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保供

搜索文档
内蒙古能源集团:迎峰度夏,准备好了!
中国能源网· 2025-05-23 18:48
内蒙古能源集团迎峰度夏准备 - 公司坚决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统筹安全生产与能源保供,所属单位通过优化运行调度、强化检修维护、提升应急能力夯实保供根基 [1] - 长城发电公司实施"零死角"排查,通过红外测温仪检测锅炉关键部位温度,振动监测仪保障汽轮机平稳运行,DCS智能监控平台实时掌握机组负荷与煤耗数据 [4] - 准大发电公司细化安全生产保障细则,开展防汛预演,加强设备巡检频次,借助测温测振工具监视轴承温度、振动等参数,设备消缺管理制度执行严格 [7] 新能源与智慧化运维 - 新丰热电公司针对12个核心系统排查3265个测点,梳理800余组逻辑组态,整改三类典型问题,空冷系统专题培训采用"理论+实操"模式纠正常见操作误区 [10] - 巴彦淖尔中心利用无人机与智能监控系统发现988个光伏方阵中200多处缺陷,锡林郭勒中心采用分层浇筑、保水毡控温等措施建设32万千瓦风储项目 [25] - 智慧运维公司在大风高负荷时段开展红外测温与历史数据比对,优化机组运行调整降低电量损耗,各运维中心全面加强设备治理与应急值守 [28] 重点检修项目与效率提升 - 锡林热电公司启动76座换热站1103项检修任务,3号机组34吨低压外缸吊装作业提前完成,专业办票团队10天内办理185张工作票且合格率100% [13] - 科右中发电公司1号机组C级检修后并网,汽轮机、发电机等核心设备健康水平提升,锅炉系统完成589道焊口射线检测,设备缺陷消除率100% [16][17] - 金山热电公司4号机组"精品检修"严格把关工序,空冷岛散热效率显著提升,消除776条缺陷且消缺率100%,同步推进"老带新"实战培训 [19]
光影铭刻劳动之美 永泰能源用实干诠释能源保供担当
贝壳财经· 2025-05-21 14:28
公司活动与文化建设 - 公司组织50名职工参观"百年瞬间劳动之美"主题摄影展,展示电力工人奋斗群像,体现党建引领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2] - 公司多幅摄影作品入选展出,通过影像展现工人精神和能源保供责任 [2] - 公司副总经理魏峰和年轻职工胡婷婷分别表达了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决心和责任感 [3] - 公司积极开展"送温暖""送清凉"、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创新活力 [8] 经营业绩与生产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3.57亿元,发电量412.60亿千瓦时,原煤产量1368.01万吨,洗精煤产量288.65万吨,均创历史新高 [3] - 公司电力控股总装机容量为918万千瓦,参股总装机容量为400万千瓦,机组单机容量大、技术参数高、负荷调节能力强 [5] 区域电力保供与行业地位 - 张家港沙洲电力是苏南电网和江苏省网重要电源支撑点 [5] - 张家港华兴电力是张家港市主城区唯一集中热源点,也是最大工业蒸汽供应商 [5] - 裕中能源是河南省最大热电联产企业,承担郑州市超三分之一供热面积和新密市全部供暖任务 [5] - 周口隆达电厂缓解了周口地区用电紧张局面,填补了当地无大型热源的空白 [5] - 丹阳中鑫华海燃机热电联产项目为当地唯一热源点,具有技术先进、热效率高等优势 [5] 政府认可与社会责任 - 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公司所属机组应开尽开,投运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获江苏省发改委感谢信 [6] - 隆达电厂因迎峰度冬电力保供成绩突出,获河南省煤电油气运厅际联席会议通报表扬 [6]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计划夯实煤电主业,加快海则滩煤矿建设,实现煤炭板块规模与效益倍增 [9] - 公司将优化储能战略布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9] - 公司将继续发挥电力区域保供主力军和焦煤核心供应商作用,贯彻落实"双碳"决策部署 [9]
山西一季度煤炭产量大增近两成,谁将是今年的“煤老大”
第一财经· 2025-04-29 19:51
煤炭产量竞争格局 - 山西和内蒙古长期轮流占据全国煤炭产量第一省地位,近20年形成竞争格局 [1] - 2024年一季度内蒙古煤炭产量33074万吨(+1.9%)仍高于山西的32540.7万吨(+19.1%),但山西增速领先17.2个百分点 [1] - 同期陕西和新疆产量分别为18452.6万吨(+3.8%)和14223.7万吨(+12.4%) [1] 历史产量变动 - 2009-2013年内蒙古首次超越山西,2014-2015年山西反超,2016-2019年内蒙古再领先,2020-2023年山西连续四年第一 [2] - 2024年内蒙古产量129686.9万吨(+8587.6万吨)反超山西126873.8万吨(-8784.4万吨) [2] - 山西2023年产量下降主因安全监管强化和煤价下跌导致主动减产 [2] 2025年一季度产量复苏 - 山西一季度产量32540.7万吨同比大增19.1%,规模以上煤炭工业增加值增长8.7% [2] - 