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引进
icon
搜索文档
一座国家级新区的引才实践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7 06:55
地区经济与人才政策 - 青岛西海岸新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261.3亿元 在国家级新区中综合实力稳居前三强[4] - 未来三年力争每年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以上 扶持创业5700人以上[10] - 构建青年优先发展政策体系 包括"梧桐树"聚才新政和青年人才集聚行动[8] 人才引进措施与服务 - 2025年"千名人才进新区"活动吸引2.3万名高校应届毕业生报名参加[5][6] - 为46名贫困家庭考生提供全套助考方案 包括考务费全免 免费住宿和交通补贴[5] - 创新"一人一链"摸排机制 走访82家重点企业 达成人才引进意向800余人次[13] 人才补贴与支持政策 - 实习研究生每月补贴3000元 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见习补贴[9] - 创业者最高可获1.2万元创业补贴和400万元担保贷款[9] - "就业贷"金融产品提供100万元至2亿元低息贷款[9] 住房保障措施 - 提供租金优惠人才公寓及住房补贴 保障三年"安居无忧"[9] - 硕士和博士分别发放5万元和10万元购房券 另给予10万元和15万元安家费[9] - 毕业三年内高校毕业生可享受最长12个月免租金住房[9] 高校人才留存成效 - 集聚17所知名高校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11] - 2024年5.6万名驻区高校毕业生中25.4%选择留在新区就业创业[11] 招聘活动成效 - 线下覆盖100余所重点高校 线上通过微信小程序开放简历投递[14] - 目前已达成初步就业意向4800余人次[14] - 选聘期间周边酒店满房率达85%以上 餐厅翻台率提升3至5倍[16] 城市形象推广 - 招聘现场设置"遇见西海岸"体验区 展示30余个品牌产品和10余种特色农产品[15] - 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突破百万 20%应聘者因考试体验好延长停留时间[7][16] - 组建酒店餐饮服务机构联盟 提供住宿 餐饮 景区门票等折扣服务[16]
如何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胜出
中国发展网· 2025-08-21 15:25
城市经济排名与产业升级策略 - 全国经济总量前30强城市排名存在动态变化 有城市进步 也有城市相对退步 [1] - 进步城市如南通和烟台需巩固优势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完善产业链配套 防止自满 [1] - 失速城市如广州 佛山和东莞需加快转型步伐 加速传统产业升级 [1] 产业升级政策与措施 - 城市政府可制定产业升级规划和负面清单 明确鼓励类 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目录 [1] - 通过专项扶持基金 税收优惠和土地政策倾斜引导资源流向高技术 高附加值领域 [1] - 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 共建产学研平台 推动工业互联网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1] - 鼓励制造业服务化 淘汰落后产能 将绿色低碳塑造为产业新竞争力 [1] 人才与要素保障 - 产业升级需要人才升级 需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端领军人才和高技术工匠 [2] - 推动本地院校优化专业设置 培养契合产业需求的实战型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2] - 保障土地 资金等要素向优质项目高效聚集 打造上下游协同的特色产业集群 [2] 具体城市案例与数据 - 广州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新能源车产量占汽车产量的比重提升3.7个百分点 [2] - 广州汽车零部件制造投资同比增长48.4% [2] - 佛山和东莞需减少对房地产相关产业的依赖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 [2] 佛山产业升级路径 - 佛山经济根基在传统制造业 其升级是稳定基本盘的关键 [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深度应用人工智能仍有空间 特别是在生产流程优化 预测性维护和个性化定制等场景 [3] - 可借鉴西樵镇启动AI数智服务平台和共建佛山市人工智能孵化创新基地的做法 建设垂直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和AI赋能中心 [3] 新兴产业培育与资本支持 - 佛山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低空经济 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等领域 [3] - 需结合自身基础精准选择细分领域 发挥现有产业集群效应 [3] - 可借鉴禅城区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启航 领航产业基金的1+1产业基金体系 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3] 跨境电商与全球化策略 - 增速不理想城市可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 借鉴顺德组织家电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带企业以顺德军团形式参展跨境电商交易会的模式 [4] - 推动优势产业带借助跨境电商直达全球消费者 培育自主品牌 提升附加值 [4] - 地方政府需搭建平台 整合资源 优化跨境服务 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4] 创新驱动与开放合作 -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以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以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4] - 鼓励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 利用全球智力资源 吸引外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和高端制造基地 [4]
