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

搜索文档
苏州规划(301505) - 苏州规划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18:10
公司业务成果 - 2024 年新增专利 10 项,其中发明专利 2 项;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9 项 [1] - 截至 2024 年末,拥有专利 76 项,其中发明专利 10 项;拥有著作权 61 项,其中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52 项,作品著作权 9 项 [1]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 2023 年度下降,原因是新增订单不及预期、项目周期延长、项目回款下降,收入和毛利下降,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3] - 2024 年度毛利率和净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盈利水平下降原因同上 [3] 公司发展规划 - 围绕国家战略部署及苏州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等政策导向,聚焦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为苏州市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 - 未来加强投资者沟通与市场信心管理,通过公告和业绩说明会传递战略进展与竞争力;加强市场拓展和客户维护,强化订单获取能力,提高回款效率,改善收入和利润水平 [2] - 2025 年董事会围绕战略升级、治理优化、风险防控、创新驱动四大核心,平衡短期业绩压力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 [3][4] - 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相关工作开展,抓紧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智慧城市等业务契机,深耕原有业务区域,开拓新市场区域,提升市场占有率和业务规模 [4][10] - 持续强化管理体系升级完善,提高组织效能,优化业务流程,加强成本管控;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和激励机制制定,吸引和培养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人才队伍 [4] - 重点研究谋划发展战略,聚焦主业优化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迭代巩固市场地位;加大主业产业链延伸拓展步伐,开拓新兴领域;坚持数字化转型与科技赋能,加大数智化领域研发投入,通过数实融合带动智慧城市规划和新质生产力应用,增强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 [5] 行业发展前景 - 规划设计与工程设计行业未来受益于新型城镇化、双碳目标及智慧城市建设政策红利,加速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 [5] 其他业务进展 - 报告期内参与成立奥帕低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低空经济相关业务领域进行技术储备、人才培养,与合作伙伴展开业务探索和尝试 [5]
祥鑫科技(002965) - 2025年05月0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8 17:44
行业发展前景 - 汽车领域智能驾驶技术应用普及,预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1] - 户用光储一体化市场规模增长快,受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推动 [1] - 智能机器人方面,工业机器人持续增长,服务机器人渗透率提升,人形机器人进入汽车装配线,随着AI赋能,服务机器人渗透率将继续提升 [1] - 算力服务器方面,AI需求推动市场增长,国产芯片生态逐步完善,大模型训练需求带动高性能服务器,相关厂商份额继续提升 [2] - 低空经济方面,eVTOL物流与城市交通试点落地,通感一体网络建设推动安全监管体系完善,无人机物流和城市交通应用逐步增加 [2] 行业及公司本期业绩 汽车行业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连续两年突破3000万辆大关,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超40% [3]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 [3]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汽车零部件全年营收50.02亿元,占比74.18%,同比增长12.86% [3] - 2024年公司海外市场营收6.29亿元,同比增长12.89%,墨西哥子公司营收高速增长 [3] - 2024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2.78亿千瓦,同比增长28%,公司光储设备营收12.17亿元,占比18.04%,同比增长123% [3] - 通信及服务器等产品的营收为4.17亿元,占比6.19% [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44亿元,同比增长18.25%,归母净利润3.59亿元,净利润率为5.34% [5]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6.36亿元,扣非净利润8279万元,净利润率5.06% [5] 公司盈利增长点 - 智能机器人领域,联合客户、科研院所共建全链条能力,复制新能源赛道成功路径 [4] - 低空经济领域,全面布局万亿级市场,与头部客户达成战略合作 [5] - 冷媒直冷的液冷方案,力争今年获得客户批量订单 [5]
九大建筑央企一季度营收净利双降,政策支持下二季度业务有望加速跑
华夏时报· 2025-05-08 15:10
| 建筑央企 | 净利润 | 同比 | 营业收入 | 同比 | | --- | --- | --- | --- | --- | | 中国建筑 | 150.13 | 0.60% | 5553.42 | 1.10% | | 中国中铁 | 60.25 | -19.46% | 2485.64 | -6.21% | | 中国交建 | 54.67 | -10.98% | 1546.44 | -12.58% | | 中国铁建 | 51.51 | -14.51% | 2567.62 | -6.61% | | 中国电建 | 26.36 | -12.03% | 1425.60 | 1.61% | | 中国能建 | 16.12 | 8.83% | 1003.71 | 3.05% | | 刘母国母 | 16.07 | -40.00% | 1222.72 | -18.46% | | 中国化学 | 14.45 | 18.77% | 444.99 | -0.98% | | 中国核建 | 5.51 | -1.01% | 295.49 | 1.77% | | | | 注:制图/刘昱汶 数据来源: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整理 | | | 华夏时报(ww ...
