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合作
搜索文档
友谊之桥,双向奔赴(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11
中尼边境贸易发展 - 樟木口岸高峰时期承担中国与尼泊尔80%以上贸易量[11] - 2024年经樟木、吉隆口岸出口新能源汽车达1.1万辆[12] - 日喀则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9.07亿元同比增长22.2%对南亚国家进出口5.74亿元[17] 新能源汽车出口 - 名爵、东风等国产品牌新能源汽车在尼泊尔受欢迎截至5月底累计出口超1000辆[11] - 中国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在南亚市场成为明星产品[12] - 南亚班列从郑州出发经日喀则国际陆地港报关后通过樟木口岸运往尼泊尔[12] 边境经济合作 - 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日喀则国际陆地港建设被写入2025年西藏政府工作报告[16] - 尼泊尔青贮饲料首次跨越喜马拉雅山脉进入中国经由吉隆口岸[14] - 西藏建成15家外汇服务网点覆盖9个边境县城和吉隆、樟木口岸[17] 跨境文旅产业 - 尼泊尔旅行社组织澳大利亚游客摩托车环行中尼边境11天行程超2500公里[14] - 吉隆镇尼泊尔风味餐厅年收入达30-40万元[15] - 318国道国际知名度提升潜力大跨境旅游线路受外国游客关注[15] 口岸基础设施 - 樟木口岸2023年9月恢复客运功能后成为西藏最繁忙口岸[13] - 中尼里孜—乃琼口岸2023年开通海拔4772米为西藏最高口岸[16] - 吉隆口岸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提升通关效率[17]
广东东盟携手共谋合作新路径!“粤链东盟”平台启动助力跨境发展
广州日报· 2025-06-10 23:22
广东-东盟贸易合作概况 - 2025中国(广东)—东盟贸易促进与供应链合作机制建设对接交流会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成果,涉及金额超31亿美元 [1] - 广东省贸促会与东盟国家工商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粤链东盟"企业服务线上平台启用 [1] - 成立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粤商贸易投资服务中心 [1] -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广东联络办公室授牌,广东与东盟各国企业国际供应链合作联盟成立 [1][10] 广东与东盟贸易数据 - 2024年广东与东盟贸易总额占中国对东盟贸易的五分之一 [3] - 中国与东盟在美妆行业双边贸易额达到9823亿美元 [6] 产业链与供应链合作 - 广东企业在东盟投资设厂、合作园区建设、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3] - 广新集团在印尼投资新建广青镍钴湿法冶炼项目,产品应用于新能源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 [6] - 广州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聚焦汽车、医药板块,计划提升在印尼的研发投入 [7] - 广东与东盟企业国际供应链合作联盟聚焦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10] 东盟市场潜力与互补性 - 印尼作为东盟最大经济体,经济规模占东盟总量40%,2.8亿人口市场潜力巨大 [4] - 柬埔寨地理位置优越,是布局企业供应链的理想枢纽,欢迎广东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电子组装等领域 [3] - 家和集团在印尼开发2万公顷罗非鱼养殖项目,推动智慧渔业、渔光互补等项目 [4] 数字化与服务平台 - "粤链东盟"企业服务线上平台旨在支持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升跨境合作水平 [9] - 首批成立柬埔寨、马来西亚等5个海外粤商贸易投资服务中心,为广东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支持 [10] 行业合作动态 - 中国国际美博会将带领中国美妆企业"出海",第一站为印尼和越南 [6] - 广东省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协会认为中国美妆在东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6] - 广东省贸促会已在东盟国家设立6个境外经贸代表处,推动建立9个海外粤商会 [7]
