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音频
icon
搜索文档
余建军四度IPO折戟另谋出路 喜马拉雅200亿卖身腾讯瓶颈难破
长江商报· 2025-06-16 09:15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余建军为连续创业者 1977年出生于福建 西安交大力学专业毕业 1998年首次创业"模拟中国"项目失败[2] - 2001年创立杰图软件 成为三维全景行业领导者 2006年二次创业"城市吧"街景地图项目因成本过高失败[2][3] - 2009年创办"那里世界"虚拟探索项目 团队从80人缩减至7人 2012年抓住移动互联网机遇创立喜马拉雅FM[3] 喜马拉雅经营表现 - 2019-2021年累计亏损99.13亿元 经调整亏损20.47亿元 同期营销支出累计55.56亿元 占营收比重超40%[5] - 2023年首次实现净利润2.24亿元 但营收增速骤降至1.8% 全年营收61.7亿元[6] - 四次IPO尝试均告失败 估值从预期100亿美元腰斩至50亿美元 最终以29亿美元(约200亿元)出售给腾讯音乐[1][6] 行业竞争格局 - 长音频行业面临市场天花板 短视频平台崛起导致用户时间分流 商业模式单一问题突出[1][6] - 腾讯音乐并购补齐音频生态 喜马拉雅接入腾讯资源寻求突破 但行业结构性挑战仍存[1][7] 战略转型举措 - 从初期有声书付费扩展到知识付费、播客付费 十年培育出稳定付费用户群体[6] - 并购后计划与腾讯音乐共享研发资源 聚焦用户体验和创作者收益提升 应对AI技术变革[7]
7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影石上市首日涨超270%,智能眼镜销量暴涨|创投大视野
36氪· 2025-06-14 20:39
融资动态 - 智能玩具公司贝陪科技完成Pre-A轮投资 由顺为资本独家投资 累计融资金额近千万美元 旗下AI玩具品牌"可豆陪陪"推出友爱兔和好奇熊等产品 面向2-8岁儿童 [1] - 东南亚汉堡品牌Shiok Burger完成Pre-A轮融资 AC Ventures领投 老股东高比例跟投 已在新加坡拓展至13家门店 连续12个月增长并实现整体盈利 [2] - 冻品产业链服务商飞熊领鲜完成近亿元C轮融资 由河北临空私募基金与北京意诚阳光资产联合投资 提供供应链金融、跨境采购等综合服务 [3] - 果茶品牌无限探索完成1600万元天使轮融资 专注创新果茶产品 成立于2023年3月 [4] - 无人自助KTV品牌麦叭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采用24小时无人自助模式 已在多地开设门店 [5] - 循环租用服务平台人人租完成数亿元D1轮融资 大华创投领投 提供轻资产运维和循环租赁服务 [6] - 文化娱乐集团杰森娱乐获横店资本战略投资 业务涵盖IP版权运营、影视动漫内容投资等 [7] 公司并购与上市 - 腾讯音乐拟收购喜马拉雅 双方已签订并购协议 喜马拉雅将保持品牌、团队和战略不变 目前仍独立运营 [8] - 影石科技登陆科创板 上市首日涨幅274.44% 总市值超700亿元 旗下品牌Insta360影石主营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 2024年收入55.3亿元 [9] 新产品与市场拓展 - 古茗推出轻椰拿铁 定价18元 脂肪和能量比常规生椰拿铁低20% 咖啡品类占其总销量的12% [10] - 挪瓦咖啡入驻罗森便利店 合肥首批门店上线买一送一优惠 罗森现制饮品日均销量达万杯 [11][12] - 转转首家循环仓店"超级转转"开业 面积超3000平方米 涵盖多品类二手商品 [13] 行业趋势 - 智能眼镜市场持续升温 2025年全球出货量预计1280万台 中国市场同比增长107% 达275万台 [13] - XREAL One AR眼镜海外销售额占比70% 2024年全球销售额约6亿元 海外业务同比增长30% [14] - 2024年约60%消费者选择评分更高的餐厅 4分以上商户堂食消费吸纳率同比提升13.7个百分点 [15]
28亿美元收购喜马拉雅,腾讯音乐剑指何处?
