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

搜索文档
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全面征收关税,10%起步!曝小米车主高速开车睡觉,客服回应!一股民操纵多只股票被罚没3.96亿!
新浪财经· 2025-04-03 09:05
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 - 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 对所有国家征收10%基准关税 4月5日生效 对贸易逆差最大国家征收更高对等关税 4月9日生效 [2] - 部分商品豁免对等关税 包括钢铝制品 汽车及零部件 特定矿物 金条 铜 药品 半导体 木材 [2] - 加拿大和墨西哥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商品继续获得关税豁免 [3] 小米汽车智驾功能争议 - 小米SU7车主高速行驶中双手离开方向盘睡觉 同行友人多次提醒减速 视频引发智驾安全担忧 [9] - 小米客服回应称智驾功能需手握方向盘 系统有四次预警 长时间不理会会降速停车 部分车型有摄像头监测司机状态 [9][10] - 官方尚未对视频具体情况作出正式回应 [11] 证券市场操纵案 - 徐阳控制多个账户虚假申报操纵多只股票 获利9897.29万元 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三倍罚款 合计3.96亿元 [13][14] - 天津证监局认定徐阳违反证券法 构成操纵市场行为 申辩意见不予采纳 [14][15] 上市公司天价离婚 - 丽人丽妆实控人黄韬被判向前妻翁淑华转让1675万股 按7.15元/股计算价值约1.2亿元 [17][19] - 公司当前总市值29亿元 股价单日下跌0.56% [19]
刚刚,证监会重罚!拟罚款17亿,19人被禁入!
券商中国· 2025-03-28 19:08
监管部门严打财务造假 - 河北证监局对东旭光电及其控股股东东旭集团证券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 [1] - 深圳证监局对东旭蓝天等相关主体证券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 [1] - 证监会将持续强化自律监管、行政处罚、刑事追责、民事赔偿等全方位追责 [1] 东旭集团违法违规行为 - 2017年东旭光电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违法募集资金75.65亿元 [3] - 2018年东旭集团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违法募集资金35亿元 [3] - 2015至2019年东旭集团虚增收入累计478.25亿元,虚增利润130.01亿元,虚增货币资金447.9亿元 [3] - 东旭光电虚增收入累计167.6亿元,虚增利润56.27亿元 [3] - 东旭集团及相关主体非经营性占用东旭光电、东旭蓝天货币资金169.59亿元 [3] - 东旭光电和东旭蓝天未按期披露2023年年报 [3] 处罚措施 - 河北、深圳证监局拟对东旭集团时任董事长李兆廷等43名责任主体合计罚款17亿元 [3] - 对19名主要责任人员采取五年以上直至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3] 中介机构调查与资金追回 - 相关中介机构违法执业行为正在同步调查 [4] - 河北、深圳证监局将继续督促东旭光电、东旭蓝天董事、高管追回被非法占用的资金 [4] - 相关违法行为可能涉及的证券犯罪问题线索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4] 退市公司追责 - 退市公司主体依然存在,责任还要承担,投资者利益保护不因退市而改变 [6] - 证监会强调对退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管违法违规行为"一追到底" [6] - 推动健全行政、刑事和民事赔偿立体化追责体系 [6] 投资者赔偿救济 - 2023年已退市的紫晶存储4家中介机构通过先行赔付程序赔付1.7万名投资者10.86亿元 [7] - 证监会将更大力度落实投资者赔偿救济,发挥证券投资者保护机构作用 [7] - 综合运用代表人诉讼、先行赔付、专业调解等方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7]
北京金融法院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3-27 22:40
证券纠纷案件概况 - 2021年3月至2024年12月北京金融法院共受理证券纠纷案件9246件标的总额达43824亿元案件数量持续保持高位[1][3] - 证券纠纷收案数占北京金融法院民商事案件收案数的4407%[3] - 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是最主要案由占证券欺诈责任纠纷案件的997%共9101件[3] 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特点 - 虚假陈述行为包括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及未按规定披露财务造假为最常见违法行为[3] - 诱多型虚假陈述占主导在57个系列案件中占比93%(53个)[3] - 案件呈现新特点:被诉主体范围扩大涉境外上市发行人案件增多内幕交易与操纵市场民事索赔增加[3] 司法审判机制创新 - 北京金融法院采取"双轨双平台"纠纷解决机制"审庭百问"要素化审理模式及"多因子迁移同步对比法"计算投资损失[5] - 坚持"追首恶惩帮凶精准追责"立体化追责机制强化对发行人控股股东中介机构的责任追究[6] - 特别代表人诉讼推广及损失核算技术完善将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效率[6] 市场参与主体建议 - 发行人需完善治理结构和内控管理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优化信息披露[8] - 中介机构应审慎核查基础工作或专业意见形成合理信赖[8]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需规范行使权利履行公开承诺[8] - 投资者应树立理性投资理念避免不合理索赔请求导致额外成本[9] 金融改革与投资者保护 - 金融创新产品结构复杂化叠加市场变化可能增加投资者权益受损风险[4] - 司法需深入研究市场基础制度改革新情况以维护三公市场秩序[4] - 强化惩戒力度畅通维权渠道是做实证券市场人民性的关键[5]
