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

搜索文档
量子芯片,未来路线图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01 09:24
量子计算技术争议 - Nvidia CEO黄仁勋认为量子计算系统应被称为"仪器"而非计算机,但D-Wave CEO Alan Baratz反驳称其机器在材料发现、区块链等领域的应用已远超仪器范畴 [1] - D-Wave宣称其Advantage 2系统(1,200量子比特)实现"量子霸权",能在几分钟解决传统超算需百万年的磁性材料模拟问题,但遭Flatiron研究所等机构质疑 [2][14] - 争议焦点在于:D-Wave称其模拟结果传统方法需数百万年,而质疑方证明使用GPU仅需数天,单个CPU几小时即可完成部分模拟 [16][17] D-Wave商业进展 - 2023年收入达2390万美元,同比增长128%,客户数135家,现金储备超3亿美元 [3] - 于利希超算中心成为首家采购Advantage量子系统的HPC机构,标志其从云服务转向直接销售硬件模式 [2] - 推出迁移激励计划吸引其他量子系统用户转向其平台 [2] 技术路线图 - Advantage2系统2025年推出:1,200量子比特(可扩展至4,400),量子比特连接数从15提升至20,相干时间翻倍,能量规模增40% [5][8] - 2026年推出Advantage2 Performance升级版,2028年Advantage3,2030年Advantage3 Performance版 [8] - 目标开发100,000量子比特系统,需突破多芯片互连技术,当前已实现200条I/O线控制5,000量子比特的高效架构 [9][10] 技术架构创新 - 开发门模型量子系统以扩展应用场景,同时改进退火系统使其能处理部分门模型任务 [10][12] - 更新混合量子非线性求解器,新增支持连续变量线性相互作用,可解决预算分配等更复杂问题 [12] - 通过集成模拟数字计算提升优化问题表现,增强解决方案精度 [12] 行业应用验证 - 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证实:D-Wave在量子磁体模拟中实现分钟级结果,远超超算数天的效率 [19] - 2022年测试显示其5,500量子比特系统在特定优化问题上比最佳经典算法快15倍 [19] - 专家预测若量子比特增至10,000个,经典计算方法将难以竞争 [20] 技术局限性 - 当前量子模拟仅适用于统计力学等狭窄领域,与分子模拟/药物发现等商业应用距离尚远 [18][19] - 传统算法仍在直接解决优化问题方面保持优势,量子转换过程尚未体现必要性 [18] - 多芯片互连需解决量子特性保持、跨芯片纠缠等技术挑战 [9][10]
黄金时代即将结束,英伟达股价即将迎来大幅下跌
美股研究社· 2025-03-26 20:45
英伟达增长前景分析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I训练不一定依赖高端GPU,这可能减缓英伟达未来增长[2] - 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2024财年和2025财年收入分别增长216%和142%,但高端GPU快速扩张已接近顶峰[2][3] - 蚂蚁集团研究发现300B的MoE LLM可在性能较低GPU上训练,成本降低20%,使用华为和阿里自研芯片而非英伟达H800[3] - 蚂蚁集团的Ling-Plus和Ling-Lite模型表现优于Meta的LLaMA和DeepSeek模型[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超大规模提供商开始开发自研GPU:Meta测试首款AI训练芯片,谷歌和亚马逊已开发定制硅片[5] - 量子退火模型不依赖GPU进行纠错和验证,D-Wave研究量子在加密挖矿的应用[6] - 英伟达成立自研ASIC部门,可能降低来自博通和Marvell的竞争风险[14] 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6财年Q1预计收入430亿美元(±2%),分析师预测全年收入增长63%[6][8] - 数据中心业务增长预期:2027财年30%,2028-2030财年20%,2033财年后10%[8] - 预测年利润率增长10bps,运营费用2028-2030财年增长19%,2033财年起增长9.7%[9] - 股权自由现金流预测:2025年80,891百万美元,2026年125,403百万美元,2035年494,644百万美元[11] 短期市场动态 - 四大科技公司(亚马逊、微软、Alphabet、Meta)2025年资本支出预算同比增长46%[12][13] - 亚马逊2025年资本支出预算1000亿美元,微软800亿美元,Alphabet750亿美元,Meta数据未明确[13] - 短期内英伟达业务增长可能保持强劲,主要得益于Blackwell产量增长和超大规模企业资本支出增加[6][12]
深夜,全线大涨!
