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

搜索文档
IPO屡战屡败,喜马拉雅被收购是最好的结局?
北京商报· 2025-06-10 23:15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交易 - 腾讯音乐宣布拟议收购喜马拉雅,交易包括12.6亿美元现金及不超过5.1986%的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喜马拉雅创始股东还将分批获得不超过0.37%的A类普通股 [3][4] - 交易完成后喜马拉雅将成为腾讯音乐全资子公司,但保持品牌独立、产品独立运营、核心管理团队和战略方向不变 [3][4] - 喜马拉雅将进行若干现有业务重组 [3][4] - 此前4月曾有传闻腾讯音乐计划以24亿美元收购喜马拉雅,但双方当时均未确认 [4] 喜马拉雅公司概况 - 喜马拉雅成立于2012年,是国内头部在线音频平台,2021年曾赴美提交IPO申请后转向港股,多次向港交所递表但未成功 [5][7]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58.57亿元、60.61亿元、61.63亿元,2023年实现经调整净利润2.24亿元 [7] - 2023年平均月活跃用户3.03亿,移动端主App在中国在线音频App中排名第一,占据25%的市场份额 [7] - 营收主要来自订阅、广告、直播及其他创新产品及服务 [7] 行业分析 - 在线音频行业商业模式单一且面临短视频冲击,资本市场对该类企业不看好 [8] - 行业头部平台较少,除喜马拉雅外还有蜻蜓和已上市的荔枝,腾讯音乐旗下已有懒人听书 [9] - 分析师认为此类收购可复制性不大,因音频赛道"小而美",且头部音视频平台多已自建类似产品 [9] - 播客业务价值挖掘是收购后的关键,但分析师对业务协同效果持谨慎态度 [9] 腾讯音乐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总营收73.6亿元,同比增长8.7%,调整后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22.8% [10] - 在线音乐服务贡献68%营收,同比增长15.9%,付费用户数达1.229亿,同比增长8.3%,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从10.6元增至11.4元 [10] - 社交娱乐服务和其他营收同比下降11.9%至15.5亿元 [10]
晚报 | 6月11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6-10 22:48
2、灵巧手 | 据证券时报,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研制的智能灵巧手因首次实现类人水平的自适应抓取,于当地时间9日登上了国际 期刊《自然?机器智能》。研究团队在灵巧手掌面70%的面积上集成了高分辨率触觉感知,使机器人的智能与交互能力迈上新台阶,为机器人操作技术提供 新突破。据介绍,这只灵巧手的一大亮点是能根据触觉反馈,实时调整动作。根据接触面的不同,它能自如用小指抓取乒乓球、单手同时抓起垒球和高尔夫 球,姿势与人类拿球类似。 明日主题前瞻 1、低空经济 | 据新华社,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其中提到,创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 制。依托深圳证券交易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支持深圳深化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 完善低空飞行监管规则,探索开展跨境直升机飞行、公益服务等通用航空业务。 点评:证券时报指出,今年以来,国内各地加码低空经济布局。截至2025年5月,全国3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发展纳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北京、四川、山东 等地相继推出专项方案。目前低空已经在多地的旅游、应急、农业、监测、 ...
股价巨震!腾讯音乐拟收购喜马拉雅
证券时报· 2025-06-10 22:44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 6月10日,腾讯音乐(TME.N,1698.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拟以12.6亿美元现金(约90.53亿元人民币)及若干股份收购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控股(以下简 称"喜马拉雅")。 腾讯音乐收购行业龙头 根据腾讯音乐发布的公告,本次收购的总额为12.6亿美元现金,以及不超过5.1986%的普通股股份。腾讯音乐在公告中没有过多解释并购的原因,以及对公司的影 响。 而喜马拉雅表示,将保持品牌、产品独立运营,核心管理团队及战略发展方向不变。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陈小雨、余建军表示,此次并购是回应行业和技术变革, 旨在共享资源、共同研发,提升用户体验和创作者收益。截至6月10日,喜马拉雅在职人员超2300人,高层表示员工岗位、薪酬等不会变化。 公开资料显示,喜马拉雅成立于2012年,致力于成为内容创作者和用户之间的桥梁。根据灼识咨询数据,喜马拉雅在2023年按移动端收听总时长和在线音频总收入 计,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音频平台。 经营数据方面,截至2023年底,喜马拉雅的平均月活跃用户约为3.03亿,其中包括1.33亿的移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和1.70亿通过物联网及其他第三方平台收听的平均 月活跃用户。 ...
