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搜索文档
苏州发布百亿人才基金、重大产业发展基金 规模分别达100亿元
苏州日报· 2025-07-11 08:27
苏州市百亿人才基金 - 基金名称为苏州人才壹号基金 由苏创投集团发起 总规模100亿元 首期25亿元 存续期15年 [1] - 设立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 文化创意 青年创业等子基金 重点投向领军人才 赛事选手 初创企业和硬科技 [1] - 采用"母基金+子基金+直投"创新运作模式 年内预计完成10只子基金设立 青年创业子基金重点支持35岁以下人才早期项目 [1] - 基金定位为"耐心资本" 创新容错机制 鼓励投资团队支持科技创新初创企业 [1] 苏州市重大产业发展基金 - 由苏州国投集团牵头市 区两级国资联动设立 总规模100亿元 专注于"链主级"重大产业项目 [2] - 投资以直投为主 单一项目投资额不低于5亿元 关注终端链主企业及掌握稀缺资源 核心技术的重点企业 [2] - 服务国家 省级战略布局 引导央企在苏产业布局 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项目 [2] - 联动区县 市场化机构和科研平台 确保政府战略与市场效率有机统一 [2] 产业支持方向 - 重点支持领域包括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 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 [1][2] - 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 推动前沿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突破 [2] - 全面助力苏州"1030"产业体系升级发展 [2]
赵一德在省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7-11 08:22
文化强省建设 -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2] - 聚力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 [3] 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 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3] - 加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力度,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3] - 健全文艺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激发文艺创作生产活力 [3] 主流思想舆论 -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以强信心为重点强化经济宣传和预期引导 [3] - 以媒体融合为方向提升传播质效,改进对外宣传工作 [3] 精神文明建设 - 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 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3] - 大力选树先进典型,进一步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3] 意识形态工作 - 落实落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各类阵地管理 [3] - 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确保意识形态安全 [3]
【咸阳】广场舞大赛、校园“三大球”联赛举行
陕西日报· 2025-07-11 07:25
近年来,咸阳市在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硕果累累。据统计,全市登记在册的群众文化团队900余个, 涵盖广场舞、戏曲自乐班、锣鼓队、阅读会、合唱团等多种类型。其中,广场舞团队超过100个,覆盖 了所有县(市、区)。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加大群众文化事业投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扶持各类群众文化 团队,通过组织培训、举办比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提升群众文化团队的艺术水平和综合素 质,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张乐 佳) 7月9日,记者从咸阳市教育局获悉:咸阳市2025年校园"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联赛日前在 长武县举行。本届联赛共有来自咸阳13个县(市、区)的300余支队伍参与角逐。 "本次联赛是我市校园体育运动的一次综合展示,也是立德树人成果的一次检阅。希望全体运动员 尽情释放球类运动带来的欢乐与激情。"咸阳市教育局局长丁收卫说,咸阳市教育系统将以本届球类联 赛为契机,推动学校体育运动水平全面提升。 近年来,咸阳市把发展青少年校园"三大球"运动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 ...