券商中国· 2025-03-24 23:16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斯拉遭遇"腰斩"之际,美国、韩国散户投资者大举逆势抄底。据摩根大通的零售交易 数据,截至上周四,美股散户投资者连续13个交易日净买入特斯拉股票,累计投入资金达80亿美元。另 有数据显示,韩国投资者今年已净投入22亿美元购买特斯拉股票。 美股上演大反攻。 今日晚间,美股强势反攻,三大指数全线大涨,纳指大涨超2%,美股大型科技股集体走强,特斯拉一度 大涨超10%。有分析称,特朗普政府暗示4月2日宣布的关税政策将更具"针对性",市场的乐观情绪受到提 振。 美国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表示,投资者正在忽视全面贸易战对股市构成的风险,巨量 资金继续涌入全球股票市场。Hartnett在最新报告中援引EPFR Global 数据称,在截至上周三的一周 内,全球股票基金录得约4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46亿元)的资金流入,创下今年以来最高水平。 大反攻 北京时间3月24日晚间,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高走,截至22:30,道指涨1.21%,纳指大涨2.03%,标普 500指数涨1.54%。 美股大型科技股普涨,特斯拉大涨超10%,亚马逊涨超3%,英伟达、谷歌A、台积电ADR、博通涨超 ...
余承东回应华为PuraX定价:情商比较低,大家抓住把柄猛骂我;传特斯拉暂停推送FSD试用功能;传商汤联创徐冰将辞职,官方澄清
雷峰网· 2025-03-24 08:21
哪吒汽车 - 获得泰国金融机构100亿泰铢(约21.5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与NLTH签署批发与零售领域合作框架协议[2] - 与泰国代工企业BGAC签署生产协议,计划7月启动哪吒X本地化生产,未来出口产能预计达50%[2] - 供应商债转股效果明显,E轮融资30亿元领投资金因风险延迟至4月到款[3] 蔚来汽车 - 2024年总营收657.3亿元同比增长18.2%,净亏损224亿元同比增长8.1%,日均亏损超6100万元[5] - 现金储备419亿元,市值一度达108亿美元(约783亿元人民币)[5] - 全面实施降本措施,Q4毛利率达标,预计Q2起毛利率持续提升,目标Q4实现盈利[6] 华为终端 - 首款阔折叠手机PuraX起售价7499元,余承东承认定价争议并解释折叠屏研发投入巨大[6][7] - 推出免息分期活动应对价格争议,强调产品要做到全球领域第一的目标[7] 长城汽车 - 云服务器通讯异常导致多品牌APP故障,官方致歉称10:30已恢复[7] - 知情人士透露数字化中心存在管理问题,包括决策执行不力及学历倒挂的薪资体系[8] 石头科技 - 推出万元以内洗烘套装,采用自研分子筛技术击穿高端价格壁垒[9][10] - 洗衣机被视为第二增长曲线,2016-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研发投入29.06亿元[10] 美团 - CEO王兴宣布开发内部大模型Longcat,AI战略聚焦三大层面应用[10] - 过去一年GPU资源投入达数十亿元,2024年资本支出仍将保持高位[10] 京东物流 - 刘强东呼吁全行业为快递骑手提供五险一金,京东3月起为全职骑手落实该政策[11][12] - 2023年1200名快递员退休,每人可获数十万公积金及5350元/月退休金[11] 闻泰科技 - 遭美国制裁后出售五家子公司给立讯精密,全面退出ODM市场[13] - 2024年前三季度ODM业务收入占比79.46%但毛利率仅3.8%,半导体业务毛利率达37%[14] 小鹏汽车 - 何小鹏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L3全场景自动驾驶,称AI将加速技术落地[14] - 明确不再参与价格战,转向聚焦质量、科技和全球化竞争[15] 奇瑞汽车 - 调整iCAR产品线架构,03/03T车型将划归奇瑞品牌,V23/V25归属iCAR事业部[15][16] - 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新建工厂承载iCAR产品,二季度启动V23生产转移[16] 蚂蚁集团 - 升级医疗AI三大产品体系,推出医疗大模型一体机解决方案[17] - 医疗大模型在MedBench评测多项第一,合作超3600家医院[17] 特斯拉 - 