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业绩
icon
搜索文档
招商丰利灵活配置混合基金A:2025年上半年利润168.51万元 净值增长率8.33%
搜狐财经· 2025-09-04 15:30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金利润168.51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096元 [2] - 上半年基金净值增长率8.33%,截至9月3日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54.59% [2][5] - 近三个月、近半年、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3.40%、17.57%、54.59%,同类排名分别为586/880、409/880、207/880 [5] 基金规模与持仓结构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基金规模2078.79万元,持有人共计1042户,合计持有1454.06万份 [2][32][35] - 个人投资者占比99.41%,机构持有份额占比0.59%,管理人员工持有71.58万份(占比4.92%) [35]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73.93%(同类平均80.43%),2024年三季度末最高仓位达94.01% [31] 估值与成长性指标 - 持股加权市盈率(TTM)53.78倍(同类均值15.75倍),市净率(LF)2.93倍(同类均值2.52倍),市销率(TTM)2.71倍(同类均值2.16倍) [10] - 加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TTM)0.01%,加权净利润同比增长率(TTM)-0.22%,加权年化净资产收益率0.05% [18] 风险与收益特征 - 近三年夏普比率0.1565,同类排名291/875;近三年最大回撤36.54%,同类排名380/861 [26][28]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0年一季度(26.08%),最近半年换手率约187.82% [28][38] 投资策略与配置方向 - 基金管理人预计2025年下半年保持较高仓位及均衡布局,重点挖掘科技成长、制造、消费、出海等领域的全球竞争力中国企业 [2] - 十大重仓股包括赛轮轮胎、金诚信、普源精电、航发动力、壹网壹创、中科飞测、合合信息、奥飞娱乐、松井股份、西部材料 [40]
中加改革红利混合:2025年上半年末换手率达1706.22%
搜狐财经· 2025-09-03 23:19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金利润57.15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134元,基金净值增长率1.45% [3]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24.82%,同类排名279/880;近半年增长率22.22%,排名286/880;近一年增长率41.75%,排名399/880;近三年增长率-10.83%,排名696/872 [6] - 近三年夏普比率-0.2684,同类排名701/875 [26] - 近三年最大回撤47.46%,同类排名110/861,2022年一季度单季度最大回撤25.8% [28] 基金规模与持仓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基金规模3938.66万元 [3][32] - 持有人共计3387户,合计持有4238万份,机构持有占比80.39%,个人投资者占比19.61% [35]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81.21%(同类平均80.43%),2021年上半年最高仓位93.99%,2023年末最低仓位64.52% [31] - 十大重仓股包括中际旭创、有友食品、华友钴业、花园生物、光环新网、焦点科技、先导智能、云图控股、川环科技、金博股份 [40] 估值水平 - 持股加权市盈率(TTM)40.28倍(同类均值15.75倍),加权市净率(LF)2.59倍(同类均值2.52倍),加权市销率(TTM)2.23倍(同类均值2.16倍) [11] - 三项估值指标均显著高于同类平均水平 [11] 成长性指标 - 持有股票加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TTM)0.05%,加权净利润同比增长率(TTM)0.06%,加权年化净资产收益率0.06% [18] 操作特征 - 最近半年换手率1706.22%,持续5年高于同类均值 [38] - 基金属于灵活配置型,当前单位净值1.163元(截至9月2日) [3] 投资策略展望 - 预计下半年市场延续韧性表现,呈现震荡向上态势,重点关注科技成长板块的进攻性机会 [3] - 关税扰动因素减弱,国内基本面将成为影响市场表现的主要因素 [3]
