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搜索文档
A股大牛市:历史与未来
国投证券· 2025-08-13 11:33
A股历史牛市类型分析 - 基于流动性的牛市(2014-2015年):由改革预期驱动,缺乏盈利支撑,行业轮动呈现"大金融搭台、科技成长接力"特征,期间A股盈利增速不足5% [7][8] - 危机后经济修复驱动的基本面牛(2008-2009年):受"四万亿"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带动,周期品与消费、新兴产业交替领涨,持续10个月 [7][25] - 制度红利与盈利增长共振的"戴维斯双击"牛(2005-2007年):在股改、汇改及宏观繁荣背景下全板块普涨,后期蓝筹领涨,持续28个月,企业ROE升至18% [7][41] - 先流动性后基本面的混合型牛市(1999-2001年):经历科网泡沫驱动的短期冲高后转向能源等顺周期板块 [7][55] 各类型牛市特征比较 - 宏观环境:2014-2015年GDP增速从7.7%降至6.8%,2008-2009年GDP单季增速从15%降至7%,2005-2007年实际GDP增长11.4% [8][25][41] - 流动性:2014-2015年连续降准降息,2015年1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调降1.5%、1.65%;2008-2009年"四万亿"计划配合大规模降息降准;2005-2007年外汇占款从5.4万亿元攀升至7.1万亿元 [17][33][46] - 行业表现:2014-2015年非银板块全年累计上涨121%,建筑行业83%;2008-2009年有色金属累计收益216.96%,煤炭210.43%;2005-2007年非银行金融涨幅达1300.67% [21][39][54] A股未来牛市展望 - 参考日本2012-2018年新旧动能转换经验:制造业替代房地产支撑经济,地产+建筑占GDP比重企稳,制造业占比持续回升,GDP平稳波动 [2][63][68] - 预期路径:财政发力-地产企稳-新旧动能完成转化,可能出现系统性普涨定价,类似日本2012-2017年反转定价 [3][67][71] - 阶段划分:当前处于"新胜于旧"阶段,后续将过渡至"旧的绝唱"阶段,顺周期品种将领涨 [3][68][74] 新旧动能转换四阶段定价 - 第一阶段"新旧交织"(2000-2008年):改革推动宏观经济复苏,杠铃策略有效性不强 [74] - 第二阶段"新胜于旧"(2009-2012年):新旧分化加剧,形成高股息-信息科技为核心的杠铃策略 [68][74] - 第三阶段"旧的绝唱"(2012-2013年):旧经济触底迎来估值修复,房地产股价大涨 [68][71][74] - 第四阶段"新的时代"(2014-2018年):科技+出海成为绝对主角,旧动能丧失投资价值 [71][74]
国电南瑞股价微跌0.09%,主力资金连续五日净流入
金融界· 2025-08-09 01:30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8日收盘,公司股价报22.0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2元,跌幅0.09% [1] - 当日成交量为334051手,成交额达7.37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960.30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9675.32万元 [1] 行业与业务 - 公司属于电网设备行业 [1] - 业务涵盖电力自动化、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 [1] - 是国内电力系统自动化及信息化领域的核心企业之一 [1]
中国石油收盘上涨1.04%,滚动市盈率9.69倍,总市值16050.9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8 19:03
公司表现 - 8月8日收盘价8.77元,上涨1.04%,总市值16050.94亿元,滚动市盈率PE为9.69倍 [1] - 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7531.08亿元,同比-7.34%,净利润468.07亿元,同比+2.30%,销售毛利率21.09% [1] - 主营业务涵盖原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天然气销售及新能源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油气、新能源、炼化新材料等 [1] - 143家机构持仓,均为基金,合计持股45748.60万股,持股市值39.12亿元 [1] 行业对比 - 石油行业平均市盈率12.96倍,中值30.68倍,公司PE排名第8位 [1] - 公司PE(9.69倍)低于行业平均(12.96倍)及中值(30.68倍),市净率1.03倍低于行业平均1.22倍 [1][2] - 同业对比:中国海油PE 9.24倍、广汇能源PE 12.39倍、中国石化PE 15.38倍,公司估值处于行业中低水平 [2] - 行业总市值对比:公司16050.94亿元居首,中国海油12457.60亿元次之,广汇能源352.84亿元位列第三 [2]
大港油田:"干"字当头培植产业增长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7 06:07
核心业务发展 - 公司正在推进非常规能源页岩油效益开发、储气库扩容增容建设、中深层地热项目以及北斗智能终端应用[1] - 公司立足油气勘探开发进入非常规时代的背景,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变革控降本部区块自然递减,同时加快发展页岩油、致密油等非常规领域及海上区块、流转区块开发[1] 新能源与储气库业务 - 公司结合地热资源丰富和环渤海地区储气中心优势,加快推动新能源和储气库业务规模高效跨越式发展,目标建成多能互补、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1] 数智化转型 - 公司持续深化信息化补强工程,规模推广数智油田1.0成果,并加快推进数智油田2.0建设[2] - 作为集团公司北斗项目首批试点单位,公司构建"平台+应用+终端+服务"全链条体系,强化北斗技术与油气生产深度融合,使北斗时空数据成为安全生产的"智慧眼"和"守护者"[2] 战略部署与执行 - 公司通过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等方式深入学习贯彻集团公司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发展具有特色的新质生产力,以二次创业姿态推动高质量发展[1]