暂停FSD功能试用推送,原计划中国区体验活动持续至4月16日[18] - 人形机器人Optimus今年试产目标5000台,2026年规划产能5万台[29][30] - 哨兵模式将新增最大音量播放音乐功能威慑破坏者[31] 苹果公司 - AI管理层改组,Vision Pro负责人Mike Rockwell转岗负责Siri开发[24][25] - 内部评估显示AI技术落后竞争对手,Apple Intelligence平台推进迟缓[25] 英伟达 - 黄仁勋宣布在波士顿设立量子计算实验室,撤回此前对量子计算发展时间的悲观预测[26] - 将与Quantinuum等公司合作,整合量子硬件与AI超算资源[26] 亚马逊 - CEO贾西内部讲话曝光,计划大幅精简管理层级以消除官僚主义[27][28] - 已通过"杜绝官僚主义"邮箱推动375项流程改进,强调小团队创新传统[28] 奔驰 - 推出自愿离职计划,长期员工最高可获50万欧元(约392.6万元)补偿[28] - 目标2027年前节省50亿欧元,中国战略将投入不少于140亿元[29]
「外骨骼机器人」场景精选丨2025年Banglink第5期
创业邦· 2025-03-24 08:03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劳动力人口下降的背景下,外骨骼机器人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保护、增强等 能力,受到市场广泛关注。据相关数据统计,2018-2023年,中国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规模基数小增长快, 2023-2030年预计,若康复门诊人群基数保持9.5%增长、渗透率保持40%左右增长、单价保持5%速度下 降,则市场规模有望实现45%的增长,到2029年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外骨骼机器人当前痛点: 技术性能限制: 体积与重量问题、动力系统瓶颈 | 项目名 | 项目介绍 | 融资轮次 | | --- | --- | --- | | 程天科技 | 致力于核心算法与核心元器件在内 | B轮 | | | 的外骨骼机器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 | | | 专注康复与养老领域 | | | 远步机器人 | 全球首款柔性驱动器动力输出的外 骨骼机器人研发商 | B+轮 | | | 可穿戴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研发商, | | | | 自主研发集成感知功能的可驱动 | | | 迈宝智能 | 人机耦合关节,"外骨骼+云脑" | A轮 | | | 数据优化控制算法 | | | 铁甲钢拳 | 工业外骨骼研发商,市面上功率密度 | A轮 | | | ...
中金 | AI进化论(7):新计算范式——曙“光”初现、前途有“量”
中金点睛· 2025-03-24 07:33
量子及光子计算发展潜力 - 量子及光子计算相较传统计算具备强大计算能力,在AI计算推理需求指数级增长背景下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1] - Google、IBM等全球领先企业持续投入研发,国内本源悟空、九章三号、祖冲之三号等量子计算机陆续问世,商业化有望加速落地 [1] GTC大会"量子日"活动 - 英伟达首次在GTC大会推出"量子日"活动,邀请12家量子计算公司CEO探讨量子优越性争议、技术路径成果及量子赋能AI方式 [3][7] - 英伟达宣布在波士顿建立量子计算研究实验室NVAQC,与哈佛大学、MIT等顶尖学府合作 [3][9] - 英伟达推出CUDA Quantum平台,支持GPU加速量子模拟,汇丰银行已利用该平台开发量子机器学习应用,可模拟165个量子比特 [7] 量子计算原理与优势 - 量子计算以量子比特为基本单元,利用干涉、叠加、纠缠等特性,在特定问题(如大数分解、量子化学模拟)上实现指数级加速(如谷歌Willow芯片53量子比特对应2^53计算维度) [3][11] - 量子比特可同时处于0和1叠加态,实现并行处理大量信息,战略意义重大 [11] 光子计算原理与优势 - 光子计算利用光子偏振/路径自由度编码量子比特,具有高信息容量(可见光频率5*10^14Hz vs 电子10^10Hz)、皮秒级响应速度、良好空间相容性等优势 [14] - 光子是玻色子,无电荷且不易相互作用,适合长距离量子通信,但低能条件下难以执行双量子比特门操作 [14][21] 技术路径发展现状 - 