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
搜索文档
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提醒领区中国公民谨防电信诈骗
央视网· 2025-09-18 00:01
四、请勿与外界切断联系。部分不法分子惯以"安全""保密"为由诱使受害者断绝一切对外联系,从而实 现控制和摆布受害者的目的。在外期间,请与家人、亲友保持通讯畅通,时常"报平安",切勿听信诈骗 而主动"失联"。 五、如不幸遭遇诈骗,应保持沉着冷静,妥善保存证据并及时向当地警方报案,同时向国内公安机关报 警。如发觉个人信息泄露,请立即告知亲友,以防不法分子借机行骗。必要时,可拨打我馆领保电话求 助。 德国报警电话:110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收到多位领区 侨胞反映,接到手机上显示"未知号码"的录音来电,对方假冒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工作人员,谎称当 事人"有一份文件在馆里待取",引导侨胞下载境外通讯APP、提供个人信息并向国外银行账号汇款。在 此,驻法兰克福总领馆郑重提醒广大领区同胞: 一、请慎接陌生电话。不法分子常冒充驻外使领馆、国家反诈中心96110热线、外交部12308领保热线、 国内公检法、海关、驻在国快递公司等,并以技术手段将来电号码伪装成上述机构号码,请勿轻信。驻 法兰克福总领馆不会通过录音电话联系办证人,如您近期确在我馆办理护照换发等领事业务, ...
智破拍卖陷阱——建行湖北武汉白沙洲支行成功拦截涉老年客户资金诈骗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2 19:49
诈骗识别与防范 - 银行工作人员在客户办理转账业务时识别出收款方为拍卖公司并察觉潜在风险 主动核实转账用途和收款人信息[1] - 客户声称持有估值超过680万元的文物收藏品 被要求提前支付7万元平台服务费作为押金[1] - 通过企业信息查询发现拍卖公司未留存任何座机电话 该异常情况符合典型电信诈骗特征[1] 风险处置流程 - 银行启动应急预案 联系辖区派出所民警到场处理 民警与网点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半小时防骗劝导[2] - 经过联合劝阻 客户最终认识到可能遭遇诈骗并放弃转账 避免资金损失[2] - 公安机关对银行高效专业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客户资金安全保护措施给予高度评价[2]
327宗案件,损失2.3亿港元!平均每人被骗超70万港元,在港内地学生成电诈“头号目标”
第一财经· 2025-09-11 16:14
2025.09. 11 本文字数:2086,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林春挺 陆如意 据香港警方9月10日消息,一名就读香港大学的18岁内地女生,10日凌晨被发现从租住的大厦单位坠楼 重伤,送医后不治身亡。据悉,死者此前曾卷入一宗假冒官员的电话诈骗案中,不排除因此寻短见。香 港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案件。 第一财经记者多方了解发现,不仅仅是中国香港,在中国澳门,以及欧美读书的留学生,也都有过遭遇 电诈的经历,警方也提示如何防范诈骗风险。 因电诈"陨落"不止一例 上述类似的事件曾在去年发生。 据香港媒体报道,2024年,一名"港漂"学生因堕入"假冒内地官员"电话骗案而跳楼轻生。该名19岁学 生由辽宁来港读书,其后收到假冒内地官员的电话,对方指他涉及洗黑钱案,他闻言信以为真,答应按 对方指示交出款项,于是不断向家人和朋友借钱缴款,合共转账了约200万港元,最终因承受不了压 力,加上以为自己犯案而感到内疚,于是自尽。 今日,有知情者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了该事件的真实性:"这是真实的情况。" 据香港警方此前介绍,香港警方去年共接获327宗内地学生在港涉及电信诈骗案,损失总金额超过2.3亿 港元,平均每位学生被 ...
电诈盯上留学生!受骗细节披露,警方这样建议
第一财经· 2025-09-11 15:21
海外学子成电诈"猎物",警方呼吁加强防范意识。 据香港警方9月10日消息,一名就读香港大学的18岁内地女生,10日凌晨被发现从租住的大厦单位坠楼 重伤,送医后不治身亡。据悉,死者此前曾卷入一宗假冒官员的电话诈骗案中,不排除因此寻短见。香 港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案件。 第一财经记者多方了解发现,不仅仅是中国香港,在中国澳门,以及欧美读书的留学生,也都有过遭遇 电诈的经历,警方也提示如何防范诈骗风险。 因电诈"陨落"不止一例 上述类似的事件曾在去年发生。 留学英国的被骗经历 今日,有知情者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了该事件的真实性:"这是真实的情况。" 据香港警方此前介绍,香港警方去年共接获327宗内地学生在港涉及电信诈骗案,损失总金额超过2.3亿 港元,平均每位学生被骗超过70万港元,当中八成受害人是第一年到港读书就受骗,部分在开学前已被 卷入骗局。而被骗的内地学生,绝大部分被"假冒官员"蒙骗,家长也不知情。 这些电诈到底如何得逞?第一财经记者根据香港警务处官网公布的案例发现,香港警务处反诈骗协调中 心曾公布一起有关"假冒官员电话骗案"的手法。 2021年6月,一名受害人收到自称中联办人员的骗徒来电,声称其在内地发布虚假 ...
