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本补充
搜索文档
二永债发行提速 商业银行密集“补血”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20
二季度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激增 - 二季度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超6000亿元 环比增长260.82% [1][2] -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突破8000亿元 涉及52只债券 [1][2] 发行利率下降推动银行发债窗口 - 二季度二级资本债平均利率降至2.25% 永续债利率降至2.31% [2] - 一季度二级资本债平均利率为2.40% 永续债利率为2.44% [2] - 货币环境宽松及监管鼓励政策为银行提供低成本发债机会 [2] 国有大行及股份行密集发行二永债 - 农业银行发行600亿元二级资本债和500亿元永续债 [3] -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各发行400亿元永续债 [3] - 中国银行发行500亿元二级资本债 [3] - 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行同步加速发债 [3]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需求尤为迫切 - 二季度近30家区域性中小银行发行二永债1191亿元 [3] - 中小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425亿元 环比增长354.55% [3] - 中小银行永续债发行766亿元 环比增长428.28% [3] - 城商行资本充足率12.44% 农商行12.96% 显著低于国有大行17.79% [4] 中小银行发债面临结构性挑战 - 中小银行发债成本较高且认购市场较弱 [6] - 发债银行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 [6] - 需通过提升信用等级和扩大投资者范围改善融资能力 [6] 资本补充渠道多元化需求 - 银行盈利能力下降导致内源性资本补充空间缩窄 [5] - 需通过外源性渠道如二永债优化资本结构 [2][5] - 专家建议支持中小银行上市融资并扩大资本工具投资人范围 [6]
银行密集发行“二永债”补充资本
经济日报· 2025-08-08 15:02
二永债发行规模与趋势 - 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达8900亿元,成为银行业重要资本补充工具 [1] - 国有大型银行二季度发行规模环比增长260.82%,呈现明显提速态势 [1] - 农业银行发行600亿元二级资本债,建设银行发行400亿元永续债 [1] - 下半年发行规模预计维持高位,增速可能因市场环境和资本补充节奏波动 [3] 发行利率变化 - 二季度二永债平均利率显著下行,二级资本债利率2.25%,永续债利率2.31% [1] - 利率水平较一季度进一步下降,融资成本持续优化 [1] 资本充足率状况 - 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15.28%,一级资本充足率12.1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7% [2] - 城商行资本充足率12.44%,农商行12.96%,显著低于大型商业银行17.79%和股份制银行13.71% [2]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 -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较窄,发行主体较多但单次额度较小 [3] - 兰州银行获准发行不超过50亿元永续债,四川银行成功发行二级资本债券 [3] - 部分银行面临集中赎回到期情况,需新发行债券进行置换 [2] 发行动因与监管要求 - 监管对资本充足率要求更加严格,银行需提升资本水平满足合规要求 [2] - 信贷投放保持高水平消耗资本,盈利能力承压导致内源性补充空间受限 [2] - 市场利率较低提供有利融资环境,可优化资本结构并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1] 政策支持建议 - 建议拓宽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资本范围并延长使用期限 [3] - 特别国债按照"一行一策"原则向重点城商行、农商行倾斜 [3] - 优化股东资质条件,简化审批流程,支持中小银行引进合格股东进行增资 [3]
银行“二永债”年内发行超万亿元 结构性缺口仍待解
上海证券报· 2025-08-06 02:16
二永债发行规模与格局 - 今年以来境内银行发行67只"二永债",合计规模超1万亿元(截至8月5日)[2][3] - 发行主体呈现"大行稳发,小行快进,结构分化":国有大行发行16只合计5950亿元,股份行发行9只合计2670亿元,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发行42只合计1799.6亿元[3] - 区域分布集中于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广州农商行等发债规模突出[3] 二永债发行驱动因素 - 银行业务扩张导致资本充足率承压,需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4] - 债券市场利率维持低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65%),降低发债成本[4][5] - 城投债等传统信用债供给收紧,机构资金转向配置高评级金融债[4] - 利差缩窄推动银行赎回旧债(如西安银行赎回利率4.3%的二级资本债)并再融资[5] - 2019年首批永续债进入2024年赎回周期,续发需求提升[5]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现状 - 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偏低:城商行12.44%、农商行12.96%,显著低于国有大行17.79%和股份行13.71%[6] - 内源资本积累受限:净息差下行、资产收益率下滑、不良贷款率反弹压缩利润空间[7] - 股权融资受限背景下,"二永债"因不稀释股权、发行灵活成为最优解,永续债可直接计入其他一级资本,二级资本债充实次级资本[7] 二永债的结构性局限 - 二级资本债补充效果逐年递减(第5年起每年计入比例从100%降至20%),未赎回则效果减弱[8] - 赎回需满足资本充足率持续高于监管红线等条件,部分银行如南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9.52%)难以达标[8] - 无法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对风险抵御能力提升有限[8][9] 政策建议与解决方案 - 丰富资本工具供给:放宽中小银行发行优先股、可转债门槛,探索专项债扩展[10] - 优化资本市场环境:引入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长期投资者,简化优质中小银行上市流程[10] - 差异化支持政策:以"一行一策"推动特别国债向重点区域性银行倾斜[10]
