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

搜索文档
上半年商业银行“二永债”合计发行规模超8100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7-04 00:18
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情况 - 上半年商业银行"二永债"合计发行规模达8125.60亿元 同比增长3.43% [1][2] - 二季度发行规模显著升温 达6387亿元 环比增长超267% 同比增22.23% [2] - 国有大行发行规模占比50.46% 达4100亿元 但同比减少460亿元 [2] - 中小银行发行规模4025.60亿元 同比增长22.15% [2] 发行主体结构变化 - 国有大行仍为发行主力但占比下降 中小银行发行规模增长明显 [2] - 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或成下半年新增发行主力 [5] - 农商行受资产规模较小等因素制约 发行量可能继续受限 [5] 发行利率与资本状况 - 上半年"二永债"发行利率整体下行 但中小银行利差仍显著 [3] - 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70% 较2024年同期下滑 [5] - 大型商业银行 城商行 民营银行三类银行资本充足率下滑较明显 [5] 下半年发行趋势 - 预计区域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压力仍大 "二永债"发行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1] - 国有大行因特别国债注资落地 预计下半年发行规模将下降 [5] -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城商行发行规模将继续扩大 [5]
2025年下半年债市展望:定价锚回归,及锋而试的顺风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09 2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债券进入“低利率+利利差+高波动”状态,下半年债市或呈现定价锚回归、6 - 8月是顺风期两个特征 [4] - 外需预期有反复,债市主要定价内需;国内经济核心矛盾是需求收缩与预期转弱,经济内生动能不足 [4][138] - 2025年与2023 - 2024年货币政策侧重点有本质区别,下半年关注流动性相关因素及宽松交易与宏观审慎管理关系 [5][6] - 定价锚回归,存单下行条件在Q3出现概率大;6 - 8月是做多窗口,关注流动性利好和波段交易机会 [7] 各目录总结 1月至今债市走势分析及其宏观逻辑 - 2025Q1资金紧、银行负债压力大,债市回调;Q2关税预期反复、降准降息,收益率下行后震荡 [44] - 期限利差鲜有扩张,曲线平坦反映流动性和基本面悲观预期;信用利差压缩,机构转向杠杆策略 [18][23] - 久期策略表现欠佳,未取得稳健回报;大类资产回报显示经济悲观预期有所修正 [24][32] 内外需之变与债市的核心矛盾 - 特里芬难题核心是美元信用全球性和贸易逆差长期并存,美国面临双赤字压力 [51][61] - “海湖庄园协议”旨在重构全球贸易、削弱美元价值、降低债务规模和借贷成本 [66] - 美国居民消费转弱、企业库存增长、通胀预期高,美债需求不强但供给压力持续 [67][74] - 汇率因素不构成国内宽松制约,短期“抢出口”支撑外需,中期或回落,债市主要定价内需 [77][86] - 国内经济核心矛盾是需求收缩与预期转弱,新旧动能切换是基本面主旋律 [88][112] - 财政积极作用上升,货币财政配合进入新阶段,地方主要精力在化债,资产荒压力缓解但未消除 [116][135] 央行流动性:宽松交易VS宏观审慎管理 - 2023年货币政策重点是托举经济疫后修复,2024年是推动调控框架转型和疏通利率下行堵点 [141][148] - 2025年注重择机、内外兼顾,稳住资产价格,Q2以来货币政策更友好 [149][152] - 下半年关注降低负债成本演绎,包括存款搬家扰动衰减、定期存款重置、保险预定利率下调 [163][174] - 下半年或有10 - 20bps降息空间,触发因素关注基本面;或再度降准50bps,关注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调整 [180][184] - 央行买债恢复或渐近,8 - 9月买债力度可能可观;资金利率难下破政策利率 [188][189] - 关注宽松交易与宏观审慎管理关系,Q4左右关注宏观审慎是否重回主导,利率风险制度补位或成手段 [6] 定价锚回归,及锋而试的顺风期 - 定价锚回归,OMO和存单分别成为资金和10年国债隐性下限,存单下行条件Q3出现概率大 [7] - 6 - 8月是做多窗口,债市策略关注流动性利好和波段交易机会 [7] - 10Y国债YTM未来一季度运行区间1.5% - 1.7%,未来半年1.4% - 1.8% [7] - 下半年固收大类资产排序为转债>中短端信用下沉>利率拉久期 [7]
