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披露违规
icon
搜索文档
中关村遭警示!国美电器所持1606万股被轮候冻结
深圳商报· 2025-10-29 16:02
10月28日晚间,中关村(000931)(深市代码:000931)公告称,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北京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 经查,中关村养老业务存在部分收入和成本确认跨期、部分业务原始单据留存不完善、销售提成账务处理不恰当、租金减免财务核算不准确等问题,公 司治理方面存在股东会、董事会会议记录瑕疵,个别制度修订不及时、执行不规范的问题。 北京证监局指出,公司的上述问题导致相关年度报告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三条规定。 许钟民作为中关村董事长,侯占军作为公司总经理,宋学武作为公司财务总监,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四条的规 定,并对公司相关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28日晚,中关村同时公告称,近日,公司通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查询,获悉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美电器)作为公司控股股东 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一致行动人,所持有公司的1606.81万股股份被法院轮候冻结。 | 股东名称 | 是否为控股 | 本次被轮候 | 占其所 | 占公司 | 是否 | | | | | | --- | --- | --- | --- | - ...
瞒报30亿元理财逾期 白银有色及五名高管合计被罚880万元
中证网· 2025-10-28 08:57
处罚事件概述 - 公司及五名相关高管因信息披露违规收到甘肃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并被处以罚款 [1] - 违规事项涉及30亿元理财产品逾期未收回却未及时披露 [1] - 同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对公司及相关高管发布纪律处分决定予以通报批评 [2] 违规事实详情 - 公司于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陆续购入30亿元理财产品并于2019年发生资金逾期 [1] - 该笔逾期资金直至2024年12月才全额收回本金及收益时隔长达六年 [1] - 公司在2019年至2024年年度报告中仅在"其他流动资产"科目列明30亿元余额未披露逾期具体情况构成信息披露重大遗漏 [1] 行政处罚结果 - 甘肃证监局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400万元罚款 [1] - 对直接负责的五名高管分档处罚董事长王普公被罚150万元时任总经理王彬及时任董秘孙茏各被罚100万元时任财务总监吴贵毅被罚80万元现任财务总监徐东阳被罚50万元五人合计罚款480万元 [1] - 上述高管均被认定知悉资金逾期情况却未组织披露且签字保证年报真实完整 [1] 监管纪律处分 - 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及相关五位高管予以通报批评 [2] - 该处分将通报证监会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2] - 上交所要求公司及全体董监高对违规事项进行整改并在收到决定书后一个月内提交整改报告 [2] 历史监管记录 - 甘肃证监局曾于10月10日因公司前期报表会计差错更正问题对公司及王普公等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2]
*ST新潮信批违规 公司及董事长等责任人合计被罚500万
中国经济网· 2025-10-27 15:45
公司违规事实 - 公司未在法定期限2025年4月30日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 [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因此停牌 [1] - 公司直至2025年7月4日才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 [1] - 公司亦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3] 监管处罚与处分 - 山东证监局对公司处以责令改正、警告及300万元罚款 [2] - 山东证监局对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斌处以警告及120万元罚款 [2] - 山东证监局对时任董事、财务总监Bing Zhou处以警告及80万元罚款 [2] - 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及时任董事长刘斌、财务总监Bing Zhou予以公开谴责 [4] 违规责任认定 - 公司行为违反《证券法》第七十九条及《股票上市规则》多项条款 [2][3] - 时任董事长刘斌和财务总监Bing Zhou被认定为未能勤勉尽责的直接负责主管人员 [2][3] - 山东证监局经听证后未采纳相关责任人的申辩意见 [2] 监管后续要求 - 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公司及董监高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4] - 公司需在收到决定书后一个月内提交经全体董监高签字确认的整改报告 [4] - 上海证券交易所将此次纪律处分通报中国证监会和山东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并记入诚信档案 [4] - 公司及董监高被要求举一反三,严格遵守法规,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
白银有色30亿理财逾期隐报六年遭处罚 公司及五名高管合计被罚880万元
中国经营报· 2025-10-27 14:17
监管处罚事件 - 公司及五名高管因30亿元理财产品逾期未及时披露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 合计被罚款880万元 [2] - 公司于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购入30亿元理财产品 2019年该笔资金逾期未能收回 直至2024年12月才全额收回本金及收益 [2] - 公司在2019年至2024年年度报告中仅在“其他流动资产”科目列示30亿元余额 未披露资金逾期具体情况 构成信息披露重大遗漏 [2] - 公司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400万元罚款 董事长王普公被罚150万元 时任总经理王彬、时任董秘孙茏各被罚100万元 时任财务总监吴贵毅被罚80万元 现任财务总监徐东阳被罚50万元 [2] - 这已是公司近期第二次受到监管问责 10月1日公司及部分高管因前期报表会计差错问题被出具警示函 [3]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5.28% 净亏损2.17亿元 [3]
债市公告精选 | 俊发集团子公司及债券担保人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
新浪财经· 2025-10-27 10:48
如意科技 - 子公司山东如意毛纺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1] - 公司发行的"H18如意1"债券自2020年9月起未能按期兑付本息,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债券余额为13.11亿元[2] - 公司存续中资离岸债券共3只,债券存续余额17.318亿美元,违约金额3亿美元[2] 泰禾集团 - 为控股子公司珠海保税区启航物流有限公司16.881亿元债务提供展期担保,担保期限至2027年4月25日[3]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0%,对资产负债率超70%单位的担保金额占比达274.76%[3] - 公司因财务困境将约14.53亿元债权在京东资产交易平台挂牌转让,抵押物包括北京院子别墅等资产[3] - 公司存续中资离岸债券共5只,债券存续余额14.655亿美元,违约金额14.655亿美元[4] 国美电器 - 公司2025年9月新增执行标的金额总计3.733亿元,并被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4] - 公司2025年8月新增重大被执行案件,执行标的总计1.27亿元,并新增3笔失信被执行人记录[4] - 公司存续债券共5只,债券存续余额2.07亿元,其中1.23亿元已违约[4] 俊发集团 - 重要子公司建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及债券担保人云南中豪置业有限责任公司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5] - 子公司建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票据承兑逾期余额1.70亿元,累计逾期发生额4.01亿元[5] - 公司存续债券2只,债券存量规模40.00亿元[6] 华夏控股 - 公司为化解债务风险推进存续信用类债券债务重组,"20幸福01"等多只债券将继续停牌[7]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金额达292.40亿元[7] - 近期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新增诉讼、仲裁案件涉案金额合计为14.05亿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6.23%[8]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金额合计292.33亿元,债务重组计划中已有约1,926.69亿元金融债务实现重组[8] - 公司存续债券3只,债券存量规模21.24亿元,违约金额55.14亿元[8]