又见基金经理道歉,“有些难熬”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22:49
市场表现与基金业绩 - 今年以来A股市场回暖带动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回升 但结构性行情下部分基金未踏准板块节奏导致业绩暂时落后[1] - 部分医药基金年内业绩表现欠佳 大幅跑输A股港股相关医药行业指数 未实现绝对收益[4] - 某医疗健康股票基金上半年相对表现不佳 基金经理就操作过于保守致歉[4] 医药行业投资 - 创新药企巨额BD交易大单频传 带动创新药板块强势爆发 多只主投创新药基金成为翻倍基[4] - 医药行业内部非新药低位板块出现产业趋势演进和公司经营改善 包括AI医疗、生命科学上游、脑机接口、医药零售和医疗设备等领域[5] - 基金经理已积极布局AI医疗等方向 预计下半年会有不错表现[5] 红利基金表现 - 红利基金阶段性跑输业绩基准 某红利主题基金上半年表现差于基准指数且为负收益[6][7] - 上半年上涨标的除银行股外主要集中在中小盘股和港股 沪深300指数基本持平[7] - 基金经理过早减持强势银行板块 增持交运等市场关注度低板块 导致主观失误[8] 投资策略反思 - 基金经理回避高认同度板块 重点配置低认同度板块 是过去五年超额收益核心来源但上半年配置思路延续导致失误[8] - 过于看重股价安全性 买入股价过于低迷股票造成不必要摩擦交易成本 拖累基金整体业绩[8] - 将继续重视低认同度板块长期投资机会 但操作时机上争取更好把握 买入和卖出不过早[8] 中游制造业配置 - 某基金主要配置传统中游制造业龙头 上半年明显跑输指数因维持很高配置比例[10] - 银行股代表低估值红利板块持续修复估值 微盘股代表小盘股持续活跃但传统中游制造业龙头股价表现不佳[10] - 基金经理坚信相关行业估值修复将逐步实现 看好行业前景 运作层面变化不大仅进行部分个股替换[10] 操作时机失误 - 某管理规模逾70亿元基金经理反思上半年过早止盈 未把握之后大幅反弹市场机会[10] - 基金适度增加股票仓位 增持即将迎来基本面拐点估值较低军工股和受益国产替代科技创新优质个股[11] - 减持短期涨幅较大基本面低于预期个股 但低估市场对业绩萌芽期行业估值波动机会[11] 业绩数据表现 - 某红利混合基金上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3.31% 下半年以来增长11.40% 净值超越基准收益率9.55%[14] - 某优势增长混合基金上半年增长4.92% 下半年以来增长23.61% 超越基准11.60%[14] - 某国企创新基金上半年增长-1.27% 下半年以来增长30.36% 超越基准24.47%[14] - 某医疗健康基金上半年增长-3.45% 下半年以来增长6.27% 但跑输基准-6.55%[14] 中长期业绩评估 - 部分上半年处于逆风基金经理下半年开始跑赢业绩基准 3-5年中长期业绩表现可圈可点[13] - 某红利基金经理所管基金下半年以来单位净值上涨11.40% 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近10个百分点[13] - 反思错过业绩萌芽期行业估值机会基金经理所管多只基金下半年以来单位净值增长20%-30% 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14]
又见基金经理道歉,“有些难熬”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22:41
核心观点 - 部分主动权益基金上半年业绩跑输基准 多位基金经理在半年报中致歉并反思操作失误 [2][3][4] - 致歉基金涵盖医药 红利 成长 内需等多种类型 主要因市场风格切换与配置时机把握不当导致阶段性落后 [3][5][7][8][9][11] - 部分基金经理下半年业绩显著改善 如某红利基金下半年净值上涨11.40% 跑赢基准近10个百分点 [14][15] 医药基金表现 - 创新药板块强势爆发催生多只"翻倍基" 但部分医药基金大幅跑输医药行业指数 [5][6] - 某医疗健康股票基金因过早减持CXO板块并切换防御型持仓 错失新药资产反弹机会 [6][7] - 基金经理已布局AI医疗 生命科学上游 脑机接口等产业趋势改善领域 预计下半年表现改善 [7] 红利基金表现 - 某红利主题基金上半年收益为负且跑输基准 因过早减持银行板块并增持交运等低关注度板块 [8][9] - 银行板块持续上涨而交运板块低迷 过早切换配置时机及摩擦交易成本拖累业绩 [9] - 下半年该基金净值上涨11.40% 超额收益达9.55个百分点 [14][15] 成长与配置型基金表现 - 某基金经理重仓中游顺周期行业龙头 因行业估值修复滞后而跑输指数 [11] - 另有基金经理过早止盈 错失反弹机会 并低估"业绩萌芽期"行业的估值波动机会 [11][12] - 部分基金下半年业绩显著反弹 如某国企创新基金净值增长30.36% 超额收益24.47% [15] 业绩改善与长期视角 - 截至8月29日 多只道歉基金下半年净值增长超20% 如某优势增长混合基金增长23.61% 超额收益11.60% [15] - 投资者需关注3-5年长期业绩而非短期波动 部分基金经理中长期业绩仍可圈可点 [14][16] - 道歉行为体现职业操守与透明度 但需结合实际行动与深度业绩归因分析 [16]
