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育率
icon
搜索文档
我问网友如何能刺激内需消费,得到了上千条回复
虎嗅APP· 2025-05-05 21:18
刺激消费的核心观点 - 提高农村老人养老金至全国平均222.6元/月,区域差异显著(上海超1000元,大部分地区仅一两百元)[4][5] - 严格执行劳动法落实双休和年假,增加休假时间促进消费[7][8][9] - 发放育儿补贴(如呼和浩特一孩1万、二孩5万、三孩10万)[10][11] - 降低房贷压力,建议返还购置税或下调利率转消费券[12][13] - 消费券政策推动社零增长(一季度增速4.6%,3月达5.9%,部分品类增速超20%)[14][15] - 以旧换新补贴显著(手机国补15%、深圳购车补1.5万)[15][16] 住房与消费潜力 - 一二线城市住房面积普遍不足(北京60%居民住一居/两居,上海70%房源为两室及以下)[31][32][35] - 提议增加低密度大户型住宅供给,改善居住条件释放消费(如家庭设备、休闲用品需求)[27][29][38] - 三四线建设别墅社区或吸引大城市人口回流[40] 收入分配与政策联动 - 最低工资涨幅滞后(深圳2015-2023涨24.1%,上海33.2%,低于日本同期32.1%)[21][22] - 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速(深圳2015-2023涨115.5%)远超最低工资增长[23][25] - 分配改革与扩大内需可对冲美国关税影响,形成双重收益[44][45][47]
GDP20强,谁的人口竞争力更强
虎嗅APP· 2025-05-02 22:06
以下文章来源于读城记工作室 ,作者阿力米热 读城记工作室 . 给我三分钟,带你看看这座城。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23000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读城记工作室 (ID:DUCHENGJIPLUS) ,作者:阿力米热,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省域经济竞争,也是人口的竞争。 31个省份的一季度GDP数据已经全部公布,至此,全国GDP二十强省份也已揭晓。在这20份成绩单中,15个省份的GDP增速超过或持平全国平均水平 (5.4%) ,展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山东省曾是全国"最敢生"的省份。不过,自2018年开始,广东就反超山东,并连续7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 "生娃靠广东"这个说法一点都不夸张。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为954万人,相比上年增加52万人,而广东一省就贡献了11.8%左右的人口增 量 (113万人) 。 当我们观察区域经济发展时,产业升级、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数据往往最先吸引目光。不过,决定经济长期竞争力的,还有人口结构这一关键因素。 那么,这些省份人口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在当下全国人口逐步减少的大背景下,广东、浙江、福建、安徽和陕西5省份 ...
高层建筑的弊端
集思录· 2025-04-30 21:31
房价跌了不少,看了下房子。个人是非常排斥小高层类型的楼房,买房也是只会考虑6层以内 的楼房, 以上风景基本都是不用抬头就能看到的,和站在地面上仰望的感觉完全不同。 哪个普通别墅 能看到这么丰富的景物?哪怕是高尔夫果岭,看多了也就那样吧。 心想则事成 我的两个弟弟都有自建房,但都买高层去了,四十多五十层。 我不喜欢高层甚至商品房: 人口密度大,上下班高峰期等电梯等得无可奈何。 共墙共楼板邻里摩擦多。 日后旧了的公共 维护总有那么一些自私自利的人不愿意出钱或者某些原因不能掏钱。 一栋楼那么多户总担心 某些不靠谱的人装修拆这拆哪影响整栋楼的结构安全。 房子的质量能否真的符合设计要 缺点如下: 优点也有: 孔曼子 买高层很大程度上图的是视野,窗外有无风景和遮挡大不一样,有没有时间看风景大不一 样。 我家成都市区普通高层,窗外多为老破小,但一公里内基本无遮挡。 我每天看风景的平 均时间大于1小时(躺在飘窗上看,顺便看书看手机)。 随便说十个我近一年内看到的风景吧: 1、折旧快,楼层高后期维护成本高 2、房龄大了电气线路、水管老化风险隐患大 3、突发性事件如火灾、地震难逃生(3楼以内起码扯个床单还是敢跳楼的) 4、地基下 ...
