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转股
搜索文档
江苏纽泰格:纽泰转债转股累计达已发行股份总额11.43%
新浪财经· 2025-10-16 16:23
可转债转股情况 - 截至2025年10月15日,"纽泰转债"因转股累计减少1,475,324张,累计转股9,143,073股 [1] - 累计转股数量占可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80,000,000股的11.4288% [1] - 累计转股数量占公司最新总股本的5.4637% [1] - 尚有2,024,676张"纽泰转债"未转股,占发行总量的57.8479% [1] 可转债基本信息 - "纽泰转债"于2023年发行,转股期限为2024年1月3日至2029年6月 [1] - 可转债初始转股价格为29.88元/股 [1] - 经多次调整,截至公告日转股价格为15.04元/股 [1]
转债到期在即,浦发银行获中国移动转股增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21:56
浦发银行可转债转股事件核心观点 - 浦发银行500亿元可转债即将于10月27日到期 大股东中国移动通过债转股增持股份 持股比例由17%提升至18.18% 此举有助于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并降低到期偿付压力 [1] - 除中国移动外 信达投资和东方资产两家资产管理公司此前也已通过债转股方式增持浦发银行股份 被市场视为支持银行的“白衣骑士” [1][11] 股东增持与股权变动 - 中国移动将其持有的约5631万张可转债转为浦发银行普通股约4.5亿股 导致持股比例增加1.18个百分点至18.18% [2][5] - 此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浦发银行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 上海国际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9.09%仍为第一大股东 [6] - 东方资产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及可转债转股增持 截至9月29日持股比例从3.03%上升至3.44% 并持有浦发转债860万张 [13] - 浦发银行董事会同意提名东方资产推荐的计宏梅女士为公司董事候选人 [14] 可转债转股背景与资本补充 - 银行可转债只有成功转股才能计入核心一级资本 否则发行方需按票面面值的110%兑付到期本息 [1][8] - 截至今年9月30日 浦发银行500亿元可转债中尚未转股金额约245.72亿元 占发行总量的49.14% [6] - 因派发2024年年度普通股现金股利 浦发转债转股价格调整为12.51元/股 [6] - 可转债转股将直接提升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浙商证券测算若转债完全转股 静态测算核充率有望提升48个基点至9.39% [7] 市场反应与股东信心 - 10月13日浦发银行股价大涨5.66%报收12.51元/股 恰为转债下修后的转股价 随后股价连续上涨 截至10月15日收盘报13.17元/股 [6] - 信达资产和东方资产相继通过转债增持 体现其对浦发银行未来经营发展的信心 [11][13][14] - 主要股东完成转股可降低潜在转债转股导致的卖压 股价不确定性下降 [14]
浦发转债的“白衣骑士”们
中国证券报· 2025-10-15 17:42
浦发转债转股事件概述 - 中国移动将其持有的5631.45万张浦发转债按每股12.51元的价格转为浦发银行4.5亿股普通股[1] - 中国移动持股比例从17.00%上升至18.18%[1][2] - 转换完成后中国移动自转换之日起五年内不得转让新转换的浦发银行A股[2] 浦发转债基本情况 - 浦发银行2019年10月发行规模500亿元可转债创下当时可转债最大发行规模[3] - 可转债期限6年将于2025年10月27日到期兑付[3] - 期满后五个交易日内公司将以票面面值的110%即110元/张的价格赎回全部未转股可转债[3] - 截至10月14日浦发转债未转股余额152.78亿元占发行总量的30.56%[2][3] 转股进度与资本补充效果 - 10月9日至10月14日期间未转股比例从48.54%快速下降至30.56%显示转股工作加速[3] - 除中国移动外中国信达和东方资产也已参与转股中国信达转股1.18亿张占发行总量23.57%[5] - 若转债完全转股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有望从8.91%静态提升至9.39%[5] - 转股后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为支持实体经济提供更坚实基础且发行人无需备付还本付息资金[4][5] 转股动机与股东行为分析 - 目前浦发转债转股溢价率为8.10%选择转股对普通投资者不划算[6][7] - 银行股东进行溢价转股可能出于把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最后机会或维持股权比例考虑[7] -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股东增持可改善财务报表因浦发银行市净率0.59倍低于净资产价值差额可计入营业外收入[8] - 商业银行股东资质要求较高存量股东在推动转股和继续增持方面存在优势[8][9]
浦发银行500亿元转债进入转股倒计时,三大“白衣骑士”接踵而至
华夏时报· 2025-10-15 12:59
浦发银行可转债转股进展 - 中国移动将持有的5631万张浦发转债转为4.5亿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由17.00%增至18.18% [2] - 信达资产管理的信丰1号计划将约1.18亿张浦发转债转为A股,占发行总量的23.57% [2] - 东方资产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及可转债转股增持浦发银行股份,持有3.44%股权,成为第五大股东 [2] - 浦发银行500亿元可转债将于10月28日到期摘牌,目前未转股余额为186亿元,约占发行总量的37% [3][4] 浦发银行转股面临的挑战与资本压力 - 实现全部转股需正股股价配合,转股盈亏平衡股价为13.82元,较当前股价需上涨约10%,达到强赎条件需股价上涨30% [5][6] - 若可转债以现金形式兑付,将直接消耗银行资本,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51%,接近8%的监管红线 [5] - 转债溢价率为8%,转债价格为110.445元,面值需跌至102.6元左右才能提高投资者转股意愿,在剩余两周内实现全部转股目标概率不高 [3][6] 可转债市场整体动态 - 当前可转债市场规模接近6000亿元,2025年以来已有121只可转债摘牌,总规模达2142亿元,摘牌数量与规模创历史新高 [7] - 2025年新发行33只可转债,合计规模为497.5亿元,远低于摘牌规模,市场面临供给缺口 [8] - 9月以来有22家公司的可转债发行预案获股东大会通过,但新发债券缺乏银行类大体量品种,预计市场规模将低于6000亿元并持续一段时间 [8][9] - 新发行预案中科创板公司占相当比例,集中于半导体、机器人、AI等科技赛道,市场焦点可能转向成长类转债 [9][10]