北京金融法院最新发布!全面梳理证券纠纷案件,建言证券市场法治化建设
证券时报· 2025-03-27 21:23
文章核心观点 证券市场规范运行对投资者权益保护和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北京金融法院发布《证券纠纷审判白皮书》,显示证券纠纷案件数量高位,主要案由为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法院采取举措加大惩戒、探索审判机制,《白皮书》还对市场各参与主体提出建议以推动证券市场法治化建设 [1][2][11] 证券纠纷案件情况 - 2021年3月至2024年12月,北京金融法院共受理证券纠纷案件9246件,标的总额达438.24亿元,收案数占民商事案件收案数的44.07% [2][4] - 证券纠纷中最主要案由为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证券欺诈责任纠纷案件9101件,其中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占比99.7% [3][4] - 虚假陈述行为包括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以及未按规定披露,财务造假常见,有诱多型和诱空型,涉及诱多型的虚假陈述系列案件居多 [4] - 证券纠纷案件呈现被诉主体范围扩大、涉境外上市发行人案件增多、内幕交易与操纵市场民事索赔增多等新特点 [4] 法院举措与机制 - 北京金融法院加大对违法主体惩戒力度,畅通投资者维权渠道,增强获赔可能性,采取畅通维权渠道、完善损失认定标准、压实看门人责任等司法举措 [7] - 探索实践“双轨双平台”证券纠纷解决机制、“审庭百问”要素化审理模式,推动适用“多因子迁移同步对比法”计算投资损失 [7] - 在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中,坚持“追首恶、惩帮凶、精准追责”的立体化追责机制 [8] 对市场参与主体建议 - 发行人完善治理结构和内控管理,以提升透明度为目标,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完善信息披露标准,优化披露内容 [11] - 中介机构对所依赖的基础工作或专业意见进行审慎核查和必要调查、复核,排除职业怀疑并形成合理信赖 [11]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范行使权利,履行公开承诺,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共同利益 [11] - 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理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证券虚假陈述民事索赔中抱有合理预期 [12]
刘鸿儒的证监会岁月:参与首次救市,注重立法被称为垦荒者
凤凰网财经· 2025-03-14 20:57
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于今日逝世,享年 95 岁。刘鸿儒先生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奠基人之一,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 的贡献。 刘鸿儒在任期间,先后推出《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还有相应的配套法规。这些法规,在以后的若干年内,为证券 市场的规范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开荒者,面对动荡的股市,刘鸿儒任职期间内开启了中国股市历史上的第一次救市。 A股自1993年陷入了长期熊市中,上证指数从1993年2月的1559点一路下滑,至1994年7月下旬已跌至325点。 1994年7月3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了三项救市措施:一、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减少市场供给,稳定股价;二、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防止上市 公司过度融资;三、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吸引更多资金进入股市,提振市场信心。 资料显示,刘鸿儒是中国证监会的首任主席,时间为1992年10月12日至1995年3月30日。他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早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相关法规 和监管框架的建立。 刘鸿儒于1959年在苏联获得副博士学位后回国,师从前苏联顶尖级货币银行专家阿特拉斯教授。当时,国家金融人才奇缺,拥有货 ...
