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千万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产业对接,30余位湾区青年企业家调研助力粤西地市实施“百千万工程”
南方农村报· 2025-10-21 12:05
活动概述 - 活动由团省委主办,于10月14-17日举行,30余名来自广东省青年商会和深圳市青年创新发展促进会的湾区青年企业家参与 [1][2][3] - 活动深入湛江、茂名、阳江三市的县镇村一线,开展实地调研、产业对接与座谈交流 [3][4] - 活动聚焦海洋经济、农业科技、农文旅融合、产业转移等关键领域,旨在推动湾区资本、技术、人才、市场与县镇村发展潜力对接 [4][5][6] - 该系列活动自2025年7月启动,已覆盖粤东粤西粤北近20个县镇,开展数十场交流对接,初步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青年发力”的协同机制,十余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7][8][9][10] 湛江市调研重点 - 调研地点包括湛江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湛江湾实验室、赤坎老街、福东海大健康产业园、广东佳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及螺岗小镇等项目 [13][14][15] - 重点关注海洋科技领域,如湛江湾实验室在海洋装备、海洋能源、海洋生物及深远海智能养殖平台、浮式风电装备等前沿科研的突破性成果 [17][18] - 关注现代农业与文旅融合,包括赤坎老街通过“微改造”实现旧城改造与文旅融合,以及遂溪县福东海大健康产业园的中医药全产业链、佳淳农业的火山红薯种源研发与品牌化运营、螺岗小镇“农业+文旅+研学”融合发展模式 [19][20][21][22] - 湾区青年企业家与湛江兴乡青年座谈,初步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探索智慧农业、品牌营销等方面的合作潜力 [23][24][25][26] 茂名市调研重点 - 调研聚焦沉香产业、智慧农业、产业转移与非遗研学四大板块,走访电白区沙垌村、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粤西研究院、佛山(茂名)产业转移合作园及高州市分界镇杏花研学基地 [30][31][32] - 在“中国沉香第一村”沙垌村,考察沉香产业从育苗、加工到电商销售的全链条发展 [33][34][35] - 粤西研究院作为农业科技孵化高地,拥有“风洞实验室+数字港+北斗种苑”科技服务体系,引进122个新品种并带动超1800户农户增收 [36][37][38] - 考察产业转移园中国星光电、佛山照明等高州生产基地的智能化生产线,以及高州分界镇“杏花研学”项目通过“政府引导+村集体入股+市场运营”机制盘活乡村资源 [39][40] - 企业家探讨将数字营销经验与当地特色产业结合,共同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体系 [41][42][43] 阳江市调研重点 - 调研聚焦“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科技+农业”、“文创+文旅”三大主线,走访沙扒镇北额岭、渡头村、阳江市禾虫研究院、城西街道第一埒电商创意园、埠场镇果园村及广东一叶春风纸业有限公司 [45][46][47][48][49] - 在沙扒镇北额岭,海上风电已核准装机容量730万千瓦,建成全国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形成“风电+渔业+种业”的蓝色经济体系 [51][52] - 关注科技兴农样本,如阳江市禾虫研究院通过“研究院+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禾虫工厂化育苗与综合种养技术落地 [53][54] - 城西街道第一埒电商创意园构建“电商+人才+产业”生态,推动斗鱼等本土产品线上销售,年销售额突破3.2亿元 [54][55] - 埠场镇果园村依托关山月故居文化IP打造“山月故里·艺术原乡”项目,推动“文化+旅游+教育”融合;广东一叶春风纸业有限公司作为青年返乡创业代表,凭借产品创新一年内产值达2000万元 [56][57][58][59][60] 活动总结与展望 - 活动旨在搭建湾区青年企业家与县域兴乡青年之间的桥梁,助力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61] - 团省委表示将持续发动更多湾区青年企业家深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地,为“百千万工程”注入青春动能 [62][63]
“彩宝聚汕尾 璀璨链全球”首届汕尾国际珠宝展11月1日启幕
搜狐网· 2025-10-20 18:41
10月17日,我市召开2025年中国·汕尾彩色宝石产业发展大会暨首届汕尾国际珠宝展新闻发布会,对展 会情况作重点推介,并就汕尾珠宝产业发展优势作系统解读。据悉,本届展会以"彩宝聚汕尾 璀璨链全 球"为主题,将于11月1日在海丰县海迪温德姆酒店正式开幕。展会旨在推动汕尾彩色宝石产业从"幕后 加工"向"台前品牌"转型,构筑一个融合设计、文化与品牌的国际性产业平台。 产业升级:从"加工制造"迈向"标准引领" 从充当"幕后加工"的"无名英雄",到"全球品牌标准引领者",此次展会将展示汕尾真正把彩色宝石产业 打造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支柱产业的发展雄心。本届展会创新采用"主展区+分展区"联动模式。主展 区聚焦高端精品与国际展商,共设60个展位,吸引玉玲珑、爱迪生等国内知名品牌以及来自斯里兰卡、 韩国、波兰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深圳、扬州多地区的展团参展。届时,可塘、梅陇两大产业带分展区参 展商户总数将突破3000家,充分彰显了汕尾作为全国重要彩色宝石加工与贸易基地的完整产业链优势和 制造实力。 展会期间,全球《Gemports指数(GPI)》将首次在汕尾发布。该指数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珠 宝玉石首饰国检集团与泰国等相 ...