15家境外企业来深寻找好项目
深圳商报· 2025-08-19 15:25
活动概况 - 龙华区投资推广中心主办"链通境外·聚势龙华——2025境外优质项目产业合作交流会" [1] - 15家境外企业代表与深圳市前海德成产业服务、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等多领域社会机构参与 [1] - 活动形式包括政策解读、项目路演、实地考察 [1] 产业展示 - 龙华区宣传片集中展示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时尚创意四大主导产业 [1] - 活动重点推介"龙舞华章"人才政策,涵盖科研配套、创业扶持、生活保障等全链条支持 [1] 企业路演与对接 - 15家境外企业代表围绕医药、AI科技、生物技术、大健康等领域展开路演 [2] - 企业提出"共建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落地"等具体合作方向 [2] - 政企座谈环节深入探讨合作模式、要素保障等议题 [2] 实地考察 - 与会嘉宾走访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深圳美团科技有限公司及龙华区未来城市展览馆 [2] - 参观内容包括双创服务模式、科技企业成果及城市规划展示 [2]
第十七届南京留交会暨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开启报名通道
南京日报· 2025-08-19 10:14
大会基本信息 - 第十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暨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将于2025年9月20日举办 [1] - 大会地点为南京国际博览中心 [1] - 大会主题为“宁聚英才 筑梦未来” [1] - 大会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 市委人才办和市人社局承办 [1] 大会规模与参与方 - 现场设立800个招聘展位 邀请约1200家用人单位 [2] - 提供约2万个优质招聘岗位 [2] - 参会单位包括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外资企业 上市公司 高新技术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 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 医疗机构等 [2] - 联合长三角地区及对口协作城市 联动企业 高校 园区 专业机构 [1] 目标人才群体 - 面向海外留学人员(海外博士)和国内高校博士 [2] - 面向南京及周边城市高校毕业生(含2026届毕业生) [2] - 面向有求职需求的各类青年专业人才 [2] 活动内容与特色 - 活动集人才招聘 政策宣介 洽谈交流于一体 [2] - 设有南京四大攻坚产业互动交流专区 包括生物医药 新一代信息通信 人工智能 机器人 [2] - 设有政策环境宣介 项目洽谈对接 创业路演展示等专区 [2] - 同期举行2025年“江苏省沿江八市联动引才”活动 海外博士企业(园区)行 “赢在南京”海外人才创业大赛总决赛 [2] 大会历史与定位 - 大会自2008年设立 已成功举办十六届 [2] - 得到人社部 科技部 教育部和省政府支持 [2] - 成为立足南京 面向海外 服务长三角和“一带一路”沿线省市的国际化引才品牌 [2]
第十七届南京留交会下月开幕
新华日报· 2025-08-19 06:18
大会基本信息 - 第十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暨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将于9月20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报名通道于8月18日开启 [1] - 大会以"宁聚英才筑梦未来"为主题 联合长三角地区及对口协作城市 联动企业高校园区专业机构等 搭建海内外人才交流互动服务平台 [1] 招聘活动规模 - 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现场设立800个招聘展位 邀请约1200家用人单位 提供约2万个优质招聘岗位 [1] - 参会单位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各类企事业单位 [1] 目标人才群体 - 求职群体涵盖海外留学人员(含海外博士) 国内高校博士 南京及周边城市高校毕业生(含2026届毕业生) 有求职需求的各类青年专业人才 [1] 特色活动专区 - 设立南京四大攻坚产业互动交流专区 聚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 [1] - 设置政策环境宣介项目洽谈对接创业路演展示等专区 活动内容丰富 [1] 配套活动安排 - 大会将举行2025年江苏省沿江八市联动引才活动 [2] - 包含海外博士企业(园区)行活动 [2] - 举办2025年赢在南京海外人才创业大赛总决赛 [2]
年轻的城如何吸引全球创新人才?上海临港这支“主力军”这样做
新浪财经· 2025-08-18 08:17
人才政策与服务 - 临港新片区为符合条件的博士毕业生提供全面的优惠和补贴,包括购房补贴,吸引人才定居 [1] - 国际人才服务港团队提供"一站式受理"服务,涵盖63项事项,实现"一口受理、全程跟踪",2025年上半年已为261家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政策服务 [3] - 人才政策宣介团队服务覆盖超5000家企业,实现100%政策宣传覆盖率,并采用机动响应机制解决企业诉求 [4] 人才服务创新 - 国际人才服务港整合"猎聘-测评-培育"全链条服务体系,吸引人力资源机构入驻,提升服务能级 [4] - 优化人才服务信息系统,实现政策申请全程线上化,解决"材料多、跑动繁"痛点 [4] - 提供外籍人才中文课程等生活服务,增强海外人才融入感,活动覆盖80余国,服务超2.5万人次 [8][9] 海外人才引进 - 临港新片区计划2023年9月赴新加坡举办首场海外招聘会,聚焦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产业 [7] - 已设立11家海外引进驿站,通过招聘活动和制度创新(如电子口岸签证试点)吸引归国留学人才及外籍人才 [8] - 推出"临港留学生种子计划"等品牌活动,举办超100场移民融入活动,境外常住人员近2000人 [9] 战略目标 - 国际人才服务港旨在推动产业与人才政策深度融合,强化产业链与人才链协同,提升国际人才吸引力 [11] - 目标是将临港新片区打造为国际创新协同重要基地,为特殊经济功能区持续输送人才资源 [11]
经济日报:22万名人才的到来对香港来说意味着什么?
