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猪周期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实施生猪产能综合调控 促进生猪市场逐步摆脱“大起大落”周期困境
央视网· 2025-08-13 08:11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末全国存栏生猪4.24亿头,增长2.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043万头,为正常 保有量的103.7%,接近产能调控合理区域上限。同时,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和上半年全国新生仔 猪量均处于历史高位,这意味着下半年和明年春节后生猪出栏将明显增多。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专家朱增勇称:"如果不及时采取产能调控,将有可能导致猪价在消费旺 季不旺,明年上半年尤其是春节后生猪养殖可能会出现亏损。" 当前,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第6轮"猪周期",随着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和猪肉消费增长趋缓,生产大起大 落、价格大涨大跌风险依然存在。8月第1周猪价已降至每公斤14.53元,同比下降28.1%。为此,农业农 村部会商研判,将实施有效的生猪产能综合调控。按目前的生产和消费趋势,全国需要再调减约100万 头产能,能繁母猪总量保持在3950万头左右。 朱增勇称:"引导生猪龙头企业发挥产能调控带头作用,合理淘汰能繁母猪,减少低质低效产能,适当 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避免盲目扩张'拼规模',降低 后期生猪供过于求的市场风险,保障生猪价格和养殖收益的稳定。" 大型企业去产能 避 ...
农业行业周报:建议关注饲料的回升周期和养殖的边际改善-20250812
山西证券· 2025-08-12 18:39
行业投资评级 - 农林牧渔行业评级为"同步大市-A"(维持) [1] 核心观点 - 建议关注饲料行业的回升周期和养殖业的边际改善 [1] - 生猪养殖行业从2024Q2开始进入盈利周期,但行业整体降负债仍需较长时间,盈利持续性或超市场预期 [4] - 2025年肉鸡行业业绩驱动因素可能新增需求回升变量,圣农发展处于业绩和估值底部 [5] - 2025年是宠物主粮品牌决胜关键年,需重点关注品牌利润端表现 [5] 行业表现 - 本周农林牧渔板块涨幅+2.52%,跑赢沪深300指数(1.23%),子行业中肉鸡养殖、果蔬加工、其他种植业表现居前 [2] - 领涨个股包括*ST中基(+15.84%)、正虹科技(+11.51%)、万辰集团(+10.87%) [24] 生猪养殖 - 本周猪价环比下跌:四川/广东/河南外三元生猪均价分别为13.30/15.39/13.83元/公斤,环比下跌2.92%/4.05%/3.82% [3] - 自繁自养利润45.13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134.14元/头 [3] - 猪周期本质是产能周期,当前行业财务状况为2006年以来压力最大 [4] 家禽养殖 - 白羽肉鸡价格7.14元/公斤(环比+4.54%),肉鸡苗价格3.13元/羽(环比+21.79%) [3] - 肉鸡养殖利润0.62元/羽 [3] - 鸡蛋价格6.70元/公斤(环比-6.94%) [3] 饲料加工 - 2025年6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2767万吨,环比降0.1%,同比增6.6% [54] - 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比36.3%(同比+2.5个百分点),豆粕用量占比13.7% [54] - 海大集团海外饲料业务或成新增长点 [3] 重点公司推荐 - 生猪养殖:温氏股份、神农集团、巨星农牧、唐人神、新希望 [4] - 饲料:海大集团(买入-A) [7] - 肉鸡:圣农发展(买入-B) [7] - 宠物食品:乖宝宠物(增持-A)、中宠股份(增持-A) [7] 数据追踪 - 全球玉米2025/26E产量预计1263.66百万吨(7月值) [95] - 全球大豆2025/26E产量预计427.68百万吨(7月值) [96] - 全球小麦2025/26E产量预计808.55百万吨(7月值) [97] - 全球大米2025/26E产量预计541.27百万吨(7月值) [98]