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成果亮相“数字中国”
长江日报· 2025-05-07 14:36
武汉云亮相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武汉云作为武汉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平台亮相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题为"数据赋能·智慧连接"[1] - 展示了数据治理、数据应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创新成果[1] - "武汉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和"城市'一网统管'市区一体化平台"成为峰会焦点[1] 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 - 整合桥隧、燃气等重点设施的多维数据,构建全域监测体系[2] - 实现从"被动应急"到"主动预警"的转变[2] - 助力筑牢城市安全防线[2] 城市"一网统管"平台 - 以"高效处置一件事"为目标,打破部门间信息孤岛[2] - 整合公安、城管、应急等数据资源,构建"数字驾驶舱"[2] - 实现事件智能派单、提级联动,提升城市治理协同效率与精细化水平[2]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 展示"收数、治数、用数、保数"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6] - 依托城市信息模型(CIM)构建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6] - 全国首创"万物标识体系",为城市实体赋予唯一"数字身份证"[6] 数据安全与资源管理 - 构建覆盖物理安全到运维安全的七层云原生防线[6] - 一体化数字资源管理平台已归集全市240个应用系统数据[6] 生态建设与数字化转型 - 推动建设武汉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创新中心、武汉数字人才实训基地等平台[6] - 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武汉数字经济蓬勃发展[6] - 计划为更多城市提供可复制、可落地的智慧城市方案[6]
重庆220亿超级独角兽,要IPO了
创业邦· 2025-05-07 11:19
公司概况 - 特斯联是中国前五的公域操作系统型AIoT产品提供商,其AIoT操作系统TacOS应用于智慧城市及多个行业,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成本 [2] - 公司从智能门锁业务转型为估值超过210亿的AI独角兽,背后投资方包括光大、京东、万达、金地、科大讯飞、商汤、IDG资本等知名机构 [2][10] - 创始人艾渝为80后创投大佬,曾主导投资美团点评、商汤科技、蔚来、小鹏汽车等20家独角兽 [3][4] 创始人背景 - 艾渝毕业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金融学硕士,曾任职摩根大通全球投资银行并购部,亲历2008年金融危机 [4] - 2015年主导光大控股新经济投资部门,管理近千亿资产,投资覆盖新经济领域超30%头部项目 [4] - 2015年亲自下场创业,将特斯联从智能门锁公司转型为AIoT企业,注册资本100万元 [6][7] 业务与技术 - TacOS是亚洲最早支持公域空间全场景应用的AIoT操作系统之一,采用分层设计实现规模化落地 [14][16] - 聚焦四大AIoT应用场景:AI产业数智化、AI城市智能化、AI智慧生活、AI智慧能源 [14] - 绿色智算体解决方案兼容华为昇腾、昆仑芯等国产芯片,适配DeepSeek-R1/V3等前沿大模型 [25] - 产品及解决方案已覆盖全球160余座城市,落地近万个空间场景 [12][19] 融资与估值 - 完成11轮融资,总规模约60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地方国资、产业资本、央企投资平台等 [28][32] - 2024年D++轮融资后估值达21619亿元,IPO前艾渝持股2661%,光大控股系合计持股2589% [32][33] - 2024年营收1843亿元,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58%,AI产业数智化业务收入增长1629%至164亿元 [35] 财务与市场 - 2022-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2387亿元、803亿元及21亿元,主要因竞争性定价、研发投入及市场拓展 [36][37]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58%升至706%,第一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达297% [38] - 中国AIoT市场规模2023年达139万亿元,预计2028年公域AIoT市场规模突破7440亿元 [39] 全球化与标杆案例 - 海外标杆项目包括2020年迪拜世博会智能服务系统、深圳前海智慧城市中枢等 [20] - 产品覆盖阿联酋、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市场,成本仅为海外同类产品的1/3 [20] - 智能机器人在迪拜世博会服务1250万人次,提供递送、安防巡检等服务 [25][29]
华是科技一季度营收高增241.85% 短期盈利承压,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全景网· 2025-05-07 10:23