威海银行拟发行股份募资不超30亿 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证券日报· 2025-08-04 08:01
威海银行资本补充计划 - 公司拟通过发行内资股和H股募资不超过3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其中内资股不超过7.58亿股,H股不超过1.54亿股 [1] - 控股股东高速集团及大股东山东高速拟参与增资,分别认购不超过3.24亿股和1.06亿股,认购总额高速集团未披露具体金额,山东高速不超过3.48亿元 [1] - 增资完成后高速集团和山东高速持股比例保持不变,分别为35.56%和11.60%,合计控制47.16%股权 [1] 威海银行财务表现与资本状况 - 公司资产规模近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呈下滑趋势,2024年末为9.31%,较2023年上升0.54个百分点,较2020年下降0.57个百分点 [2] - 行业分析师指出中小银行面临资本补充压力,主因净息差收窄导致盈利承压,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弱 [2] 区域性中小银行增资趋势 - 今年以来超10家中小银行增资方案获批,包括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江西进贤农商行等,地方国资参与活跃 [2] - 上饶银行7月定向发行后国有股占比从55.09%升至67.68%,显示地方国资强化对区域性银行的控制 [2] - 行业专家认为地方国资参与有助于优化银行股东结构、完善治理并提升经营效率 [3]
截至7月25日规模超8900亿元 银行密集发行“二永债”补充资本
经济日报· 2025-08-03 08:59
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情况 -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已发行"二永债"合计规模超8900亿元 [1] -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二季度发行规模环比增长260.82% [1] - 农业银行7月22日发行600亿元二级资本债 建设银行5月19日发行400亿元永续债 [1] - 二季度银行发行"二永债"平均利率分别为二级资本债2.25% 永续债2.31% 较一季度进一步下降 [1]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需求 - 《巴塞尔协议Ⅲ》实施后监管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更加严格 [2] - 银行信贷投放保持在较高水平对资本带来消耗 [2] - 部分银行盈利能力承压导致内源性资本补充空间受限 [2] - 截至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28% 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18%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 [2] - 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44% 农村商业银行为12.96% 显著低于大型商业银行17.79%和股份制商业银行13.71% [2]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特点 -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较窄 部分银行亟需发行"二永债"缓解资本压力 [2] - 前期已发行"二永债"的银行未来面临集中赎回到期情况 [2] - 中小银行发行"二永债"单次额度少但发行主体较多 [3] - 兰州银行获准发行不超过50亿元永续债 四川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券 [3] - 西安银行 承德银行等银行获准发行债券加速巩固经营能力 [3] 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建议支持中小银行加快建立资本补充长效机制 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3] - 预计下半年"二永债"发行规模仍会维持高位 增速可能因市场环境等因素波动 [3]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 [3] - 建议拓宽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资本范围 延长使用期限 [3] - 建议特别国债向重点城商行 农商行倾斜 优化股东资质条件 简化审批流程 [3]
年内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已超1万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7-29 23:50
二永债发行情况 - 7月以来至少12家银行发行二永债补充资本 发行节奏加快 [1] - 截至7月29日商业银行二永债总发行量达10419.6亿元 共67只 [2] - 一季度发行9只1738.6亿元 二季度43只6387亿元 三季度截至7月29日15只2294亿元 [2] - 建设银行7月25日发行450亿元二级资本债 其中10年期400亿元票面利率1.94% 15年期50亿元票面利率2.13% [2] 发行加速动因 - 信贷投放增长驱动资本需求 盈利能力下降制约内源性资本积累 [3] - 监管趋严推动资本补充 二永债可计入二级资本并分散偿付压力 [3] - 政策面对永续债发行审慎支持 审批效率优化促使银行抓住窗口期 [3] 中小银行资本状况 - 区域性中小银行补血需求迫切 今年累计发行规模超千亿元 [4] - 一季度末城商行资本充足率12.44% 农商行12.96% 显著低于国有大行17.79% [4] - 资本充足率偏低且下降 盈利能力下滑叠加不良贷款率高 业务扩张加剧资本消耗 外部融资渠道有限 [4] 下半年市场展望 - 预计全年发行规模1.55-1.6万亿元 下半年占全年六成以上 [6] - 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压力缓解 股份制银行和城农商行成为发行主力 [6] - 货币政策宽松使市场利率处于低位 2025年二永债到期规模约1.2万亿元推高再融资需求 [6] 中小银行应对策略 - 调整风险资产扩张节奏 拓展低资本消耗业务降低综合风险权重 [5] - 运用数字化手段迭代风控技术 拓展非息收入增强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 [5] - 兼并重组基础上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补充资本 [5]