雷峰网· 2025-06-13 19:19
" 怕「被偷家」,TME提前防御。 " 作者丨 成妍菁 编辑丨 董子博 "无论腾讯/字节收购喜马拉雅,都会带来协同效应,但一方收购成功,另一方势必承压,这就够了。" 对于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一事,前大厂高管墨心如此评价道。 01 抢夺"声音经济",TME防御刻不容缓 "如果字节扩大音频生态,番茄全面侵入TME,腾讯防御就有点晚了。" 墨心认为,这次收购反而是TME做好防御的一种表现,至少是在影响力方面,起到所谓的敲山震虎作用, 而这只"虎"对应的便是字节的番茄小说和红果短剧。 早在2020年,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召开战略发布会,CEO彭迦信表示:"长音频将是未来TME持续发力的战 略领域"。 6月10日,腾讯音乐在纽交所和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计划收购喜马拉雅。公告显示,腾讯音乐将通过现 金加股权的方式实现对喜马拉雅的收购,以腾讯音乐现有股价折算,这笔收购总计近28亿美元,折合人民 币超过200亿元。目前因为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该交易仍待监管批准。 细数之前喜马拉雅的四次上市路,其市值已经比最初IPO时的超300亿元有所下降,有市场分析师认为, 被TME(腾讯音乐)选中,也算是给喜马拉雅股东们全身而退的机会。 根据 ...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关于声意的下一层想象
36氪· 2025-06-13 18:01
音频市场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演进。 6月10日晚间,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简称"腾讯音乐")发布公告称,与喜马拉雅控股(简称"喜马拉雅")签订并购协议及计划。 根据协议,腾讯音乐拟通过12.6亿美元现金,外加不超过总股数5.1986%的A类普通股(总股数基于交易交割前五个工作日的已发行及发行在外普通股计 算)收购喜马拉雅,以及喜马拉雅创始股东可获得总数不超过总股数0.37%的A类普通股激励。 打破声音想象的上限。 公告一出,对"长音频"生意的探讨甚嚣尘上,质疑内容产业兑现不了资本的想象。从音频行业发展历程来看,喜马拉雅做出的选择实则是对"声音价值"的重 新锚定。 长音频赛道竞争激烈且多元发展,早期通过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为代表的在线音频平台,为市场完成了早期的消费者培养和教育,建立起市场 对"长音频"的初步认知。随后互联网巨头腾讯、字节凭借流量入场,还诞生了专注营造社会氛围,构筑社区黏性的小宇宙APP,这些竞争对手改变了国内音 频的原有格局。 不过,喜马拉雅由于成立时间较久且内容品类涵盖面广,受到用户的喜爱。喜马拉雅继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首次盈利后,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达2.24亿元, 2024年净利 ...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关于声意的下一层想象
36氪· 2025-06-13 17:47
音频市场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演进。 6月10日晚间,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简称"腾讯音乐")发布公告称,与喜马拉雅控股(简称"喜马拉雅")签订并购协议及计划。 根据协议,腾讯音乐拟通过12.6亿美元现金,外加不超过总股数5.1986%的A类普通股(总股数基于交易交割前五个工作日的已发行及发行在外普通股计 算)收购喜马拉雅,以及喜马拉雅创始股东可获得总数不超过总股数0.37%的A类普通股激励。 公告一出,对"长音频"生意的探讨甚嚣尘上,质疑内容产业兑现不了资本的想象。从音频行业发展历程来看,喜马拉雅做出的选择实则是对"声音价值"的 重新锚定。 长音频赛道竞争激烈且多元发展,早期通过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为代表的在线音频平台,为市场完成了早期的消费者培养和教育,建立起市场 对"长音频"的初步认知。随后互联网巨头腾讯、字节凭借流量入场,还诞生了专注营造社会氛围,构筑社区黏性的小宇宙APP,这些竞争对手改变了国内 音频的原有格局。 不过,喜马拉雅由于成立时间较久且内容品类涵盖面广,受到用户的喜爱。喜马拉雅继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首次盈利后,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达2.24亿 元,2024年净利润突破5亿元,现已连续 ...