【防骗】建行反诈课堂,识破高额返利骗局
中国建设银行· 2025-09-11 14:37
电信诈骗模式分析 - 刷单兼职诈骗通过高额佣金吸引参与者 佣金高达15%并承诺每月三千元收入 诱导受害者扫描非官方二维码下载虚假APP[4] - 诈骗过程中采用小额返利获取信任 随后要求大额投入并最终拉黑消失 典型案例显示受害者损失8000元本金[5][6] - 投资类诈骗伪造导师聊天记录和内幕消息 宣称下载特定APP可稳赚不赔 通过虚假回报数据诱导入金[9][10] 诈骗操作手法 - 刷单诈骗要求垫资操作 受害者从小额投入开始 最终因无法提现造成资金损失[4][7] - 投资诈骗操控后台数据制造虚假盈利 案例显示投入997元回款300元 投入2996元回款900元 投入4995元回款1500元 制造高回报假象[10] - 两类诈骗最终均出现提现失败问题 诈骗方在获得大额资金后卷款跑路[11][12] 风险特征识别 - 所有诈骗均承诺高收益零风险 使用稳赚不赔等话术吸引受害者[9][12] - 诈骗平台均通过非官方渠道推广 要求下载私推APP或使用个人转账渠道[4][12] - 诈骗过程中均存在要求向个人账户转账的行为 这是明显的危险信号[12]
18岁内地女生坠亡,香港沙田“假冒官员”案超九成骗内地生
第一财经· 2025-09-11 13:08
2025.09. 11 本文字数:1496,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南英 据香港警方9月10日消息,一名就读香港大学的18岁内地女生,10日凌晨被发现从租住的大厦单位 坠楼重伤,送医后不治身亡。据悉,逝者此前曾卷入一宗"假冒官员"的电话诈骗案中,不排除因此 寻短见。香港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案件。 "在朋友圈看到这个消息,心里有点害怕。"在香港某高校读书的一名内地学子对第一财经记者 说,"以后还是要注意。" 据香港警方此前介绍,香港警方去年共接获327宗内地学生在港涉及电信诈骗案,损失总金额超过 2.3亿港元,平均每位学生被骗超过70万港元,当中八成受害人是第一年到港读书就受骗,部分在开 学前已被卷入骗局。而被骗的内地学生,绝大部分被"假冒官员"蒙骗,家长也不知情。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沙田警区相关负责人最近介绍,根据警方分析,沙田区内发生的"假冒官 员"骗案中,超过九成的受害人是内地生。 近期,香港警方举行新闻发布会就近期"港漂"学生被骗案数据及趋势、警方打击相关案件的工作进 行介绍。会上,警方展示了多条防诈骗短片,用真实案例来拆解专门针对"港漂"学生的诈骗手法。 常见的诈骗手段之一是利用招聘平 ...
18岁内地女大学生坠亡前遭电诈,警方揭秘诈骗电话套路
第一财经· 2025-09-11 12:53
根据警方分析,沙田区内发生的"假冒官员"骗案中,超过九成的受害人是内地生。 据香港警方9月10日消息,一名就读香港大学的18岁内地女生,10日凌晨被发现从租住的大厦单位坠楼 重伤,送医后不治身亡。据悉,逝者此前曾卷入一宗"假冒官员"的电话诈骗案中,不排除因此寻短见。 香港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案件。 "在朋友圈看到这个消息,心里有点害怕。"在香港某高校读书的一名内地学子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以 后还是要注意。" 据香港警方此前介绍,香港警方去年共接获327宗内地学生在港涉及电信诈骗案,损失总金额超过2.3亿 港元,平均每位学生被骗超过70万港元,当中八成受害人是第一年到港读书就受骗,部分在开学前已被 卷入骗局。而被骗的内地学生,绝大部分被"假冒官员"蒙骗,家长也不知情。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沙田警区相关负责人最近介绍,根据警方分析,沙田区内发生的"假冒官员"骗案 中,超过九成的受害人是内地生。 近期,香港警方举行新闻发布会就近期"港漂"学生被骗案数据及趋势、警方打击相关案件的工作进行介 绍。会上,警方展示了多条防诈骗短片,用真实案例来拆解专门针对"港漂"学生的诈骗手法。 常见的诈骗手段之一是利用招聘平台或假扮商家, ...