山东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5 04:58
处罚事件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5年10月23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编号:〔2025〕36号)[1][2] - 公司因涉嫌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一案,此前已于2025年9月12日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编号:〔2025〕8号)[2] 违法事实认定 - 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2025年4月30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 - 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披露风险提示公告,预计无法按期披露年报[2] -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因无法披露年报而停牌[2] - 公司最终于2025年7月4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 处罚决定 - 公司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3] - 时任董事长、总经理刘斌被给予警告,并处以120万元罚款[3] - 时任董事、财务总监Bing Zhou被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罚款[3] 处罚依据与人员责任 - 公司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七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构成《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一款所述违法行为[3] - 刘斌和Bing Zhou被认定为未勤勉尽责,是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3] - 山东证监局对刘斌、Bing Zhou的申辩意见不予采纳[3] 公司后续措施与影响 - 公司已于2025年7月4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4] - 公司表示将加强内部控制流程建设,提升内控合规[4] - 公司各项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并向投资者致歉[4] - 公司承诺将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4]
手段惊人!造假对抗监管,这家上市公司终被摘牌
搜狐财经· 2025-10-24 22:33
退市过程与原因 - 公司于2025年7月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上市超过13年后正式告别A股市场[3] - 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到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仅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退市过程相当迅速[11] - 停牌前股价从2023年6月历史最高点63.64元/股跌至2.74元/股,市值蒸发超过90%[3] 财务造假行为 - 2022年和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营业收入金额合计高达24.99亿元,占这两年披露营业收入合计金额的63.53%[5] - 2022年通过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虚增营业收入2.28亿元,通过虚构短信发送服务业务虚增营业收入7.79亿元[5][6] - 2023年通过网络广告费代充值业务虚增营业收入17.21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78.63%[6] - 2023年半年度报告中在云服务业务未开工情况下提前确认营业收入,虚增2.08亿元[6] 对抗监管行为 - 福建证监局2024年4月1日启动现场检查时,公司披露的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无人办公[8] - 公司负责人签收执法文书后未按要求报送2021年至2023年财务报告等相关资料[9][10] -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及实际控制人以拒接电话、拒回短信等方式躲避、规避监管[10] - 至听证时仍未按要求提供2021年至2023年完整财务明细账在内的财务账证资料[10] 投资者索赔情况 - 逾3万投资者挽回损失的唯一途径是通过起诉索赔[3] -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投资者可参加索赔:2023年4月28日至2024年4月19日之间买入且在2024年4月22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者;2024年1月31日至2024年4月30日之间买入且在2024年5月6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者[13] - 根据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导致投资者权益受损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12]
上交所对ST思科瑞及有关责任人予以公开谴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9:20
公司违规行为 - 公司虚构一笔与四川赛狄信息技术股份公司336.65万元的检测业务,导致2022年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336.65万元、318.81万元 [3] - 公司在尚未向客户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付检测货物且未经对方确认对账单情况下确认收入,导致2022年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246.93万元、203.7万元 [4] - 公司在与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同结算金额存在重大争议情况下仍确认收入,导致2022年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412.46万元、178.03万元 [5]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共计虚增营业收入996.04万元,虚增利润总额700.54万元,分别占公司同期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的4.16%和6.56% [5] 监管处分与责任认定 - 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成都思科瑞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及时任董事长张亚、时任董事兼总经理马卫东、时任副总经理舒晓辉、时任财务总监涂全鑫予以公开谴责 [1][8] - 公司虚构销售业务、未依规确认收入,导致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违反了《证券法》及《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 [6] - 时任副总经理舒晓辉被认定为组织、策划、实施虚构销售业务,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7] - 时任董事长张亚、时任董事兼总经理马卫东、时任财务总监涂全鑫均因未勤勉尽责,被认定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7] 公司业务与市场数据 - 公司2025年1至6月份营业收入构成为检测服务业占比100.0% [10]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29亿元 [11]
5年少计超7亿营收、股票被ST,绝味食品能否重获市场信心?