腾讯音乐吞下喜马拉雅,用户规模跃升能否解月活下降困局
贝壳财经· 2025-06-12 09:18
喜马拉雅暂停独立上市的梦想,并入腾讯音乐长音频业务版图。 而喜马拉雅2024年招股书显示,其2023年平均月活用户已经达到3.026亿。此外,2021年至2023年,喜 马拉雅移动端平均月活跃付费用户分别为1490万、1570万、1580万。 腾讯音乐认为,移动端月活跃用户基数在2022年到2024年间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用户自然流失所致。腾 讯音乐本身具备一定付费用户增长潜力,其在线音乐服务的付费用户数量及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自2022 年至2024年均实现增长。其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在线音乐服务的付费用户数分别为8420万、 1.009亿、1.176亿;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分别为8.6元、10元、10.8元。 腾讯音乐本身具备一定付费用户增长潜力,而布局多年的长音频业务也体现出带动付费的作用。在2025 年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腾讯音乐方面表示,无论是从用户规模还是从订阅用户数量来看,长音频用户 目前已成为SVIP(超级会员)里非常核心的驱动力。今年一季报还显示,长音频内容有效提升了超级 会员续费率。 6月10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简称:腾讯音乐)发布公告称,腾讯音乐与喜马拉雅控股(简称:喜马 拉雅 ...
豪掷200亿收购喜马拉雅,腾讯音乐“钞能力”买出未来?
36氪· 2025-06-11 20:09
收购交易细节 - 腾讯音乐以12.6亿美元现金+不超过5.1986%的A类普通股+0.37%创始人激励股收购喜马拉雅 总成本28.5亿美元(约200亿人民币) [1] - 交易完成后喜马拉雅将成为腾讯音乐全资子公司 保持品牌独立运营和核心管理团队不变 [1][2] - 收购价格较喜马拉雅2021年50亿美元估值缩水21.5亿美元 较巅峰时期估值下降43% [2] 喜马拉雅经营状况 - 成立13年累计亏损超百亿元 2023年首次实现盈利2.24亿元 [1]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58.6亿/60.6亿/61.6亿元 毛利率54%/51.9%/56.3% [3] - 2023年月活3.03亿但增速降至4.1%(2021年7.2%) 付费率从13.3%降至11.9% [3][4] - 用户日均收听时长从2021年146分钟降至2023年130分钟 [4] 腾讯音乐战略布局 - 2020年启动长音频战略 推出"酷我畅听"并整合QQ音乐/酷狗音乐的音频资源 [5] - 2021年27亿元收购懒人听书 后与酷我畅听合并为"懒人畅听" [6][8] - 通过IP有声化(如阅文集团合作)构建"音乐+有声书+播客"生态闭环 [6] - 当前拥有QQ音乐/酷狗/酷我/全民K歌四大产品 总月活超8亿占70%市场份额 [10] 行业竞争格局 - 字节跳动番茄畅听/网易云"声之剧场"/快手"皮艇"等竞品持续涌现 [5] - 番茄畅听通过免费模式快速崛起 抖音2025年上线"听抖音"功能 [12] - 2023年网络音频人均单日使用38分钟 远低于短视频的168分钟 [12] 腾讯音乐财务表现 - 2025Q1营收73.6亿元(+8.7%) 调整后净利润22.3亿元(+22.8%) [11] - 在线音乐月活5.55亿同比降4% 社交娱乐月活8200万同比降21.2% [12] - 年营收近300亿元 净利润80多亿元 [10]
喜马拉雅200亿卖身腾讯音乐,已是最好的结局
36氪· 2025-06-11 17:43
四战IPO到卖身。 文 | 李小霞 编辑 | 乔芊 来源| 36氪未来消费(ID:lslb168) 封面来源 | unsplas h 在线音频老大喜马拉雅还是走向了卖身的终局。 6月10日,腾讯音乐发布公告称,腾讯音乐与喜马拉雅控股(下称喜马拉雅)及其他若干订约方就拟收购喜马拉雅签订并购协议 及计划。 腾讯音乐将掏出 12.6 亿美元现金,外加不超过总股数 5.1986% 的 A 类普通股(总股数基于交易交割前五个工作日的已发行及发 行在外普通股计算),以及为喜马拉雅创始股东准备的、总数不超过总股数 0.37% 的 A 类普通股激励。计算下来,总收购成本近 29亿美元,人民币200亿元左右。 此次收购事项将于各项前置条件满足后正式交割,包括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反垄断审查批准,后续双方将共同推进相关 流程。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未来消费 ,作者李小霞 36氪未来消费 . 在这里看到消费的未来。36氪旗下官方账号。 根据36氪了解,6月9日双方完成董事会签字,本定于6月10日晚上18点30官宣,后来又将时间提前。 为确保平稳过渡,喜马拉雅创始人与核心管理层将在交易签署后留任,腾讯音乐将与喜马拉雅共同探索业务 ...