美国制裁缅甸柬埔寨电诈团伙:美国人每年被骗上百亿,成千上万人沦为奴隶
观察者网· 2025-09-10 18:12
美国制裁行动概述 - 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自9月8日起对东南亚大型跨国电诈团伙实施金融和外交制裁 [1] - 制裁针对缅甸瑞科科的9个目标以及柬埔寨境内的10个目标 [1] - 制裁旨在通过切断资金来打击犯罪行为 [6] 电诈产业的规模与影响 - 2024年东南亚诈骗活动给美国人带来的损失超过100亿美元 [1] - 缅甸至少有12万人、柬埔寨至少10万人可能处于被迫进行电信诈骗活动的环境中 [4] - 电诈产业通过"杀猪盘"式恋爱投资骗局、加密货币等手段进行诈骗 [1] 被制裁方与关联实体 - 缅甸被制裁目标与克伦邦瑞科科诈骗园区有关,该地被视为臭名昭著的虚拟货币投资诈骗中心 [4] - 制裁名单包括缅甸"亚太新城"诈骗园区开发者佘智江、克伦民族军成员丁温和索敏敏乌 [5] - 柬埔寨被制裁的4名个人和6家公司被控与西哈努克城和巴域的诈骗活动有关 [5] 电诈团伙的运作模式 - 电诈园区用虚假招聘广告诱骗普通人入场,随后拘禁并强迫他们从事电诈工作 [2] - 未完成诈骗配额的人会遭到拘禁虐待、殴打,部分受害者被迫从事性交易 [5] - 受制裁人员为非法资金流动提供安全保障,并亲自经营控制和支持克伦邦诈骗团伙 [5] 制裁的具体措施 - 被制裁实体和个人在美国境内或由美国公民持有、控制的所有财产及财产权益将被依法冻结 [6] - 任何由受制裁人员直接或间接持有50%及以上股份的实体同样将被冻结 [6] - 美国公民及在美国进行的交易均被禁止与这些被制裁实体发生涉及其财产或权益的往来 [6]
齐商银行科技支行成功拦截一起电信诈骗
齐鲁晚报· 2025-09-10 17:12
此前,科技支行工作人员接到党建共建社区网格员通知,辖区独居老人李女士需要协助转账服务。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支行立即安排员工上门服务。服务 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老人神色慌张,频繁查看手机,且手机屏幕上显示了陌生账号及"保密""尽快转账"等字眼。工作人员结合近期诈骗案例,耐心向老人 讲解常见诈骗话术,经半小时劝导,终于使老人醒悟,意识到所谓的"朋友求助"实为骗局。 得知此事,老人的女儿冷女士深受感动,特意送来锦旗,对齐商银行科技支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敏锐性表示肯定。 "要不是你们,我母亲的养老钱就没了!"近日,冷女士手持锦旗来到齐商银行科技支行,向工作人员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发文提醒防范电信诈骗行为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20:53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发文提醒防范电信诈骗行为 中新网悉尼9月5日电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5日发布公告,提醒领区中国公民防范冒用悉尼总领馆领事证件 咨询热线实施电信诈骗行为。 公告称,近日,多名中国公民反映,有不法分子冒用中国驻悉尼总领馆领事证件咨询热线(+61- 423023338)实施电信诈骗行为。上述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伪造来电显示号码,冒充我馆工作人员,恐 吓接电人涉及相关司法案件亟需处理,最终以"取保候审"为由诱骗转账。 一、我馆领事证件咨询热线主要功能是为领区中国公民办理领事证件业务提供咨询,该热线不会通知您 涉嫌违法犯罪,不会索要您的银行账户信息,更不会在通话过程中将您转接至国内公检法等任何机关单 位。 二、如遇可疑情形,建议挂断对方来电,登录中国驻外使领馆、中国外交部或国内公检法机关等官方网 站,查询电话号码并拨号联系,避免在手机通讯记录里直接点击对方来电记录回拨。 三、如不慎上当受骗,请第一时间向澳大利亚警方报案。如诈骗分子接收转账汇款的银行账户在中国境 内,可同时向本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 四、欢迎关注"中国驻悉尼总领馆"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防范电信诈骗相关信息。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特此提醒领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