推动农文旅融合多点开花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5.10.13-10.19)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4:33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省多地市在2025年10月13日至19日期间,聚焦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核心战略是推进“百千万工程”,并通过农文旅融合、生态价值转化、产业品牌化等方式激活乡村经济 [3][4][5][6][7][9] 韶关市乡村振兴举措 - 将“百千万工程”作为区域转型关键战略,目标实现“三年初见成效”,重点发展县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 [12][13] - 坚守粤北生态屏障定位,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14][15] 河源市乡村振兴举措 - 通过圩镇道路升级和规范镇容秩序提升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 [18][19][20] - 加速农文旅融合,引入有参与感的经营项目,旨在让乡村活跃并吸引游客留存 [20][21][22] - 坚守粮食安全与防返贫底线,强化耕地保护与农业防灾,以科技和改革驱动种业振兴与现代农业产业 [26][27][28][29][30][31][32][33] 梅州市乡村振兴举措 - 聚焦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 [40][41] - 推动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等“梅字号”农产品规模化、品质化发展,并因地制宜促进农文旅融合 [41][42] 中山市乡村振兴举措 - 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跨村跨镇整合农田资源,引入乡村酒店、特色美食等新业态 [48][49] - 打造万亩级稻田观光园区,通过串珠成链方式提升周边典型村形态 [49][50] 江门市乡村振兴举措 - 坚持以文塑旅、以文兴城、以文富民,突出“世界文化遗产、滨海旅游”核心元素,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54][55] - 通过资源活化利用推动农文旅融合全域提升,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和村民增收 [55][56] 茂名市乡村振兴举措 -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化网格化治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61][62] - 运用调解、仲裁等法律手段融入基层治理,打造“有矛盾纠纷找综治中心”的社会品牌 [63][64] 清远市乡村振兴举措 - 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68][69] - 传承“清远经验”改革精神,推进“百千万工程”,承接产业转移,并深入开展绿美生态建设 [70][71]
广东近50家优秀退役军人企业亮相国际农交会
南方都市报· 2025-10-19 16:55
广东军创企业参展概况 - 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设立主题专馆 组织近50家优秀退役军人涉农企业或经济组织参展[1] - 本次是广东军创第三次参加国际农交会 专馆面积达1002平方米 馆区以戎归南粤 建功乡村为主题 分产品展示区 洽谈区 互动体验区等多个功能区[1] - 展馆为军创企业提供免费展位及全方位线上线下宣传服务 包括专题推介会 直播逛展 企业专访等活动 旨在助力农产品走向全国和世界 提升品牌影响力[1] 参展产品与品牌 - 广东军创企业集中展出近百种农产品 其中包括凤凰单丛 新会陈皮 化州橘红等具有广东特色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1] - 活动展示广东退役军人投身百千万工程的创业创新成果 进一步扩大广东军创品牌影响力[1] 国际农交会历史与成效 - 国际农交会是农业农村部唯一主办的大型综合性农业盛会 被描述为全国最具权威 最具规模 最具影响力的农业综合性博览会[2] - 在2024年11月于广州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国际农交会上 广东近80位优秀退役军人创办的企业或合作社参展 现场成交金额达600余万元 意向合作企业1200余家 涉及金额突破1亿元[2]
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题会在江门召开 林克庆出席并讲话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助力“百千万工程”不断取得新成效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18 09:50
