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国办:到2030年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7:30
人民财讯9月4日电,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 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 幅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
国办: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 2025-09-04 17:26
总体目标 - 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1][3] -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1][3] - 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增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3] 体育赛事发展 - 构建多项目多层次赛事体系开展赛事评级 [4] - 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赛事 [4] - 支持赛事纳入奥运会积分赛体系 [4] - 优化赛事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4] - 推进体育赛事版权确权及交易服务 [4] - 科学核定赛场安全容量提高可售票数量 [4] 户外运动产业 - 差异化发展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等户外运动项目 [4] - 推动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4] - 开展低空运动/航空模型运动等低空赛事活动 [4] 冰雪经济发展 - 实施冰雪消费惠民措施 [4] - 支持冰雪设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范围 [4] - 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 [4] 体育用品升级 - 研发运动员竞技/训练/测试/康复装备器材 [4] - 建设体育用品创新研发中心加强关键技术攻关 [4] - 实施消费品"三品"行动打造国货潮牌 [4] - 支持开设体育用品首店举办首发活动 [4] 消费场景拓展 - 利用工业厂房/商业用房等打造体育运动空间 [5] - 配建"小而美"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5] - 引导商业综合体/景区引入体育业态 [5] - 打造沉浸式体育消费场景 [5] - 培育智能化/定制化体育消费新模式 [5] - 促进夜间体育消费和适老体育活动 [5] 消费促进活动 - 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等品牌活动 [5] - 围绕全民健身日等节点举办消费季活动 [5] - 鼓励体育企业与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联动 [5] 消费惠民举措 - 开展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 [5] - 对体育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5] - 发放体育消费券/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 [5] 企业培育发展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体育产业投资建设 [6] - 扩大规模以上体育企业数量 [6] - 引导体育装备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 [6] - 培育专业化体育场馆运营主体 [6] 产业交流合作 - 利用进博会/广交会等平台深化体育交流 [6] - 推动与"一带一路"国家联合举办体育赛事 [6] - 实施中国体育品牌海外推广计划 [6] 行业融合发展 - 开展商旅文体健联动丰富产业业态 [7] - 推动体医融合建设社区运动健康中心 [7] - 支持体育与科技/传媒/养老等产业复合经营 [7] 区域协调发展 - 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体育产业带 [7] - 打造主导产业明确的体育产业集聚区 [7] - 实施区域一体化体育消费惠民措施 [7] 数字化发展 - 推进"数据要素×体育"行动 [7] - 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体育领域应用 [7] - 加快体育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7] 金融支持措施 - 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 [7] - 支持体育企业上市和再融资/发行债券 [7] - 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降低融资成本 [7] 场地设施建设 - 推动户外运动设施/全民健身中心等建设 [7] - 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支持场地建设 [7] - 支持发行基础设施REITs [7] 市场环境优化 - 拓展数字人民币体育消费应用场景 [7] - 实行体育预付式消费资金托管模式 [7] - 实施体育赛事门票实名制管理 [7]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7:14
体育产业发展目标 - 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1] -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1] - 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1] 赛事体系建设 - 构建多项目多层次赛事体系并依托运动项目协会开展赛事评级 [1] - 提高职业赛事发展水平并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赛事 [1] - 支持将符合条件的赛事纳入奥运会积分赛(资格赛)体系 [1] 赛事政策支持 - 出台赛事经济发展专项政策引导赛事规范发展 [1] - 加强对各地申办举办国际赛事的统筹指导 [1] - 鼓励举办区域性体育赛事活动并支持新兴体育项目规范开展 [1]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新华社)
华尔街见闻· 2025-09-04 17:04
政策导向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1] 行业影响 - 政策旨在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并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国办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新华社· 2025-09-04 17:04