美国生育率有救了!爆马斯克与多人生超100个娃,网友:能者多劳
搜狐财经· 2025-04-30 11:50
"马斯克既能造人又能造车,劳动模范!" 美国《大西洋月刊》的记者伊丽莎白 在很多场合中,马斯克都曾表示过自己的生育观,只有生的多,才能推动人类文明避开断层的风险,人口降低会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和文明的进步。 2022年的时候,马斯克更是大谈生育理念,他认为头脑聪明的人不愿意生孩子,以后的人类就会被"笨蛋"取代,人类的整体智商会降低。 ·布鲁尼格给出惊天爆料,称世界首富马斯克很可能已经与多名女性生育了超过100个孩子。 好家伙,美国的生育率这下有救了,虽说马斯克生了娃并不是很想认,但是他确实很热衷于造娃,已经对外公开的孩子就高达14个。 马斯克为什么一定要生这么多孩子,他不怕20年后,自己遍布各地的亲生儿女互相结婚吗? 首富的百子军团 都说聪明的人应该多生孩子,把自己的优良基因传承下去,马斯克这下找到理由了,他把自己的种子散播在世界的各个地方。 为了改善这个弊端,他亲自上阵做贡献,身体力行地为"聪明人"群体扩大人口基数,绝不让"笨蛋"的含量增加。 截止到2024年年底,马斯克对外已经承认且公布的孩子有14个,包括他和历任妻子的婚生子,以及与其他女性通过试管技术生育的试管婴儿。 而美国记者的爆料让马斯克的"百子军团 ...
童年创伤很可能会让你变笨
虎嗅· 2025-04-29 08:12
研究者使用数字生成图像来改变男性和女性嘴唇的大小,并要求参与者对面孔吸引力进行评分。 32名参与者观看了168张面孔,包含7种从纤薄、正常到丰满的唇型,参与者有1.25秒的时间来对每张面孔的吸引力进行评分。 一、嘴唇厚一点真的更有魅力吗? 悉尼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探索了在欧美审美文化下,人们对嘴唇大小的偏好。 随着整形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改变外貌的手段越来越多,研究者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展现流行文化如何影响人们的审美偏好,从而 进一步影响人们追求"美"的方法。 最终得分最高的是薄唇男性图像和丰满唇女性图像。 图/实验用面孔图像 研究者还发现,女性参与者在对女性面部图像进行观察时,对丰满嘴唇的偏好更为强烈,而男性参与者则更喜欢嘴唇未改变的女性 面部。嘴唇偏好似乎受观察者自身性别的影响,但在男性面孔的评分中这种差异并不明显。这意味着女性丰唇的行为可能更多服务 于同性审美。 另一方面,嘴唇的对整体吸引力的影响似乎很容易被适应。在观察一段时间丰满嘴唇面孔后,人们对之后见到的所有丰唇面孔的评 分都会更高。这种对于嘴唇的适应(而非对整体面孔的适应)表明大脑似乎将嘴唇厚度编码为一个独立特征,将其与整体面部结构 分开。 人们对嘴唇 ...
美国记者大爆料:马斯克与多名女性生育了超100个孩子!
搜狐财经· 2025-04-28 20:45
"马斯克实际生育的孩子数量可能超过100个!" 按照美国《大西洋月刊》记者伊丽莎白·布鲁尼格的最新爆料,这位世界首富公开承认的孩子有14个,但实际数字可能早已突破三位数。 埃隆·马斯克,集科技狂人、美国金主、SpaceX和特斯拉的掌舵者为一体的男人,同时也是全球最受争议的父亲之一。 但目前这位风流首富的生育狂想与伦理争议被大家关注! 这位首富悄悄建立的庞大的 "子嗣帝国",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真的有100个孩子,他将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马斯克的"百子军团"计划·】——» 马斯克的生育观一直很"硬核"。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警告"低生育率是文明崩溃的前兆",甚至发推称"聪明人应该多生孩子"。 但这位科技狂人显然不满足于喊口号,而是身体力行地推进自己的"基因扩张计划"。 据知情人士透露,他私下将这一计划命名为"军团"(Legion),灵感可能来自古罗马的军事编制——毕竟,他的孩子数量真要凑齐一个军团,估计也差不 多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马斯克不仅与多位女性生育子女,甚至还被曝出以"生孩子"为借口,唐突地向陌生女性发出邀约。 美籍华裔网红蒂芙尼·方就曾收到过马斯克的私信,对方开门见山地提议"为他生孩子",吓得 ...
