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贝森特:谈判后美国大豆找到销路!为何中国一定要进口外国大豆?
搜狐财经· 2025-10-27 12:41
中美贸易磋商与大豆贸易前景 - 中美双方就关税、芬太尼、出口管制、美方301船舶收费等多项议题达成初步共识[1]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重点讨论了大豆贸易,并期待两国领导人最终确认,已解决农民担忧[1] - 若中美协议落地,中国恢复购买美国大豆的可能性存在[1] 大豆进口市场动态与成本压力 - 国内买家尚未采购今年12月及明年1月船期的巴西大豆,主因是价格过高[3] - 巴西大豆较芝加哥期货交易所11月合约溢价达每蒲式耳2.8至2.9美元,而美国大豆溢价仅1.7美元[3] - 原料成本攀升冲击国内大豆油企业利润,当前行业已处于亏损状态,迫使采购方暂缓采购以规避风险[3] 中国农业结构与耕地资源配置 - 中国现有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难以满足年需求,缺口必须通过进口填补[5] - 耕地作为稀缺资源,其分配需统筹工业、农业及生态需求,不能过度扩张耕地而挤压工业发展空间[5] - 在耕地有限的前提下必须优先保障水稻、小麦等口粮安全,再通过进口弥补大豆等非主粮的缺口[7][10] 主要作物供需与全球格局 - 玉米具有适应性广、单产高的特性,全球玉米种植面积达200百万公顷,产量达1100百万吨[9][10] - 全球小麦种植面积为220百万公顷,产量为750百万吨;水稻种植面积为160百万公顷,产量为500百万吨[10] - 玉米作为优质饲料、生物燃料原料及工业原料,用途广泛,供应不足将推高相关行业成本[9] 进口策略与供应链韧性 - 通过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多元化进口大豆,可以分散风险并在价格波动时争取更有利的采购条件[11] - 提升大豆单产、优化种植技术、发展替代蛋白等举措可增强供应链韧性[13] - 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贸易平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保障粮食安全与产业稳定的关键路径[13]
比美国大豆价格还高,巴西大豆涨价滞港,坐地涨价找错了对象,中国买家集体停购
搜狐财经· 2025-10-27 12:30
大豆贸易格局转变 - 中美贸易战促使中国买家将大豆进口来源从美国转向巴西 [1] - 中国对巴西大豆进口依赖度急剧上升 1月至9月进口量达6964万吨 占总进口量的80% [1] - 面对巴西价格上涨 中国买家迅速转向阿根廷等其他供应国 在48小时内与阿根廷签下130万至300万吨大豆合同 [3] 巴西大豆定价动态 - 巴西大豆价格从580美元飙涨至650美元每吨 比同期美国大豆价格高出50到60美元 [1] - 价格上涨原因包括季节性因素 库存不足 市场投机行为以及巴西出口商试图利用中国依赖度提升来最大化利润 [1] - 巴西出口商高估了自身重要性 忽略了粮食供应可多元化的特性 [3] 中国战略应对与韧性 - 中国采取暂停采购巴西大豆作为战略性反击 展现对价格的不满 [3] - 中储粮手握4500万吨大豆储备 可支撑全国使用三个月以上 东北地区另有200万吨储备 为谈判提供底气并保障粮食安全 [3] - 农业农村部设定目标 到2027年前逐步下降饲料中豆粕比例 探索技术替代方案 实现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布局的转变 [3] 未来趋势与市场影响 - 新一季巴西大豆上市及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将成为影响未来供应的关键节点 [5] - 中国正以灵活多元化姿态重塑国际贸易话语权 通过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和市场灵活性保障粮食安全 [5] - 此轮博弈揭示全球农业供应链脆弱性 并预示全球农业市场新格局的形成 [5]
中国首次专门立法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 完善“三位一体”保护举措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长江商报· 2025-10-27 09:52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 10月24日,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由自然资源部、农业农 村部联合起草,共8章65条,内容主要包括明确耕地保护总体要求,强化目标约束、完善保护布局,严 格占用耕地管控,全力提升耕地质量,严格责任追究等。 而随着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味着我国即将迎来首部专门针对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的国家立 法,为我国粮食安全战略构建坚实的法治基础。 草案以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为核心,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了系统集成,填补空白、补齐短板, 通过"长牙齿"的硬措施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构建系统完备、协同有效的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制度体系。 草案共8章65条内容,明确了耕地保护总体要求,规定国家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 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值得关注的是,草案突出系统保护理念,强调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生态功能稳定,遵循量质 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的原则,坚持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针对耕地"非农化"问题,草案规定,国家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控制,坚持"以补定占",加强建 ...