晚报 | 6月11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6-10 22:48
2、灵巧手 | 据证券时报,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研制的智能灵巧手因首次实现类人水平的自适应抓取,于当地时间9日登上了国际 期刊《自然?机器智能》。研究团队在灵巧手掌面70%的面积上集成了高分辨率触觉感知,使机器人的智能与交互能力迈上新台阶,为机器人操作技术提供 新突破。据介绍,这只灵巧手的一大亮点是能根据触觉反馈,实时调整动作。根据接触面的不同,它能自如用小指抓取乒乓球、单手同时抓起垒球和高尔夫 球,姿势与人类拿球类似。 明日主题前瞻 1、低空经济 | 据新华社,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其中提到,创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 制。依托深圳证券交易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支持深圳深化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 完善低空飞行监管规则,探索开展跨境直升机飞行、公益服务等通用航空业务。 点评:证券时报指出,今年以来,国内各地加码低空经济布局。截至2025年5月,全国3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发展纳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北京、四川、山东 等地相继推出专项方案。目前低空已经在多地的旅游、应急、农业、监测、 ...
TME(TME)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3 2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达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 [19] - 在线音乐收入同比增长16%,达58亿元人民币 [19] - 音乐订阅收入达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环比增长5%,月ARPPU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10.6元人民币增至本季度的11.4元人民币 [20] - 广告收入实现强劲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广告支持模式收入的增长 [20] - 社交娱乐服务及其他收入同比下降12%,为16亿元人民币 [22] - 毛利率提高至44.1%,同比增加3.2个百分点 [23] - 运营费用占收入的百分比从去年同期的16.8%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15.5% [24] - 2025年第一季度有效税率为9.2%,而2024年同期为19.9% [25]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44亿元人民币,归属于公司股权持有人的净利润为43亿元人民币 [25] - 非净利润增至22亿元人民币,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归属于公司股权持有人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5%,达21亿元人民币 [26] - 本季度摊薄后每ADS收益为2.77元人民币,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摊薄后每ADS收益同比增长26%,达1.37元人民币 [2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现金等价物、PP成本和短期亏损的合并余额为37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376亿元人民币略有增加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在线音乐业务:音乐订阅和广告业务表现强劲,推动在线音乐收入增长,同时艺术家相关商品销售和线下演出收入也有所增加 [19][20][21] - 社交娱乐服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2%,从本季度起,公司停止按季度披露社交娱乐业务的运营指标,战略重点已转移至核心音乐业务 [2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文档未提及相关内容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优先发展音乐业务,通过扩大SVIP会员规模、发展广告业务和多元化音乐价值链上的产品来实现高质量增长 [27] - 