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干细胞疗法
icon
搜索文档
干细胞疗法迎来重大突破!1型糖尿病治愈曙光初现
GLP1减重宝典· 2025-08-21 11:04
以下文章来源于内分泌早知道 ,作者关注内分泌的 全球生物医药领域传来重磅消息:Ve rt e x制药公司近日宣布,其针对1型糖尿病的革命性干细胞疗法VX- 880已正式获批进入3期临床试 验阶段。这标志着该疗法距离最终上市仅一步之遥,为全球数百万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治愈希望。 值得关注的是,VX- 880疗法若最终获批,不仅将解决胰岛细胞移植的供应瓶颈,更有望推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对 于长期关注医脉通的医疗从业者而言,这一疗法并不陌生。 内分泌早知道 . 深度分享内分泌用药经验、病例剖析、指南专业解读并紧跟国内外内分泌领域前沿进展,「每医健」旗下内容平台。 回溯至202 1年底,首例接受VX- 88 0治疗的患者布莱恩·谢尔顿实现"功能性治愈"的案例曾引发行业震动,被业界誉为" 1型糖尿病治愈 里程碑"。 ▍1次治疗,从胰岛素依赖到彻底摆脱——干细胞疗法的奇迹与挑战 从绝望到希望:首例患者的惊人转变 64岁的布莱恩·谢尔顿曾是一名饱受1型糖尿病折磨40年的重症患者,反复低血糖发作让他濒临崩溃。在接受VX- 880干细胞疗法前,他 的C肽水平几乎检测不到,并经历了5次危及生命的低血糖事件。然而,一 ...
默沙东、GSK抢着买慢病新药,哪些公司还有BD机会?|焦点分析
36氪· 2025-07-30 17:05
恒瑞医药与GSK的BD交易 - 恒瑞医药以5亿美元首付款、120亿美元里程碑金额将PDE3/4抑制剂HRS-9821海外权益及11个临床前创新项目独家选择权授权给GSK [1] - HRS-9821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新药,研发成本仅3843万元,7月初刚进入临床阶段 [1] - 11个打包项目涉及肿瘤和自免领域,但均处于临床前阶段 [1] COPD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COPD市场规模已突破200亿美元,但该领域十多年无新机制药物上市 [1] - 传统治疗药物以LABA、LAMA、ICS为主,代表产品GSK的Trelegy Ellipta 2024年Q1销售额达6.75亿英镑(同比+15%) [5] - 跨国药企主导市场,包括阿斯利康、GSK、勃林格殷格翰等 [3] PDE3/4抑制剂的市场机遇 - 2023年6月FDA批准首个PDE3/4抑制剂Ensifentrine,默沙东随即以100亿美元收购其研发公司Verona [1] - Ensifentrine上市半年销售额4200万美元,2024年Q1增至7130万美元,预计2035年销售峰值达40亿美元 [5] - 临床数据显示其降低中重度急性加重率36%-43% [5] PDE3/4抑制剂的机制优势 - PDE3抑制可快速扩张气管缓解呼吸困难,PDE4抑制具有抗炎作用 [6] - Ensifentrine对PDE3亲和度是PDE4的几千倍,起效快(几周内可见效果) [6] - 相比传统激素联用方案,新机制可覆盖50%经历急性加重的患者 [5] 中国药企在PDE3/4领域的布局 - 全球PDE3/4抑制剂研发领先企业均为中国公司,正大天晴TQC3721已进入3期临床并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 [9] - 海思科HSK39004处于2期临床阶段 [9] - 潜在买家包括勃林格殷格翰、阿斯利康等呼吸领域巨头 [9] COPD其他创新疗法进展 - 生物制剂靶向IL-4Rα(度普利尤单抗)、IL-5(美泊利单抗)、TSLP等通路,度普利尤单抗2024年销售额超140亿美元 [12] - TSLP靶点药物中,阿斯利康/安进Tezepelumab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2期临床显示可覆盖更广患者群 [12] - 干细胞疗法尝试修复肺泡结构,海南博鳌定价单次治疗15万元 [14] 未来COPD治疗市场趋势 - 传统药物(月费几百元)与创新药(如Ensifentrine月费3000美元)将形成分层选择格局 [14] - 创新药主要覆盖难治患者,推动市场差异化发展 [14] - 呼吸道领域正成为继肿瘤、自免后的新价值洼地 [2]
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内提取出成体干细胞 有助研究肌肉萎缩症等疾病新疗法
快讯· 2025-07-14 06:15