牧原股份上市以来年度首亏
新华网· 2025-08-12 13:47
业绩表现 - 2023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9亿元至47亿元 去年同期盈利132.66亿元 同比转亏 为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1] - 2023年累计销售生猪6381.6万头 较上年同比增长超4% 销售收入同比下滑超9% 为1082.17亿元 [1] 产业链布局 - 公司正谋划打通生猪养殖产业链上下游环节 与锅圈食汇深度合作在南阳建立锅圈牧原猪肉食品园区 [1] - 公司实控人秦英林和钱瑛夫妇曾通过牧原集团参与锅圈基石投资 认购1000万美元 在四名基石投资者中金额最高 [1] - 公司向养殖业下游屠宰加工业务布局已久 2023年中报显示屠宰肉食板块占营收16% [2] - 2023年共计屠宰生猪1326万头 同比增长80% 产能利用率由2022年的25%提升至46% [2] - 截至2023年6月末 在河南、山东、安徽、东北等地区成立25家屠宰子公司 已投产10家屠宰厂 投产产能合计2900万头/年 [3] 业务运营 - 2023年屠宰肉食业务尚未实现盈利 但头均亏损水平由2022年的120元左右下降至2023年的70元左右 [2] - 2024年屠宰肉食板块将持续开拓市场 优化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 加强内部生产运营管理 以争取早日实现盈利 [2] - 公司继续拓展屠宰业务销售渠道 不断提升运营能力 更好地服务下游客户 [3] 新能源业务 - 2023年公司接连成立四家新能源子公司 经营范围涵盖发电业务、输电业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 [3] - 公司表示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为满足各场(厂)自身需要 余电上网 降低养殖、屠宰过程中的用电成本 并无跨界经营计划 [3]
农业的“新”周期和“大”趋势
2025-08-11 22:06
农业行业研究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行业与公司概述 - 纪要涉及行业包括生猪养殖、奶牛养殖、肉牛养殖、白鸡养殖、黄羽肉鸡、饲料、动保、种植和宠物食品等农业子行业[1][3][6][16][18][23][26][27][28][29][31][34] - 重点提及公司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圣农发展、海大集团、瑞普生物、隆平高科、大北农、中宠股份、佩蒂股份、乖宝宠物等[3][13][14][25][28][30][33] 生猪养殖行业 周期特征与驱动因素 - 生猪养殖周期一般为3-4年,受能繁母猪存栏量驱动,能繁母猪是最核心前瞻指标[1][2][4] - 非洲猪瘟常态化抬升行业成本中枢,价格低点从每公斤10元以下提升至12-13元[4] - 规模化可能延长周期至5-7年并放大价格振幅,美国经验显示价差扩大[5][9] - 二次育肥增加猪价扰动,存栏时间1-2个月,积极性受短期价格预期影响[9] 当前周期与政策影响 - 反内卷政策旨在减少能繁母猪数量(从4050万头降至3950万头)和降低出栏体重至120公斤[10][11] - 预计2026年生猪均价或升至每公斤16元以上,高点可能达18-19元[11][14] - 牧原股份2026年头均盈利或接近500元,总利润可超400亿元(出栏量8000多万头)[14] 投资建议 - 投资节奏分三阶段:产能去化预期、价格上涨兑现、持续高盈利[12] - 建议关注牧原(成本约12元/公斤)、温氏等核心资产[13][15] - 中小型标的如神农德康利华可能受反内卷影响成长速度[13] 奶牛养殖行业 - 奶牛从配种到产奶需两年以上,泌乳期形成稳定现金流[16] - 当前奶价从4.5元/公斤降至3元/公斤左右,预计2026年迎来新周期[16][17] - 龙宝宝出生意愿提升及新生儿补贴政策或改善需求[17][19] - 