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搜索文档
“十五五”规划编制调研交流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座谈会
解放日报· 2025-08-22 09:47
规划编制进展 -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专题调研成果座谈会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1] - 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参与问卷调查人数和比例创历次新高 形成18000余条建议 [1] - 会议交流15项重点课题调研成果包括浦东引领区法治保障 科技创新创业生态 新型工业化 离岸贸易金融服务 航运资源配置 人口老龄化应对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1] 战略方向定位 - 规划编制需紧密结合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 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目标 [2] - 聚焦事关上海长远发展的重大命题 加强战略把握和深化研究分析 [2] - 抓紧形成专题调研总报告 提出符合时代要求且彰显上海特色的意见建议 [2]
省政协就高标准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重点提案进行督办调研
新华日报· 2025-08-22 07:56
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展 -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杨岳赴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 聚焦高标准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及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1] - 实地考察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展览馆及跨境电商产业园 深入了解相关工作情况 [1] - 南京市介绍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建设情况 民革省委会介绍提案内容 省商务厅、省委金融办、省数据局、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等单位汇报提案办理进展 [1] 自贸试验区发展方向 - 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 [1] - 聚焦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增强系统性改革成效、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推进一体化协同联动等领域 [1] - 通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协商建言资政 助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建设 [1]
第四届长三角党史论坛在宁举办
扬子晚报网· 2025-08-21 21:00
校对朱亚萍 储永宏向参加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他说,长三角是一片红色热土,也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 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江苏将和兄弟省市一道,充分用好长三角党史论坛这一重要平台, 协同深化资政课题研究,携手推进党史合作项目向更宽领域拓展、向更深层次迈进、向更高水平跃升, 共同开创新时代长三角党史工作新局面,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届论坛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构建新时代长三角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主题,推出了《长 三角一体化发展历程、经验和启示》资政研究阶段性成果,启动了《中国式现代化长三角新实践》课题 联合研究。论坛上,沪苏浙皖党史部门负责人、党史专家作了工作交流,为进一步做好长三角党史工 作、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建言献策。(交汇点) 8月21日,第四届长三角党史论坛在南京举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王全春,省委常委、省委 秘书长储永宏出席论坛并致辞。 王全春指出,定期举办长三角党史论坛,已经成为推动长三角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成为完 善合作交流、深化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希望三省一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和党史工作的重要 论述为根本遵 ...
信长星在苏州调研时强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着力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张义珍刘小涛参加
新华日报· 2025-08-20 07:08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苏州北站综合枢纽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 旨在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 [2] - 项目坚持站城融合 衔接车站功能和城市功能 统筹站场空间和配套设施建设 提高人流物流聚集和疏散效率 [2] - 项目将助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释放辐射带动效应 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2] 城市更新与存量资源开发 - 美罗文化创意园由老旧仓库改造而成 通过修旧如旧和融入园林特色实现业态焕新 [3] - 探索土地混合开发利用和建筑功能合理转换 有效盘活存量资源 实现价值重塑 [3] - 阳澄数谷产业社区形成研发办公+人才公寓+商业空间的复合业态 配备完善生活配套设施 [3] 产学研协同创新 - 德龙激光与苏州大学设立协同创新中心 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并协同培养科技人才 [4]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紧密合作 营造无围墙创新生态 [4] -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4]
浙江首个海事与仲裁合作协议在杭州签署
中国新闻网· 2025-08-19 18:26
同时,双方将围绕交通强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自贸区建设等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联合开展法律风 险防控培训,共同探索优化符合浙江航运业发展需求的规则或程序指引以及涉外海事临时仲裁制度,填 补国际规则适用空白,提高海事仲裁专业化水平,加快占领新兴领域仲裁市场,提升浙江海事纠纷解决 的全球竞争力。 据悉,此次合作是行政调解与商事仲裁有机结合的有力实践,将有效降低企业维权成本,增强浙江海事 纠纷解决的公信力。(完) 签约现场。杭州海事局供图 中新网杭州8月18日电(王逸飞 沈锦锦)18日,杭州海事局与杭州仲裁委员会/杭州国际仲裁院在杭州签署 《推进海事调解与仲裁融合发展服务浙江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合作协议》,标志着浙江省首个海事"调解 +仲裁"合作机制正式建立,浙江省提升海事纠纷解决质效、海事融合治理水平迈入新阶段。 此次合作聚焦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整合双方专业优势,构建海事纠纷多元化解决体系,为优化营商环 境注入法治新动能。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建"仲海共济"文化品牌,深化海上"枫桥经验"实践,通过党建 融合、"一站式"海事纠纷解决平台建设、优势资源共享、专业人才共育等举措,实现调解优先、依法仲 裁、快速立案、快速审理,大幅 ...