年内“二永债”发行近9000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7-18 09:00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提速 - 截至7月15日商业银行年内已发行"二永债"合计8945.6亿元,发行数量达57只 [1] - 二季度发行43只规模达6387亿元,一季度仅发行9只1738.6亿元,一季度不及二季度发行量的三分之一 [2] - 国有大行担当发行主力,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分别发行400亿元永续债,农业银行发行600亿元二级资本债和500亿元永续债,中国银行发行500亿元二级资本债 [2] 发行加速原因分析 - 监管要求趋严推动银行主动补充资本,巴塞尔协议Ⅲ实施使资本充足率考核日益严格 [2] - 信贷扩张和不良资产管理压力下需要提升资本水平 [2] - 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导致资本消耗加速 [3] - 银行盈利能力承压导致内源性资本补充空间受限 [5]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特点 - 中小银行发行规模较上年同期增长明显 [4] - 二季度近20家中小银行密集发行"二永债",包括兰州银行50亿元永续债等 [5] - 城商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12.96%,明显低于国有大行17.79%的水平 [5] - 中小银行面临内源性补充不足和外源性渠道狭窄的双重压力 [5] 发行工具优势 - 二级资本债计入银行二级资本,永续债可计入其他一级资本 [7] - 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减轻对股权融资依赖 [7] - 发债融资程序简便审批周期短能及时响应需求 [7] 未来展望 - 下半年资本工具发行量有望增加但不同类型银行供给将继续分化 [8] - 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压力缓解发行动力可能下降 [8] - 中小银行仍将是"二永债"市场主要参与者但面临资金成本更高认购较弱等问题 [8]
近9000亿元!年内银行“二永债”发行“井喷”
金融时报· 2025-07-17 15:22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提速 - 商业银行年内已发行"二永债"合计8945.6亿元 发行数量达到57只 [1] - 二季度"二永债"发行呈井喷之势 二季度发行43只规模达6387亿元 一季度仅发行9只总量1738.6亿元 [1] - 广州银行发行4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承德银行发行15亿元永续债票面利率2.80% [1]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压力突出 - 中小银行"二永债"发行积极性高涨 反映资本补充面临较大压力 [1] - 城商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和12.96% 明显低于国有大行17.79%的水平 [3] - 中小银行普遍面临资本充足率偏低问题 资本补充压力更为突出 [3] 发行主体与区域分布特点 - 国有大行对"二永债"发行需求边际收敛 资本充足率已处于较高水平 [2] - 中小银行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 其他区域发行活跃度较低 [2] - 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压力缓解发行动力可能下降 中小银行仍是主要参与者 [3] 未来发行趋势 - 下半年银行机构外源性资本补充需求将持续增多 [3] - 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有望保持扩张 [3] - 不同类型银行发行将继续分化 中小银行需求更为迫切 [3]
机构密集调研银行,这些指标受关注
新华网财经· 2025-07-13 16:56
机构调研上市银行概况 - 2025年1月1日至7月12日共有26家上市银行获机构调研总次数达230次主要集中在中型银行[1] - 常熟银行以33次调研总次数居首宁波银行以195家调研机构数量成为"人气王"[3] - 调研频次前五银行包括常熟银行(33次)苏农银行(26次)瑞丰银行(25次)宁波银行(24次)杭州银行(22次)[4] 息差管理策略 - 2025年一季度行业净息差为1.43%同比下降11个基点[4] - 江苏银行提出资产端提升投研能力稳定贷款利率负债端优化存款结构并适时调降利率[5] - 常熟银行采取"做小做散做信用"策略提升高收益资产占比同时控制高成本存款规模[6] - 杭州银行预计2025年息差仍处探底阶段但整体降幅将小于2024年[6] 资本补充动态 - 宁波银行计划发行不超过450亿元资本类债券并推进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研究[8] - 苏州银行近50亿元可转债转股增强资本实力将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资本效率[8] - 苏农银行拟发行1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截至2025年3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10.77%[8][9]
触发可转债强赎条款 缓解资本补充压力
金融时报· 2025-07-11 09:41
齐鲁银行可转债强制赎回 - 齐鲁银行决定行使"齐鲁转债"提前赎回权 按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价格全部赎回 [1] - 触发原因为股价持续向好 2024年累计涨幅近70% 收盘价稳定在6 50元/股以上 [1] - 6月3日至7月4日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的130% [1] 银行可转债强制赎回现象 - 杭州银行"杭银转债"因股价连续15日突破转股价130%阈值 7月7日摘牌 [2] - 南京银行"南银转债"因股价连续15日高于转股价130% 7月18日摘牌 [2] - 苏州银行 成都银行可转债年内已触发强制赎回 常熟银行 重庆银行转债价格接近赎回线 [2] 银行板块表现与转债条款 - 2024年申万银行指数涨幅17 77% 行业排名第二 [3] - 杭州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 07% 南京银行增长9 05% [3] - 银行分红方案落地后转股价格下调 增强强制赎回预期 [3] 资本补充机制 - 强制赎回推动投资者转股 有效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 [4] - 杭州银行预计可转债转股将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0 8个百分点 [5] - 中小银行通过定向增发 二级资本债 永续债等方式补充资本 上半年发行1545 6亿元"二永债" [6] 市场影响与策略 - 强制赎回缓解银行还本付息压力 高效补充资本 [1] - 银行转债市场供需变化推高估值 新发转债减少 存续规模快速下降 [3] - 投资者需关注正股走势及赎回条款 及时转股或卖出避免损失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