干细胞研究突破 -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德干细胞研究中心和丹麦奥胡斯大学科学家合作首次从灰鼠狐猴体内分离出成体干细胞 [1] - 该成果为开发更接近人类临床需求的干细胞疗法铺平道路 [1] - 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 [1] 医学应用前景 - 成体干细胞提取技术有助于研究肌肉萎缩症等疾病的新疗法 [1] - 使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使研究成果更具临床转化价值 [1]
Longeveron® Announces U.S. FDA Approval of IND Application for a Phase 2 Pivotal Registration Study Evaluating Laromestrocel as a Treatment of Pediatr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
Globenewswire· 2025-07-08 21:1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宣布其干细胞疗法laromestrocel的研究性新药(IND)申请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小儿扩张型心肌病(DCM),该疗法有望为这一罕见且致命疾病带来新治疗方案 [2][3] 公司情况 - 公司是临床阶段再生医学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再生药物以满足未满足医疗需求 [1][6] - 公司主要研究产品laromestrocel是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MSC)疗法产品,具有多种潜在作用机制和广泛应用潜力 [6][7] - 公司目前正在推进三个管线适应症,包括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HLHS)、阿尔茨海默病和与衰老相关的虚弱症 [9] - laromestrocel开发项目已获得五项重要FDA指定,HLHS项目获孤儿药指定、快速通道指定和罕见儿科疾病指定,AD项目获再生医学先进疗法(RMAT)指定和快速通道指定 [9] 产品获批情况 - FDA批准laromestrocel的IND申请用于治疗小儿DCM,获批IND申请可直接进入2期关键注册临床试验,预计2026年上半年启动2期临床试验 [2][8] 疾病情况 - DCM是儿童最常见的心肌病形式,约50% - 60%的小儿心肌病病例被诊断为扩张型,多见于男孩和婴儿 [4][5] - DCM病因多数无法确定,会导致心脏扩大、功能减弱,引发充血性心力衰竭 [4] - 小儿心肌病全球至少影响10万名儿童,DCM有效治疗选择有限,近40%患儿在诊断后两年内需心脏移植或死亡 [8] 各方观点 - 公司首席医疗官表示推进laromestrocel临床开发体现公司对开发罕见病创新干细胞疗法的承诺,该疗法可能改善患者生活 [3] - 佛罗里达大学专家称FDA批准是小儿心血管治疗重要里程碑,公司创新干细胞疗法有望成为治疗儿童心血管疾病的突破性进展 [4]
做“足”功课,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科技日报· 2025-06-24 09:12
糖尿病足患病现状与预防 - 我国20-79岁糖尿病患者人数到2030年预计将突破1.64亿人 [1] - 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1年新发率达8.1%,总截肢率高达19.3% [1] - 专家建议每日用38℃以下温水泡脚,穿透气棉袜与宽松鞋,每年至少做一次足部专项检查 [1][8] 糖尿病足病理机制 - 高血糖引发"血管-神经-免疫"三重打击,导致足部组织渐进性破坏 [2] - 高血糖导致血脂异常,胆固醇沉积形成动脉斑块,微血管基底膜增厚2-3倍 [2] - 糖尿病患者足部血流速度比健康人慢40%,组织供氧不足影响伤口愈合 [3] - 高血糖侵蚀周围神经,导致足部痛觉、温觉迟钝,引发足部畸形 [3] 糖尿病足治疗技术突破 - 基因工程改造干细胞技术实现14天内伤口愈合率超96% [1] - 干细胞衍生物(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促进伤口愈合方面表现显著优势 [4][5] - 抗生素骨水泥能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改善局部血液供应 [5] - 富血小板血浆辅助脂肪移植技术可缩短溃疡愈合时间,促进组织增殖 [6] 糖尿病足早期症状警示 - 足部皮肤温度较小腿低2-3℃,肤色从苍白转为暗紫 [7] - 出现间歇性跛行,步行距离逐渐缩短 [7] - 静息痛需立即就医,说明血管严重闭塞 [7] - 足部皮肤干燥皲裂、关节畸形、穿鞋尺码变小提示神经受损 [7]
