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研发
搜索文档
北芯生命披露二轮回复背后:研发人员数量持续下降,销售费用率高于同行
北京商报· 2025-07-09 21:03
核心观点 - 北芯生命科创板IPO披露二轮问询回复意见 公司选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报告期内净利逐年减亏 但核心技术人员离职 销售费用率高于同行 募投项目消化能力等问题受到上交所关注 [1] 核心技术人员离职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数量持续下滑 2022-2024年分别为151人 136人及109人 2024年8月核心技术人员李恒伟离职 [3] - 李恒伟在职期间主要负责功能学产品线方向规划 项目管理及原一代IVUS主机设计转化工作 离职前已完成工作交接 重要资料已交还 公司表示其离职不会对技术和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4] - 2023-2024年随着研发项目进展变化 产品商业化成熟 研发活动步入精细化阶段 公司加强研发效率和人效管理 研发人员数量下降具有合理性 [4] 销售费用情况 - 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245.19万元 1.84亿元 3.17亿元 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9亿元 -1.4亿元 -4359.62万元 [5] - 同期销售费用分别为7588.23万元 10299.1万元和10958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2.08% 55.98%和34.61% 远高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26.04%和23.25% [5] - 销售费用率高主要由于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上市时间短 精准诊疗理念普及度低 需大力投入市场教育 且处于商业化前期 收入规模较小 随着产品陆续获批 知名度提高 预计销售费用率将下降 [7] 募投项目及产能 - 公司拟募集资金9.52亿元 投向介入类医疗器械产业化基地建设 研发 营销网络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8] - 2022-2024年FFR系统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2.67% 67.06% 67.54% IVUS系统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3.02% 93.17% 98.64% [8] - 直测FFR系统销售收入2022-2024年分别为8058.47万元 7914.58万元和7745.84万元 2023-2024年销售额下降主要受医疗行业政策趋严 新产品入院流程放缓 公司重点投入IVUS集采工作等因素影响 [9][10]
新产业:取得4项医疗器械注册证
快讯· 2025-05-30 18:54
医疗器械注册证获批 - 公司近日获得4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包括2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2项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 [1] - 获批产品包括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1] - 同时获批的还有锌测定试剂盒(PAPS显色剂法)和直接胆红素测定试剂盒(重氮盐法) [1]
心脉医疗收盘上涨1.72%,滚动市盈率24.24倍,总市值108.4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9 20:17
公司股价与估值 - 5月29日收盘价为88元,上涨1.72%,总市值108.47亿元,滚动市盈率24.24倍 [1] - 公司PE低于行业平均49.64倍和中值36.36倍,在行业内排名第52位 [1][3] - 市净率2.82倍,高于行业中值2.45倍但低于行业平均4.61倍 [3] 股东结构与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18176户,较上次增加523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主要产品包括胸/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术中支架类、球囊类、支架类 [2] 公司荣誉与资质 - 获上海市政府质量金奖、科创板公司价值30强等荣誉 [2] - 子公司鸿脉、蓝脉、拓脉获评"科技型中小企业",蓝脉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2] - Castor分支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进入中国专利金奖预获奖项目 [2] - 静脉支架等产品入选上海市"新优药械"产品目录 [2] 管理层与人才 - 总裁朱清入选"明珠领军人才",4名员工入选"明珠工程师"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32亿元,同比下降7.23% [2] - 净利润1.30亿元,同比下降29.66% [2] - 销售毛利率69.61%,维持较高水平 [2] 行业对比 - 行业平均总市值106.85亿元,中值49.28亿元,公司市值108.47亿元高于中值 [3] - 行业内PE最低为天益医疗-1776.29倍,最高为华大智造-55.85倍 [3]
康德莱收盘下跌1.34%,滚动市盈率14.90倍,总市值32.1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2 19:57