产量增长带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7.7%,较2023年全年加快7.7个百分点 [2] - 全国一季度原煤产量120260.1万吨(+8.1%),3月单月44058.2万吨(+9.6%)创历史新高 [3] 产能释放政策 - 山西计划2025年新建130座智能化煤矿,目标年产量13亿吨 [4] - 内蒙古计划2025年新核准煤矿项目3000万吨以上,目标产量12亿吨,新增产能储备2000万吨 [4] 行业供需与经营 - 2025年1-3月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营收6279亿元(-19%),利润总额803.8亿元(-47.7%) [5] - 山西焦煤提出"量价联动、稳价保量"策略,通过经营端调控平衡产量与价格 [5] -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预计二季度供应维持高位,价格将低位波动 [5]
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生产日均产量追平历史单季最高纪录
快讯· 2025-04-29 17:14
自产煤生产表现 - 自产煤生产连续42个月保持5000万吨水平 [1] - 日均产量追平历史单季最高纪录 [1] - 北方港下水煤市场占有率保持40%以上 [1] 发电业务 - 一季度发电量达2964亿千瓦时 [1] - 新能源发电量日均同比增长21% [1] - 光伏发电增速保持领先 [1] 运输产业 - 铁路非煤运输量同比增长7.8% [1] - 港口非煤运输量同比增长27.4% [1] - 航运非煤运输量同比增长486.3% [1] - 非煤运输量创历史单季新高 [1]
央企担当铸就温暖防线
中国发展网· 2025-04-17 12:25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能源保供形势复杂,众多能源央企挺身而出,全力保障煤炭、电力等能源稳定供应,诠释“国之大者”担当,展现责任与创新实践 [2][14] 挖潜增效,守护能源“压舱石” -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补连塔煤矿设备不停运转,2024年冬天综采一队在寒潮中日产4万多吨煤,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量连续42个月保持5000万吨高位,疆煤出区月均达200万吨 [3][4] - 中煤平朔集团东露天矿在零下25度严寒中,12月平均日出煤7万余吨,单日最高超9万吨,产能提升,职工收入增加 [4] - 中煤新集公司优化生产组织管理,阜阳矿业综采一队开展“劳动竞赛”,设备开机率提升20%,日产原煤稳定在万吨以上 [6] 鏖战风雪,畅通能源大动脉 - 中国中煤秦港业务部在零下20度极寒中守护秦皇岛港,设立天气气温监控小组应对冻车煤问题 [6][7] - 朔黄铁路2024年升级智能调度指挥系统,极端天气下运输计划调整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神池南站创新“弹性天窗”施工管理,减少运输干扰25% [7] - 港口公司黄骅港务2024年创新建立协同品牌,搭建党建业务平台,在77小时封航时与海事部门协同保障能源通道安全 [8] 科技赋能,点亮万家灯火 - 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运维人员在二郎山利用设备监测覆冰,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用除冰机器人15分钟消除覆冰隐患 [8][9] - 国网湖北电力实施电网数智化提升工程,AI虚拟调度员“艾丽”提高调度效率 [10] - 中国中煤北煤机公司以“数字紧平衡”理念重塑保供体系,构建“数字孪生工厂”,运用物联网技术和搭建应急指挥平台 [10] - 雁宝能源建设并投运地销煤储装运系统,额定年生产能力300万吨,每小时可连续装车2000吨 [11] 绿色转型,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 - 2024年南方电网新能源投产5932万千瓦,同比增加22%,发电量24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水电发电量442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6.2% [12][13] - 南方电网推动新型电力负荷管理体系建设,广西、云南市场化填谷消纳交易规模15.4亿千瓦时,云南开展首次实时型削峰响应 [13] - 国电电力在内蒙古卧牛山风电场保障风电设备稳定运行 [13]
中国燃气2024-2025年冬季保供收官:“四个零承诺”圆满达成 “全链守护”温暖千万家