港股上游牧业企业处于基本面最差时期,2026年有望迎来新周期[22] 肉牛养殖行业 - 生长周期长(配种到出栏需两年以上),扩繁系数低(一年一胎)[18] - 消费升级驱动,价格呈震荡向上趋势,中小散户退出明显[18][20] - 规模化程度低(不到40%),进口依赖度高[20][21] - 活牛短缺可能持续到2026年,外盘牛肉价格上涨[21] 禽类养殖行业 白羽肉鸡 - 海外引种占比高,受禽流感及引种政策影响大[23] - 2025年祖代鸡引种量约120万套,相比2024年下滑[23] - 圣农作为龙头市占率有望提升,901 plus版本改进料肉比数据[25] - 需求从2017-2018年的40多亿只增至当前七八十亿只[25] 黄羽肉鸡 - 价格与猪肉相关性更强,主要面向家庭消费[26] - 关注标的包括利华和温氏[26] 饲料与动保行业 - 海大集团水产料利润占比大,普水产品价格回暖[27] - 2026年特水品种预计接力改善,海外市场拓展迅速[27] - 动保企业需关注非洲猪瘟疫苗进展和宠物动保领域[28] - 瑞普生物在宠物药和疫苗市场渗透力强[32] 种植与转基因 - 种植赛道依赖政策传导,关注转基因育种和粮价[29] - 转基因已进入大面积示范阶段,推荐隆平、大北农[30] - 全球贸易摩擦和极端天气影响粮食安全主题[30] 宠物行业 - 宠物食品国产化率最高,品牌突出[31] - 宠物医疗和用品领域相对滞后但潜力大[31] - 推荐中宠、佩蒂和乖宝等公司[33] 农业新趋势 - 出海战略、转基因产业持续发展及宠物新消费[34] - 农业大制造业出海表现亮眼[6]
早报 | 英特尔CEO周一将赴白宫;百果园董事长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鹤岗开发百万元高档小区;猪价跌破14元创年内新低
虎嗅APP· 2025-08-11 08:14
生猪行业 - 生猪价格创年内新低,8月10日报13.77元/公斤,环比下跌8.3%,同比下跌33.6% [2] - 农业农村部将实施生猪产能综合调控,引导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 [2] - 上市猪企7月份生猪销售收入普遍同比两位数下跌,行业处于第六轮"猪周期"供强需弱阶段 [2] 房地产市场 - 鹤岗新建商品房均价五年间从3046元/㎡上涨至3860元/㎡,涨幅超800元 [3] - 鹤岗2023年外地人购房5680套,占新建高端楼盘购房者约10% [3] - 鹤岗新建高档住宅项目售价达5500元/㎡,176平方米户型售价约97万元 [3] 消费行业 - 百果园董事长表示不会降低水果品质来迎合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 [4][5] - 公司认为仍有成本优化空间,但坚持不做品质让步 [5] 科技行业 - 华为将于8月12日发布AI推理领域突破性技术,可能降低对HBM技术的依赖 [18] - 苹果宣布下月将Apple Intelligence中的ChatGPT核心模型升级至GPT-5 [24] - GPT-5将支持实时对话翻译和屏幕级视觉智能等新功能 [26][27] 汽车行业 - 宝马及华晨宝马召回超23万辆i系列电动车,涉及起动器发电机连接松动等问题 [28] -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拜访华为任正非,交流产业竞争态势和未来格局 [19][21] 金融行业 - 幻方量化市场总监涉嫌6年套取券商返佣1.18亿元,其中2000余万元流向个人 [15][16] - 公司称此为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佣金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17] 企业治理 - 伯朗特总经理要求固定月薪200万元及"公司利润-1元"年终奖被董事会否决 [23] - 第十大股东发布公开信要求修改公司章程,恢复正常治理结构 [23]
猪价创年内新低 生猪“反内卷”大幕开启
搜狐财经· 2025-08-11 00:28
