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做市
icon
搜索文档
彭英之:做市商机制革新,流动性如何重塑中国ETF市场生态
新浪财经· 2025-05-19 15:31
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主题 - 大会主题为"新质生产力:投资中国新机遇——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聚焦中国资产和A股市场投资价值 [1] - 通过主旨演讲、圆桌讨论、公司路演等形式展现市场机会 [1] 做市商角色与功能 - 做市商是专门交易ETF的机构,核心职责是提供优质ETF价格并服务发行者客户 [1] - 需持续优化交易流程以满足客户需求,包括交易量、价格、对标标准等细节 [1] - 过去20年大宗交易发展迅速,满足机构投资者对高流动性需求(如友邦等公司案例) [1] 做市商能力要求 - 需全面掌握ETF交易成本、跨境监管规则、税务安排及票据流动性等专业知识 [1] - 交易员需熟悉ETF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成本与价格机制 [1] - 专业服务能力可提升产品吸引力,促进ETF市场系统化发展 [1] 做市商服务目标 - 致力于成为顶尖服务提供者,为投资者提供快速进场/出场的报价支持 [1] - 通过优化交易系统降低投资者操作门槛,增强市场参与度 [1]
上交所2024年债券交易百强机构名单出炉 券商及券商资管成“中坚力量”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15 00:10
券商债券交易市场表现 - 2024年上交所债券交易百强名单中券商及券商资管公司合计达49家,其中39家为券商,10家为券商资管公司 [1] - 上交所债券市场托管债券数量达32746只,同比增长7.89%,托管市值18.22万亿元,同比增长6.17% [1] - 交易所债券市场持续推动买方市场建设,通过排名活动鼓励多类型机构参与交易以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 [1] 头部券商及资管子公司的市场地位 - 债券交易量前十名券商包括中信证券、东方证券、中国银河、华泰证券等头部机构 [2] - 券商资管子公司中表现突出的有中信证券资管、浙商资管、财通证券资管等 [2] - 上交所设立"债券交易及投资菁英"名单,覆盖ABS、产业债券、绿色债券等细分领域,表彰服务实体经济的参与主体 [2] 券商自营与做市业务发展 - 债券投资作为券商自营业务核心组成部分,头部券商如红塔证券通过投研体系自动化和宏观利率研究提升交易效率 [3] - 华林证券依托科技优化利率债配置策略,强化市场跟踪能力以提高投资收益 [3] - 券商做市业务通过专业定价能力提升债券市场效率,降低流动性溢价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3]
证券行业2025年一季报总结:低基数叠加市场活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3%
东吴证券· 2025-05-05 23: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50家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同比+80%,调整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目前券商股估值较低,大型券商优势显著,推荐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等,也推荐弹性较高的互联网金融东方财富、指南针、湘财股份等 [1] - 2025年一季度交投活跃度延续高位,上市券商各业务有不同表现,费类业务几乎全线增长,低基数下自营同比大幅增长 [1][2] - 中性假设下预计行业2025年净利润同比+13%,未来券商ROE水平及估值仍存在上升空间,大型券商应享有估值溢价 [7][7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一季度交投活跃度延续高位 - 日均股基交易额17031亿元,同比增长70%,沪市月均开户数同比增长32% [12] - 融资余额同比增长27%,融券余额同比下滑73%,融资融券余额同比增长25%,平均维持担保比为264%,较2024年增加10pct [15] - IPO持续收紧、再融资规模大增,债券发行规模稳中有增,2025Q1共发行27家IPO,募资规模165亿元,同比下滑30%,增发募集资金1328亿元,同比增长99%,可转债55亿元,同比下降72%,券商参与的债券发行规模为3.2万亿元,同比增长16.5% [19][24][25] - 权益市场维持震荡走势,债券市场波动较大,万得全A指数2025Q1上涨1.90%,中债总全价指数2025Q1下跌1.48% [29] - 