持续投资原创内容制作、高质量内容和创新技术,以提高用户参与度和体验,加强生态系统建设 [27] - 加强与唱片公司和艺术家的合作,丰富音乐库,提供差异化的用户体验,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5][6] - 利用AI提升用户参与度,如引入互动评论功能和采用深度学习模型评估内容质量和提高推荐精度 [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2025年的前景充满信心,预计全年同比增长率将高于去年,并将继续扩大利润率 [31] - 音乐订阅业务将继续实现高质量增长,广告业务将通过改进表现和产品创新实现稳定增长,与音乐标签和艺术家的更深入合作将推动商品和演唱会等收入增长 [32] - 看好音乐行业的健康增长前景,致力于为股东提供高质量的最大回报 [27] 其他重要信息 - 4月,公司发布了2024年ESG报告,详细介绍了在知识产权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产品包容性和可及性以及促进多元化音乐社区等关键领域的实践和成就 [11] - 3月,公司宣布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每股普通股派发现金股息0.09美元,每ADS派发现金股息0.18美元,股息现金于2025年4月支付 [2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公司下一季度及2025年全年的营收和利润增长前景如何? - 公司对2025年前景充满信心,预计全年同比增长率将加快,利润率也将继续扩大 音乐订阅业务将继续实现高质量增长,广告业务将稳定增长,与音乐标签和艺术家的合作将推动商品和演唱会等收入增长 [31][32] 问题: 公司如何看待中国播客业务的增长机会?目前长音频用户指标和收入贡献情况如何? - 在中国,狭义播客的覆盖范围有限,但仍保持一定增长,公司会持续关注其商业价值 公司将重点发展长音频业务,长音频用户和订阅者数量表现良好,已成为推动SVIP业务的关键因素,与音乐内容相互补充,有助于提升内容库的质量和数量 [35][36][38] 问题: 能否分享SVIP业务的运营指标或关键绩效指标?SVIP用户的留存率如何?未来ARPU的增长上限是多少? - 管理层对SVIP业务进展满意,目前SVIP渗透率和ARPPU均呈现强劲增长势头 公司将继续改进会员体系,推出更具吸引力的特权和定制服务,预计SVIP付费用户和ARPPU将继续增长 [41][42][43] 问题: ARPPU同比增长7.5%,Super VIP和促销活动减少对ARPPU增长的贡献如何? - 公司不便提供具体细分数据,但一季度优化运营并减少了市场折扣,实际结果有助于提高ARPPU 预计SVIP业务的内生增长将对整体ARPPU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公司会关注用户反馈和市场动态,在保证用户体验和订阅者规模健康增长的前提下继续提高ARPPU [47][48] 问题: 公司转向高质量增长战略后,对非付费用户的货币化策略是什么?除广告外,是否有其他策略? - 公司的运营重点是将非付费用户转化为订阅者,以建立忠诚用户群体并实现可持续收入增长 目前通过激励型广告、免费听音乐模式和在线学习措施来保留非付费用户并获得广告收入,同时还通过数字专辑、粉丝商品和单曲下载购买等粉丝经济相关收入来源实现货币化 [53][54][55] 问题: 本季度毛利率持续环比扩大,哪些驱动因素在未来有更大潜力进一步提高毛利率?是否有中期目标?今年的OPACs计划如何?净利润率趋势如何? - 收入增长,特别是订阅者和广告收入的增长,以及SVIP业务的增长是未来毛利率提升的关键驱动因素 公司通过成本控制和与版权所有者建立双赢合作关系来提高成本效率,预计2025年及以后毛利率仍有增长空间 2025年销售费用主要用于获取新用户和推广内容,预计会略有增加,但整体增长将低于收入增长,管理费用将保持平稳,净利润和净利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61][62][64] 问题: 公司在东南亚的国际业务机会如何?是否会在今年或明年进行投资? - 国际市场是公司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将继续推进平台建设,构建内容生态系统,参与海外市场的内容创作和线下演出机会 公司在东南亚市场表现良好,将继续投资该地区的业务 [69][70][71] 问题: 非音乐业务广告的前景如何?今年剩余时间的线下活动业务管道如何?在拓展新广告垂直领域和优化广告竞价系统方面有哪些举措? - 公司的广告收入在过去一到两年实现了强劲的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创新的激励型广告业务和免费听音乐业务 今年推出的在线赚钱业务模式有助于扩大用户基础,提高广告收入 公司采用腾讯集团的广告系统,该系统在行业内表现领先,有助于进一步增长广告相关收入 对于线下演出业务,公司将继续提高演出质量,支持艺术家巡演和本土IP活动,通过提供优质的现场表演体验来扩大SVIP用户基础 [76][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