债海观潮,大势研判:政策托底效应减弱,债券仍有支撑
国信证券· 2025-05-27 19:28
报告核心观点 - 5月贸易摩擦缓和、货币政策发力明显,预计短期债市焦点将回到国内二季度经济数据,随着政策托底效应的减弱,债市收益率下行概率更大 [3][225] 2025年5月债券行情回顾 - 利率债走势分化,信用利差显著收窄,1年国债、10年国债等收益率有不同变动,全部品种信用利差明显收窄 [7][8][9] - 5月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均值继续下行,同业存单利率亦有所下行 [10] - 5月债市横盘窄幅波动,全部品种信用债收益率下行,低等级信用利差显著收窄 [15][18][19] - 5月中债市场隐含评级下调债券金额423亿,上调债券金额20亿,下调主体7个,上调主体仅联想控股 [22] - 5月违约金额为今年以来最低,百川资产、正荣地产还本付息,2014年以来共兑付1207.4亿,兑付率为10.9% [26] 海内外基本面回顾与展望 海外基本面 - 美国制造业景气回升,新增就业保持韧性,5月Markit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均为52.3,4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17.7万人 [30] - 美国通胀低位企稳,通胀预期有所回升,4月CPI同比上涨2.3%,核心CPI同比上涨2.8%,10年期通胀预期回升至2.3%以上 [34] - 欧元区通胀低位企稳,日本经济景气回升,4月欧元区和日本CPI同比分别为2.2%和3.6%,5月综合PMI录得49.5和49.8 [39] 国内基本面 - 一季度GDP平减指数较去年四季度回落,第二产业下滑明显,2025年第一季度GDP平减指数1.6%,回落0.9% [42] - 4月CPI同比保持稳定,PPI同比跌幅扩大,4月CPI同比 -0.1%,PPI同比 -2.7% [46] - 一季度GDP同比持平,第二产业同比增速回升,2025年第一季度GDP当季同比5.4%,第二产业5.9% [50] - 4月工业生产小幅增长,多数行业产出增速下降,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1% [53] - 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放缓,地产与制造业投资造成主要拖累,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3.6% [57]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放缓,4月份同比增长5.1% [61] - 4月进口小幅扩张,出口增速下降,4月进口同比0.8%,出口同比9.3% [65] - 4月社融同比小幅上升,4月M2同比增长8.0%,社融同比增长8.7% [69] 国信高频跟踪与预测 - 5月国内经济增长高频指标呈现底部震荡态势,国信高频宏观扩散指数B表现略逊于历史平均水平,经济增长动能环比有所企稳但仍偏弱 [72][77] - 5月CPI同比或回落至 -0.4%,食品环比略高于季节性,非食品环比低于季节性 [78][82] - 5月PPI同比或回落至 -3.1%,5月上旬生产资料价格下跌,中旬小幅回升 [83] - 2025年GDP增速预计为4.9%,CPI增速预计为0.2%,PPI增速预计为 -2.0% [85] 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 - 5月公开市场净回笼1848亿,7天逆回购利率调降10BP至1.4% [90] - 5月MLF净投放增加3750亿,操作方式改为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95] - 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货币政策基调更宽松,强调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100] - 4月25日政治局会议货币政策总体延续“适度宽松”基调,下一阶段逆周期支持力度有望加强,二季度可能“降准 + 结构性降息” [101] 热点追踪 