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对外开放
搜索文档
《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
快讯· 2025-07-15 15:06
《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 金十数据7月15日讯,《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 章《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文章指出,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是在 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要以国内大循环吸引 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 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外贸、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市场化、法 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鼓励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打造开放层次 更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 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要坚持在法治基础上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夯实高水平开放的法治根基。 (新华社) ...
《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快讯· 2025-07-15 15:06
《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金十数据7月15日讯,《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 章《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文章强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 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 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新华社) ...
《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
快讯· 2025-07-15 15:06
政策方向 - 中国利用外资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没有变化也不会改变 [1] - 国家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 [1] 市场优势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拥有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 [1] - 市场蕴含巨大投资和消费潜力 [1] 制度环境 - 已形成比较健全的外资利用法规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 [1] - 长期保持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 被公认为世界最安全国家之一 [1] 投资前景 - 中国始终是外商理想 安全 有为的投资目的地 [1] - 投资中国等同于投资未来 与中国合作意味着与机遇同行 [1]
“十四五”的高分成绩单(望海楼)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2 05:25
经济发展成果 - 经济总量连跨3个10万亿元台阶,增量预计在35万亿元以上,超过世界经济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 [1] -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1] - 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较2020年增长超10万亿元 [2] 绿色转型与能源效率 - 成为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1] - 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 [1] - 能源转型走在了世界前列 [1] 民生福祉与社会发展 - 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4亿多人次 [2] - 托位数达到574万个,比"十三五"末增长125% [2] - 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 [34][2] 对外开放与外资政策 - 关税总水平降至7 [3%][2] -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清零",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减到29项 [2] - 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 [7万亿元,超过"十三五"期间的总额][2] 创新与物质基础 - 制度优势更加巩固、创新活力更加强劲、物质基础更加雄厚 [3] - "十四五"在中国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3]
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人民日报· 2025-07-08 06:28
地瓜经济理论内涵 - 比喻企业向外投资开拓市场同时通过资本技术回流反哺家乡产业形成共同发展效应[2] - 体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鼓励企业跳出本地谋发展并反哺家乡产业壮大自身[2] - 体现勇于开拓进取意识支持企业对接全球市场资源科技人才等高端资源[2] - 体现扎根特色坚韧品质鼓励企业聚焦专业领域做深做精形成特色经济[2] - 体现合作共赢开放胸襟指明企业发展应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2] 理论实践意义 - 破除地区保护市场壁垒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有利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3]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资源配置能力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3] - 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对全球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配置影响力[3] 政策实施方向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高开放水平支持企业更大范围参与竞争[4] - 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包容审慎监管保护经营主体权益激发企业活力[4] -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公信力[4] - 鼓励跨区协作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4] - 支持壮大特色产业制定强基政策发展总部经济吸引企业回归[4] - 构建产业高校创新平台联合体促进专精领域发展[4]
中欧合作是助力欧洲发展的积极力量(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7-06 06:02
中欧关系发展 - 中欧关系50年历程整体保持发展,各领域交往合作密切,战略、经贸、绿色、数字领域高层对话取得丰富成果 [1] - 中欧秉持伙伴定位、加强对话合作能实现互利共赢,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 [1] - 欧洲面临国际影响力下降等挑战,中欧合作有助于欧洲因应挑战,中国高质量发展为欧洲带来机遇 [1] 中欧经贸合作 - 2024年中欧货物贸易额达7858亿美元,新能源领域贸易合作表现突出 [2] - 2023年中国对欧盟绿地投资达53亿欧元,同比增长48%,2024年双方双向投资存量达2600亿美元 [2] - 中欧经贸合作增强双方对外贸易韧性,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欧洲发展带来红利 [2] 战略协同与全球治理 - 中欧战略协同有助于加强欧洲战略自主,提升欧盟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2] - 双方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平台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 - 中欧在全球治理、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合作密切 [2] 产业升级与技术合作 - 中国在电动汽车、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技术为欧洲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3] - 中国企业在欧洲建设本地工厂,带动当地就业和技术升级,中欧货物贸易支撑欧盟约300万个就业岗位 [3] - 中欧经济互动有助于缓解欧洲经济疲软和移民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 [3]