净利增速落后博时近7%:招商基金上半年净利7.89亿同比降6.85%,营收25.61亿同比增1.15%
新浪基金· 2025-08-29 15:57
招商证券2025年上半年业绩 - 营业收入105.2亿元 同比增长9.64%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86亿元 同比增长9.23% [1] 招商基金2025年上半年经营表现 - 营业收入25.61亿元 同比增长1.15% [1] - 净利润7.89亿元 同比下降6.85% [1] - 净利润规模高于博时基金0.26亿元但增速落后 [2] 博时基金2025年上半年经营表现 - 营业收入23.56亿元 同比增长6.37% [1] - 净利润7.63亿元 同比微增0.13% [1] 招商基金2024年全年业绩 - 营业收入53.08亿元 同比增长0.26% [3] - 净利润16.50亿元 同比增长5.90% [3] - 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8.70%但下半年显著回升 [3] 资产管理规模结构 - 总资产管理规模15383亿元(含子公司) [4] -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8967亿元(剔除联接基金) [4] - 非货币公募基金管理规模5229亿元 [5] 公募基金产品细分规模 - 债券型基金规模3352.79亿元 占比最高 [6] - 货币市场型基金规模3737.87亿元 [6] - 股票型基金规模1179.15亿元 [6] - 混合型基金规模501.66亿元 [6] 投研团队建设 - 基金经理总数91人 远超行业平均24.3人 [7] - 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5.20年 最大任职年限15.20年 [7] - 人均管理资产98.30亿元 高于行业平均48.90亿元 [7] - 人均管理产品数3.66只 高于行业平均2.72只 [7] 投资业绩表现 - 产品总回报率406.62% 年化回报7.53% [8] - 近一年回报11.79% 近三年回报3.99% [8] - 年化回报略高于沪深300指数7.54% [8] 业务发展展望 -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提升权益类资产管理能力 [10] - 在震荡市场中展现较强韧性和盈利能力 [10] - 全年业绩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10]
8月超百只绩优基金“拒钱门外”,如此限购为哪般?
第一财经· 2025-08-27 19:15
基金限购现象普遍化 - 超过150只基金在8月暂停大额申购或暂停申购 其中非债产品中超三成年内收益超30% 14只近一年回报翻倍 [1][2] - 永赢科技智选A三个月上涨126.34%后暂停100万元以上申购 华泰柏瑞中证2000指数增强A近一年回报108.65%后单日限购10万元 [1][2] - 中欧数字经济A一月内三次收紧限购 从100万元降至5万元 广发上证科创板成长ETF联接A设置单日限购额度100元 [3] 小盘策略基金限购尤为突出 - 38只小盘股基金中55%处于限购状态 其中4只完全暂停申购 万德微盘股指数去年以来上涨121.85% [4] - 小微盘策略基金规模多低于10亿元 20亿元被视为舒适管理区间 超过30亿元可能影响策略有效性 [5][6] - 微盘股流动性较弱 单日调仓超成交额10%会显著提升买入成本 稀释现有持有人收益 [5] 限购核心动因分析 - 防止规模增速脱离策略承载能力 拦截冲动型大额资金 避免重蹈2020年末新能源等赛道基金船大难掉头的覆辙 [1][7] - 基金行业从规模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型 强调合理约束管理规模 符合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 [7] - 保护持有人利益为核心考量 但不代表不看好市场 中国权益资产大周期繁荣仍在上半场 [8] 市场资金结构变化 - 8月下旬市场从基金+游资主导转向多元化增量资金流入 外资回流和散户借基入市成为新特征 [9] - 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限购产品关注度激增 某小盘风格产品单周浏览人数超1万 [3] 投资者应对策略 - 不必强求限购基金 可寻找同类型或类似策略的未限购优质产品 [8] - 风险承受能力强者选择规模适中产品并控制仓位 风险偏好较低者建议观望或少量配置并分散风险 [8]
中欧基金三年狂亏1100亿,管理费超165亿,亏损谁之过?