晚报 | 6月11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6-10 22:48
低空经济 - 中办、国办印发文件支持深圳深化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探索通用航空业务 [1] - 全国3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发展纳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多地推出专项方案 [1] - 低空经济已在旅游、应急、农业、物流等行业落地,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达3.5万亿元 [1] 灵巧手 -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北京大学研制的智能灵巧手首次实现类人水平自适应抓取,登上《自然·机器智能》期刊 [2] - 灵巧手掌面70%面积集成高分辨率触觉感知,能根据触觉反馈实时调整动作 [2] - 灵巧手占人形机器人本体价值量30%,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450亿元,关键零部件需求将增加 [2] 干细胞疗法 - 我国首份干细胞处方药物艾米迈托注射液在北大人民医院开出,标志干细胞药品正式开启商业化临床应用 [3] - 干细胞具有再生修复能力,国家卫健委将其研究与器官修复列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 [3] - 干细胞技术被誉为第三次医学革命,更多难治性疾病患者将受益 [3] 传媒 - 腾讯音乐拟以12.6亿美元现金及不超过5.1986%股份收购喜马拉雅控股,后者品牌与运营保持独立 [4] - 腾讯音乐通过收购补足长音频短板,形成"音乐+有声书+播客"内容矩阵 [4] - 喜马拉雅可借助腾讯生态资源突破增长瓶颈,AI语音合成与多场景分发将强化"耳朵经济"入口 [4] ASIC - 全球首个AI处理器芯片全自动设计系统"启蒙"发布,关键指标达人类专家水平 [5] - 美国AI芯片出口管制或推动国产软硬件生态协同发展,国内ASIC进程加速 [5] - 具备IP积累与先进制程量产经验的ASIC定制服务厂商有望受益 [5] 创新药 - 渤健中国创新药物托夫生注射液商业上市,为全球首个SOD1-ALS精准治疗药物 [6] - 国内创新药数据在ASCO年会口头报告占比提升,2025年共73项研究中选 [6] - 创新药产业技术驱动周期持续,企业创新度提高 [6] 转基因 - 我国加快推进转基因育种产业化应用,重点支持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研发 [7] - 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转基因技术获政策强力支持,商业化进程或提速 [7] - 种业被定位为农业科技创新重中之重,种子与粮食种植板块市场空间或超预期 [7] 行业动态 - 中国和东亚至美国西岸集装箱海运费率跳涨94% [11] - 中国依法依规审查稀土相关物项出口许可申请 [11] - 创新药密集获批,龙头出海成效显现 [11] - 固态电池行业大会即将密集召开 [13] - 体育总局征集"十五五"体育发展规划意见,苏州拟征集"人工智能+"技术 [13] - 财政部开展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超3亿老年人将受益 [14]
干细胞疗法:临床突破与资本热浪
Wind万得· 2025-05-27 06:40
干细胞疗法概述 - 干细胞疗法利用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治疗疾病或修复受损组织,截至2024年12月全球已完成116项临床试验,覆盖帕金森病、糖尿病、心脏病等重大疾病 [2] - 干细胞按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按分化潜能分为全能、多能及单能干细胞,其中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造血干细胞为多能干细胞主要类型 [2] 政策与监管动态 - 美国FDA通过《干细胞研究促进法案》和RMAT加速审批通道推动干细胞疗法发展,欧盟通过"地平线2020"计划提供资金支持,韩国将再生医学列为国家增长引擎 [3] - 中国政策持续加码,《"十四五"生物经济规划》将干细胞列为前沿领域,《健康中国2030》强调技术突破,2024年"干细胞研究与器官修复"专项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全球干细胞疗法市场规模达3.8亿美元,预计2030年增至17.