数字化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的活态利用
新华日报· 2025-07-11 06:56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鲜活载体,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与价值追求,是高校思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育人资源 [1] -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打破时空限制、增强互动体验、实现精准传播等优势,为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活态利用开辟全新路径 [1]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 虚拟现实(VR)技术作为一种沉浸式教学工具,能够为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活态利用提供全新的可能性 [1] - 利用VR技术搭建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将抽象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事迹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三维场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革命年代的真实环境中 [1] - VR技术搭配增强现实(AR)技术,实现了教育场景的拓展,将虚拟内容与现实环境相结合,让学生在校园内亲历各种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 [1] 在线课程的开发 - 在线课程作为数字化时代的重要产物,能够为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活态利用提供灵活且高效的平台 [2] - 高校可以借助数字化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积极构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在线思政课程体系,开发包含微课、慕课等形式的在线课程 [2] - 依托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全国各地的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形成覆盖面广、内容多样的思政教育素材库 [2] 社交媒体平台的利用 - 社交媒体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能够为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活态利用提供广阔的传播空间 [3] - 思政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常见的社交媒体平台,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创作形式多样、内容生动、视角新颖的思政教育视频 [3] - 在评论区策划话题互动活动,鼓励学生围绕视频内容展开讨论和交流,增强其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3] - 鼓励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参与系列视频创作,从主题策划、内容创作到拍摄剪辑、后期制作等方面均加入学生群体的创意和视角 [3]
推动文明互鉴 讲好中国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52
"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叉口,从尼山出发,尝试用文明对话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意义深远。"国 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学典说。 正值暑期旅游季,不少游客来到山东省曲阜市。除了孔庙、孔府、孔林"老三孔",尼山也进入不少人的 视野。 为什么是尼山?一方面,当地风景秀美,山脉蜿蜒连绵,圣水湖碧波荡漾,尼山圣境恢宏壮丽。另一方 面,尼山是孔子的诞生地,观川亭、夫子洞、尼山书院等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探寻中华文化保护 传承、了解儒家文化的重要地点。 观看《金声玉振》表演,与孔子跨时空"对话";漫步鲁源村,体验文旅休闲与乡村民俗……如今尼山脚 下,各种配套的系列文化活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 感受文明互鉴,是尼山的另一大亮点。"尼山儒学对话会"是本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舞台。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作为孔子故里,山东持续深入挖掘儒家文 化:2024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闭幕式上,山东省宣布启动"齐鲁访学驻研计划",项目自启动以来, 驻研工作进展顺利,成效逐步显现;2023年9月举行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山东历史上规模 最 ...
千年古城 浴火重生(旅人心语)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52
"凤凰涅槃"象征重生。在法国卡昂大学正门广场,一尊从火焰中奋力振翅的青铜凤凰雕塑昂然矗立,象 征着大学自战火中重生,也代表着整座城市自废墟中崛起的精神信念。 来诺曼底探寻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登陆的足迹,少不了经过卡昂。这座法国西北重镇距登陆海滩仅20公 里,当时桥梁损毁严重,部队难以前行,盟军不得不通过空袭解除德军封锁,给卡昂造成重创。市中心 1/3化为瓦砾,基础设施几近瘫痪。在如今已成为博物馆的卡昂男子修道院,笔者看到一张城市全景照 片。1948年,当地摄影师登上圣让教堂,用玻璃底片记录下重建前的城市景观:废墟上野草茂密,残存 的教堂和房屋孤立其中,一片萧索。 如今贯穿卡昂市中心的主干道名为"6月6日大道",是战后重建的中轴线。这条纵向通道全长1200米、宽 40米,一端起于奥恩河岸,另一端直抵卡昂城堡,沿线串联抵抗广场、重建建筑群、圣皮埃尔教堂等历 史遗址,构成一条连接中世纪与现代的"记忆轴线"。 漫步街头,不时可见庆祝卡昂"千年诞辰"的海报。早在1025年,诺曼底公爵理查二世的一份文书中就载 有卡昂的名字,那时已有港口与集市,城市雏形初具。11世纪中期,征服者威廉在此修建城堡及两座修 道院,令卡昂成为诺曼 ...
从暨大走向南洋的文化传播者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52
这种"活态传承"让中文教育超越语言本身,从必修课变为文化盛宴,也成为连接中马的情感纽带。学生 成绩连年全A,校长陈顺成称赞她"撑起了学校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 余薇君的课堂是马来西亚中文教育的缩影。"中文是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她说,许多学生的父母是 商人或专业人士,他们深知中文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余薇君的创新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 力,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创办于1906年的暨南大学被誉为"华侨最高学府"。自华侨教育起步以来,学校为马来西亚培育了大量各 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暨南大学是中国最早在马来西亚招生的高校之一,也是中国高校中接收马来西亚学生最多的高校之一。 目前就读于暨南大学的马来西亚学生约200名。一代代从暨南大学走出的马来西亚学生以专业知识为 梭,在中华文明与南洋文化的经纬间,织就了一条生生不息的文化之路。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马来西亚斯里吉隆坡国际中学的课堂上,教师余薇君将《静夜思》的平 仄化作音符,以吟唱的方式教授学生古老的诗句。美妙的诗句插上翅膀,背负着乡愁穿越时空。 余薇君的课堂从不局限于课本。为了帮助马来西亚学生更加了解中国文化,这位执教19年的暨南大学校 ...