主要技术路径包括超导、离子阱、中性原子、光量子、半导体、拓扑计算等,超导量子计算目前最主流 [4][18] - 超导量子计算代表产品:Google Willow(105量子比特)、IBM Condor(1121量子比特)、祖冲之三号(105量子比特) [4][19][54] - 光量子计算代表产品:九章三号(255光子)、PsiQuantum的FBQC方案 [21][56] - 离子阱技术代表企业:IonQ(Harmony/Aria/Forte系列)、Quantinuum,保真度达98%-99% [23][26] - 中性原子技术:中科酷原汉原一号(100+量子比特,保真度>0.999) [27] - 半导体技术:Intel Tunnel Falls(12量子比特,保真度99.9%) [28] - 拓扑技术:微软Majorana1全球首款拓扑量子芯片 [29] 产业链与市场规模 - 上游设备包括稀释制冷机(Bluefors、Oxford Instruments)、测控系统(Keysight、Zurich Instruments) [35][36] - 量子云平台推动市场增长,2024年全球产业规模50.37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2199.8亿美元 [38] 海外企业研发进展 - Google:Willow芯片105量子比特,纠错能力突破,计划将物理量子比特提升至10^6量级 [40][44] - 微软:推出首款拓扑量子芯片Majorana1 [47] - IBM:Condor芯片1121量子比特,规划2033年实现十万级量子比特 [48][49] - IonQ:专注离子阱技术,2024年收入4310万美元(2021-2024年CAGR 200%) [51] - Rigetti:超导量子计算企业,2025年计划推出108量子比特处理器 [52] - D-Wave:量子退火技术领先,2024年订单同比增长128% [53] 国内产业动态 - 祖冲之三号:105量子比特,单比特门保真率99.9%,双比特门保真率99.62% [54] - 九章三号:255光子,刷新光量子计算优越性纪录 [56] - 本源量子:"本源悟空"搭载72比特"悟空芯",国产化率超80% [57] - 中科酷原:汉原1号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机(100+量子比特,保真度>0.999) [57]
AI功能延期被指虚假宣传,苹果面临集体诉讼;段永平豪掷925万美元买入英伟达!黄仁勋演讲没能拯救公司股价丨AI周报
创业邦· 2025-03-23 18:17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为全球AI产业周报,精选3.15 - 3.21最值得关注的AI新闻和国内外热门AI投融资事件,帮助了解全球AI市场动向[2] 本周AI热点资讯 国内大事 - 阿里CEO主张全面“AI化”,以AI评估绩效,核心电商部门鼓励用AI技术,正开发AI原生应用,或今年推出[4] - 段永平豪掷925万美元买入英伟达股票,黄仁勋演讲后英伟达股价跌3.43%,市值蒸发约9200亿美元[5] - Manus国内产品Monica在京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北京已备案105款大模型产品,数量全国第一[5] - 阶跃星辰开源图生视频模型Step - Video - TI2V,支持生成特定视频,已完成与华为昇腾计算平台适配并上线[5] - 宇树科技携人形机器人及四足机器狗亮相AWE2025,G1机器人首次完成侧空翻动作[6][7] - 啄木鸟核实8655个争议订单,将上线Deepseek AI帮忙问价功能[8] - 刘强东现身香港科技大学参观人工智能项目[8] - 越疆推出全球首款具特定功能全尺寸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售价19.9万元起,年中试产和批量[9] - 腾讯混元推出5款3D生成模型并全部开源,自研3D AI创作引擎升级并面向C端开放[9] - 阿里通义语音团队负责人鄢志杰离职,或投身AI创业[10] - 米哈游蔡浩宇AI游戏曝光,主打AI驱动角色实时对话,已开启内测[10] - Manus光谷研发团队大量招聘,涉及10余个岗位[10] - 杨立昆“炮轰”人形机器人,称演示惊艳但实际很蠢[11][12] - 百度发布文心大模型4.5及文心大模型X1,4.5性能优且价格仅为GPT的1%,X1性能对标并增加能力[12] - 开普勒人形机器人K2进厂“搬砖”,此前已在多场景测试[12] - 