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 - 定义为商业银行发行的特定清偿顺序债券,重要条款有次级、减记、赎回权等,特点包括计入二级资本金额逐年减计等 [106][107][111] - 包商银行曾减记65亿“15包商银行二级”债券 [112] - 2013 - 2024年共发行6.27万亿,年均5225亿,净融资额近五年年均4110亿,期限集中在5 + 5和10 + 5 [113] - 发行人大型商业银行发行额占比58%,发行量前20占比82.9%,工商银行发行量最大 [120] - 主体评级AAA发行量占比93.7%,债项评级AAA发行量占比82.4%,部分债项评级低于主体评级 [127] - 流动性不断提高,2024年成交金额80280亿元,换手率198%,前20发行人成交量占比89.1% [128] - 截至2025年4月底,市场有508只,余额42448亿,平均规模84亿,涉及发行人249个 [132] - 投资者主要是商业银行、理财及其他非法人产品,2020年底中债登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占比30.6% [142] -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持有2001亿,发行人信用资质弱于市场平均,持仓更集中在1 - 2年品种 [143] 商业银行永续债 - 2019年至今共发行3.22万亿,年均5100亿,期限5 + N,截至2025年4月30日,市场有240只,余额24605亿 [146] - 发行人更集中在信用资质好的公司,发行量前20占比88.8%,农业银行发行量最大 [151] - 主体评级AAA发行量占比96.3%,债项评级AAA发行量占比88.9%,部分债项评级低于主体评级 [159] - 流动性较好,换手率不断提高,2024年成交金额62980亿元,换手率253%,前20发行人成交量占比86.9% [160] - 最新中债市场隐含评级分布中,AAA - 发行人6家,AA + 发行人15家,AA发行人32家 [164] 两者对比 - 二级资本债收益率跟随债市周期性波动,和国债周期类似,不同品种评级间利差周期性波动 [171] - 2019年至今,5年AAA - 、AA + 和AA二级资本债与普通债利差均值分别为37BP、42BP和63BP,当前利差在历史低位 [172] - 二级资本债与普通债利差走势正相关,受包商银行减记、估值方法变动影响 [177] - 二级资本债与非金融企业信用债收益率走势相近,当前各等级二级资本债收益略低于中票收益率 [181] - 2021年8月以来,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利差AAA - 均值为12BP,AA + 均值为11BP,AA均值为24BP,AA - 均值为48BP [189] 大势研判 - 近两年6月债券收益率回落为主,2023和2024年6月1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0BP,截至5月23日,国债10 - 1期限利差为27BP,处于2002年以来5%分位数 [206][212] - 近些年6月信用利差变化不大,2021年以来所有年份6月全部品种信用利差变化不超过15BP [213] - 长期限品种信用利差仍在历史低位,如1年短融超AAA当前分位数为16.2% [217] - 违约风险可控,城投债一揽子化债有序推进,房企债务妥善处理概率大 [220][223] - 3年期品种持有3个月,AAA品种票息可抵御17BP收益率上行,AA品种多抵御3BP,AA - 品种多抵御12BP [224]
金融债研究系列: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面面观
国信证券· 2025-05-22 16: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区分投资级和高收益,AAA - 和 AA + 优先考虑永续债,收益率更高流动性更好;AA 两者利差高位时择机介入永续债;投资级多数时候按流动性溢价理解利差,债券牛市中负面事件带来品种溢价上行时择机主动介入;高收益信用风险溢价因素占比提升,低资质品种关注宏观和当地信用环境 [103][10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基本介绍 - 二级资本债指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清偿顺序在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之后,股权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和混合资本债券之前的债券,遵循《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已废止)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4] - 