讲好红色故事 激发奋进力量(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52
红色历史与纪念 - 山东菏泽市烈士陵园纪念25224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烈 [1] - 菏泽市抗日纪念馆通过铜门镌刻英烈姓名和"红领巾讲解员"项目传承红色记忆 [3] - "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记录了200余名中共武装与5000村民对抗9000日伪军的战斗历史 [6][7] - 村民刘全义等人编写30万字《红三村》记录抗战历史并担任义务讲解员 [8] 牡丹产业发展 - 菏泽牡丹产业通过电商直播实现销量增长两倍 日销上千盆 [12] - 牡丹产业开发涵盖根入药 籽榨油 蕊制茶 瓣提露的全产业链 [12] - 线上牡丹经营商户达1.2万余家 网络销售占比超60% [12] - 2024年牡丹产业总产值达130亿元 带动就业50万人 [12] 汉服产业崛起 - 曹县汉服产业已形成2750多家企业 1.5万个网店 10万从业者的规模 [13] - 2025年前5个月汉服销售额超45亿元 [13] - 汉服产业实现从单一销售到研发设计 生产加工 展播推广的全链条覆盖 [13] - 曹县汉服远销30余个国家和地区 [14]
在开放交流中形成“和声”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52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发展历程 - 论坛规模从最初不足百人扩展到近千人参会,参会专家从30余人增至全球数百位 [2] - 从单一学术论坛发展为涵盖人文综合、AI伦理等前沿话题的多元化平台 [2] - 论坛成果通过"尼山论坛文库"等渠道传播至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2] 论坛核心理念与价值 - 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理念,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与和谐共处 [1][2] - 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智慧被应用于解决全球性问题 [1] -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巴赫认为论坛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相似 [1] 第十一届论坛创新亮点 - 首次设立世界文化遗产、金融文化、水文化3个平行论坛 [3] - 强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探讨AI对人类文明影响等议题 [3] - 7场平行论坛与主论坛形成学术联动,拓展讨论广度与深度 [3] 青年参与与文化传承 - 首届"尼山杯"青年辩论会吸引4所高校代表队参与 [4] - 辩论环节设计旨在推动青年从文化"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4][5] - 活动目标为激活儒学当代价值并增强青年文化自信 [5] 国际影响力与学术地位 -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评价论坛是"给予世界的馈赠" [1] - 论坛已成为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2] - 山东大学副校长指出论坛具有多学科交叉的鲜明特色 [3]
逐梦中国诗歌与世界文学的星河(海客话中国·中欧建交50周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1 06:45
受访者供图 青城山脚下的小路,绿树蓊郁,蝉鸣声声。德国女诗人雷震轻装小扇,模仿美国诗人和文学评论家 埃兹拉·庞德的语调,吟诵着庞德编译的李白诗《送友人入蜀》英文版。这是纪录片《诗美成都》中的 一个镜头。 这个镜头,恰如一个文化隐喻:这位成长于阿尔卑斯山脚下的艺术家,正以独特方式,逐梦中国诗 歌与世界文学的星河。 水墨引路 "我小时候居住的地方和青城山有些相似,环境清新安静,人们生活悠闲。"雷震说。奶奶收藏的水 墨画、创作的陶艺品和推崇的东方极简美学是雷震的艺术启蒙。19岁时,雷震带着对大城市的向往,奔 赴英国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学习绘画,那时她觉得"视觉作品直截了当,是世界共通语言"。在唐人街光 华书店,她接触到中国古代典籍的不同译本,发现差别很大,于是决定自学中文——"在伦敦地铁上, 看到中国人捧读中文书,我就想:我也要读!" 渐渐地,雷震喜欢上中国的很多东西,中医,繁体字,香港电影……她从《易经》震卦中的"震为 雷"为自己取了"雷震"这个中文名,再后来她来到中国,并嫁给一位中国画家。 文化公民 初到中国,她仍以水墨画创作为主,获奖频频。但练习中国书法成为一个转折点:书法让她体会汉 字的表意本质,成为她深入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