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杨成长:建立完善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配套工程
券商中国· 2025-03-07 15:02
证券市场机构化转型 - 全球证券市场发展经验表明机构化是成熟证券市场的标志和关键 加速机构化转型是推动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一招 [1]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和机构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支撑 [1] 促进股票市场与产业互动 - 建议打造以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蓝筹 美股科技"七巨头"与AI相关 总市值约18万亿美元 接近美股总市值的1/4 [2] - 我国AI领域领先企业多在境外上市或未上市 需降低上市成本 为中概股回归创造便利 打造A股AI科技"七巨头" [2] 指数化投资发展 - 以ETF为核心 形成低成本 低波动 适应机构长期持有的产品 近年来指数化投资快速发展 带动增量资金持续流入 [2] - 需促进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 引导指数化配置成为主流投资方式 [2] 优化机构转型 - 货币基金在公募基金中规模占比超40% 收益率下降背景下 向其他类型基金转化是必然趋势 [3] - 需发挥公募基金创新能力 规范运行 通过产品创新和组合提高收益率 引导投资者进入权益市场 [3] 完善股票定价理念 - 数字化 科技化背景下 需提升对数字要素的估值定价能力 加速科技型 创新型企业的定价模式转型 [3] - 加强相关企业估值理论研究 引导中长期投资者从生命周期和行业驱动力角度审视企业价值 [3] 评价体系构建 - 需平衡功能性与盈利性 构建兼顾两者的评价体系 将科学定价 市场均衡 促进实体经济等作为评价标准 [3] - 形成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良好环境 [3]
【华扬联众:实控人操纵自家股票】结果亏损近1亿,前任副总申辩家庭生活困难
梧桐树下V· 2025-01-20 20:02
核心观点 - 华扬联众实际控制人苏同和前任副总经理杨宁因操纵公司股票被证监会行政处罚,涉及控制20个证券账户进行市场操纵[10][12] - 操纵期间账户组交易活跃度极高,109个交易日中有94.78%交易日交易了公司股票,买卖成交量占比多次超过市场总量的30%[12] - 操纵行为导致账户组亏损9520.91万元,同时公司预计2024年度扣非净利润亏损4.3亿至6.3亿元[3][4] - 证监会最终对苏同罚款600万元,杨宁罚款300万元,并对两人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25][26][27] 操纵行为细节 - 账户组在115个交易日中累计买入2.688亿股,金额76.70亿元,卖出2.711亿股,金额76.53亿元[12] - 账户组持股占流通股本比例超过10%的有106个交易日,超过20%的有3个交易日[13] - 账户组有99个交易日在其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交易,最高占比达15.91%[14] - 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1月5日期间,公司股价下跌22.58%,账户组每日均为净卖出[16] 信息披露违规 - 苏同未如实披露其控制的姜某某证券账户通过大宗交易卖出457.23万股的情况,交易对手方为苏同借用的7个证券账户[19] - 证监会认定苏同作为信息披露义务人未能履行如实披露义务,构成违法行为[20] 当事人申辩 - 苏同辩称部分交易为买断式交易而非代持,并对部分账户归属提出异议[21] - 杨宁辩称操纵行为属于上市公司行为,请求免予处罚[23] - 证监会经复核后未采纳当事人申辩意见,维持原处罚决定[24]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公告强调处罚仅涉及个人,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27] - 苏同已辞去公司董事、总经理等职务,目前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位[27]
深夜暴雷!江苏110亿富豪,出事!
商业洞察· 2024-10-29 16:59
陆克平被立案调查 - 知名资本大佬陆克平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3][7] - 陆克平近年来多次被立案和处罚,包括因威创股份信息披露违规被罚款2200万元并被终身证券市场禁入 [11] - 2019年四环生物及陆克平因多项违法违规行为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 [11] 陆克平商业历程 - 陆克平生于1944年,现年80岁,2020年家族财富达110亿元,位列胡润百富榜第523位 [5][14] - 其打造的"阳光系"曾拥有四家上市公司:海润光伏、江苏阳光、威创股份、四环生物 [14] - 目前"阳光系"仅剩四环生物一家上市公司,其余三家均已退市 [5][15] 四环生物经营状况 - 四环生物2020-2023年营收从5.05亿元降至2.35亿元,净利润持续亏损,2024年上半年再亏1105.81万元 [18] - 2021-2024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合计亏损达1.58亿元 [19] - 截至2024年6月末,四环生物股东户数达10万户 [17] 四环生物控制权风险 - 陆克平持有四环生物30.85%股份,其中近92%被冻结 [20] - 若债务纠纷未解决,被冻结股份存在被处置风险,可能影响公司控制权 [20] - 截至2024年10月25日,四环生物总市值仅剩27.59亿元 [19] "阳光系"上市公司退市原因 - 威创股份因大股东资金占用13.27亿元导致未按时披露财报,最终触及面值退市规则 [23][24][25] - 江苏阳光因控股股东涉嫌内幕交易被罚2.32亿元,股价连续20日低于1元而退市 [27] - 江苏阳光1.7亿元资金被控股股东违规占用,严重影响公司独立性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