国网、南网、华能、华电、国电投、中能建、中电建等央企部署下半年工作重点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6 17:29
电力能源央企下半年工作重点 - 新能源开发、新型储能、电力市场机制完善、海外业务拓展成为核心发力方向 [2] -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加速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 - 强化储能技术攻关与商业模式创新 [2] - 积极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并加快"走出去"步伐 [2] 国家电网重点工作 - 着力强基固本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3] - 坚决打赢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和防汛攻坚战 [3] - 做好公司"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3] - 加大电网投资力度加快重点工程建设 [3] - 积极服务新能源发展加强新能源并网消纳 [3]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3] 南方电网重点工作 - 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重中之重 [5] - 落实新增新能源并网规模目标提高新能源利用率 [5] - 打造云南、海南省域级高比例清洁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5] - 聚焦电力电子技术装备、先进构网技术等关键领域加大研发投入 [6] - 推动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运行 [7] 华能集团重点工作 - 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坚持基地型规模化开发模式 [8] - 当前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1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54% [8] - 加快大基地开发建设 [8] 华电集团重点工作 - 确保新疆天山北麓800万千瓦项目全面投产 [9] - 高标准建成全国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 [9] - 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力度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9] 国家能源集团重点工作 - 重点突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技术、储能技术等关键技术 [10] - 加快"数智国能"建设打造人工智能大模型体系 [10] - 持续扩大新能源装机规模科学布局绿色氢氨醇、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 [10] 大唐集团重点工作 -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1] - 科学做好"十五五"规划提升资产质量 [11] 国家电投重点工作 - 加大新能源资源获取力度持续推动核电、大基地、海上风电等重大项目建设 [12] - 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取得新突破 [12] 国家电投子公司重点工作 - 内蒙古公司年内新能源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 [13] - 黄河公司聚焦高效光伏发电、新型储能等前沿领域 [13] - 广西公司全力推动90万千瓦海风项目开工 [13] - 重庆公司聚焦"零碳园区""零碳乡村"、虚拟电厂等 [13] 其他央企重点工作 - 国投集团要全力以赴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14] - 中国广核集团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 [15] - 中国能建系统谋划"十五五"战略布局 [16] - 中国电建加快发展战新产业坚定不移走向海外 [17]
双杰电气:股东周宜平计划减持不超过约1356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21:17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中智能电网占比55.21% 新能源占比44.29% 其他业务占比0.51% [1]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周宜平计划自公告发布后3个交易日内开始减持 减持期限为3个月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3] - 计划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1356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7% [3] - 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在任意连续90天内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 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在任意连续90天内不超过2% [3]
ST易事特:总计回购约3207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7:29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中高端电源装备占比56.74%,新能源占比42.51%,其他业务占比0.75% [1]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5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约3207万股,总金额约1.07亿元,占公司总股本1.3776% [3] - 回购股份最高成交价4元/股,最低成交价2.35元/股 [3] - 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的股份约1683万股,回购金额约5497万元,已于2024年11月4日完成 [3] - 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的股份约1525万股,回购金额约5198万元,已实施完成 [3]