搜狐财经· 2025-08-23 14:32
基金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期间所有基金合计亏损超1100亿元,其中2022年亏损824亿元、2023年亏损413亿元、2024年仅盈利75亿元 [1] - 具体产品亏损严重,多只基金成立以来亏损幅度在-40%到-30%之间,包括中欧阿尔法C/A、中欧研究精选C/A、中欧价值成长C等 [3] - 单只基金表现分化显著,例如中欧医疗健康A三年净利润分别为-44.97亿元、-16.12亿元和4.19亿元,而中欧货币D持续正收益 [2] 管理费收入 - 过去三年收取管理费总额超165亿元,其中2022年73.1亿元、2023年63.1亿元、2024年30亿元 [5] - 管理费收取模式与业绩脱钩,按资产规模固定比例计提,导致基金公司"旱涝保收" [7] - 公司管理资产规模持续增长,从2022年中报的5258亿元增至2024年年报的5288亿元 [6] 投资策略与治理问题 - 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效应(如葛兰管理的医疗主题基金),缺乏有效风险控制机制 [9] - 产品布局存在跟风市场热点倾向,大量发行医药、新能源等主题基金,市场转向后陷入困境 [9] - 股权改制和激励机制改革虽推动规模增长,但投资质量提升未同步跟进 [9][10] 行业模式争议 - 行业惯例中管理费与资产规模绑定,与业绩关联度低,激励机构追求规模而非投资者利益 [7] - 基金公司利益与投资者利益未有效绑定,引发市场对收费合理性的广泛质疑 [6][7]
泰信基金三剑客成长不及预期,老将王博强在管4只基金规模不足10亿
搜狐财经· 2025-08-20 14:27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泰信基金成立于2003年 二季度末总资产规模329.37亿元 行业排名第97位 [2] - 权益类产品(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规模合计约62亿元 显著低于固收类产品 [2] - 公司缺乏明星基金经理和代表性产品 导致权益类产品发展滞后 [2] 核心基金经理团队表现 - 董季周(任职超6年)专注半导体投资 管理2只基金年内收益接近30% 但合计规模仅约30亿元 [3] - 董季周管理的泰信中小盘精选二季度全部重仓科创板股票 年内无一只重仓股涨幅超100% 近三个月无涨幅超50%的个股 [3] - 徐慕浩(任职超6年)管理产品业绩分化显著 泰信竞争优选任职回报超160% 而泰信蓝筹精选任职回报仅约20% [4] - 徐慕浩管理的两只基金年内收益分别为11%和9% 重仓股中最高涨幅不足22% [4] - 吴秉韬(任职超6年)业绩分化极端 部分产品任职回报超180% 但也有产品下跌超30% 管理规模仅3.76亿元 [5] 其他基金经理表现 - 黄潜轶(任职4.5年)管理两只基金任职回报分别为-41.26%和-58.71% 重仓股无一只涨幅超35% [7] - 王博强(公司资历最老)管理4只基金总规模8.25亿元 最佳任职回报14.07% 历史曾有翻倍产品但已卸任 [7] - 王博强与陈颖共同管理的泰信行业精选因重仓股舒泰神(年内涨6倍)实现近15%正回报 [8] 人才梯队与潜在机会 - 陈颖(任职3.5年)新加盟基金经理 擅长医药领域 长期业绩尚待验证 能力圈扩展存在不确定性 [8] - 公司权益团队依赖"三剑客"(吴秉韬、徐慕浩、董季周)但无人成为顶流基金经理 [2][3][4][5]
工银尊享短债债券C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0.08%
搜狐财经· 2025-08-15 23:52