港深创科园首批租户预计今年开始入驻 园区将正式进入营运阶段
智通财经网· 2025-05-28 19:37
北部都会区发展规划 - 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将出席立法会互动交流答问会讨论加快北都发展议题 [1] - 港深创科园主要设生命健康科技区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区新科技与先进制造区 [1] - 首批租户预计2024年开始入驻园区将进入营运阶段 [1] - 全面发展完成后港深创科园对香港经济贡献每年可达520亿港元 [1] 战略布局与合作措施 - 河套合作区由港深创科园(香港园区)及深圳园区以"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理念构建 [1] - 具有跨境合作的独特优势 [1] - 建议在数据跨境流动知识产权保护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探索前瞻性政策 [1] - 建议发展"中试基地"吸引国际资金和创科巨企落户 [1] 政策支持建议 - 建议在土地供应专项资助税务扣减等范畴推出更多优惠政策 [1] - 建议加强跨局跨部门协调推进园区土地开发和运输基建项目 [1] 人才培养与合作 - 建议将北都大学教育城建设成为研发和科技转移基地 [2] - 鼓励专上院校与中外知名院校加强合作 [2] - 通过共享资源和产业联动创造协同效应 [2]
专访新加坡交易所集团首席执行官罗文才:不确定性时代,交易所间的深度合作比以往更具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21:56
新交所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合作 - 新交所首席执行官罗文才强调中国经济的历史性转变,认为下一个全球冠军将来自中国,并希望通过合作帮助中国企业对接全球投资市场 [1] - 过去10年新交所改革上市规则,允许同股不同权公司和SPAC上市,布局可持续金融,强化全球合作 [1] - 新交所与深交所、上交所开通ETF互通,目前中新互挂ETFs达9只,总规模约6.3亿新元,2024年成功发行两只熊猫债 [1] - 新交所三分之一的上市企业来自新加坡之外,其中111家来自大中华区 [1] 跨境合作与市场互联互通 - 罗文才认为在不确定性时代,交易所深度合作更具战略价值,可促进跨境资本流动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2] - 新交所交易量显著增长,2025财年上半年经调整后净利润达3.201亿新元,同比增长27.3%,净收入增长15.6%至6.464亿新元 [3] - 跨境合作可加快创新,实现优势互补,新加坡开放的资本市场可为中国对接全球投资者 [3] - 新交所作为连接东盟、亚洲及全球的桥梁,已建立完善的二次上市框架,支持企业拓展东南亚市场 [4] 技术发展与资本市场新时代 - 新加坡金管局推出改善资本市场举措,包括设立50亿新元股票市场发展计划及融资激励措施 [6] - 人工智能、云计算、分布式账本等技术正在改变交易所运营方式,新交所将AI工具嵌入监管监控以检测异常 [6] - 新交所部署云计算解决方案以扩展基础设施并开发下一代交易和清算系统 [6] 未来合作方向 - 新交所与沪深交易所考虑开发更多ETF产品及指数,涵盖亚洲增长最快经济体及公司 [7] - 新交所在可持续金融领域引领亚洲,运营超十亿新元气候行动主题ETF,希望为中国企业提供绿色金融支持 [7]
专访新加坡交易所集团首席执行官罗文才:不确定性时代,交易所间的深度合作比以往更具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7:35
新交所与中国资本市场合作 - 新交所首席执行官罗文才强调中国经济的历史性转变,认为下一个全球冠军将来自中国,并希望通过合作推动新质生产力全球化 [2] - 过去10年新交所改革上市规则,允许同股不同权公司和SPAC上市,布局可持续金融,强化全球合作 [2] - 中新资本市场合作成果显著:互挂ETF达9只(总规模6.3亿新元),2024年发行两只熊猫债,蔚来汽车、海伦司等中企赴新上市 [2] - 新交所33%上市企业来自新加坡以外地区,其中111家来自大中华区 [2] 跨境合作与战略价值 - 罗文才指出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交易所深度合作更具战略价值,可构建生态系统促进跨境资本流动 [3] - 新交所将跨境合作视为核心战略,通过连接全球资本池改善市场准入,共同开发产品 [5] - 合作模式包括资本与规模互补(如中国提供市场规模,新加坡提供技术专长),推动可持续增长 [6] - 新加坡开放的资本市场可为中国对接全球投资者,支持行业机遇拓展 [6] 新交所市场表现与吸引力 - 