二级资本债重要条款包括次级条款、减记条款、赎回权,赎回需发行至少 5 年后,有条件且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事先批准,至少提前 1 个月发出公告 [5][7] - 二级资本债特点:距到期日前最后五年可计入二级资本金额逐年减计,发行人满足条件更愿行使赎回权;期限通常 N + 5,5 + 5 最常见(86%);2018 年以来 408 亿未赎回,占可赎回债券 1.8%,涉及 55 个发行人 [9] - 包商银行 2020 年 11 月 13 日对 65 亿“2015 包行二级债”本金全额减记,未支付累计应付利息 585639344.13 元 [10] 我国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基本概况 - 发行量及期限分布:2013 - 2024 年共发行 6.27 万亿,年均 5225 亿,近五年年均净融资额 4110 亿,期限集中在 5 + 5(84%)和 10 + 5(14%) [11] - 发行人分布:大型商业银行发行额占比 58%,股份制占比 22%,城市商业银行占比 15%,农村商业银行占比 4.9%,外资银行占比 0.2%,民营银行占比 0.1%;发行量前 20 占比 82.9%,前 10 占比 71.3%,前 4 占比 49.4%;工商银行发行量最大(占比 14.3%),其次是中国银行(占比 12.7%) [17] - 评级分布:主体评级发行时 AAA 发行量占比 93.7%,AA + 占比 3.9%,AA 占比 1.3%,AA - 占比 0.7%,其他占比 0.5%;债项评级 AAA 发行量占比 82.4%、AA + 占比 8.5%、AA 占比 5.3%、AA - 占比 2.2%,其他占比 1.6%;10%发行人债项评级和主体评级相同,其他债项评级低于主体评级 [24] - 成交量:流动性不断提高,2024 年成交金额 80280 亿元,换手率 198%;前 20 发行人成交量占比 89.1%,前 10 占比 75.9%,前 4 占比 52.3% [25] - 最新存量情况:截至 2025 年 4 月底,有 508 只,余额 42448 亿,平均规模 84 亿;涉及发行人 249 个,大型商业银行占比 58%,股份制占比 23%,城市商业银行占比 14%,农村商业银行占比 5%;平均期限 3.04 年,2 - 3 年以内占比 16.7%最高,其次是 1 - 2 年占比 16.7% [28] - 投资者: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理财以及其他非法人产品是主要投资者;2020 年底,中债登商业银行占比 30.6%,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占比 26.3%,其他非法人产品 34.5%,保险机构 4.7%,政策性银行占比 2.4%,境外机构占比 0.8%;截至 2025 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持有 2001 亿(平均期限 2.45 年),发行人持有结构信用资质弱于市场平均,47.5%属大型商业银行,33%属股份制银行,12.5%属城市商业银行,持仓更集中在 1 - 2 年品种 [39][40] 我国商业银行永续债基本概况 - 发行量及存量分布:2019 年至今共发行 3.22 万亿,年均 5100 亿;期限 5 + N;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有 240 只,余额 24605 亿 [43] - 发行人分布:发行永续债的发行人更集中在信用资质更好的公司,农商行发行人明显减少;发行量前 20 占比 88.8%,前 10 占比 71.5%,前 5 占比 51.9%;农业银行发行量最大(占比 16.8%),其次是中国银行(占比 10.3%) [48] - 评级分布:主体评级发行时 AAA 发行量占比 96.3%,AA + 占比 3.1%,AA 占比 0.6%;债项评级 AAA 发行量占比 88.9%、AA + 占比 6.9%、AA 占比 3.5%、AA - 占比 0.6%,A + 0.1%;35%发行人债项评级和主体评级相同,其他债项评级低于主体评级 [58] - 成交量:流动性较好,换手率不断提高,2024 年成交金额 62980 亿元,换手率 253%;前 20 发行人成交量占比 86.9%,前 10 占比 69%,前 5 占比 44.5% [59] - 