基金表现 - 8月15日工银尊享短债债券C净值下跌0.02%至1.11元 连续5个交易日累计下跌0.08% [1] - 基金成立于2019年1月 累计收益率达17.36% 当前规模8.15亿元 [1] - 机构持有份额占比0.95%(0.17亿份) 个人投资者持有占比99.05%(17.66亿份) [1] 投资组合 - 前五大持仓合计占比28.13% 包括25建行(8.07%)、25国开(6.14%)、24国泰(5.37%)、25东航(5.35%)、25沪电(3.20%) [3] 管理团队 - 现任基金经理王朔2010年加入工银瑞信 现任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 自2019年2月26日起管理该基金 [2] - 基金经理曲鸿昊2019年7月加入 自2025年7月2日起共同管理工银尊享短债债券型基金 [2]
汇安基金陆丰连卸两基!五年任内仅调研一次、连续三年踩中“问题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8-13 13:30
基金经理变更 - 汇安基金于8月12日公告解聘基金经理陆丰 其管理的汇安价值蓝筹混合和汇安均衡成长混合两只产品由蒋毅接任管理 [1] - 陆丰离任原因为公司工作调整 离任日期为2025年8月11日 相关变更手续已按规定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 [2] 陆丰职业背景 - 陆丰为汇安基金老将 曾执掌9只产品 具有丰富资管从业经历 包括华泰证券投资经理 江苏紫鑫投资管理公司投资经理 平安资管高级投资经理及研究部副总监 上海融儒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部总监等职位 [4] - 2019年8月加入汇安基金 2020年5月正式开启基金经理生涯 市场曾对其公募业绩抱有较高期待 [4] 陆丰管理业绩表现 - 截至卸任 陆丰管理汇安价值蓝筹混合基金期间总回报率为-37.25% 远逊于业绩比较基准 在同类1880只基金中排名第1563位 [6] - 管理规模从成立初期的2.86亿元大幅下滑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1416.37万元 [6] - 其管理的汇安远见成长混合和汇安丰泽混合基金同样处于亏损状态 2024年"9.24行情"启动以来亏损幅度分别为-22.38%和-12.13% [6] - 多只产品业绩持续不佳 包括汇安丰泽混合A任职回报-12.13% 汇安远见成长混合A任职回报-22.38%等 [7] 投资策略与风控问题 - 陆丰投资策略未能适应市场结构性行情转变 2023年未充分评估新能源行业内卷对估值的负面影响 2024年科技板块崛起时仍重配电力及公用事业和非银金融 [8] - 近五年任期内仅对上市公司进行一次调研 投资决策缺乏实地调研支撑 [8] - 风险控制存在明显疏漏 连续三年重仓持有问题公司:2022年比亚迪受罚款处罚 2023年三七互娱和宋城演艺受公开处罚 2024年中国重工受公开处罚 [9] 接任基金经理背景 - 蒋毅具有国金证券研究所家电行业研究员 宏源证券研究所家电行业分析师 海富通基金股票分析师 上海融儒投资风控总监等履历 [10] - 与陆丰曾共同在上海融儒投资任职 但角色不同 陆丰为投资部总监 蒋毅为风控总监 两人于2019年8月一同加入汇安基金 [10] - 2025年3月24日和3月28日起 蒋毅被增聘为汇安价值蓝筹混合和汇安均衡成长混合的基金经理 与陆丰共同管理过渡 [10] 蒋毅管理业绩 - 自2025年3月底参与管理以来 两只基金业绩实现V形反转 截至8月11日 汇安均衡成长混合任职总回报15.61% 汇安价值蓝筹混合任职总回报9.08% [11] - 短期业绩大幅逆转陆丰任内的负收益表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