股票型公募基金发行底部回暖,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合计发行规模2541亿份,同比-17%,债券型公募占比由2024年的70%下滑至45% [32] 上市券商2025年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0%,调整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 - 第一季度50家上市券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0%,扣除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国联民生、天风证券等营业收入增幅较大,东北证券、国盛金控等归母净利润增幅领先 [35] - ROE显著提升,杠杆率与年初持平,2025年第一季度50家上市券商平均ROE为1.43%,同比增加0.56个百分点,扣非后平均ROE为1.34%,同比增加0.46个百分点,平均杠杆率3.34倍,与年初持平 [36] - 投行业务收入占比继续下滑,自营、经纪收入占比显著提升,2025Q1经纪/投行/资管/利息/自营收入占比为29%/6%/9%/7%/43%,2024Q1分别为26%/8%/12%/7%/38% [39] - 经纪业务:经纪收入同比增长49%,预计佣金率持续下滑,2025年第一季度44家上市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合计330亿元,增幅低于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增速,主要因基金费改后分仓佣金大幅下滑 [42] - 投行业务:低基数下,投行收入增长5%,2025年一季度44家上市券商实现投行收入67亿元,华安证券、中银证券等增幅较高,红塔证券、锦龙股份等同比下滑较多 [45] - 资管业务:收入小幅下滑,资产管理规模企稳回升,2025年第一季度44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资管收入101亿元,同比下滑3%,26家披露规模的上市券商资管规模合计6.1万亿元,同比提升5% [48] - 自营业务: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48%,2025年一季度50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投资净收益(含公允价值)507亿元,同比增长48%,调整后投资净收益同比-3%,可能因一季度债市波动大 [50] 投资建议:预计行业2025年净利润同比+13% - 外延并购+内生发展,打造世界一流投行,监管鼓励券商并购重组,行业同质化竞争,并购重组或推动供给侧改革,券商可通过做市业务、投顾业务等多维度转型形成内生增长 [53][59] - 中性假设下预计行业2025年净利润同比+13%,预计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投行业务基本持平,资本中介业务收入增长6%,资管业务增长5%,自营同比增长10% [69] - 当前我国券商估值处于合理偏低水平,未来券商ROE水平及估值仍存在上升空间,大型券商优势显著,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大型券商应享有估值溢价 [71] - 重点推荐中信证券、招商证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财富、指南针、湘财股份等 [74]
这3家券商“全免”,做市商评价结果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4-20 09:26
近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做市商评价结果。东北证券、上海证券、开源证券排名在前5%,经 手费减免比例为100%。在前20%的榜单中,与去年四季度结果相比,上海证券、天风证券、长江证券等名次 有所上升。 全国股转公司每个季度都会公布一次评价结果,与去年四季度的结果相比,不少券商位次发生变化。 具体来看,上海证券的排名有所上升,排名进入前5%的位置。天风证券的排名也有所上升,进入5%—10% 的位置。长江证券也进入了前10%到20%的位置。当然,也有券商名次有所下降。 又一券商业务榜单发布。 有的券商表示,基于监管机构提升北交所做市业务在分类评级加分中的权重,降低新三板做市业务的权重,公 司未来的做市业务机遇主要集中在北交所。 3家券商获经手费全免资格 近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做市商评价结果。此次评价对象为2025年一季度开展做市业务的券 商。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做市商评价指引(试行)》规定,12家做市商获得了做市交易经手费 减免资格。 根据一季度的评价结果,有6家券商排名在前10%—20%之间,这些券商的经手费减免比例为50%,包括广发 证券、中山证券、华源证券、长江证券 ...