腾讯音乐:拟收购喜马拉雅控股
新华网财经· 2025-06-10 18:41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交易细节 - 腾讯音乐拟以12 6亿美元现金加不超过总股数5 1986%的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收购喜马拉雅 [1] - 喜马拉雅创始股东将分批获得不超过总股数0 37%的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 [1] - 交易包含喜马拉雅现有业务重组条款 [1] 战略布局与业务影响 - 此次并购是腾讯音乐在在线音频赛道的关键布局 [1] - 行业认为腾讯音乐将通过收购从核心音乐业务扩展至更广阔的在线音频领域 [1] - 喜马拉雅承诺保持品牌独立、产品独立运营、核心管理团队及战略方向不变 [1] 人员与组织架构安排 - 截至2025年6月10日喜马拉雅在职人员超2300人 [2] - 2025年员工岗位、薪酬、福利和期权安排均不会发生变化 [2]
AI集体“听不懂”!MMAR基准测试揭示音频大模型巨大短板
量子位· 2025-06-09 13:24
这一全新基准测试 MMA R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伦敦玛丽皇后大学、字节跳动、2077AI开源基金会等研 究机构。 MMAR 是什么?它有多难? MMAR团队 投稿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用AI来整理会议内容,已经是人类的常规操作。 不过,你猜怎么着?面对 1000 道多步骤音频推理题时, 30 款AI模型竟然几乎全军覆没,很多开源模型表现甚至接近瞎 猜。 就连表现最好的开源模型Qwen-2.5-Omni,准确率也只有 5 6 .7% ;而闭源选手Gemini 2.0 Flash则以 65.6% 的成绩 一骑绝尘,遥遥领先全场。 MMAR全称是:A Challenging Benchmark for Deep Reasoning in Speech, Audio, Music, and Their Mix。 简单来说,它是一个包含 1000个高质量问题 的音频理解评估基准,每个问题都要求模型具备多步骤的深度推理能力。 我们先来看个例子: 问题是:理发师能否听懂英文? 在这段音频中,被理发的人用英语反复强调自己想要的理发效果,另一个人将其翻译成中文来帮助他强调,这说明理发师 不能听懂英 ...
ICML 2025|趣丸研发新型人脸动画技术,声音+指令精准控制表情
机器之心· 2025-06-05 12:40
本研究由广州趣丸科技团队完成,团队长期致力于 AI 驱动的虚拟人生成与交互技术,相关成果已应用于游戏、影视及社交场景。 趣丸科技团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肖像驱动框架 Playmate ,该算法能够根据音频和各种可选的控制条件生成高质量的肖像视频。通俗来讲,就是给定一张照 片和一段音频,就可以生成对应的视频,同时还能精准控制人物的表情和头部姿态。相关研究成果已被人工智能顶会 ICML 2025 收录,项目代码开源计划 正在筹备中。 Playmate 是一种由广州趣丸科技团队提出的基于 3D 隐式空间引导扩散模型的双阶段训练框架,旨在生成高质量且可控的肖像动画视频。该方法通过解耦 面部属性(如表情、唇部动作和头部姿态),结合情绪控制模块,实现了对生成视频的精细控制。实验表明,Playmate 在视频质量、唇同步准确性和情绪 控制灵活性方面均优于现有方法,是音频驱动肖像动画领域的重大进展。 论文标题:Playmate: Flexible Control of Portrait Animation via 3D-Implicit Space Guided Diffusion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 ...
音频大模型安全可信度的全面“体检”!6大维度,清华南洋理工联手打造
量子位· 2025-06-03 12:26
AudioTrust团队 投稿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首个 专为ALLMs (音频大语言模型) 设计的多维度可信度评估基准来了。 南洋理工、清华大学领衔的研究团队注意到,现有评估框架大多只关注文本模态或仅涵盖有限的安全维度,未能充分考虑音频模态的独特特性 与应用场景。 于是他们创新性地提出了新框架 AudioTrust ,将评估范围扩展至 六个核心维度 (公平性、幻觉、安全性、隐私、鲁棒性和身份验证) , 并深入探究了音频模态特有的安全、可信问题。 目前该基准及评估平台已全面开发,点击文末链接即可获取。 接下来是AudioTrust的更多详细信息。 什么是AudioTrust △ AudioTrust关注的不同可信评估视角 Fairness AudioTrust从 7大敏感属性 出发,构造了传统与音频特有的公平性评估体系。 共采集 840条 高质量音频样本 (每条约20秒) ,模拟多样化社会角色与语境交互,激发AI对传统公平的深度响应,聚焦社会普遍存在的偏 见。 构造音频特有属性,体现多模态感知中的不公平,特别关注口音、语言表达特征等,并通过混合音频和文本预处理的方式模拟现实场景。 实验结果显示, ...
如何看待眼镜终端演变过程中的投资机遇?