公司基本面 - 5月22日收盘价7.35元,单日下跌1.34%,总市值32.10亿元,滚动市盈率14.90倍 [1] - 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5.48亿元(同比-3.82%),净利润6070.42万元(同比+0.28%),销售毛利率32.02% [1] - 主营业务覆盖穿刺护理类、输液导管类等十大医疗器械品类,拥有上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及多个省级研发机构 [1] 行业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市盈率48.71倍,行业中值35.37倍,公司市盈率14.90倍显著低于同业水平 [1][2] - 公司市净率1.23倍,低于行业平均4.57倍和中值2.40倍 [2] - 在金融界统计的11家同业公司中,公司PE排名第4低,仅高于天益医疗(-1727.26倍)、澳华内镜(-604.66倍)等亏损企业 [2] 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一季报,7家机构合计持股1.97亿股(市值14.46亿元),包括5家其他机构和2家基金 [1] - 机构持股数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约61.5%(按总市值32.10亿元推算) [1]
3.32亿元!心脉医疗发布最新季报
思宇MedTech· 2025-05-09 16:0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32亿元,同比下降7.23% [2][6] - 归母净利润1.30亿元,同比下降29.66%;扣非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下降31.27% [2][6] - 毛利率69.61%,同比下降6.90%;净利率38.53%,同比下降12.54% [6] - 基本每股收益1.05元/股 [6] - 三费总计6300.66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从9.72%升至18.97%,增幅95.05% [7]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8.09%,管理费用增长60.62%,研发费用减少31.26%,财务费用增长56.24% [7] 资产状况 - 货币资金10.86亿元,同比减少26.32% [8] - 应收账款3.55亿元,同比增长83.78% [8] - 有息负债1.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17.07% [8] 产品进展 - Cratos®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国内获批上市 [11] - Hector®胸主动脉多分支覆膜支架系统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11] - Aegis®II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完成上市前临床植入 [11] - 可解脱带纤维毛栓塞弹簧圈完成国内注册资料递交 [11] - 膝下药物球囊扩张导管完成上市前临床入组 [11] - Tipspear®经颈静脉肝内穿刺套件国内获批上市 [16] - FinderSphere®/FluentSphere®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完成国内注册资料递交 [16] 业务布局 - 专注于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 [13] - 主要产品包括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术中支架系统、药物球囊扩张导管、外周血管支架等 [14] - 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已在1000+家医院应用,进入16个国家市场 [14] - 通过4家子公司布局主动脉、外周血管和肿瘤介入领域 [15]
迈瑞医疗(300760):24年国内短期承压 海外收入高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5-07 16:4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367.3亿元同比增长5.1%归母净利润116.7亿元同比增长0.7%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82.4亿元同比下降12.1%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下降16.8% [1] - 2024年分季度收入表现:Q1 93.7亿元+12.1% Q2 111.6亿元+10.3% Q3 89.5亿元+1.4% Q4 72.4亿元-5.1% [1] - 2024年分季度净利润表现:Q1 31.6亿元+22.9% Q2 44亿元+13.7% Q3 30.8亿元-9.3% Q4 10.3亿元-41% [1] - 2024年毛利率63.1%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主要受会计准则调整影响 [1] 业务板块表现 -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收入135.6亿元同比减少11.11%其中国际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微创外科业务增长超30% [1] - 体外诊断业务收入137.7亿元同比增长10.82%首次超过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其中国际业务增长超30% [2] - 医学影像业务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6.60%其中国际业务增长超15%超高端超声系统Resona A20上市首年收入超4亿元 [2] - 国内体外诊断业务受DRG 2.0等政策影响部分试剂检测量和价格出现下滑 [2] 研发与产品 - 截至2024年底累计申请专利11773件其中发明专利8435件授权专利5786件其中发明专利2850件 [3] - 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推出瑞智重症决策辅助系统UX7系列4K三维荧光内窥镜等新产品 [3] - IVD领域推出MT 8000C智慧凝血流水线M680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等新产品 [3] - 医学影像领域推出超高端妇产彩超Nuewa A20科研专用机Resona Y等新产品 [3] 市场拓展 - 瑞智联生态系统国内装机医院超千家2024年新增项目超600个其中新增三甲医院超350家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7亿元152.7亿元175.8亿元对应EPS为10.86元12.6元14.5元 [4] - 给予2025年25倍估值对应目标股价271.5元维持买入评级 [4]