发行人中债市场隐含评级分布:AAA - 发行人 6 家(2.4%)、AA + 发行人 15 家(6.0%),AA 发行人 32 家(12.9%);AA + 发行人包括 9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5 家城市商业银行,1 家农村商业银行 [64] 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收益率波动规律 - 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跟随债市周期性波动,和国债周期类似;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5 年 AAA -、AA + 和 AA 到期收益率均值分别为 3.44%,3.54%和 3.85%,最低点出现在 2025 年 1 月 3 日;不同品种评级间利差周期性波动 [72] - 2019 年至今,5 年 AAA -、AA + 和 AA 二级资本债与商业银行普通债利差均值分别为 37BP、42BP 和 63BP,当前利差均在历史低位;利差走势和商业银行普通债走势呈正相关关系;2020 年 11 月 11 日包商银行二级资本债全部减记;2021 年 8 月 24 日传六大行理财产品估值方法整改 [73][78] - 二级资本债和中票以及城投债收益率走势相近,绝对水平较相近,当前各等级二级资本债收益略低于中票收益率;二级资本债和中票的利差与中票收益率呈一定正相关关系,高等级品种更明显 [82][85] - 2021 年 8 月以来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利差:AAA - 均值为 12BP,AA + 均值为 11BP,AA 均值为 24BP,AA - 均值为 48BP;AAA - 和 AA + 利差运行较平稳,AA 和 AA - 利差波动较大 [89] - 中债市场隐含评级 AAA - 代表性个券收益率变动:工行永续债和交行二级资本债利差均值为 13BP,农行永续利差均值为 14BP [94] - 中债市场隐含评级 AA 代表性个券收益率变动:台州永续债和泰隆银行二级债利差均值为 10BP,和大华银行二级债均值为 30BP,和齐鲁银行二级债均值为 36BP [99] 投资展望 - 区分投资级和高收益,AAA - 和 AA + 优先考虑永续债,收益率更高流动性更好;AA 两者利差高位时择机介入永续债;投资级多数时候按流动性溢价理解利差,债券牛市中负面事件带来品种溢价上行时择机主动介入;高收益信用风险溢价因素占比提升,低资质品种关注宏观和当地信用环境 [103][105]
2025年5月债市展望:嵌套于宏观审慎的利率下行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6 16: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1月至今债市走势受资金面、政策、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利率曲线形态变化,久期策略在4月占优 [2][51] - 美国面临特里芬难题,财政货币组合或转变,“对等关税”有潜在冲击,现阶段美国衰退非基准情形 [97] - 国内基本面内需承压、外需下行,政策或聚焦消费端,货币政策渐进式宽松配合财政,5月信贷小月或带动自发性宽松 [131] - 2021年以来债市收益率下行,需从宏观审慎角度评估债市,Q2“宏观审慎”监管可能让位于宽松交易,未来3个月10年国债YTM或突破前低 [4][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月至今债市走势分析及其宏观逻辑 - 1月稳汇率+央行暂停国债买入,资金偏紧,短债回调长端震荡 [7][51] - 2月资金紧蔓延至银行,宽松预期弱化,长短端均加速回调 [10][51] - 3月中上旬资金面转松但预期扭转,债市自发回调,下旬资金面回归均衡,长债从加速调整到缓慢修复 [51] - 4月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激增,长债下至低位后窄幅震荡,债涨股跌 [16][34] - 1月至今利率曲线从“熊平”->“熊陡”->“牛平”,中票信用利差压缩趋势明显,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信用利差走势偏震荡 [18][22][51] - 2 - 3月久期策略不佳,4月长久期策略再度占优 [31][51] - 基本面2025Q1经济景气度较高,但外部环境变化引发预期扰动 [35][42] - 资金面1 - 2月紧导致债市回调,3月中上旬转松但预期扭转,3月中下旬至4月末央行呵护,债市震荡走强 [37][42] - 