长江电力发电量增加半年赚129.84亿 上市后派现2072.7亿分红率64.94%
长江商报· 2025-08-01 07:48
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5.87亿元,同比增长5.02% [1][2] - 归母净利润129.84亿元,同比增幅达14.22% [1][2] - 扣非净利润131.18亿元,同比增长15.37% [1][2] - 净利润增速远超营业收入,反映出公司通过精细化运营和成本控制提升盈利能力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创出半年度历史新高 [2] 发电量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六座梯级电站总发电量约1266.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1% [1][3] - 第二季度总发电量约689.77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加1.63% [3] - 业绩增长主要系六座梯级电站发电量同比增加所致 [3] 业务布局 - 主要从事水力发电、抽水蓄能、智慧综合能源、新能源、投融资和配售电等业务 [2] - 经营区域覆盖中国、秘鲁、巴西、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 [2] - 水电总装机容量7179.5万千瓦,其中国内水电装机7169.5万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的16.45% [2] 投资与财务 - 2021年至2024年投资净收益分别为54.26亿元、46亿元、47.50亿元、52.58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投资净收益为9.07亿元 [4] - 2024年财务费用111.31亿元,同比减少14.29亿元 [5] - 2025年一季度财务费用24.81亿元,同比减少3.72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连续三个季度改善,从2024年二季度末的64.32%降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59.65% [5] 分红情况 - 2022年至2024年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200.92亿元、200.64亿元、230.74亿元 [1][5] - 连续三年分红金额超200亿元,2024年分红金额创历史新高 [5]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达2072.7亿元,分红率达64.94% [1][5] 新能源发展 - 积极推进"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示范项目 [4] - 江苏如东二期100兆瓦/200兆瓦时共享储能项目成功并网 [4] - 金下"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稳步实施 [4]
7月“软数据”放缓
搜狐财经· 2025-07-31 15:45
制造业PMI - 7月制造业PMI为49.3,低于前值的49.7,过去5年、10年7月环比均值分别为-0.3、-0.2,今年7月环比-0.4,放缓幅度略大于季节性 [1][4] - 新订单指数为49.4,低于前值的50.2,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1,低于前值的47.7,订单放缓幅度(环比-0.8)大于生产放缓幅度(环比-0.5) [6][7] - 生产指数为50.5,低于前值的51.0,终端需求减弱原因包括汽车零售环比下降19%、30城地产成交同比-21.2%、工业部门生产活动收敛 [6][8] 价格指标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5,高于前值的48.4,出厂价格指数为48.3,高于前值的46.2,环比分别上升3.1和2.1个点 [8][9] - 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销售价格上行,"反内卷"政策升温可能是主要驱动因素 [3][9] 非制造业与建筑业 - 7月非制造业PMI为50.1,低于前值的50.5,过去10年7月环比均值为-0.4,今年表现基本正常 [4] - 建筑业PMI为50.6,低于前值的52.8,新订单指数为42.7,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1.6,高温暴雨灾害和基建支出放缓是主因 [11][12][13] 企业预期与BCI指数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创4个月新高,名义GDP改善逻辑支撑微观预期 [11] - BCI指数为47.7,较6月下降1.6个点,分项显示销售前瞻指数51.1(前值54.6)、利润前瞻指数44.3(前值43.8) [13][14][15] - 消费品和中间品价格前瞻指数分别为40.1和31.1,反映中期价格预期未巩固,企业融资环境指数46.1(前值49.1) [15][16] 政策与配置线索 - 服务消费、"两重"(重大战略、重大项目)、新兴支柱产业、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是政治局会议明确的结构性线索 [18] - 下半年需关注名义GDP改善领域,减少胜率视角配置,增加赔率视角配置 [18]
新城发展(01030)下跌5.26%,报2.52元/股
金融界· 2025-07-31 10:12
股价表现 - 7月31日盘中下跌5 26% 截至09 52报2 52元/股 成交2753 86万元 [1]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包括住宅开发 商业开发 商业运营管理 社区零售 新能源及股权投资和资产管理 [1] - 业务覆盖中国香港 美国加州 德州等地区 提供全生命周期生活服务方案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892 27亿元 净利润4 91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