夏粮、早稻合计增产三点七亿斤,秋收稳步推进——农业经济形势稳中向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7 09:37
农业整体经济形势 - 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 [1] - 全国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畜牧业平稳增长,农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1] 粮食生产 - 夏粮早稻产量合计17825万吨,比上年增加19万吨 [1] - 夏粮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略减3.1亿斤,下降0.1% [2] - 早稻产量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增长1.2% [2] - 夏粮早稻合计增产3.7亿斤,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 [2] - 秋粮生产总体稳定,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2][3] - 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 [6] 畜牧业生产 - 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7312万吨,同比增加268万吨,增长3.8% [1][3] - 猪肉产量4368万吨,同比增加128万吨,增长3% [3] - 牛肉产量550万吨,同比增加18万吨,增长3.3% [3][4] - 禽肉产量2053万吨,同比增加137万吨,增长7.2% [3][4] - 牛奶产量2921万吨,同比增加19万吨,增长0.7% [4] - 禽蛋产量2646万吨,同比增加4万吨,略增0.2% [4] - 生猪出栏52992万头,同比增加962万头,增长1.8% [3] - 三季度末生猪存栏43680万头,同比增加986万头,增长2.3% [3] - 肉牛出栏3564万头,同比增加71万头,增长2.0% [4] - 家禽出栏132.7亿只,同比增加8亿只,增长6.4% [4] 农产品市场与价格 - 前三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3.6% [5] - 分季度看,一季度价格下降1.6%,二季度下降1.1%,三季度下降4.5% [5] - 粮食价格稳中略降,其中小麦价格下降2.5%,稻谷下降1.6%,玉米下降5.3% [5] - 畜牧业产品中,生猪价格下降6.9%,活牛下降0.6%,活羊下降2.1% [5][6] - 部分品种出现回暖,活牛价格连续2个季度上涨,活羊价格在三季度由负转正,水果价格同比上涨1.1% [6] - 9月末畜禽价格以涨为主,活羊价格连续2个月上涨,鸡蛋价格连续3个月上涨 [6]
锐财经丨农业经济形势稳中向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7 09:33
夏粮稳产早稻增产。魏锋华介绍,夏粮生产克服旱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产量2994.8亿斤,比上 年略减3.1亿斤,下降0.1%,总体保持稳定。早稻产量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增长1.2%。夏 粮、早稻合计增产3.7亿斤,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秋粮生产总体稳定。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有序推进耕 地"非粮化"整改和撂荒地复垦利用,秋粮播种面积有所增加。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孔德晨 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全国夏粮早稻产量合计17825万吨,比上年增加 19万吨;猪牛羊禽肉产量7312万吨,同比增长3.8%……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 度,全国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畜牧业平稳增长,农业经济形势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仓廪实,天下安。今年以来,国家持续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稳定落实最低收购价、补贴等 各类政策,扩大主要粮食品种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 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魏锋华表示,秋粮生产总体稳定,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 从季度走势看 ...