维力医疗:海外恢复高增,新品持续优化产品结构-20250505
华西证券· 2025-05-05 23: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是买入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维力医疗2024年和2025Q1营收、归母净利润等指标增长 2024年营收15.09亿元同比增8.76% 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13.98% 2025Q1营收3.48亿元同比增12.6% 归母净利润5892.38万元同比增17.25% [1] - 护理和导尿产品收入增速快 主要因大客户定制订单需求增长 [2] - 外销快速增长内销短期承压 2024年外销收入7.97亿元同比增23.74% 内销收入6.83亿元同比降5.39% [3] - 毛利率略有下滑费用控制成效明显 2024年毛利率44.53%同比降1.36pp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均下降 [4]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新品持续推出优化产品结构 2024年多款新品获国内外认证和注册登记证 [5][8] - 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7.5/20.57/24.06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5/3.16/3.85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13.88亿、15.09亿、17.5亿、20.57亿、24.06亿元 增速分别为1.8%、8.8%、16.0%、17.5%、17.0% [11] - 2023 - 2027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亿、2.19亿、2.65亿、3.16亿、3.85亿元 增速分别为15.6%、14.0%、20.6%、19.4%、22.0% [11] - 2023 - 2027年预计毛利率分别为45.9%、44.5%、45.5%、46.1%、46.8% [11] - 2023 - 2027年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0.66、0.75、0.90、1.08、1.32元 [11] 业务情况 - 2024年麻醉产品收入4.77亿元同比增2.02% 导尿产品收入4.38亿元同比增14.66% 泌尿外科产品收入2.16亿元同比增6.22% 护理产品收入1.73亿元同比增27.89% 呼吸产品收入8393.39万元同比降4.32% 血透产品收入7563.73万元同比增10.49% [2] - 2024年外销收入7.97亿元同比增23.74% 内销收入6.83亿元同比降5.39% [3] 研发情况 - 2024年6款新品获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 9款新产品获欧盟MDR CE认证 1款新产品获美国FDA批准注册 54款新产品获德国注册登记证 8款新产品获加拿大卫生部认证 2款新产品获沙特注册登记证 [5][8] - 完成长期留置预防型输尿管支架等产品预研并转入项目开发 抗凝等技术取得新突破 [8] 投资建议 - 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7.5/20.57/24.06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5/3.16/3.85亿元 EPS为0.9/1.08/1.32元 对应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11.66元 PE分别为13/11/9倍 维持买入评级 [9]
亚辉龙(688575):25Q1业绩短期承压 看好自产发光及海外业务驱动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5-01 10:3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 12亿元(YoY-2 02%),归母净利润3 02亿元(YoY-15 06%),扣非净利润2 87亿元(YoY+30 84%)[1] - 24Q4单季度营业收入6 18亿元(YoY+21 57%),归母净利润0 83亿元(YoY+18 43%),扣非净利润0 80亿元(YoY+76 60%)[1] - 25Q1营业收入4 18亿元(YoY-3 13%),归母净利润0 10亿元(YoY-84 63%),扣非净利润0 37亿元(YoY-35 44%)[1] 业务分析 - 非新冠自产发光业务2024年营收16 72亿元(+26 1%),占比83%,其中自产发光营收15 22亿元(+30 3%)[2] - 国内市场营收17 24亿元(-7 03%),非新冠自产营收14 22亿元(+21 14%)[2] - 海外市场营收2 5亿元(+52 08%),占比提升至12 43%(+4 42pct),非新冠自产营收2 5亿元(+64 78%)[2] - 2024年自产发光新增装机2662台,其中国内1427台、海外1235台(+80 6%),流水线新增装机79条[2] 研发与产品 - 2024年研发投入3 38亿元,占营收16 8%[3] - 实现自研全国产高速生化仪iBC2000的NMPA和CE注册,流水线iTLA Max获国内备案[3] - 新增15项发光境内外注册证,覆盖自免、不孕不育等领域[3] - 海外市场销往117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医疗机构覆盖超6090家,三甲覆盖率70%[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3 09/26 78/31 67亿元,同比增长14 76%/15 98%/18 27%[4] - 预计归母净利润3 71/4 64/5 83亿元,同比增长23 01%/25 14%/25 51%[4]