小马智行称暂无赴港上市计划,文远知行回应无相关消息[13] - 一男子用AI捏造明星谣言被行拘[13] - 北京市新增34款已完成登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小米相关产品在列[14] 海外大事 - OpenAI发布三款全新语音模型用于开发语音AI Agent,并开发新网站展示功能[14] - 马斯克xAI参与贝莱德牵头的AI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与OpenAI竞争[15] - 苹果重组AI高管团队,Vision Pro创造者负责Siri,面临集体诉讼[15][16] - 黄仁勋修正对量子计算言论,否认联手投资英特尔传闻[17] - Meta将在欧盟推出生成式AI助手,仅限文本模式[18] - AI云巨头CoreWeave拟IPO定价47 - 55美元,估值或超23亿美元[18] - 黄仁勋称对DeepSeek R1理解错误,推理人工智能增加计算需求[18] - 英伟达发布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GROOT N1,官宣下一代超级芯片Vera Rubin[19][20] - 机构预计2028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产值达40亿美元[21] - 李在镕称三星“生死一线”,召集高管培训应对AI挑战[21] - 谷歌320亿美元全现金收购云安全公司Wiz[21] - 马斯克xAI收购AI视频生成工具公司Hotshot,上线图像生成API[22] - OpenAI与马斯克同意加速审理营利转型案[22] - 英伟达、谷歌与迪士尼合作研发的机器人Blue亮相,迪士尼股价转涨[23] AI投融资概览 整体情况 - 本周全球披露AI融资事件7个,较上周减少19个,已披露融资金额事件6个,总融资规模5.63亿元,平均0.94亿元[25] 阶段分布 - 本周全球已披露获投AI企业早期6个、成长期0个、后期1个[26] 地区分布 - 本周国内披露获投AI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北京,浙江4起,北京3起[28] 国内AI融资/IPO事件 - 本周国内AI领域已披露融资总额5.63亿元,智谱AI完成3亿人民币D++轮融资,致力于打造认知智能大模型[31] 海外AI融资事件 - 本周海外AI领域暂无已披露融资[33]
GTC 2025开幕,黄仁勋奇招频出;谷歌完成史上最大规模收购;苹果整顿AI团队,意欲加速Siri进展丨硅谷周报
创业邦· 2025-03-23 11:24
文章核心观点 本周(2025.3.17 - 3.23)硅谷科技要闻涵盖里程碑事件、公司动态和投融资情况,包括英伟达GTC 2025开幕、谷歌大规模收购与合作、苹果高管调整、特斯拉召回车辆等,反映科技行业的发展与变化 [2] 里程碑 - GTC 2025开幕,黄仁勋强调AI处于关键拐点,计算需求将暴增100倍,Nvidia做好应对准备,发布多款新芯片,还宣布开设量子计算研究实验室并与多家机构合作 [4][5][6] - 谷歌斥资320亿美元收购云安全初创公司Wiz,是其史上最大规模收购,预计2026年完成,旨在追赶云计算市场竞争对手 [8][9] - 谷歌准备与台湾联发科合作开发2026年推出的下一代AI芯片TPUs,可优化供应链成本,标志联发科跨足AI服务器芯片领域 [10][11][12] - 苹果调整AI高管队伍,让Vision Pro负责人接管Siri开发,年初至今股价下跌12.20%,Apple TV + 每年亏损超10亿美元但不打算缩减业务规模 [13][14] 公司动态 - 特斯拉因内饰部件脱落召回46096辆2024 - 2025年款Cybertruck,已收到151起保修索赔,将提供免费维修服务,这是自2024年1月以来第8次召回 [16][17] - 亚马逊自动驾驶出租车部门Zoox因刹车问题被NHTSA调查,将密切合作保持透明度 [18][19] - Adobe推出用于在线营销工具的AI代理,预计2025年夏天正式推出,可提供定制化营销信息等 [20][21][22] - Synopsys推出AgentEngineer技术,利用AI“代理”优化计算机芯片设计流程,应用于多领域 [23][24] - 英伟达和xAI加入财团,共同开发AI基础设施,财团目标初期筹集超300亿美元私募股权资本,最终撬动1000亿美元潜在投资 [25][26][27] - 瑞典IntuiCell称机器狗Luna能像人类一样学习和适应,计划应用于极端环境并开发人形机器人 [28] - 软银以65亿美元全现金收购Ampere