林克庆强调,要立足优势特色,坚持守正创新,锚定建设全国领先、世界知名的农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 发展先行地,打造广东特色鲜明、岭南韵味彰显、文旅产业强劲的全国农文旅融合发展样板的目标,精 准发力、集中攻坚、重点突破,深入实施业态融合、品质提升、品牌培育、标准引领、运营创新"五大 行动",努力提供让游客"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行得顺心、游得舒心、买得称心、玩得开心"的"六心服 务",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提质增效,为"百千万工程"和旅游强省建设注入强大动能、提供有力支 撑。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加强政策供给,强化统筹协调,争创广东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优势,推动农 文旅融合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不断取得新成效,奋力开创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16日晚和17日上午,与会人员现场调研江门开平市赤坎镇、塘口镇等地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运营等情 况。会上,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介绍全省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情 况,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有关市县和企业机构、智库专家代表作交 流发言。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劲军,省政府副省长张少康,省政府党组成员陈良贤,省政协副主席邓海光, ...
东莞第一“千亿镇”!你的OPPO、vivo手机从这里诞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5:15
全球手机头部厂商OPPO、vivo的诞生地——东莞市长安镇,你了解吗? 2024年东莞长安GDP突破千亿大关,达1050.7亿元,成为全省第三个、全市首个跻身"千亿镇"行列的佼 佼者。在全力抓经济的同时,长安镇也在以同等力度打造"生态环境"、"教育文化"等镇域名片。 10月13日至14日,记者跟随 "看广东·遇'鉴'乡村之美"主题新闻发布活动(东莞站)走进东莞市长安 镇,与媒体记者、网红大V、留学生代表一起感受东莞"百千万工程"实施三年来的成效。点击视频,看 看这座东莞小镇如何跃升全球智能终端产业高地。 策划:赵海建 监制:黄燕淑 (原标题:东莞第一"千亿镇"!你的OPPO、vivo手机从这里诞生) 内容:吴婉婕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内容统筹: 黄子豪 海外运营编辑:庄欢 吴婉婕 龙李华 郑全怡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
破立并举,走活江门农村集体经济一盘棋
南方农村报· 2025-10-16 12:03
文章核心观点 - 江门市通过“破立并举”策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重点解决资源闲置、产业分散、人才短缺、治理低效和路径依赖五大困境,并建立新机制、新格局、新体系、新模式以实现乡村振兴 [4][5][6] 资源盘活与产权改革 - 江门市农村集体闲置或低效使用的资产资源占比较高,需唤醒“沉睡资源” [11][12] - 通过“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资源,例如鹤山市宅梧镇漱云村利用闲置林地、耕地、水库发展生态旅游,使村集体年增收约185万元 [13][14][15] - 建立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实现集体资产资源“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台山市水步镇下洞村通过公开竞价与招标管理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16][17][18] - 奇榜村因集体经济发展,年终分红超6000万元 [8] 产业整合与融合发展 - 江门农村产业存在“小、散、弱”问题,难以对接大市场且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24][25][26] - 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产业,开平市金鸡镇统筹5个薄弱村资金联合建设现代化养鸡场,吸引上下游产业集聚并创造就业 [27][28][29] - 推动三产融合,新会区会城街道茶坑村打造陈皮全产业链(种植、加工、文化、旅游、康养),带动超3000人创业就业 [31][32][33] - 培育区域品牌如新会陈皮、鹤山红茶、台山鳗鱼,并发展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新业态 [34][35] 人才引进与培育体系 - 农村面临青年人才外流、留守人员老龄化、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 [36][37][38] -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育本土人才如实施“乡村头雁”工程,并吸引大学生、退伍军人、企业家等参与集体经济发展 [39][40][41] - 构建多元化人才支撑体系,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扶持“乡村创客”计划并健全激励机制 [42][43][44] - 蓬江区杜阮镇上巷村“80后”女支书黄梅芳通过直播带货推广杜阮凉瓜,带领全村冲刺千万元集体经济目标 [45][46][47] 治理机制与数字化创新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治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部分村集体资产管理混乱、收益分配不公 [49][50][51] - 完善治理结构,明确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职责权限,并执行“村财镇管”加强审计监督 [52][53][54][55] - 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数字化治理,鹤山市鹤城镇万和村推行线上“积分制管理”(9大类62项积分)提升治理效率 [56][57][58][59] - 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收益分配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 [61][62][63][64][65][66][67][68] 多元化发展模式探索 - 部分地方发展集体经济存在路径依赖,如单纯依靠资源出租或政策扶持,缺乏可持续性 [69][70][71][72] - 创新多元化发展模式,包括资源开发型、物业经营型、产业发展型和服务创收型 [73][74][75] - 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城郊村发展物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农业村侧重特色种养和加工,旅游资源丰富村主打文旅融合 [76][77] - 成功案例如台山市海宴镇五丰村发展养殖业、开平市塘口镇强亚村开发碉楼旅游、恩平市牛江镇昌梅村打造侨乡文化体验地 [78][79][80]
农业科技特派员万凡:科技赋能农业 获评 “羊城女能手”
南方农村报· 2025-10-15 19:04
文章核心观点 - 白云区农业技术与装备指导中心主任万凡荣获“2025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羊城女能手”称号,其通过科技赋能、产业招商与创新服务,有力推动了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1][4][5] 个人荣誉与角色 - 万凡担任白云区农业技术与装备指导中心主任、区农业科技特派员召集人、区农业农村局重点项目专班负责人 [3][4] - 个人先后荣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广东省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羊城工匠杯”铜奖等多项荣誉,并获得广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书面表扬 [8][9][10] 科技赋能与成果转化 - 牵头推动“广州种业之都”建设,并成功筹建白云区首个农业领域院士工作站——傅廷栋院士工作站 [13][14] - 依托院士团队技术优势,推动建立油菜、鱼稻共生等高精尖种养示范基地,成功推动“白云油菜苔”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14][15] - 主导推广的“叶类蔬菜健康栽培与绿色防控技术”先后入选国家级主推模式和广州市2025年农业主推技术 [16][17] 产业招商与经济效益 - 牵头策划广州市“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招商引智活动,在农交会白云区专场实现签约金额近50亿元,投资规模位居全市首位 [19][20] - 成功引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融通农发、点都德国际总部等重点项目,带动全区农业产值增速跃居全市第一 [21][22] 创新服务与产业融合 - 全省首创“云上花市”直播带货模式,牵头制定《都市农业精品旅游资源点建设规范》广州市地方标准 [25] - 推出3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首批打造3个精品旅游资源点,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助力白云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位居全市首位 [25][26][27] 技术推广与人才培养 - 作为区农业科技特派员召集人,组织科技特派员和农技“轻骑兵”深入一线,累计服务经营主体635家次,解决技术难题227项,开展培训与观摩活动24场,覆盖1317人次 [29][30] - 主导的“市县联动共建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项目荣获“广东农技服务‘轻骑兵’十大典型服务模式”称号 [31][32] - 连续三年承办广东种业大会白云分会场活动,累计吸引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达32万、企业超600家 [33][34]