2025财年上半年新交所净利润3.201亿新元(同比+27.3%),净收入6.464亿新元(+15.6%),所有业务板块增长 [5] - 新加坡推出50亿新元股票市场发展计划,提供融资激励措施,优化信息披露监管制度 [8] - 新交所定位为东南亚扩张平台,提供二次上市框架,吸引中国科技、能源转型、医疗健康等创新企业 [7][8] 技术驱动与绿色金融 - 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重塑交易所运营,新交所已部署AI监管工具和云解决方案 [9] - 新交所主导亚洲ESG挂钩债券跨境上市,运营超十亿新元气候行动ETF,计划为中国企业提供绿色金融支持 [9] - 未来合作方向包括开发更多ETF产品、联合编制亚洲高增长经济体指数 [9]
中金公司王橙晨主持圆桌讨论:境外市场优秀发展实践与跨境合作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5-20 10:51
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 - 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举行,聚焦境外市场优秀发展实践与跨境合作机遇 [1] - 中金公司、香港交易所、阿布扎比交易所、卢森堡交易所、沙特奥贝坎投资集团等机构高管参与圆桌讨论 [1] 香港资本市场发展 - 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桥梁作用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中持续深化 [3] - 沪深港通北向交易日均成交额突破千亿量级,深市占比过半 [3] - 国际投资者需求变化体现在三方面:丰富产品供给、制度规则衔接、破除信息壁垒 [3] 阿布扎比交易所(ADS)发展 - ADS全球交易所排名前二十,市值达8200亿美元 [3] - 拥有16只ETF覆盖多个区域,包括亚洲、欧洲和美国市场 [3] - 2025年初转型为控股公司,重点发展交易后业务,设立清算子公司 [4] - 全面升级清算交易引擎,吸引跨境资本流入 [4] 卢森堡交易所战略 - 跨境合作是卢森堡交易所战略优先业务,帮助资本重新导向可持续发展 [4] - 为欧洲投资者提供投资中国渠道,为中国企业提供获得欧洲资金的门户 [4] 沙特经济转型与中沙合作 - 沙特经济转型态势堪比"2000年的中国",推进数万亿美元规模基建项目 [4] - 中国企业已在沙特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三家上市中企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 [4] - 合作焦点从传统基建延伸至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电子制造等领域 [5] - 沙特主权基金将在项目层面提供资金支持,并通过股权投资助力企业价值提升 [5][6]
广西崇左市以财政“杠杆”撬动跨境合作新优势
中国新闻网· 2025-05-10 00:44
RCEP框架下的跨境产业协同发展 - 崇左市构建"口岸+园区+产业"协同支持体系,利用财政杠杆撬动跨境合作优势,抓住RCEP全面实施窗口期机遇 [1] - 通过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多元筹资模式支持34个重大项目开工,包括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跨境产业试验园、中国—东盟(崇左)水果交易中心(加工区)一期等项目 [1] - 统筹3572.72万元口岸建设资金支持中越智慧口岸通道等互联互通项目建设,重点提升友谊关智慧口岸"一站式"通关效率 [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一季度安排16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木业项目,包括广西乐林林业集团年产80万立方米绿色新型定制家具配套柔性生产线、书香门地集团中国木业生态城一期等项目 [1] - 推动传统木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1] 跨境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一季度筹措7531万元支持国道G219龙州科甲至那花段、宁明北山至爱店段及G243龙州至凭祥公路建设,构建"沿边+跨境"双通道网络,惠及沿线20余万民众 [2] - 安排3200万元专项支持左江山秀船闸扩能工程,建成后通航能力将提升至1833万吨/年,实现2000吨级船舶直达平陆运河 [2] - 通过水陆联运网络衔接珠江—西江经济带,打造中国—东盟"黄金水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