天益医疗(301097) - 301097天益医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21:17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外销占比约38%,实现营业收入41,895.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为 -74.40万元 [2][3] - 2025年一季度实现合并营业收入9,851.2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为487.61万元 [3] 业绩影响因素 - 2024年度净利润同比扭盈为亏,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5.39%,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1.25%,折旧及摊销大幅增长,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货币互换收益对财务报表影响相对较小 [3] - 关税政策暂未对2024年度已完成订单及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2] 公司战略与发展 - 以原有体外循环血路业务为基础,通过自研及并购拓展业务,预计未来3年内完成完整业务生态搭建 [3][4] - 泰国工厂按计划推进,预计2026年正式投产 [3] 市场拓展与业务 - 现有业务通过参与集采、加快产品注册等拓展市场,新业务凭借优质客户资源推广 [5] - CRRT专用型体外循环血路暂未进入国家集采范围 [5] 盈利与分红 - 未来盈利增长点包括现有业务新市场导入增量和新增业务增量 [6]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预计派发现金股利28,759,984.00元,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8] 其他情况 - 暂未考虑跨行业并购,将统筹考量未来再融资计划 [2][4] - 闲置资金优先用于主营业务,剩余用于低风险现金管理及理财 [4] - 产品库存上升受病房护理类产品影响,因销量增长64.31%进行备货 [8] - 研发费用增长94.47%,符合医疗器械行业特点 [8] - 看好行业未来发展,因人口老龄化、产品刚需、政策助推 [8]
亚辉龙:发光业务表现亮眼,海外收入快速增长-20250428
信达证券· 2025-04-28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辉龙发光业务表现亮眼,国际化进展顺利,海外收入快速增长,非新冠自产业务保持快速发展,仪器装机量提升带动试剂放量,未来海外市场有望打开新成长空间 [2] - 公司加码研发投入,仪器平台持续升级,流水线竞争力有望增强,产品升级和丰富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07、26.87、31.7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7%、16.4%、18.0%,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45、4.30、5.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24.6%、25.4%,对应2025年4月25日股价PE分别为24、19、15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12亿元(yoy - 2.02%),归母净利润3.02亿元(yoy - 15.06%),扣非归母净利润2.87亿元(yoy + 30.8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0亿元;2025Q1实现营业收入4.18亿元(yoy - 3.13%),归母净利润0.10亿元(yoy - 84.63%)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3.07、26.87、31.7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7%、16.4%、18.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45、4.30、5.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24.6%、25.4% [2][3] - 2024年销售毛利率为65.28%(yoy + 8.47pp),销售费用率为21.61%(yoy + 2.35pp),研发费用率上升1.29pp达16.74%,销售净利率基本稳定,为13.53% [2] 业务分析 - 非新冠自产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16.72亿元(yoy + 26.13%),其中发光业务实现收入15.22亿元(yoy + 30.72%),2024年新增化学发光仪器装机2662台(yoy + 27.98%),国内新增600速发光637台(yoy + 30.53%),海外新增300速发光188台(yoy + 180.60%) [2] - 非新冠自产业务国内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22亿元(yoy + 21.14%),海外实现营收2.50亿元(yoy + 64.78%) [2] 研发进展 - 生化业务iBC2000获批,进军高端市场,自主研发的iTLA Max实验室智能化自动化流水线上线,2024Q4完成签约15条,境内外试剂持续获证,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 [2] 研究团队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具备药物化学专业背景和医药市场经营运作经验,曾就职于多家机构负责医药团队卖方业务工作超9年 [5] - 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有5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覆盖多个细分领域 [5] - 曹佳琳为医药分析师,有2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负责医疗器械设备等领域研究 [5] - 章钟涛为医药分析师,有1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中药等领域 [5] - 赵丹为医药分析师,有2年创新药行业研究经历,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创新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