机构行为1 - 2月降久期降杠杆,3月上旬自发调整,3月下旬配置盘入场,4月博弈长债资本利得 [37][42] “对等关税”背后的“特里芬难题”与潜在冲击 - 特里芬难题指贸易逆差与强势储备货币不能长期共存,美元信用全球性和贸易逆差长期并存,临界点是赤字规模扩大引发信用风险 [54][65][97] - 第一次冲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基本瓦解,之后美元成为全球货币,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61][64] - “海湖庄园协议”核心诉求是降低债务规模、重振工业体系,具体措施可能包括置换美债、压低美元汇率 [71][75] - 化债过程中美国财政货币组合或从“宽财政+宽货币”转向“紧财政+宽货币”,美联储不急于降息,关税传导效应或7月后验证 [79][84] - 美国利息负担和债务到期压力增加,美债波动率提升,海外投资者需求减弱,但现阶段美国衰退非基准情形 [86][90] - 以劳动力市场为代表的“硬数据”大幅走弱,衰退交易可能重启,“对等关税”会使全球贸易总额下降、经济潜在增速下行 [93][94][97] 政策对冲与内需提振: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 4月政治局会议落实既定政策,亮点或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创设新工具支持多领域 [100][102] - 三驾马车方面,当前基本面内需承压、外需下行,4月以来需求和物价下行,外贸受冲击大 [103][105] - 投资乏力,地产下行,基建投资受限,制造业产能扩张受有效需求制约 [106][110] - 出口结构待完善,非美经济体对出口增速贡献增强但波动大,高科技产品未成为主要支撑 [111][116] - 消费面临收入和资产约束,我国消费提升有空间,政策重视程度提高 [117][119][121] - 特别国债发行,货币政策渐进式宽松配合财政,5月为信贷小月,信贷需求转弱或带动自发性宽松 [122][130] 嵌套于宏观审慎的利率下行期 - 2021年以来债市收益率下行,宏观背景是货币信贷从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经济内生动能切换、有效需求不足 [134][136] - 从宏观审慎角度评估债市,因债券市场规模扩容由利率债拉动,信用债增长乏力,投资者面临利率风险,监管对利率和久期风险约束匮乏,资管产品规模扩大,银行及保险机构面临负债成本与资产回报倒挂压力,宽松政策需兼顾内外部平衡和稳增长防风险 [140][142][165] - Q2“宏观审慎”监管可能让位于宽松交易,货币财政配合靠前,以财政发力、货币配合拉动内需,特别国债供给提前,二季度流动性宽松可期 [4][166][168] - 5 - 6月货币政策动向或为创新结构性工具+操作利率补降,数量型工具应用优先于价格型工具,宽松交易下曲线形态或从平坦走向牛陡,未来3个月10年国债YTM或突破前低至1.5%附近,推荐长久期国债及政金债、地方债 [4]
信用利差周报:长短端利差的分化-20250506
长江证券· 2025-05-06 16:45
丨证券研究报告丨 固定收益丨点评报告 [Table_Title] 长短端利差的分化 ——信用利差周报(5/4) 报告要点 [Table_Summary] 4 月 27 日-4 月 30 日债券收益率多数下行。收益率方面,0.5-1Y 产业债、商业银行二级资本 债、证券公司次级债、证券公司永续债收益率多数下行超 2bp;0.5-1Y 城投债、商金债收益率 多数下行超 1bp;2Y 产业债、商金债收益率多数下行超 1bp;2Y 证券公司次级债收益率上行 超 2bp;3-5Y 商金债收益率下行超 2bp。信用利差方面,0.5Y 产业债、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信 用利差多数收窄超 5bp;1Y 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信用利差收窄超 3bp;2Y 证券公司次级债、 证券公司永续债信用利差走阔超 3bp;5Y 城投债、产业债信用利差多数走阔超 2bp。 分析师及联系人 [Table_Author] 赵增辉 赖逸儒 SAC:S0490524080003 SAC:S0490524120005 SFC:BVN394 SFC:BVZ968 请阅读最后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 %% %% %% research.95579.com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