充分释放制度型开放红利 上海自贸试验区77条试点措施将复制推广
快讯· 2025-07-04 15:29
充分释放制度型开放红利 上海自贸试验区77条试点措施将复制推广 智通财经7月4日电,记者从国新办今天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了解到,国务院近日印发通知, 将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成熟、成效明显、风险可控的77条试点措施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商务部部长助 理唐文弘介绍,77条试点措施中,34条将推广至其他自贸试验区,43条将推广至全国。措施聚焦7个方 面,包含服务贸易领域的8条措施、货物贸易领域的12条措施、数字贸易领域15条措施、知识产权保护 领域的8条措施、政府采购领域的15条措施、"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的13条措施以及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的6条措施。 商务部部长助理 唐文弘:在自贸试验区自主开展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试验,并向更大范围复制推 广试验成果,是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商务部将 会同各地方、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因地制宜抓好落实,重点推进企业和群众 急需的试点举措落地见效,在更大范围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充分释放制度型开放红 利。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大家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3 08:26
中国共产党领导优势 - 制定和实施具有高度一致性和连贯性的长期战略 并高效调动全国资源 [1] - 实现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提前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1] - 坚持长期目标的战略定力 动员全社会的组织能力 各级政府和各领域间的协调能力 面对挑战的政策稳定力 [1] 政治制度特点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凝聚各政党共识 避免多党恶性竞争 [2] -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感情上贴近群众 在态度上尊重群众 在工作上依靠群众 [2] 经济发展方向 - 强调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高水平对外开放 [3] - 通过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 为外商提供确定性 [3] -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率企业家代表团围绕人工智能到中国调研 [3] 国际经贸合作 -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与中国政府签署总额3000万英镑的贸易安排协议 是西方国家商界与新中国签订的第一个贸易协定 [2] - 中国不断创造机遇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4]
多向赋能,中国外贸竞争力稳增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3 08:19
全球贸易环境与中国外贸表现 - 5月全球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2个月低于荣枯线,贸易保护主义和不确定性对全球贸易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1] - 前5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元,同比增长2.5%,展现较强韧性和国际竞争力 [1] - 中国对美进出口下降,但对东盟、非洲、"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9.1%、12.4%、4.2% [3] 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与多元化战略 - 中国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并为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出口提供便利 [2]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通过区域合作应对国际贸易不确定性 [2] - 外贸企业积极布局多元化市场,如南美洲和非洲等新兴市场,以规避风险 [3] 产品结构优化与市场竞争力 - 前5个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3%,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18.9% [4]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7.4%,光伏、锂电池等绿色技术产品逐步替代传统低附加值商品 [4] - 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技术密集型产品成为外贸增长新引擎 [5] 政策支持与贸易便利化 - 中国进出口银行扩大外贸信贷投放,优化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6] - 海关总署扩大AEO认证企业范围,优化出口退税流程,提高通关效率 [6] - 在海南全岛和15个城市(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出通关、税收、支付等便利化措施 [6] 外贸发展前景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稳经济、稳外贸政策接续发力,基本面稳中向好 [7] - 中国外贸有信心面对各种风险挑战,长期向好的趋势未变 [7]
工行北京分行以金融之力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搜狐财经· 2025-06-30 04:16
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 - 中国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1] - 金融业改革是开放的重要动力,金融对外开放政策带来国际合作机遇 [1] - 工行北京分行以创新金融工具、深化跨境协同、优化服务生态为着力点,支持开放型经济 [1] 跨境金融服务创新 - 为中石油国际投资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落地百亿规模"数字货币桥"资本业务 [4][10] - 为中船集团与卡塔尔能源LNG运输船项目提供10亿美元跨境担保支持 [5][6][8] - 为A企业办理4000万美元出口信用证福费廷业务,助力南美市场拓展 [6]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 - 为联合石化新加坡提供12亿美元跨境美元融资和65亿元跨境人民币融资 [9] - 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完成中石油近百亿元跨境结算 [10] - 深入了解石油贸易全链条运作模式,为油企提供贴身服务 [9] 高端制造业出口支持 - 中国造船产业三大指标连续十五年全球第一,中船集团承接卡塔尔18艘27.1万立方米LNG船订单 [5] - 船舶预付款保函是重要金融工具,工行北京分行为中船办理10亿美元保函 [6] - 支持高端装备"走出去",践行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 [6] "两区"建设与金融创新 - 北京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区"政策叠加的城市 [13] - 工行北京分行落地20项创新政策,包括自贸区跨境资金集中运营、本外币合一账户等 [13] - 2024年优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政策 [13] 跨国公司资金管理 - 为中化集团、中粮等10家企业首批落地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 [14] - 与中化财务公司合作设计境外贸易项下集中付款业务方案,成为全国首发样板 [14] - 为中粮办理本外币外债、放款等业务,降低财务成本和汇率风险 [14] 跨境贸易便利化 - 北京实施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政策试点 [15] - 为海普欧泰克创新"海关单一窗口+企业网银结售汇+跨境付款"模式,单笔业务耗时减少10分钟以上 [15] - 助力构建安全、开放、有活力的贸易外汇结算环境 [15] 外资企业服务 - 为施耐德电气提供外汇集中询价服务,确保全国关联公司外汇交易成本一致 [17] - 协助国民养老保险引入德国安联集团2.84亿元战略投资 [18] - 创新设计资本项目业务登记流程,实现账户与资金跨境制度突破 [18] 全球化经营支持 - 北京诚栋国际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完成2000多个工程营地建设 [17] - 工行北京分行通过本外币、境内外"一揽子"金融服务助力科技企业品牌"出海" [12] - 为央企全球化布局提供支撑,深入了解行业全链条运作模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