中国移动驰援浦发银行,五千余万张可转债顺利转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6:40
距离浦发银行可转债到期兑付的截至日期10月27日越来越近,"白衣骑士"也接踵而至。 近日,继信达投资和东方资产后,浦发银行可转债的第三位"白衣骑士"浮出水面。 10月13日晚,浦发银行和中国移动同步公告,中国移动将其持有的浦发银行可转债转股,以此增资。 具体情况如下:中国移动于2025年10月13日将其持有的56,314,540张可转债按照每股人民币12.51元的价格,转为浦发银行普通股450,156,195股。转股后,中 国移动持股比例由17.00%增加至18.18%。 | 投资者名称 | 变动前股数 | 变动前 | 变动后股数 | 变动后比 | 权益变动方 | 权益变动的 | 资金来源 | | --- | --- | --- | --- | --- | --- | --- | --- | | | (万股) | 比例(%) | (万股) | 例 (%) | 式 | 时间 | | | 发生直接持股变动的主体: | | | | | | | | | 中国移动通 | | | | | □集中竞价 □大宗交易 | | □自有资金 □银行贷款 □其他金融 | | 信集团广东 | 533, 489. 2824 | 17.0 ...
转股,中国移动增持这家银行
证券时报· 2025-10-14 16:16
主要股东增持行为 - 中国移动于10月13日通过可转债转股形式增持浦发银行普通股4.5亿股,持股比例由17%增加至18.18%,触及1%的整数倍[1][2] - 截至6月末,中国移动合计持有9085.323万张浦发转债,转股后手中仍有部分可转债尚未完成转股[2] - 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普通股及可转债转股的形式增持股份,截至9月29日持有10.73亿股普通股及860万张可转债[2] - 信达资产于6月27日将其持有的近1.18亿张浦发转债转为9.12亿股普通股,成为主要股东[2] 浦发银行股权结构 - 截至10月13日,浦发银行总股本增至约318.29亿股[2] - 上海国际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超27.66%,为第一大股东;富德生命人寿持股19.05%;中国移动持股18.18%[2] - 中证金融公司持股3.7%,为第四大股东;东方资产持股比例超过3.3%;信达投资持股比例超过2.8%[3] 浦发银行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5.6亿元,同比增长2.6%[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97.4亿元,同比增长10.2%[3]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近9.65万亿元[3] 浦发转债到期兑付 - 浦发转债已进入到期兑付前最后一个月,将以票面面值的110%价格赎回全部未转股可转债,兑付110元/张[4] - 可转债持有人可在10月23日至27日期间转股,10月28日可转债将摘牌[4] - 该可转债于2019年10月28日发行,总额达500亿元,但转股情况不理想,至今年3月末未转股金额占比高达99.9971%[4] - 2024年至2025年6月末,公司A股累计涨幅超过110%,领涨A股上市银行,但下半年银行板块震荡走低,可转债最终以到期兑付方式退出市场[4][5] 银行可转债市场状况 - 银行可转债成功转股才能全部计入核心一级资本,否则发行方需兑付到期本息[7] - 大面积转股需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一般为转股价的1.3倍,对长期破净的上市银行难度较大[7] - 银行转债因信用资质强、抗风险属性显著、正股股息率突出,一直是投资者青睐的底仓品种[7] - 去年9月以来A股银行板块快速上扬,多家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转股,但银行转债新发自2023年以来长期停滞[7] - 浦发转债到期退市后,银行转债合计规模将降至900亿元以下,电力设备将超越银行成为转债规模第一大行业[7]
转股!中国移动增持这家银行
券商中国· 2025-10-14 14:52
主要股东增持行为 - 中国移动于10月13日通过可转债转股形式增持浦发银行,将5631.454万张可转债转为4.5亿股普通股 [2][3] - 转股后,中国移动持股比例由17%增加至18.18%,触及1%的整数倍变动 [3] - 本次权益变动属于增持,不触及要约收购,不会导致公司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 [4] 股东结构变动 - 除中国移动外,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及可转债转股增持,截至9月29日持有公司10.73亿股普通股及860万张可转债 [5] - 信达资产于6月27日将其持有的近1.18亿张可转债转为9.12亿股普通股,成为公司主要股东 [5] - 截至10月13日,上海国际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超27.66%,为第一大股东;富德生命人寿持股19.05%,中国移动持股18.18% [5] 浦发转债情况 - 浦发转债发行总额达500亿元,将于10月28日摘牌,到期兑付价格为110元/张(含税) [7] - 截至今年3月末,未转股的可转债金额占比高达99.9971%,转股情况不理想 [7] - 在停止交易后、转股期结束前(10月23日至27日),持有人仍可将可转债转换为普通股 [7] 银行可转债市场环境 - 银行可转债成功转股才能全部计入核心一级资本,否则发行方需兑付到期本息 [10] - 大面积转股需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一般设定为转股价的1.3倍,对长期“破净”的上市银行难度不小 [12] - 浦发转债到期退市后,银行转债合计规模将降至900亿元以下,电力设备将超越银行成为转债规模第一大行业 [1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5.6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归母净利润297.4亿元,同比增长10.2% [6] - 截至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近9.65万亿元 [6] - 2024年至今年6月末,公司A股累计涨幅超过110%,领涨A股上市银行 [9]