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4] 临床应用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MSCs) - MSCs来源广泛(骨髓、脐带等),全球超1300项临床试验,覆盖骨科、心血管及免疫性疾病 [5] - 韩国2011年批准全球首款MSCs药物Cellgram,美国2024年批准首款MSCs疗法Ryoncil治疗儿童SR-aGVHD [6] - 中国2024年受理127项MSCs新药IND申请,83项获默示许可,2025年首款干细胞药物艾米迈托赛注射液获批 [7]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 - iPSCs通过基因重编程获得,可分化为三胚层细胞,无伦理争议但存在潜在致瘤风险 [8][9] - 日本2018年启动全球首例iPSCs治疗帕金森临床试验,截至2024年11月全球187项iPSCs临床试验注册 [10] - 中国2024年28项干细胞新药临床试验获批,含2项iPSCs产品,UX-DA001注射液为首款针对帕金森的iPSC药物 [11] 资本动态 - 2025年中国干细胞治疗领域发生12起融资,总规模达6.3亿人民币,早中期项目为主,智新浩正A轮融资近2亿人民币为最高单笔 [12][13]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2024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细胞治疗列入鼓励类,北京核发首张干细胞《药物生产许可证》 [12]
干细胞疗法引领日本医学变革
科技日报· 2025-04-29 07:52
iPS细胞疗法临床进展 - 全球正在进行超过60项iPS细胞临床试验 其中近三分之一在日本开展 [1] - 2014年首例iPS细胞治疗黄斑变性案例显示移植细胞存活十年并阻止视力恶化 [2] - 2024年数据显示3名视网膜细胞移植患者术后一年细胞存活且安全 [2] - 大阪大学团队使用供体iPS细胞使3/4角膜患者视力持续改善 相关公司Raymei计划3年内获批临床试验 [2] 神经疾病治疗突破 - 京都大学2018年试验显示4名帕金森患者接受iPS细胞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其中1名恢复独立生活能力 [3] - 涉及12名患者的试验显示18个月后运动功能改善 [3] - 庆应义塾大学2019-2023年试验中4名脊髓损伤患者有1名恢复站立能力 另1名恢复部分肢体活动 [3] 产业化发展现状 - 日本2013年建立再生医学有条件审批制度 已有产品因疗效不足被撤回 [4] - 住友制药2018年建成全球首个供体iPS细胞产品制造设施 支持多项早期试验 [4] - 行业正积极扩大产能应对预期需求 [4] 技术路线与安全性 - 目前全球680多名iPS试验参与者中仅11人接受自体移植 [5] - 现有保障措施可清除多能细胞残留并进行致癌基因筛查 [5] - 近期发现EP300基因缺失案例促使监管考虑要求全基因组测序 [5]
BioRestorative Therapies(BRTX)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28 08:1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75%,达到40.1万美元 [10] - 2024年公司运营亏损1160万美元,较2023年的1520万美元亏损改善24% [10] - 2024年公司净亏损900万美元,即每股亏损1.16美元,较2023年的净亏损1040万美元(每股亏损2.47美元)改善14% [10] - 2024年经营活动使用的现金为820万美元,公司年末财务状况良好,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为1070万美元,无未偿债务 [1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BRTX - 100业务线 - 公司领先的临床阶段候选产品BRTX - 100是一种新型细胞疗法,用于治疗慢性腰椎间盘疾病(CLDD)的2期试验正在进行,共将招募多达99名受试者,在全美多达16个临床地点开展 [13] - 初步盲法视觉模拟量表(VAS)或Oswestry残疾指数(ODI)数据显示积极趋势,52周MRI图像与基线对比显示出潜在的椎间盘微环境重塑形态变化 [15] - 上个月,BRTX - 100慢性腰椎间盘疾病项目获得FDA快速通道指定,同时FDA批准了其针对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cCDP)的2期临床试验IND申请 [16][17] ThermoStem业务线 - 公司正在开发基于棕色脂肪干细胞(BADSCs)的细胞疗法,用于治疗肥胖和代谢紊乱 [19] - 与犹他大学医学院合作的临床前研究数据显示,该疗法可显著减轻体重和降低血糖水平,且无GLP - 1药物的一些负面副作用 [20][21] - 公司继续构建涵盖美国和国际市场的专利组合,第四季度知识产权资产进一步扩大 [21] - 公司与一家未披露的商业阶段再生医学公司就ThermoStem代谢疾病项目的潜在许可协议的讨论仍在进行中 [2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推进BRTX - 100和ThermoStem两个临床开发项目,专注于实现可持续盈利 [23] - 计划展示BRTX - 100治疗慢性腰椎间盘疾病2期试验更多患者的数据,并期望数据与之前趋势一致 [25] - 利用腰椎试验数据,推进BRTX - 100在颈椎疾病治疗的2期试验,有望节省成本和时间,并将技术平台拓展到其他肌肉骨骼适应症 [18][25] - 继续扩大ThermoStem知识产权资产,确保长期市场独占性 [26] - 高效管理现金储备,执行战略目标,减少对资本市场的依赖 [2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在2024年各业务领域执行良好,2025年有很多令人期待的事情 [8] - 基于BRTX - 100的初步数据,相信2期试验将达到主要和次要终点 [15] - 获得FDA快速通道指定和IND批准是重要里程碑,公司期待与FDA更紧密合作推进临床项目 [16][17] - 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财务表现稳步改善,增长计划带来财务灵活性,有望减少对资本市场的依赖 [26][2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与激光分销商Cartessa的合作是首次涉足非生物制品公司的商业合作,预计未来收入会更稳定,且公司有机会通过其他分销商推广产品,近期可能有相关商业机会的公告 [59][6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成像中看到的环形撕裂的解决和突出尺寸的减小,是自发发生的吗?患有退行性椎间盘疾病的患者通常不会自行改善吗? - 回答:这不是自发发生的,尤其是环形撕裂。对于早期退变且肌肉变化是影响因素的膨出,有可能自行改善,但在退行性疾病中,如果不是肌肉相关问题,而是椎间盘退变,就不会自行改善。看到这些症状的改善是令人鼓舞的 [33][34] 问题2:从治疗下背部疾病转向颈椎疾病项目,这是一次性的机会主义扩张,还是有更广泛的战略将BRTX - 100扩展到其他肌肉骨骼适应症? - 回答:这是战略选择,因为如果产品对腰椎有效,对颈椎也应该有效。公司已解决了椎间盘体积等方面的调整问题。如果BRTX - 100获批,公司希望将其应用到脊柱以外的其他低氧环境的治疗中。利用腰椎试验数据进入颈椎2期试验,节省了时间和成本,也为进一步应用到其他肌肉骨骼适应症奠定了基础 [37][39][41] 问题3:颈椎项目计划直接进入2期,且预计是较小规模的研究,是否有意将其设计为类似腰椎间盘疾病项目的注册启用研究? - 回答:是的,公司希望利用获得的快速通道指定和腰椎试验的经验,跨越监管障碍,为两个项目更快获得监管批准 [43] 问题4:请重复一下腰椎试验的入组情况更新,预计何时完成100名患者的入组,2025年的现金消耗预计是否与2024年相似? - 回答:2025年现金消耗预计与2024年相似,甚至可能略少,2026年肯定会减少。公司暂未公布入组人数,但入组情况良好。公司正在探索与FDA快速通道指定相关的监管机会和策略,以缩短试验时间、减少患者数量并寻求加速监管路径,在与FDA沟通并明确情况后再公布入组信息 [49][50][52] 问题5:Cartessa未来的收入是会波动还是更稳定? - 回答:预计未来会更稳定,但这是公司首次与非生物制品公司合作,需要时间来建立销售策略。公司对Cartessa的合作承诺感到鼓舞,也有机会通过其他分销商推广产品,近期可能有相关商业机会的公告。公司认为生物化妆品平台的机会不止于与Cartessa的合作 [5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