热点思考|应对低生育:海外经验与我国特征 —— “应对低生育”系列二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3-26 00:24
OECD经验显示,在生育率下降初期及时推出,家庭福利支出达GDP的2%-3%,政策后续效果较好。 具体来看,法国、瑞典等地,财政支持生育力度较大、 育儿制度体系更为完善,其总和生育率自2000年左右快速回升,目前已升至警戒线以上。而韩国、新加坡生育支持政策尚未有明显效果,或缘于推出时间较 晚、力度相对较低等。 二问:我国人口变化的特征?占比较高、青壮年为主的流动人口,生育意愿也明显下降 我国生育率持续下滑,从表象上看或部分缘于育龄女性占比下降,晚婚晚育现象明显。 2003年以来,我国育龄女性占总人口的比重自呈现波动下滑的趋势, 从2003年的20.99%下滑至2023年的16.96%。我国女性平均初婚年龄逐渐自1978年来逐渐上升,至2020年达28岁左右,同时我国女性粗结婚率自2011年左右迅 速下滑,至2023年已不足6%。 我国生育率下滑背后,与日本、韩国等东亚经济体发展经验类似。 随着工业化快速发展,当前我国育儿成本、女性受教育程度及就业率等均处世界较高水 平。同时,我国15-64岁女性劳动参与率自1990年来虽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与欧洲、亚洲等发达经济体相比仍处于较高的水平达70%左右,且我国劳动者 ...
生育补贴有用吗?
远川研究所· 2025-03-24 20:10
这两年,拥有伊利蒙牛的 呼和浩特 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 它给全国的孩子生产了最多的奶制品,但自己的新生儿却不够了。 2023年,呼和浩特的出生率从两年前的6.85‰降到5.58‰,该年死亡人口首次超过出生人口,人口自然增长转负,人口警铃拉响。 2025年3月13日,呼和浩特推出了全国力度最强的育儿补贴政策:一孩一次性发放补贴1万元;二孩补贴5万,每年发放1万直至孩子5周岁;三孩补贴10万, 每年发放1万直至孩子10周岁,此外,三孩还可以拥有择校选择权。 而国内第一个加码生育相关补贴的,是昔日钢铁重镇、五线移民城市 攀枝花 。2021年,攀枝花在全国范围内最先推出真金白银的育儿补贴发放,当地家庭二 孩、三孩分别可以领到1.8万元,每月发放500元直至孩子3周岁。 不过政策反响一般,虽然攀枝花连续四年常住人口增长,但2022年出生人口继续减少,2023年才略有回升,2023年6.81‰相比2021年的6.95‰,只能说拖住 了生育率的恶化。 真正补贴到位的,其实是位于湖北中部的五线城市 天门 。 与全国出生人口走势不同,从2016年起,天门的出生人口就已连续下降了8年,2024年生育相关补贴政策推行后,当年天门出 ...