Computing,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交易后Ampere将作为全资子公司运营 [29][30][31] - 雅虎将TechCrunch出售给媒体投资公司Regent,交易预计未来几周完成,具体财务条款未披露 [32] - 加密货币交易所Kraken以15亿美元收购NinjaTrader,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是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领域大规模合并案例之一 [34][35] - 以色列REE将签署7.7亿美元独家技术供应协议,为合作伙伴提供自动驾驶车辆核心技术,预计2027年开始生产数千辆乘用车,交易后总营收接近10亿美元 [36][37] - 阿斯利康宣布25亿美元投资计划,在北京建研发中心并与多家生物科技企业合作,还将与康泰生物成立合资企业开发疫苗;此前宣布最高10亿美元收购比利时EsoBiotec [38][39] 投融资 - CoreWeave计划以高达320亿美元估值进行AI IPO,预计筹集23 - 27亿美元资金,2024年营收19亿美元、净亏损8.63亿美元,预计2025年上半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41][42][43] - Perplexity AI正就融资谈判,计划以180亿美元投后估值筹集5 - 10亿美元资金,年度经常性收入略低于1亿美元 [44][45] - 前Cruise首席执行官沃格特的机器人初创公司The Bot Company获1.5亿美元融资,估值达20亿美元,旨在开发家用机器人 [46][47]
全球金融中心新名单揭晓,广州推出配售型保障房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3-22 02:48
中国对外投资合作 - 2025年1 - 2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29.7亿美元,同比增长9.1%,其中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5.2亿美元,同比增长17.6% [1] - 2025年1 - 2月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83.4亿美元,同比下降5.6%,新签合同额353.4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完成营业额150.6亿美元,同比下降5.2%,新签合同额309.2亿美元,同比增长33.7% [2]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增加,为企业拓宽国际市场,为全球经济注入活力,如新能源汽车行业收购海外锂矿山强化价格优势,但海外投资存在非商业风险因素,企业需做好风险评估 [2][3]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 第3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发布,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旧金山、芝加哥、洛杉矶、上海、深圳、首尔,中国内地金融中心表现良好,杭州排名上升9位 [4] - GFCI评估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排名前二十的城市中中美各占六席,深圳、香港分列第三、第四 [5] - 纽伦港保持金融中心前三,传统金融中心地位稳固,亚洲金融中心崛起但短期对头部排名影响有限,前十竞争激烈,西欧评分曾下滑本期好转,GFCI在新型金融领域考察欠缺,中美金融中心金融科技表现突出 [5][6] 广州配售型保障房 - 广州启动首批配售型保障房申购意向预登记,成首个推出该类保障房的一线城市,首批项目为萝岗和苑、嘉翠苑,销售基准价分别为15800元/平方米、17300元/平方米,数量分别为936套、400套,均为现楼 [7] - 配售型保障房面向本市户籍住房困难家庭和引进人才等工薪收入群体,实施封闭管理,出售价格不得高于原购房价格,回购价格按原购房价格每年扣减1%计算 [7] - 政策提出2025年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并加大配售型保障房建设力度,广州做法有借鉴意义,保障房需权衡成本、定价和居住质量,把握供给力度 [7][8] 拼多多财报 - 拼多多2024年Q4营收1106.1亿元,同比增长24.4%,调整后净利润298.5亿元,同比增长17%,运营利润255.922亿元,同比增长14% [9] - 2024年全年总营收3938.361亿元,同比增长59%,调整后净利润1223.436亿元,同比增长80%,运营利润1084.229亿元,同比增长85% [9] - 拼多多看到产业带同质化问题,推出政策支持商家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此前业绩增速快于同行,后因“国补”政策、自身补贴、减免佣金及海外业务模式转变影响业绩,管理层称长远看盈利能力下降不可避免 [10][11] 长城汽车App故障 - 3月21日长城汽车因云服务器通讯突发异常,致旗下App部分功能失效,涉及多个品牌,引发车主不满 [12] - 新能源车智能化带来便利,但联网功能故障会造成困扰,车企后续车型设计应保留“方向盘”以备不时之需 [12][13] 英伟达量子实验室 - 英伟达CEO宣布将在美国波士顿开设量子计算研究实验室,撤回此前对量子计算时间线预估言论,研究中心预计今年晚些时候运营 [14] - 黄仁勋曾认为“非常有用”的量子计算机数十年后出现,此番言论引发美股相关公司股价下跌,目前量子计算与经典计算结合有优化作用,谷歌芯片突破或使其实用落地提前 [15] - 英伟达此前在量子计算领域投入温和,此时加大介入可避免被边缘化,且需新标签书写故事 [16] 苹果管理层调整 - 苹果CEO库克调派Vision Pro负责人Mike Rockwell协助AI负责人工作,Rockwell将负责Siri开发,Siri将脱离原管辖范围 [17][18] - 苹果AI表现难挽救手机销量,Siri AI功能“跳票”,其优势被竞争对手赶上,让Rockwell接手或推动软硬件一体,苹果需加快攻克AI难题 [18] 股市行情 - 3月21日两市低开低走,创业板指领跌,沪指失守3400点,成交额1.55万亿,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093亿,个股跌多涨少,深海科技概念股爆发,中药股走强,机器人、算力等板块下跌 [19] - 截至收盘,沪指报3364.83点,跌1.29%,成交额6232亿元;深成指报10687.55点,跌1.76%,成交额9277亿元;创指报2152.28点,跌2.17%,成交额4338亿元 [20] - 市场持续震荡消磨投资者耐心,本周最后交易日调整,未现恐慌情绪,前期涨幅大的板块调整多,午后有反弹意愿,尾盘跌幅收窄,部分观望者进场,市场需时间凝聚新共识 [20][21]
黄仁勋,公开认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1 10:37
量子计算商用时间争议 - 英伟达CEO黄仁勋认为量子计算机实际应用还需20年时间 15年为时过早 这一言论导致美股量子计算相关股票一度下跌 [1] - 黄仁勋以英伟达打造计算平台耗时20年为例 解释对量子商用时间的保守判断 认为技术复杂性和巨大影响需要长期研发 [3] - 部分量子计算推动者反驳黄仁勋观点 12家量子企业代表受邀参加GTC量子日圆桌讨论 共同探讨技术进展 [3] 量子计算技术定位 - 量子计算通过量子比特纠缠实现性能指数级提升 可解决经典计算机难题如药物研发 新材料设计等 [5] - 量子计算代表普遍认为其不会替代经典计算 而是作为新科学工具与传统计算系统协同作用 [6] - 已有初步应用案例出现 如提高区块链算法效率 加速模型训练推理的混合计算方案 [6] 量子计算商业前景 - 量子计算公司讨论未来商用场景 包括训练AI模型 在物理 化学 生物等领域应用 预计明年将出现首个可量化的AI Agent与量子计算机协同案例 [6] - 尽管圆桌讨论积极 部分量子计算股仍下跌 D-Wave跌18.2% IonQ跌9.27% Rigetti跌9.24% 但三家公司自2024年11月至2025年3月14日涨幅分别达876%和812% [7] 英伟达量子计算布局 - 英伟达宣布在波士顿建立NVIDIA加速量子研究中心 整合量子硬件与AI超算 解决量子位噪声等难题 预计2025年投入运营 [7] - 将与Quantinuum Quantum Machines QuEra Computing等量子企业合作 联合哈佛 麻省理工等研究团队推动技术突破 [8] - 提供GB200 NVL72机架级系统和CUDA-Q量子开发平台 支持量子系统模拟 算法开发及硬件集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