华金证券· 2025-06-02 21: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智能可穿戴设备需求增长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崛起,推动AI音频眼镜市场扩大 短期内AR眼镜用户画像模糊,智能交互眼镜以替代耳机功能为切入点,有望开辟音频新赛道 建议关注进入各产品供应链或有相关技术储备的厂商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如何看待眼镜终端演变过程中的投资机遇 - 眼镜终端分为智能交互眼镜、投屏眼镜和AR眼镜 智能交互眼镜又分为音频眼镜和摄像眼镜 投屏眼镜以智能投屏功能为主,视场角不高但视觉体验大 AR眼镜在音频和摄像头基础上加入AR体验,面临硬件集成度、功耗和散热问题挑战 [10] - 智能交互眼镜卖点及升级点包括模型及生态、社交赋能和穿戴美学 模型及生态方面,硬件配置和供应链趋同,竞争将聚焦于生态系统和AI大模型 国内有豆包、混元、通义千问、文心一言、星火大模型等 社交赋能方面,Ray - Ban Meta Smart Glasses可拍摄照片和影片分享到社交平台,还能直播 穿戴美学方面,镜架购买习惯和用途多元化,Meta与时尚品牌联名验证智能眼镜高端化市场可行性 [13][17][19] - 投屏眼镜主打便携空间屏和影音娱乐,显示升级和综合成本下降是发展路径 采用BirdBath + Micro OLED方案,有优缺点 XREAL产品注重空间显示和空间计算,XREAL One视觉体验升级 雷鸟Air 3S系列重新定义眼镜观影体验,眼镜本体和计算终端都有提升 [32][35][38] - AR眼镜雷鸟X3 Pro发布,实现光学和生态双重突破 显示方面,采用萤火光引擎和二维扩瞳衍射光波导镜片,光效率提升、镜片厚度和重量下降、减少彩虹纹 生态方面,引入应用虚拟机,兼容海量App [3][48] - 碳化硅和刻蚀是光学发展趋势,手机、手表和眼镜未来可能组成消费电子新生态 纳米压印制造波导片有局限性,刻蚀工艺可配合高性能无机材料实现更优光学性能 碳化硅能解决AR眼镜视场角窄、彩虹伪影及散热等难题 [57][59][61] 行情回顾 - 周涨跌幅排名:上周电子行业跌幅为0.59% 5月26 - 30日,申万一级行业涨多跌少,环保板块涨幅最大,汽车板块跌幅最大 申万三级电子行业细分板块跌多涨少,印制电路板板块涨幅最大,光学元件板块跌幅最大 [66][67] - 全球行情一览:5月26 - 30日,费城半导体指数整体下跌,但仍处于反弹通道 全球半导体龙头股涨多跌少,德州仪器涨幅最大,稳懋跌幅最大 [71][75] 行业高频数据跟踪 - 面板价格:TV面板市场短期供需平衡,五月均价平稳 智能手机、Tablet面板价格5月预计稳定 Monitor面板主流规格价格有望继续上涨但涨幅收窄,Notebook面板中高阶价格分化 [77][78][81] - 存储器价格:5月26 - 30日,DDR5 16G (2Gx8)4800/5600、DDR4 16Gb(1Gx16)3200等多种DRAM颗粒价格均呈现上涨趋势 [83]
南京洛普打造观影“黑科技”
新华日报· 2025-05-30 05:06
公司技术突破 - 南京洛普自主研发全球首款20米4K全透声LED电影屏,耗时两年实现声画技术双重突破[1] - 全透声LED电影屏自2024年面世后,正以平均每月1块屏的速度在全球加速落地[1] - 公司发布国内首个商业影院国产自研技术"LEDMAX IAB沉浸音",达到国际前沿标准,完成视觉+听觉双引擎技术布局[2] 产品市场表现 - 文博会展示的20米全透声电影屏虽仅占全屏显示面积的2.6%,但感官震撼效果显著[1] - 消费者反馈显示,若该技术普及至影院将显著提升观影效果[2] 行业影响 - 全透声LED电影屏搭载中国专利,未来将以技术出海姿态改写全球影院产业链格局[2] - 公司持续推动IAB沉浸式音频技术在影院等场景的应用,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2]
36氪首发|高端车规芯片企业「创晟」完成新融资,规模近亿元
36氪· 2025-05-27 09:46
36氪获悉,近日,高端车规通信芯片企业创晟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晟半导体")完成 天使及天使+轮近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华业天成、瑞声战投、讯飞创投、国元创新投等。 创晟半导体成立于2023年,公司定位中高端车规通信芯片。公司核心团队来自TI、ADI等半导体国际领 先企业,研发团队均拥有20年以上芯片研发经验,熟悉车载相关高速接口、高精度数模混合及数字信号 处理芯片的设计;市场团队深耕汽车领域20年,熟悉车内各类通信总线的布局发展和商用落地。 公司目前成立不到2年时间,即推出行业领先性能的车载音频通信芯片MBUS1.0系列,打破了国外在此 领域的长期垄断。产品具有低延迟、高带宽、电缆供电、易于整车布线、良好的EMC/EMI性能等优 势,性能指标可比肩国外行业领先大厂同类型产品,并预计于2025年7月正式量产。 为应对上述多节点音频传输的难题,某国际大厂在2014年推出了第一款汽车音频总线(A2B)2410,又 于2018年推出增强系列242x系列,长期垄断高速多媒体车载数字总线市场。 整车E/E架构从分布式逐渐发展为中央集中式,为了适应新E/E架构,各种高带宽,低线束量,高总线访 问效率的车载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