长18.43% [1][2] - 流动性比例达96.63%,流动性覆盖率347.79%,大幅优于监管要求 [2] 重点业务领域发展 - 个人柜面存款余额1582.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98%,为业务发展提供稳定资金来源 [2] - 在科技金融领域重点支持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服务科创企业综合评价“优秀”等次 [3] - 成功落地天津市首笔柜台同业存单质押再贷款业务,上半年共获得支农支小再贷款资金52.49亿元 [4] - 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度下降33BP [4] 支农支小与乡村振兴 - 截至2025年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122.10亿元,增速4.85%;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22.33亿元,增速5.19% [5][6] - 涉农绿色贷款余额46.1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亿元,涵盖绿色有机农业、绿色畜牧业等多个领域 [6] -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贷款余额达3.37亿元 [6] - 上半年累计为科技型企业发放涉农贷款1.39亿元,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6] 区域战略与产业支持 - 公司将滨海新区作为展业主阵地,与滨海新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8] - 落实“京津冀产业链支持计划”,深入挖掘“六链五群”融资需求,支持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 [8] - 重点支持绿色石化、汽车、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升级,以及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 [8] - 支持东疆租赁创新示范区和“于响”产业金融发展区建设,为港口基建、国际航运等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9]
到2035年,山西省黄河流域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991.79万亩
中国发展网· 2025-08-28 16:49
国土空间规划目标 - 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991.79万亩 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325.47万亩 [1] -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44万平方千米 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3267.44平方千米以内 [1] 国土空间体系构建 - 推动沿黄流域 汾河流域 沁河流域 涑水河流域协同发展 增强区域竞争力 [2] - 加强与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协同联动 [2] - 建设黄土高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和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引领区 [2] 农业与生态布局优化 - 巩固汾渭平原农产品主产区和吕梁山 太行山特色农区建设 [3] - 推进水源 山脉 森林 草原 湖泊 湿地系统保护修复 [3] - 加强太行山 吕梁山等重要生态屏障修复 推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3] 空间管控与产业发展 - 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 实施地下水资源战略储备 [4] - 推动沿汾生态经济带优化人口 资源 产业配置 [4] - 依托城市群和中心城市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4] 基础设施与文化保护 -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 强化防灾减灾救灾设施建设 [4] - 弘扬黄河文化 强化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整体保护 [4] - 将各类遗产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4]
解码“鲁字号”农产品破壁出圈的山东智慧
齐鲁晚报· 2025-08-26 14:56
平台发展概况 - 平台自2023年8月上线后已汇聚近5600家优质农企 并举办近百场巡展活动 [1] - 通过线上小程序和线下巡展模式 直接连接产地与消费者 覆盖上海、北京等全国多地 [1][2][4] - 2025年1月成功入驻银座超市玉函店开设专区 打通传统商超渠道 [2] 销售网络与渠道拓展 - 线下渠道覆盖政府机构、鲁商集团、中国人寿等名企 以及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文旅地标 [2] - 线上通过"一台多端"电商矩阵 结合线下体验店和展销活动 形成立体销售体系 [7] - 2025年4月在上海"大洋晶典·天安千树"商城开展展销活动 多款产品半天售罄需紧急补货 [3][4] 产品与品牌影响力 - 平台聚焦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产品 包括烟台葡萄酒、日照绿茶、平阴玫瑰制品等老字号 以及山东大樱桃、无抗鸡蛋等生鲜品类 [4][5] - 山东省拥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效用标总数达3999个 培育108个省级区域公共品牌和700个企业产品品牌 [5] - 烟台苹果、莱阳梨、东阿阿胶、德州扒鸡等品牌享誉全球 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市场 [5] 国际市场表现 - 山东农产品出口额2024年达1648亿元(占全国22.5%) 连续26年居全国首位 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对日韩市场优势显著:1-7月出口蔬菜制品18.2亿元(同比增5.2%) 其中对韩泡菜出口占比超90% [6] - 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507.97亿元(占全省30.8%) 对中东出口增19.58% 对荷兰、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增速超24% [6] 战略活动与行业地位 - 计划于2025年8月28日在济南举办名优特精农产品发布暨平台建设推进会 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 [7] - 平台整合山东十六市100余县域优企名品 上线20个城市和主题品牌馆 [7] - 山东以全国6%的耕地和1%的淡水资源 贡献全国8%粮食、10%肉蛋奶、11%蔬菜、12%水果及13%水产品 [6]
2025农村电商带头人赛事活动总决赛在曹县收官
齐鲁晚报· 2025-08-22 20:02
赛事概况 - 2025年农村电商带头人案例赛事活动全国总决赛于8月20日下午在曹县举办 由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主办 山东省商务厅承办 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支持 [1] - 赛事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聚焦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新要求 旨在挖掘、培育、推广扎根乡土的农村电商领军人才与标杆案例 [3] - 赛事创新采用以赛代训、以赛育才模式 着力发掘并孵化一批懂实战、善传授的复合型农村电商人才 [4] 参与规模与选拔结果 - 赛事吸引全国400余位乡村电商实践者参与 经过层层选拔 30位顶尖选手进入总决赛 [3] - 决赛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10人 优胜奖20名 [3] 赛事内容与展示重点 - 选手围绕农产品品牌塑造、营销模式创新等核心议题 以家乡特色农产品为载体进行案例展示 [3] - 通过鲜活案例与实战视角 生动讲述农产品背后的乡土故事 展现新技术、新思维在乡村的创新应用 [3] 赛事目标与行业影响 - 通过推广优秀案例和壮大专业讲师队伍 有效破解农村电商人才短缺瓶颈 [4] - 提升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水平 为乡村产业振兴筑牢人才基石 [4]
东阿阿胶:拟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捐赠43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1 19:18
公司捐赠行为 - 东阿阿胶董事会于2025年8月20日通过对外捐赠议案,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捐赠总额430万元,包括260万元资金及价值170万元实物 [1] - 捐赠目的为响应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基层就医环境并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及国企责任担当 [1] - 本次捐赠不涉及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