生猪市场现状 - 8月10日国内生猪价格报13 77元 公斤 环比 同比分别下跌8 3% 33 6% 创年内新低 [1] - 7月猪肉消费淡季导致猪价持续低迷 上市猪企销售收入普遍同比两位数下跌 [1] - 当前生猪产能阶段性偏高 农业农村部计划调减100万头能繁母猪以稳定市场 [1] 产能调控政策 - 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 为正常保有量的103 7% 接近产能调控上限 [3] - 调减能繁母猪产能的效果将在10个月后显现 影响远期生猪出栏量 [3] - 政策旨在引导行业减母猪 控二育 降体重 推动行业从出栏增长转向价值回归 [1][3] 猪周期特征变化 - 第六轮猪周期呈现周期缩短 波动加剧 产能韧性偏强 旺季不旺等新特征 [4] - 成本管控能力取代猪价波动成为影响养殖企业盈利的核心因素 [4] - 规模化养殖企业疫病防控体系升级是成本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上市猪企表现 - 牧原股份7月销售商品猪635 5万头 环比下降9 5% 销售收入116 39亿元 同比减少10 41% [6] - 温氏股份7月生猪销售收入48 77亿元 同比 环比分别下跌8 72% 0 87% [6] - 新希望7月生猪销量130 25万头 为3月以来新低 收入18 02亿元 同比下滑24 62% [6] 行业长期趋势 - 政策调控可能促进中小养殖户退出 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 [7] - 规模化猪企的利润中枢有望逐步抬高 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2][7] - 生猪价格波动收敛后 具备成本和资金优势的头部企业将更受益 [3][7]
猪价跌破14元创年内新低!生猪“反内卷”大幕开启
第一财经· 2025-08-10 18:22
能繁母猪产能调控 - 农业农村部引导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以防范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1] - 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为正常保有量的103.7%接近调控上限 [2] - 能繁母猪是远期生猪产能核心指标调减效果将在10个月后显现 [1][2] 生猪价格现状 - 8月10日生猪价格13.77元/公斤创年内新低环比同比分别下跌8.3%和33.6% [1] - 猪价较年初累计下跌13.9%跌破全行业盈亏平衡线 [2] - 7月猪价短暂反弹至15.3元/公斤后回落月均价格同比下跌逾30% [5] 行业供需格局 - 当前生猪产能阶段性偏高供强需弱格局显著 [1] - 夏季消费淡季加剧价格低迷上市猪企7月销售收入普遍两位数下跌 [1] - 消费缓步复苏叠加供给充足导致旺季不旺或淡季不淡特征 [3] 猪周期特征变化 - 第六轮猪周期呈现周期缩短波动加剧产能韧性偏强特点 [3] - 成本管控能力取代猪价波动成为影响盈利的核心因素 [3] - 规模化养殖户疫病防控体系升级是成本管控重要部分 [3] 上市猪企经营表现 - 牧原股份7月销售生猪635.5万头环比下降9.5%销售收入同比减少10.41% [6] - 温氏股份7月生猪销售收入48.77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下跌8.72%和0.87% [6] - 新希望7月生猪销量130.25万头为3月以来新低收入同比减少24.62% [6] 政策调控影响 - 政策通过调减产能引导行业从出栏增长逻辑向价值方向回归 [2] - 稳产保价政策或促进中小养殖户退出市场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 [7] - 规模化猪企利润中枢有望提高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渡 [1][7]
官方稳猪市,引导减产百万头母猪!养殖企业开始减重出栏
央视新闻· 2025-08-10 10:38