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农业经济形势稳中向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7 08:46
农业经济形势稳中向好(锐财经) 本报记者 孔德晨 夏粮、早稻合计增产三点七亿斤,秋收稳步推进—— 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全国夏粮早稻产量合计17825万吨,比上年增加19万 吨;猪牛羊禽肉产量7312万吨,同比增长3.8%……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 全国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畜牧业平稳增长,农业经济形势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裕 农产品市场平稳运行,是农业经济稳中向好的重要体现。前三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 3.6%,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保持稳定。 秋粮生产总体稳定。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有序推进耕地"非粮 化"整改和撂荒地复垦利用,秋粮播种面积有所增加。 "今年大部农区光温水条件良好,秋粮长势总体正常。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新疆等地在高产作物玉米面 积增加、气候条件总体有利等因素带动下,秋粮生产形势较好。"魏锋华说,"部分地区遭遇干旱、洪涝 等自然灾害,黄淮海地区在收获期遭遇连阴雨不利天气,对秋粮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各地积极采取有效 的防灾减灾措施,努力减轻灾害影响。当前,全国秋收稳步推进 ...
农业经济形势稳中向好
新华网· 2025-10-27 08:04
农业整体生产形势 - 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 [1] - 全国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农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1] - 夏粮和早稻产量合计17825万吨,比上年增加19万吨 [1] 粮食生产情况 - 夏粮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略减3.1亿斤,下降0.1% [2] - 早稻产量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增长1.2% [2] - 夏粮和早稻合计增产3.7亿斤,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 [2] - 秋粮播种面积有所增加,秋粮生产总体稳定,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2][3] - 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 [6] 畜牧业生产情况 - 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7312万吨,同比增加268万吨,增长3.8% [1][3] - 猪肉产量4368万吨,增长3%,牛肉产量550万吨,增长3.3%,禽肉产量增长7.2% [3][4] - 生猪出栏52992万头,增长1.8%,连续3个季度保持增长 [3] - 三季度末生猪存栏43680万头,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2.9% [3] - 全国家禽出栏132.7亿只,增长6.4%,禽蛋产量2646万吨,略增0.2% [4] - 牛奶产量2921万吨,增长0.7% [4] 农产品市场价格 - 前三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3.6% [5] - 分季度看,一季度价格下降1.6%,二季度下降1.1%,三季度下降4.5% [5] - 农业产品价格下降2.5%,饲养动物及其产品价格下降5.4% [5] - 主要品种中,小麦价格下降2.5%,稻谷下降1.6%,玉米下降5.3%,生猪价格下降6.9% [6] - 部分品种出现回暖,活牛价格连续2个季度上涨,活羊价格由负转正,水果价格上涨1.1% [6] - 9月末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总体平稳,畜禽价格以涨为主,蔬菜价格普遍上涨 [6]
一场购销会 河南20万吨秋粮寻到“婆家”
河南日报· 2025-10-27 07:38
会议成果 - 2025年河南秋粮产销合作洽谈会达成购销合同及意向协议总量超20万吨,金额超5亿元 [1] - 会议旨在应对多雨天气对秋粮收购的挑战,聚焦保农民收益、稳市场运行、守粮食安全 [1] - 会议构建了政策托底、专业研判、企业对接的产销闭环,为长期稳定合作奠定基础 [2] 政策措施 - 河南省出台稳粮增收政策,引导多元经营主体入市收购以防范谷贱伤农 [1] - 河南省在全国率先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政策性收储托底市场 [1] - 信阳市推出受损稻谷市场化收购补贴方案,通过财政补贴和定点收购保障农民收益并实现粮食资源合理利用 [1] 市场分析与企业动态 - 分析判断玉米市场供需格局偏紧但总体乐观,国家库存充裕,预计新粮上市后价格涨跌幅度有限 [2] - 黄国粮业、豫申粮油等龙头企业在会上开展产品推介,展示优质稻谷加工品及受损稻谷综合利用方案 [2]
农业经济形势稳中向好(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7 07:00
山东省乐陵市铁营镇近年来持续对11万亩盐碱地区域进行综合开发利用,采取"光伏+种植"复合模式, 形成一地多用的"农光互补"发展新格局,实现了盐碱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图为日前,当地 农民在"农光互补"间作田里收获玉米。贾 鹏摄(人民视觉) 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全国夏粮早稻产量合计17825万吨,比上年增加19万 吨;猪牛羊禽肉产量7312万吨,同比增长3.8%……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 全国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畜牧业平稳增长,农业经济形势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仓廪实,天下安。今年以来,国家持续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稳定落实最低收购价、补贴等各类 政策,扩大主要粮食品种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统计 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魏锋华表示,秋粮生产总体稳定,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夏粮稳产早稻增产。魏锋华介绍,夏粮生产克服旱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略 减3.1亿斤,下降0.1%,总体保持稳定。早稻产量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增长1.2%。夏粮、早 稻合计增 ...