汕尾市:打好“六张牌”,推动彩色珠宝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展网· 2025-10-14 15:35
产业发展战略 - 积极抢抓实施“百千万工程”重大机遇,加快发展壮大彩色珠宝产业 [1] - 以筹办好2025中国·汕尾彩色宝石产业发展大会暨首届汕尾国际珠宝展为契机,打好“六张牌”,打造“金名片” [1] 招商引资与集群建设 - 打好“招商牌”,坚持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原则,吸引大企业、好项目落户汕尾,着力壮大彩宝产业集群 [1] 产品与品牌建设 - 打好“产品牌”,坚持以珠宝生产加工为根基,补强设计短板,做优加工工业,精准发力打造拳头产品,提升在高端市场的溢价能力 [1] 市场拓展与销售渠道 - 打好“市场牌”,大力培育发展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网红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外引内培一批电商主体,健全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 [2] - 打好“国际牌”,扎实做好原料进口、检测服务、仓储物流等服务保障,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大力拓展出口市场 [2] 产业融合与富民效应 - 打好“富民牌”,依托乡村振兴“连线成片”示范片区打造,推动加工、旅游、电商、展会等业态融合发展,有效带动沿线群众增收致富 [2] 宣传与文化推广 - 打好“宣传牌”,全面梳理汕尾彩宝产业发展历程、文化内涵,借助短视频等传播新势力,讲好彩宝故事,策划举办预热活动 [2]
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连续五年荣获“全国千强镇”
中国发展网· 2025-10-14 13:34
能源产业发展 - 依托临港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华能1-4号机组和华电一期项目已投产,华能5、6号机组、华电二期及海上风电储能项目在推进中,新能源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1][2] - 华电一期项目配备2台68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和1个7万吨级煤码头,2023年完成基建转运行,实现灰渣石膏100%综合利用和全厂废水零排放 [2] - 华电一期项目码头完成口岸开放,外轮可直接靠泊,每年节约运煤成本约7500万元,并带来超10亿元进口贸易额,自投产以来累计发电量超99亿千瓦时 [2] - 华电二期项目计划2027年双机投产,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90亿千瓦时,将保障广东省电力供应安全并优化电源结构 [3] 纺织印染与新材料产业 - 重点推动纺织印染和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依托潮阳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临港特色产业片区等平台,力争形成核心产业集群 [1][4] - 荣昌纺织智能数字化印染项目首条生产线已投产,具备密封设计和先进水循环系统,预计节约生产用水25%至30%,并实现高度数字化智能化 [4] - 潮阳区49家印染企业已全部入驻印染园区,其中44家已投产,另有1家配套企业投产,产业集聚效益初步凸显 [5] - 潮阳海门临港特色产业片区被纳入汕头市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其中规划面积2075亩的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已启动建设 [5] 海洋渔业升级 - 海门镇拥有占地200万平方米的海门国家中心渔港,通过推进渔港腹地规划和渔船“改木建钢”工程,扶持水产品加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6] - 锦泰水产实业有限公司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投资5亿元的锦泰实业产业园正加紧建设,项目分两期打造冷冻加工、冷链物流、电商批发等功能板块 [6][7] - 锦泰实业产业园投产后将促进水产养殖与加工、冷链配送等上下游联动,预计年进出口总额约20亿元,年创税约5000万元 [7]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体系 - 海门镇第五次跻身全国千强镇榜单,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致力打造“产业强镇、临港重镇、文旅名镇” [1] - 加快推进华电二期、海上风电等重点项目,逐步形成能源、工业、文旅、乡村振兴、渔业渔港五大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8] - 近五年获评省卫生镇、省教育强镇、省文明镇、省乡村治理示范镇、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省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镇等称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