世华科技(688093)每日收评(04-18)
和讯财经· 2025-04-18 18:34
公司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21.78元 短期支撑位20.78元 中期压力位24.56元 中期支撑位18.79元 [1][2] - 股价突破短期压力位 短线有望走强 股价突破中期压力位 中线有望走强 [2] - K线形态出现向上跳空缺口 若伴随较大成交量可积极参与 出现向下跳空缺口则预示跌势 [2] - K线呈现光头阳线和大阳烛形态 后市看涨信号 [2] 主力资金动态 - 2025年4月1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082.51万元 占总成交额25% [2] - 超大单净流入5339.40万元 大单净流入1743.11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218.50万元 [2] - 当日主力成本25.54元 5日主力成本22.21元 20日主力成本22.36元 60日主力成本22.02元 [1] 市场表现 - 过去一年内涨停1次 跌停0次 [1] - 关联板块电子元件涨0.68% OLED涨0.10% 苹果概念涨0.85% 科创板做市股跌0.03% [2]
凯赛生物(688065)每日收评(04-01)
和讯财经· 2025-04-01 17:18
凯赛生物股票分析 股价与主力成本 - 当前股价59.88分综合得分,趋势方向较强 [1] - 当日主力成本50.60元,5日主力成本49.77元,20日主力成本49.38元,60日主力成本44.93元 [1] - 过去一年内涨停0次,跌停0次 [1] 北向资金动态 - 北向资金持股量474.69万股,占流通股0.81% [1] - 昨日净卖出14.75万股,增仓比-0.025%,5日增仓比-0.038%,20日增仓比-0.121%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50.81元,短期支撑位48.25元 [2] - 中期压力位51.26元,中期支撑位47.72元 [2] - 短线及中期趋势均不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2] - K线形态呈现★多方炮★,底部出现可能预示上涨 [2]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1529.94万元,占总成交额12% [2] - 超大单净流入763.24万元,大单净流入766.6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86.11万元 [2] 关联行业表现 - 化学制品板块上涨2.14%,新材料板块上涨1.22%,碳交易板块上涨1.53%,科创板做市股板块上涨0.80% [2]
FICC系列观察一:十年终破壁,他们真的重新定义了FICC
华尔街见闻· 2025-03-26 17:52
战略布局与团队建设 - 2015年起平安集团从海外引入顶尖金融交易专家Christopher Hodson和Yunho Song,组建国际化FICC团队,专注固收、外汇及大宗商品领域 [1] - 团队初期投入巨大资源开发金融交易系统、量化估值模型及做市能力,当时市场对做市业务需求较低,但公司预判中国国债收益率下行趋势(从4%降至1.73%)将催生交易需求 [2][7] - 十年间团队从自营转向做市业务,2022年升级至2.0战略,提出"客户优先"理念并纳入考核,淘汰违背该原则的员工 [6][11][13] 市场环境与业务转型 - 中国债券市场规模从40万亿元(2014年)扩张至180万亿元(2024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3%降至1.73%,推动机构从持有策略转向交易策略 [7][9] - 2022年债市动荡期间(利率债飙升40bp、信用债暴涨150bp),团队通过量化模型、智能系统及全市场交易网络承接抛售压力,成为关键流动性提供方 [21][23][24] - 做市业务量现居市场首位,从被动接单转向主动服务生态,80%订单由AI处理,实现毫秒级定价与成交 [15][17][18] 创新实践与生态构建 - 首创熊猫债做市模式:通过路演与亚投行合作,使其债券利差收窄50bp,2024年举办国际论坛推动熊猫债流动性提升 [30][31][32] - 避险业务转型为"解决方案专家",采用扁平化服务模式直接对接企业需求,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新增长点 [34] - 做市文化改变市场陋习,发行人开始重视流动性对利率的影响,优质熊猫债收益率比非做市品种低50bp [35][36] 行业前景与国际化 - 海外发行人如奔驰、宝马、拜耳加速进入中国熊猫债市场,反映债市国际化程度加深 [37] - 公司预期未来债市将接近成熟市场水平(如苹果发债仅溢价2bp),降低融资成本并提升发行效率 [37][38] - 活跃的市场生态将促进实体企业融资便利化,同时为具备系统化能力的机构创造机遇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