农林牧渔:情绪助推猪价反弹,关注二育进场持续性
华福证券· 2025-10-26 21:15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5] 报告核心观点 - 生猪养殖板块情绪推动猪价反弹,但需关注二次育肥进场持续性,长期产能去化预期增强有望推动猪价中枢上移[2] - 牧业板块肉牛价格短期回落但中长期供应趋紧,原奶价格处于周期底部,产能去化有望推动后续价格企稳回升[3] - 家禽板块白羽肉鸡价格持稳,上游引种受限或致产能收缩,蛋鸡价格下跌静待产能去化[3] - 农产品板块豆粕价格触底反弹,中期在进口成本支撑下有望偏强运行[4] 生猪养殖板块总结 - 本周猪价明显反弹,10月24日全国生猪均价为11.81元/公斤,周环比上涨0.63元/公斤,主要受二次育肥进场积极性提升及季节性消费回暖驱动[2][11] - 二次育肥销量占比显著提升,10月11-20日二育肥销量占比为2.09%,环比增长1.07个百分点,育肥栏舍利用率均值44.82%,较10月10日增长12.53个百分点[2][11] - 生猪出栏均重继续下滑,截至10月24日当周行业出栏均重127.90公斤(周环比-0.35kg),其中集团场123.94 kg(周环比-0.14kg)、散户142.21 kg(周环比-0.57kg)[2][23] - 养殖利润有所改善但仍深度亏损,10月24日自繁自养、外购仔猪养殖利润分别为-185.68、-289.07元/头,周环比+59.01、+86.22元/头[11] - 短期供应增量明显,10月样本企业出栏预计环比+5.48%/+7.32%/+5.14%,长期产能去化预期增强,9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0.84%/-0.33%/-1.05%[2][34] - 建议关注邦基科技、天康生物、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德康农牧等[2][34] 牧业板块总结 - 肉牛价格短期小幅回落,10月24日犊牛/育肥公牛价格32.13/25.67元/公斤,周环比-0.19%/-0.23%,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3.26%/9.05%[3][36] - 中长期肉牛供应趋紧,能繁母牛去化效应将逐步传导,预计2026-2027年牛价进入上行周期[3][36] - 原奶价格低位震荡,10月17日行业原奶价格3.04元/公斤,周环比持平,较周期高点累计下跌31%,产能去化有望持续[3][37] - 建议关注优然牧业、中国圣牧[3] 家禽板块总结 - 白羽肉鸡价格整体持稳,10月24日肉鸡价格6.88元/公斤(周环比+0.01元/公斤),肉鸡苗价格3.32元/羽(周环比+0.03元/羽)[3][43] - 海外禽流感疫情持续蔓延,法国引种放开但美国、新西兰引种仍中断,上游产能或进一步收缩[3][47] - 蛋鸡价格下跌,本周鸡蛋均价6.06元/kg(周环比+0.07元/kg),蛋鸡苗2.65元/羽(周环比+0.05元/羽)[3] - 建议关注益生股份、圣农发展、禾丰股份、晓鸣股份等[3] 农产品板块总结 - 豆粕价格触底反弹,10月24日现货价2984元/吨(周环比-26元/吨),期货2601合约收2933元/吨(周环比+65元/吨)[4][55] - 油厂压榨利润不佳挺价意愿增强,豆粕价格下方空间有限,中期在进口成本支撑下有望偏强运行[4][55] - 关注中美经贸磋商结果、南美种植天气等因素影响[4][55] - 建议关注豆粕ET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