经济日报· 2025-08-17 08:33
香港人才引进战略成效 人才引进规模 - 自2022年底推出"抢人才"战略至2024年7月,香港共收到约51万宗人才入境申请,其中约34万宗获批,超过22万名人才已抵港 [1] - "高才通计划"下,截至2024年6月底已有超过10万名"受养人"(配偶及18岁以下子女)随人才抵港 [2] 人口结构优化 - 22万名人才抵港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香港2046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36%(每3人中1人为银发族) [2] - 人才及其受养人优化了香港人口结构,使整体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2] 经济带动效应 - "高才通计划"A类人才要求申请前一年收入达250万港元以上,科技人才计划引进者月薪均超2万港元 [3] - 2022年12月至2025年6月,香港私人住宅租金指数上升超10%,主要受引进人才消费力支撑 [3] - 2022年以来香港引进84家前沿科技重点企业,预计投资额达500亿港元 [3] 产业升级强化 - 引进人才集中在金融、创新科技、商贸、法律服务、文化艺术等支柱或新兴产业 [3] - 2024年香港境外母公司驻港公司达9960家,同比增加约10%,人才引进满足新企业用人需求 [3] 国际化特征 - 人才来源覆盖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国,内地引进人才中多数具海外教育背景 [4] - 人才引进未降低香港国际化程度,反而增强开放性和产业想象力 [4]
二十二万人才的红利
经济日报· 2025-08-17 05:50
人才引进规模 - 香港自2022年底推出人才引进战略至2024年7月底共收到约51万宗申请 其中约34万宗获批 超过22万名人才已抵港 [1] - 通过"高才通计划"截至2024年6月底已有超过10万名受养人抵港 [1] 人口结构影响 - 22万名人才弥补人口自然减少 使香港整体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1] - 人才配偶及18岁以下子女可申请受养人身份入港 优化人口结构 [1] - 香港2046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预计达36% 每3人中有1名老年人 [1] 经济贡献 - "高才通计划"A类人才要求前一年收入达250万港元或等值外币 [2] - 2024年上半年科技人才计划引进人才月薪均超过2万港元 [2] - 2022年12月至2025年6月私人住宅租金指数上升超10% [2] 产业赋能 - 引进人才分布在金融 创新及资讯科技 商贸 法律服务 文化艺术等支柱产业 [2] - 2022年以来引进84家前沿科技重点企业 预计投资额达500亿港元 [2] - 2024年境外母公司驻港公司达9960家 同比增长约10% [2] 国际化特征 - 人才来源地包括美国 新加坡 加拿大 澳大利亚等多国 [3] - 内地引进人才中多数具备海外教育背景 [3]
“2025博士鞍山行”吸引14位博士来鞍考察
辽宁日报· 2025-08-14 11:47
"鞍山产业基础雄厚,景色秀美,给我们的政策也十分有诚意,我很期待能在鞍山大展拳脚。"8月 12日,东北大学博士王新元对记者说。今年暑假,王新元等来自国内外13所知名高校的14名博士齐聚鞍 山,参加"2025博士鞍山行"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交流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鞍山产业发展、科研环境 和城市底蕴,开启一场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博士们先后走访了鞍山师范学院、鞍山钢铁集团、辽宁科技大学、鞍山华泰环能工程技术有限公 司、辽宁千山旅游集团等单位。在高校,博士们参观了专业实验室、艺术展馆,并与学校领导和教师代 表座谈交流,其中6人已初步达成就业意向。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博士们亲身感受到鞍山雄厚的工业基 础和现代化生产实力。鞍山市委人才办工作人员在活动中详细讲解了鞍山市情以及针对博士人才的优厚 政策,涵盖生活补贴、购房补贴、配偶安置等多个方面,为博士们在鞍山安心工作、生活提供全方位保 障。 此次"2025博士鞍山行"活动为博士与用人单位成功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未来,鞍山市将以此次活动 为契机,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会聚鞍山,为推动鞍山经济社 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
时代少年团成员丁程鑫、张真源拟通过人才引进落户北京,密云区人社局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8-12 21:07
核心观点 - 北京市密云区2025年拟引进17名非北京生源毕业生 其中包括时代少年团成员丁程鑫和张真源 [2][3] - 引进流程需经过公示期 市局审批及落户程序 最终落户方式为人才引进 [4][6] - 时代峰峻作为用人单位符合《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其引进指标由市局分配 不占用普通人名额 [6][7] 公司信息 - 北京时代峰峻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陈春会 经营范围涵盖演出经纪 网络文化经营等 [7][8] - 公司参保人数68人 直接对外投资4家企业 涉及音乐 商贸 科技领域 分支机构3家 [8][9] - 公司已注册"TFBOYS""TF家族"等商标 国际分类包括广告销售 服装鞋帽等 [8] 行业动态 - 文化行业编剧 导演 演员等岗位可引进教育部批准的艺术院校本科毕业生 [7] - 用人单位指标分配需综合考量发展前景 财税贡献 吸纳就业等因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