生猪产能现状 - 我国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占肉类总量的60%左右 [1] - 6月末全国生猪存栏4.24亿头同比增长2.2%能繁母猪存栏4043万头达正常保有量的103.7%接近调控上限 [1] - 5月龄以上中大猪存栏及上半年新生仔猪量均处历史高位预示下半年至明年春节后出栏量将显著增加 [2] 价格与周期特征 - 当前处于第6轮"猪周期"8月第1周猪价14.53元/公斤同比下跌28.1% [4] - 生产效率提升叠加消费增长放缓导致生产与价格波动风险持续存在 [4] 产能调控措施 - 农业农村部计划调减100万头能繁母猪将总量控制在3950万头左右 [5] - 龙头企业带头淘汰低效产能牧原已减少能繁母猪19万头计划年底累计削减32万头相当于减少900万头供给量 [8] - 调控手段包括控制出栏体重(如牧原商品猪均重从128公斤降至119公斤)及严控二次育肥 [6][7] 行业结构影响 - 全国1700万养殖场户中龙头企业出栏量占比超30%对产能调控起风向标作用 [6] - 大型企业通过全链条管控确保育肥猪直供屠宰场减少市场投机行为 [6][7] 政策与产业协同 - 综合调控旨在平衡供需关系降低周期性波动风险保障养殖收益稳定 [5][8] - 通过政策引导与产业协作推动行业从"大起大落"向稳定高质量发展转型 [9]
“二师兄”的身价要稳住 猪企开始给猪“减肥”了→
搜狐财经· 2025-08-10 08:33
生猪产能现状 - 我国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占肉类总量的60%左右 [1] - 6月末全国生猪存栏4.24亿头同比增长2.2%能繁母猪存栏4043万头为正常保有量的103.7%接近产能调控上限 [1] - 5月龄以上中大猪存栏量和上半年新生仔猪量均处于历史高位预示下半年及明年春节后出栏量将显著增加 [4] 价格与周期特征 - 当前处于第6轮"猪周期"8月第1周猪价降至14.53元/公斤同比下跌28.1% [6] - 生产效率提升与消费增长趋缓导致生产大起大落风险仍存 [6] - 专家预警若不及时调控春节后养殖或现亏损 [3] 产能调控措施 - 农业农村部计划调减100万头能繁母猪使总量维持在3950万头 [8][19] - 龙头企业带头淘汰低效产能牧原已减少19万头能繁母猪计划年底降至330万头累计削减32万头相当于减少900万头供给量 [18] - 控制出栏体重牧原商品猪均重从128公斤降至119公斤 [13] 行业结构性调整 - 全国1700万养殖场户中龙头企业出栏量占比超30%对产能调控具风向标作用 [11] - 企业强化流向管控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以遏制人为延长养殖周期行为 [16] - 政策与产业协同推动行业摆脱"大起大落"向稳定高质量发展转型 [19]
“二师兄”的身价要稳住 猪企开始给猪“减肥”了
央视新闻· 2025-08-10 08:21
生猪产能现状 - 我国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占肉类六成左右 [1] - 6月末全国存栏生猪4.24亿头 增长2.2% [1] - 能繁母猪存栏4043万头 为正常保有量的103.7% [1] - 5月龄以上中大猪存栏量和上半年新生仔猪量均处于历史高位 [1] - 8月第1周猪价降至每公斤14.53元 同比下降28.1% [1] 产能调控措施 - 农业农村部将引导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 [1] - 全国能繁母猪总量计划调减到3950万头左右 [1][4] - 龙头企业发挥带头作用 合理淘汰能繁母猪 [2] - 减少低质低效产能 严控新增产能 [2] - 控制肥猪出栏体重 减少二次育肥 [2][3] 企业具体行动 - 牧原从最高362.1万头母猪存栏减少19万头 [4] - 计划年底再减少13万头 总计减少32万头 [4] - 相当于减少900万头供给量 [4] - 商品猪均重从128公斤降至119公斤 [3] - 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育肥猪 [3] 行业影响 - 下半年和明年春节后生猪出栏将明显增多 [1] - 调控可避免消费旺季不旺和养殖亏损 [1] - 促进生猪价格平稳运行 [4] - 降低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 [4] - 1700多万养殖场户中龙头企业占比超30% [3] 产业发展方向 - 生猪产业正处于第6轮"猪周期" [1][6] - 通过政策与产业协同摆脱"大起大落" [6] - 迈向稳定健康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6] - 保障猪肉供给和价格稳定至关重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