中国移动转股增持浦发银行至18.18%,助力补充核心资本
南方都市报· 2025-10-14 13:37
中国移动可转债转股事件 - 2025年10月13日,中国移动将其持有的5631.45万张浦发银行可转债转换为4.50亿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由17.00%增至18.18% [1][2] - 此次权益变动属于增持,不触及要约收购,不会导致公司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 [2] - 中国移动表示,转换可转债有利于浦发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并能让其更好地分享浦发银行的经营成效 [1][2] 浦发银行可转债发行背景与条款 - 浦发银行于2019年10月公开发行500亿元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共计5亿张 [3] - 可转债转股期为2020年5月4日至2025年10月27日,募集资金在转股后将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 [3] - 除中国移动外,信达投资于2025年6月27日将其持有的约1.18亿张可转债转股,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也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及转股形式增持公司股份 [4] 浦发银行资本充足率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38%,资本充足率为13.55% [4] - 同期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的行业均值分别为10.93%、12.46%和15.58% [4] - 机构选择将可转债转股,有助于缓解浦发银行资本充足率尤其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低于行业均值的压力 [4] 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的业务关联 - 中国移动是浦发银行的第二大股东 [2] - 2025年7月,浦发银行发布公告,拟为中国移动核定200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 [2]
中国移动转股增持浦发银行至18.18% 助力补充核心资本
南方都市报· 2025-10-14 13:37
股权变动与股东增持 - 中国移动于2025年10月13日将其持有的56,314,540张浦发银行可转换债券转换为450,156,195股公司普通股 [2] - 此次转股后,中国移动对浦发银行的持股比例由17.00%增加至18.18% [1][2] - 本次权益变动属于增持,不触及要约收购,不会导致公司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中国移动仍为第二大股东 [2] 可转债条款与资本补充 - 浦发银行于2019年10月公开发行50,000万张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500亿元 [3] - 可转债转股期为2020年5月4日至2025年10月27日,募集资金在转股后将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 [3] - 可转债转股有助于浦发银行补充其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1][2] 机构转股动向与资本状况 - 除中国移动外,信达投资于2025年6月27日将其持有的117,852,490张可转债转为公司A股普通股 [4] - 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也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及可转债转股增持公司股份,截至9月29日持股比例为3.44% [4] - 截至2025年6月末,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1%,低于同期商业银行10.93%的行业平均水平 [4] 战略合作与业务关联 - 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存在业务联系,2025年7月公司拟为中国移动核定200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 [2] - 机构选择转股反映出股东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通过转股传递信心以稳定市场预期 [4]
中国移动将面值约56.315亿元浦发银行 A 股可转债转为约4.5亿股浦发银行 A 股
智通财经· 2025-10-13 21:09
交易核心信息 - 中国移动全资附属公司广东移动于2025年10月13日行使浦发银行A股可转债换股权 [1] - 转换的可转债面值总额为人民币56亿3145万4千元(约合港币61亿7138万8807元)[1] - 转股价格为每股人民币12.51元(约合港币13.71元)[1] - 转换后获得450,156,195股浦发银行A股股份 [1] 交易后股权结构 - 交易完成后,中国移动集团合计持有浦发银行A股5,785,049,019股 [1] - 持股比例约占浦发银行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18.18% [1] 交易目的与影响 - 转换允许广东移动以与市场交易价格可比的价格认购浦发银行A股 [1] - 转换有利于浦发银行补充其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1] - 交易让中国移动集团能够更好地分享浦发银行经营成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