贝壳财经· 2025-10-24 15:45
处罚事件概述 - 公司因2017年至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被湖南证监局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罚款 [1] - 公司股票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由“绝味食品”变更为“ST绝味” [1] - 公司股票自10月24日收市后被从恒生A股(可投资)指数等7个指数中剔除 [1][7] 财务信息披露问题详情 - 2017年至2021年各年年度报告未如实披露营业收入,少计营收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 [2] - 经计算,上述5年间未确认的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分别约为2.11亿元、1.66亿元、1.14亿元、1.26亿元、1.07亿元,合计少计营业收入约7.24亿元 [2] - 公司上市第一年(2017年)的年报即存在不真实、不准确的问题 [2] 管理层责任与处罚 - 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被认定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被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 [5][6] - 时任财务总监彭才刚被认定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被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 [6] - 时任董事会秘书彭刚毅被认定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被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 [6] 公司历史信披违规记录 - 2021年,因全资子公司融资股权转让协议披露不及时,公司及时任董秘被上交所予以监管警示 [8] - 2023年,公司因2019年董事投资基金、2021年认定关联方等事项未履行审议程序并披露,被湖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并被上交所予以监管警示 [8]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实现营业收入62.57亿元,同比下降13.84%,实现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降34.04%,为上市以来首次年度营收下滑 [10]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20亿元,同比减少15.57%,实现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减少40.71%,收入下滑主要因销量下滑 [11] - 据第三方平台数据,公司在营门店数为10606家,较其2024年上半年财报公布的门店总数14969家减少4363家 [11] 公司应对与战略调整 - 公司表示将推动追溯调整相关财报工作,加强内部控制流程建设,并在满足条件后尽快申请撤销风险警示 [7] - 公司战略聚焦卤味赛道,着力场景化创新与精益运营,正在积极探索门店新模式并进行区域试点 [11][12] - 公司表示正调整门店模型、销售渠道和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快产品创新迭代和供应链效率提升 [12] 市场影响与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3日,公司股价为13.61元/股,较2020年12月31日75.17元/股的价格下跌81.89% [9] - 以6.06亿总股本计算,公司市值较2020年底缩水约373亿元 [9] - 已有部分股民就投资损失向公司进行维权索赔 [4]
锦盛新材1.2亿关联交易信披违规 涉案项目新增折旧摊销等费用致亏损
长江商报· 2025-10-24 08:13
关联交易及违规处罚 - 公司董事长阮荣涛因其侄子阮钟炎实际承建“年产60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建设项目”而涉及关联交易,2022年交易发生额为1.2亿元,占公司当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8.6% [2][4] - 上述关联交易未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如实披露,导致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收到证监会浙江监管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2][4] - 监管部门对公司处以150万元罚款,对董事长阮荣涛处以150万元罚款,对其他三位责任人合计处以250万元罚款,总处罚金额达550万元 [5] 问题项目运营状况 - “年产60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建设项目”自2024年4月转固后,截至2025年上半年的一年多时间内尚未投入使用,且仍在办理产权证书 [2][9][10] - 该项目转为固定资产后新增的折旧摊销费用是导致公司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持续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2][7][9] - 2025年上半年,因该项目未使用而产生的折旧摊销计入管理费用,导致管理费用达2514.51万元,同比增长14.4% [9]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连续三年半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2023年、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250.95万元、-2387.49万元、-2264.75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79.65万元,累计亏损金额达7782.84万元 [7][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1亿元,同比下降9.33%,其中国内销售同比下降7.30%,国外销售同比下降13.98% [7][8]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大幅下降1663.82%,原因包括项目新增折旧、外销收入下降、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及去年同期有资产出售业务而本期未发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