搜狐网· 2025-04-15 10:1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燃气冬季保供攻坚战收官,以五大维度构建保供体系,实现“四零”目标,诠释能源保供责任担当 [1] 分组1:政企协同 - 构建“气源保障+保供协议”双保险机制,落实政策要求,加强政企协同 [2] - 华北区域与上游签超23.5亿m³天然气资源,周边准备多种调峰气源和机制 [2] - 与全国多省份各级政府签超150份长效保供协议,华北区域签订率超99% [2] - 国家发改委点赞“河北模式”,央视报道中国燃气与济南章丘政府保供协议 [3] - 西北区域项目公司新增保供气量超1亿m³,东北区域政府协调增供3.2亿立方米 [3] 分组2:科技赋能 - 以数字化技术构建监测体系,85%燃气场站、76%管网节点接入系统与平台 [4] - 华北区域巡检上线率100%,排查管网18万公里,消除570处微小泄漏点 [4] - 中原区域改造老旧管网500公里,更换智能流量计2457台,输气效率提升超20% [4] - 西北区域抓取1200余项数据,自动预警,呼和浩特中燃降低调压箱冻堵故障率60% [4] - 华东区域如东LNG接收站储备6.7亿立方米应急气源,实现快速调峰能力 [4] - 全国开展192场次“双盲”应急演练,应急队伍响应时间缩至15分钟,隐患整改闭环率100% [4] 分组3:民生为本 - 构建“线上+线下”服务网络,处理用户咨询200余万次,入户安检106万户,整改隐患8000余处 [5] - 六家项目公司试点,监督员持证上岗,推动提升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6] - 华北区域增设500个24小时客服坐席,推出“春节不打烊”营业厅 [6] - 中原区域为300万农村用户提供“暖心服务”,覆盖98%“气代煤”村庄 [6] - 全国开展安全宣传活动5000余场次,发放彩页127万份,提升用户安全意识 [6] - 西北区域为特殊群体提供“一对一”上门安检,累计服务5000余户 [6] - 广西、山东等地落实气价政策,倒挂地区通过“财政预拨+分期疏导”保障居民与企业 [7] 分组4:应急攻坚 - 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应对极端天气,书写“破冰保供”故事 [8] - 河北衡水中燃储备物资,提升管容20%;黑龙江佳木斯中燃启用LNG速供车供气 [8] - 内蒙古呼和浩特维抢队作业送气,扬州中燃抢修恢复供气获锦旗 [8] - 华南区域依托LNG应急调峰站,确保珠三角用气稳定,实现“零断供” [8] - 2025年春节超5万员工坚守岗位,获多项荣誉 [8] 分组5:二十三载保供 - 二十三年保供使命如一,2024 - 2025年冬季保供收官检验能源保供体系 [9] - 公司董事会主席表示未来以“全链守护”构建能源安全网,书写民生保障新篇章 [9]
央企担当铸就温暖防线——能源保供背后的故事
中国发展网· 2025-04-13 12:20
能源保供形势与挑战 - 2024年能源保供形势复杂,极端天气频发对电力供应安全造成较大影响,保供压力大、风险大、不确定性大 [1] - 能源央企在去冬今春关键时期全力保障煤炭、电力等能源稳定供应,体现"国之大者"担当 [1] 煤炭生产与保供措施 -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补连塔煤矿在寒潮期间保持每天4万多吨产量,每刀煤可满足67万千瓦机组运行8小时 [2] - 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连续42个月保持5000万吨高位水平,疆煤出区实现月均200万吨目标 [3] - 中煤平朔集团东露天矿在零下25度严寒中平均日出煤7万余吨,单日最高产量超9万吨 [3] - 中煤新集公司通过优化生产组织管理,设备开机率提升20%,日产原煤稳定在万吨以上 [4] 能源运输保障 - 中煤秦港业务部在零下20度极寒中采取防冻措施,包括喷洒防冻液、磁脉冲振打设备等,确保煤炭运输 [5] - 朔黄铁路升级智能调度指挥系统,集成北斗定位与5G技术,极端天气下运输计划调整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5] - 黄骅港务在77小时封航挑战中与海事部门协同作战,保障能源运输通道安全 [6] 电力保供与科技创新 - 国家电网在四川二郎山重冰区利用无人机、测风仪等设备监测覆冰情况,保障300万户家庭用电安全 [6] - 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使用除冰机器人,15分钟可消除特高压输电线路覆冰隐患 [7] - 国网湖北电力利用AI虚拟调度员"艾丽",实现一键智能成票、精准故障研判和智能化语音调度指令 [7]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 中国中煤北煤机公司通过MES系统构建"数字孪生工厂",实现两地产能数据实时互联、资源动态调配 [8] - 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关键设备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故障预警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防控" [8] 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 - 南方电网2024年新能源投产5932万千瓦(同比+22%),发电量2455亿千瓦时(同比+36%) [10] - 南方电网水电发电量4429亿千瓦时(同比+16.2%),广西、云南市场化填谷消纳交易规模15.4亿千瓦时 [10] - 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在内蒙古卧牛山风电场保障风电设备稳定运行,助力清洁能源供应 [11] 区域能源保障 - 雁宝能源在蒙东地区投运AI配煤和无尘装运系统,单日最大装车能力3万吨,每小时可连续装车2000吨 [9] - 雁宝能源为东北三省能源安全提供稳定支持,高峰时每天超过200台车辆排队购煤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