财务表现 - 一季度实现总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241.85% [1] - 归母净利润为-0.02亿元,同比下降65.86% [1] - 利润下滑主要受行业季节性因素及研发投入增加影响 [4] 行业背景 - 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达12% [1] - 智慧城市支出未来几年保持两位数增长,AI、边缘计算、云计算为关键引擎 [4] - "十四五"规划及数字政府建设政策推动行业爆发式增长 [1] 技术优势 - 拥有57项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及347项软件著作权 [3] - 核心技术包括AI图像识别、三维激光扫描、智能预警与控制等 [1] - 自主研发的"基于AI的场外电力场地作业移动安全监管系统"等多项技术获省级以上荣誉 [2] 业务布局 - 聚焦港航、监所、交通等特殊场景,提供定制化、智能化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1] - "客户需求+技术研发"双轮驱动模式,技术复用能力强 [3] - 参与修订《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等行业标准,巩固权威地位 [2] 市场前景 - 公司处于行业发展红利期,未来有望实现规模与效益双重提升 [5] - 产品结构优化与毛利率提升空间打开,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4] - 作为综合服务商,在顶层设计、系统集成、自主研发等领域具备竞争力 [4]
5月6日四川长虹涨7.05%,南方中证500ETF基金重仓该股
证券之星· 2025-05-06 17:1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5月6日公司股价上涨7.05%至11.24元 换手率8.81% 成交量406.58万手 成交额44.5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12亿元占总成交额9.25% 游资资金净流出1.59亿元占3.56% 散户资金净流出2.54亿元占5.69% [1] - 近5日融资净流入7744.32万元融券净流入2.21万元 融资余额与融券余额均增加 [1] 概念板块归属 - 公司涉及跨境支付、服务器、黑色家电、华为海思、大数据等28个概念板块 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军工等多个热门领域 [1] 公募基金持仓情况 - 35家公募基金重仓该公司 南方中证500ETF持有4745.98万股为最大持仓机构但较上季度减仓 [1][3] - 国泰中证全指家电ETF增仓至875.75万股 易方达中证家电龙头ETF新进十大持仓71.23万股 [1] - 博时成渝经济圈ETF等7只基金均出现减仓行为 广发中证全指家用电器ETF减仓至211.39万股 [1] 重点基金产品详情 - 南方中证500ETF规模948.72亿元 最新净值5.6288较前日涨0.48% 近一年上涨5.13% [1] - 基金经理罗文杰管理多只基金产品 南方中证500ETF联接(LOF)A任期内收益率87.7% 南方沪深300ETF任期内收益率100.74% [1] 指数成分股持仓变动 - 南方中证500ETF前十大重仓股中 胜宏科技774.63万股、赤峰黄金2145.70万股、芯原股份473.31万股及瑞心微267.69万股为新进持仓 [3] - 江淮汽车减仓至2239.22万股 光启技术减仓至1934.50万股 东山精密减仓至1750.94万股 [3] - 永泰能源、亨通光电、三角一郎及软通动力退出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名单 [3]
24年业绩符合预期,布局智慧城市机器人领域
华泰证券· 2025-05-05 23: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4.36元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侨银股份2024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1Q25业绩低于预期主要系收入低于预期、1Q24坏账准备转回所致公司新签合同年化金额保持增长,持续布局环卫机器人领域,完善智慧环卫生态体系,维持“买入”评级 [1] - 根据公司订单情况,下调环卫收入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76、0.82、0.85元(2025 - 2026年下调10%、15%)给予公司2025年18.9倍PE,目标价14.36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39.14亿元(yoy - 0.74%),归母净利2.89亿元(yoy - 8.71%);1Q25实现营收9.36亿元(yoy - 4.32%),归母净利0.68亿元(yoy - 29.73%)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82亿、42.13亿、43.14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12亿、3.36亿、3.49亿元 [6] 业务拓展 - 截至2024年末,在手待执行订单总额达420亿元,2024年新进入6个重点城市,在物业、人工智能装备等多领域实现突破性发展 [2] 产业布局 - 2025年2月公告拟出资不超过10亿元于江苏吴江投资侨银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总部项目,研发制造多种无人驾驶机器人产品 [3] 财务状况 - 2024年应收账款26.56亿元(yoy + 23.08%),经营现金流净额1.58亿元(yoy + 98.29%),资本开支3.96亿元(yoy - 23.78%),2024年DPS 0.1元,同比持平;1Q25经营现金流净额1.98亿元(1Q24 - 0.67亿元),回款同比改善 [4] - 2024年8月披露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9亿元,用于“城市大管家”装备集中配置中心及智慧城市管理数字化项目 [4] 可比公司估值 - 可比公司2025年预期PE均值为18.9倍 [5]
一位西班牙学者眼中的成都“隐藏副本”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2 13:32