靖江政协重点提案督办会聚焦“高铁活力区”建设
新华日报· 2025-08-19 15:22
靖江市委书记申强表示,盐宜铁路靖江段等项目是靖江中长期发展重点项目,是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发展的重点项目,要深化高铁站房设计工作,深入研究客源以及客运需求,深入推进高铁活力区建设。 近期,靖江要加快推进相关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纳入国家有关规划;要着眼于"站城人产文"统筹发 展,研究高铁集疏运体系建设、快运物流基地建设,打造城市建设新亮点、引领发展新引擎。 靖江市市长黄卫平认为,高铁活力区规划建设关乎城市未来发展战略布局,要聚焦站城融合、高铁物 流、多式联运等核心课题,深化系统研究,充分吸纳专家意见建议,切实提升规划建设水平。还要立足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做到统筹协调、分步实施,释放高铁建设的乘数效应与社会效益,进一步增强 靖江枢纽功能和区域竞争力。 靖江市政协主席沈南松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强化协商成果跟踪落实,推动发挥 高铁"乘数效应""集聚效应",助力把高铁交通红利转化为串联靖江"456"链群体系的发展红利,把靖江 人民的"高铁梦"转化为推动靖江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 "建议立足长远,做好综合交通枢纽、配套路网和高铁站房的规划对接与功能衔接,构建互联互通的综 合交通体系。""我们都 ...
“上海第三机场”,有了新消息
财联社· 2025-08-17 14:39
合资公司成立 - 上海机场集团与南通城市建设集团于8月15日成立合资公司沪苏南通新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 [1] - 合资公司股权结构为上海机场集团持股51%,南通城建集团持股49%,双方共同控制 [1] - 经营范围包括民用机场运营、公共航空运输、建设工程施工、民用航空器维修、通用航空服务等 [1] 南通新机场规划背景 - 2020年上海机场集团与南通市政府签订合作共建协议,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 [5] - 上海机场集团表示正积极协调推进南通新机场建设,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5] 浦东机场扩建工程 - 上海机场正推进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该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和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工程 [6] - 目前有超6000名建设者参与工程建设,多个项目同步推进 [6] - 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支付机场集团工程款4.54亿元用于旅客捷运系统车辆基地和南进场路地道南侧机房工程 [7]
上海与苏州相互赋能同向发力,推动一体化发展
解放日报· 2025-08-14 19:23
区域合作与战略规划 - 上海与苏州将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深化合作对接 服务国家战略[1] - 双方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上相互赋能[1] - 在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上深化拓展[1] 经济与贸易发展 -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1] - 共建共享新型贸易基础设施[1] - 增强企业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1] 营商环境与制度协同 - 在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上同向发力[1] - 苏州以承接上海辐射带动为重大机遇 深化同城化发展[1] - 在产业协同和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方面提升合作能级[1]
相互赋能同向发力推动一体化发展 陈吉宁龚正与刘小涛等苏州市领导举行座谈
解放日报· 2025-08-14 10:01
区域合作规划 - 上海与苏州正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深化合作对接 服务国家战略[1] - 双方将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上相互赋能[1] - 计划在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方面深化拓展合作[1] 产业发展重点 -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并共建共享新型贸易基础设施[1] - 通过协同合作增强企业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1] - 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对接 提升合作能级[1] 区域协同发展 - 苏州以承接上海辐射带动为重大机遇 着眼融入上海大都市圈[1] - 深化推进同城化发展 包括生态环境共保联治领域[1] - 通过优势互补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1]
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陈吉宁龚正与刘小涛吴庆文座谈
第一财经· 2025-08-13 21:31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相互赋能 [1] - 深化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合作 [1] - 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深化上海与苏州合作对接 [1] 营商环境与贸易发展 - 共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1] -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并共建共享新型贸易基础设施 [1] - 增强企业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水平 [1]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 深化建设"五个中心"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1] - 苏州以承接上海辐射带动为机遇融入上海大都市圈 [2] - 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及生态环境共保联治领域合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