看了一个美国博主对进口中国机械和美国机械的对比
虎嗅APP· 2025-03-08 21:42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加征关税难以削弱中国制造竞争力,美国制造需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中国制造长期挑战在于扩大本土市场,中国应降低育儿成本、加强劳动者福利提升生育率 [11][16][20] 美国加征关税情况 - 2月4日特朗普政府对从中国进口产品加征10%关税,3月4日再次加征10%,今年以来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关税水平上升20% [2][3] - 3月4日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开征25%关税,影响中国通过墨西哥等对美国的转口出口 [17] 中美工程机械价格对比 - 中国制造14马力、2个液压泵基础版工程机械3700美元,美国同类产品最便宜38000美元 [4] - 中国Derette DRT 450滑移装载机含25%关税价格8500美元,关税前6300美元,再加10%关税多付630美元,仍有竞争力 [4] - 中国Derette移动装载机15000美元,同配置美国Bobcat MT100或日本久保田SCL 1000价格4万美元以上 [5] - 美国基本款Ditch Witch SK900挖掘机44900美元,中国15000美元移动装载机加2000美元割草配件,美国同类配件加机械及税共约6万美元 [6] 中国工程机械价格构成及关税影响 - 15000美元中国制造蓝色机械,本身价格9300美元,运费约5000多美元,再加10%关税多930美元,约16000美元 [7] 中国制造对美国的影响 - 大量从中国进口制造业产品降低美国普通人生存成本,帮助美国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生存下去 [15] - 加关税对美国中小和小微企业造成巨大伤害,因美国制造机械成本高会吃掉企业利润 [16] 中国对越南、墨西哥出口情况 - 2018 - 2024年中国对墨西哥出口从440.1亿美元增至902.32亿美元,对越南出口从654.38亿美元增至1620亿美元 [13][14] 美国通货膨胀情况 - 2020 - 2024年美国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2%、4.7%、8.0%、4.1%、2.9%,相比2019年五年物价上涨20%多 [14][15] 中国制造长期挑战及应对措施 - 中国制造长期挑战是需求端本土市场能否做大,扩大本土市场受新生儿数量减少挑战 [20][25] - 2025年中国预计在降低育儿成本、加强劳动者福利两方面持续发力,如提高最低工资、增加假期等 [26] - 中国应把提升生育率作为战略工程,虽难以恢复正常更替水平,但早奖励、加大力度对中国有利 [27] 广深最低工资调整情况 - 2025年3月1日,广州最低工资从2300元调至2500元/月,深圳从2360元调至2520元/月,分别上调200元和160元 [21] - 广州上次调整在2021年12月1日,深圳在2022年1月1日,普工底薪上涨后加班工资随之上涨,实际月工资涨幅不止200元和160元 [22][24]
为什么结婚成了一桩亏本买卖?
虎嗅APP· 2025-03-04 21:32
婚姻趋势分析 -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量创1978年以来新低,仅610.6万对 [3] - 2024年离婚登记数量达262万对,加上诉讼离婚约300万对 [5] - 现代人对婚姻兴趣下降,离异人士反而被视为更自由群体 [6][7][8] 韩国社会矛盾 - 韩国结婚率和生育率全球倒数,核心矛盾在于现代化发展与儒家观念冲突 [9] - 韩国社会保障支出仅占GDP的11%,是同等经济水平国家的1/5至1/10 [9] - 儒家文化导致家庭承担过多社会责任,年轻一代拒绝接受这种模式 [10][11] 经济负担分析 - 韩国新婚夫妇平均结婚成本200万人民币,首尔房价达家庭年收入18倍 [13] - 韩国养育孩子至大学毕业需投入378万人民币,70%教育支出来自家庭 [14] - 每周照顾老人需42小时,相当于全职工作,养老压力巨大 [17] 政策与社会现象 - 韩国政府推出结婚补贴100万韩元、怀孕津贴200万韩元等激励政策 [23] - 2024年韩国总和生育率从0.72微升至0.75,仍远低于维持人口所需的1.3 [24] - 韩剧《毕业》和《好久不做》反映教育内卷和经济压力对婚姻的冲击 [15][20] 文化冲突 - 儒家"齐家"观念使家庭成为社会福利替代品,形成"家庭黑洞"效应 [19] - 现代年轻人将单身视为理性生存策略,拒绝成为责任转嫁对象 [22][23] - 韩国面临20年内将生育率提升至1.3以上的挑战,否则可能人口崩溃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