城市发展规划 - 成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活质量的平衡 在高新科技和文创产业发展的同时 公园城市建设和社区打造提升生活品质[1] - 天府绿道作为全球最长绿道体系 规划总长度16930公里 截至2024年底建设总里程超过9000公里 实现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功能协同[3] - 绿道系统配备完善服务设施 包括小商店 厕所和自行车修理点 形成社区生活服务圈[5] 文化产业创新 - 宽窄巷子作为历史文化地标与活力社区结合体 融合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商业业态[7] - 东郊记忆通过旧工厂改造为文化艺术产业园区 举办音乐现场 戏剧表演 艺术展览和时尚市集等文化活动[10] - 皮影艺术光影秀与火车头非遗市集轮番登场 提供数字艺术展等现代化文化体验[10] 科技创新能力 - 高新区新川产业园聚集多行业高新科技企业 展现城市科技创新实力[12] - 人工智能技术与智慧城市体系深度融合 以大模型为基础提升系统分析预测决策的及时性与精确度[14] -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相互赋能 形成创新之城的发展格局[14] 国际城市对标 - 成都与巴塞罗那在历史文化 美食 创意产业等方面具有高度相似性 包括建筑 科技 游戏 旅游和会展领域[15] - 巴塞罗那通过足球产业带动教育 场馆和文创周边等全产业链发展 形成单产业带动多产业进步案例[17] - 成都可借鉴目标群体差异化营销策略 针对游客 求职者或求学者制定个性化城市推广方案[19] 城市品牌价值 - 欧洲市场对成都认知主要集中于熊猫形象 实际城市具有更多元的故事挖掘空间[20] - 成都独特魅力在于同时发展文化创意与高新科技产业的同时 保持高质量生活环境 区别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繁忙生活方式[20]
研判2025!中国大屏幕拼接系统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行业需求量仍将保持上升趋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2 10:32
大屏幕拼接系统行业概述 - 大屏幕拼接系统由投影显示单元组合拼接而成,具备高亮度、高分辨率、色彩还原准确等特点,核心器件包括P光学引擎、图像处理器等,通过图像控制软件实现画面控制[3] - 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大屏幕投影墙、投影机阵列、控制系统,其中控制系统为核心,分为硬件拼接、软件拼接、软硬结合拼接、嵌入式硬件拼接四种类型[3] - 主要应用于安防监控、指挥调度、会议室、展示中心等领域,满足监控中心、指挥中心等场所对信息可视化的高需求[1][1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大屏幕拼接系统销售量达423千台,销售额88.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43%和9.02%[1][13] - 驱动因素包括大型活动、体育赛事、商业展示对高清超大显示的需求增长,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和公共设施升级[1][13] - 显示面板作为核心组件,2024年中国产量达167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4%[9] 产品技术分类 - 主流产品分为LCD、DLP、PDP三大体系: - **LCD**:低功耗、重量轻、寿命长,但拼缝明显,适用于小型会议中心[5][6] - **DLP**:拼缝小(<1mm)、画质柔和,但价格高,应用于公安、军队、交通等高端领域[5][6] - **PDP**:亮度均匀但可靠性低、耗电高,适用于对拼缝要求不高的场所[5][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显示面板、光学引擎、图像处理器等原材料及零部件[7] - **中游**:系统集成企业(如GQY视讯、威创集团)负责组装与研发[7][15] - **下游**:公安、交通、政府、金融、能源等应用领域,需求直接影响行业发展[7] 竞争格局 - **国际厂商**(如巴可、三菱电机)占据高端市场,技术品牌优势显著[15] - **国内企业**(如巨洋神州、GQY视讯)以性价比和服务取胜,主导中低端市场[15][17][19] - 行业集中度提升,具备自主研发和供应链整合能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15] 应用场景拓展 - **智慧交通**:用于交通管理指挥中心,2024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达2467亿元(+7.26%),政策推动下需求持续增长[11] - **智慧医疗/教育**:AI技术融合实现影像诊断、个性化教学等场景应用[21] 发展趋势 - **技术融合**:AI算法(图像识别、语音合成)推动场景多样化,如医疗诊断、教育个性化[21] - **行业整合**: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加大,国内外企业加速竞争,本土企业通过定制化服务争夺份额[22] - **产业链协同**: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24] 代表企业 - **GQY视讯**:2024年上半年大屏拼接系统营收0.47亿元(-36.80%),覆盖应急、消防、交通等领域[19] - **巨洋神州**:提供智慧显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服务超1500家客户,覆盖政府、军队、能源等行业[17] - **威创集团**:国内控制室解决方案领导者,主营拼接显示单元及可视化行业解决方案[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