政策目标 - 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人民币 [1] -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1] - 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1] 重点举措 - 扩大体育产品供给包括丰富体育赛事活动 优化赛事服务管理 发展户外运动产业 培育壮大冰雪经济 推动体育用品升级 [1] -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包括拓展体育消费场景 举办体育消费活动 实施消费惠民举措 扩大体育消费群体 [1] - 壮大体育经营主体包括做大做强体育企业 搭建优质对接平台 深化体育产业交流合作 [1] - 培育体育产业增长点包括深化行业融合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体育数字化发展 [1] - 强化产业要素支撑包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丰富体育场地供给 [1] - 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包括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做好体育产业统计监测工作 [1]
康比特(833429):拟实施新一轮股权激励,公司上下一心成长可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7 17:45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8] 核心观点 - 公司拟实施2025年股权激励计划,向69名对象授予200万份股票期权,授予价格17.30元/份,占总股本1.61%,有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和使命感 [5][8] - 公司成长动能充沛,来自核心品类放量+产品矩阵扩充,包括蛋白增肌产品升级、CPT Max能量配方焕新、拓展轻运动人群产品及挖掘体控/骨骼健康等新赛道需求 [8] - 中长期受益于体育产业政策红利,"十五五"规划目标2030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2023年为1.15%),居民体育消费规模≥3.5万亿元(2024年超1.5万亿元),推动运动营养食品市场扩容 [8] - 因乳清原料价格持续高位,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9/0.86/1.17亿元(原预测0.95/1.12/1.51亿元),但维持收入预测,采用PS估值,对应2025-2027年PS分别为2.2/1.7/1.4倍 [8]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040百万元(同比增长23.3%),2025H1为562百万元(同比增长10.9%),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1,280/1,610/2,054百万元(同比增长23.1%/25.8%/27.5%) [7][10] - 2024年归母净利润89百万元(同比增长1.4%),2025H1为15百万元(同比-67.9%),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79/86/117百万元(同比-11.1%/8.5%/35.5%) [7][10] - 2024年毛利率39.4%,2025H1降至32.2%(同比-9.3Pcts),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34.6%/36.4%/36.8% [7][8] - 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22.48元,市净率3.4倍,股息率1.11%,流通市值2,547百万元 [2] 股权激励考核目标 - 以2024年为基数,要求2025-2027年营收或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5%/32.25%/52.09% [8] - 激励范围较上一轮新增53位核心员工及2位高管 [8]
“苏超”带动380亿元消费奇迹能否复制?北体大教授深度解析|聚焦国常会
搜狐财经· 2025-08-25 19:40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体育产业发展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将其与扩大内需战略和经济结构转型深度绑定[1][4] - 发展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是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 要增加体育产品供给 丰富体育赛事活动 推动体育用品升级 强化产业要素支撑 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培育体育产业增长点 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1] -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拓展体育消费场景 鼓励各地举办体育消费活动 实施消费惠民举措 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1] - 更加注重调动市场力量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和消费规模扩大 提高体育经营主体活力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1] 体育产业战略价值与经济效益 - 体育产业近五年总规模年均增速超10% 2023年达3.67万亿元 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15% 正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5] - 体育消费形成"一业兴 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上半年511场重点赛事活动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5]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5] - 大中城市马拉松赛事可带动经济效益超1亿元 大型城市马拉松赛事可带动经济效益6至7亿元[6] - 2023年以来"村超"创造旅游综合收入近200亿元 带动榕江县从脱贫县跃升为GDP百亿县[6] - 体育经济能打破区域发展"路径依赖" 让中小城市和县域找到差异化发展的突破口[7] 成功赛事经验与推广路径 - "苏超"场均上座超6万人 社交媒体传播量破亿次 "村超"从20支球队扩容至108支 形成全国性赛事影响力[8] - 强化赛事体系建设是基础 "苏超"坚持参赛人员身份多元化和草根属性 合理对接职业梯队和青训体系 保证赛事观赏性和比赛强度 "村超"构建"本地联赛—全国赛事—国际交流赛事"三级赛事矩阵[8] - 培育特色文化内涵是灵魂 "苏超"推动城市文化重构与全民参与 每支球队标识都是城市文化符号 赛事叙事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文化碰撞[9] - 创新营销传播方式是关键 "苏超"制造社交话题 单场比赛传播量破亿次 "村超"借助短视频平台展现原生态魅力 形成裂变式传播[9] - "政府引导+市场创新+社会传播"的立体推广机制能形成"传播—关注—消费"闭环[9] 市场活力释放与政府角色 - 激发体育市场活力须实现"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协同发力[10] - "苏超"通过市场化招商将赞助商从6家增至19家 单场上座人数超越部分中超赛事 启示应持续优化赛事营商环境 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拓宽办赛主体融资渠道 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力度 简化审批流程[10] - 各地政府可参照"村超"和"苏超"经验 通过联合举办赛事 展会 论坛等形式搭建跨界和跨区域平台 促进经营主体间交流合作 形成赛事产业联盟和生态系统[10] - 围绕赛事经济领域建立全面人才培养体系 在学历教育中增设或扩大赛事策划 体育营销等相关专业[11] - 政府应扮演"引导者""服务者""监管者"三重角色 加强消费链路全域整合 优化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加强赛事场地设施建设 完善体育市场准入 规范赛事服务标准 建立涉赛纠纷调解和仲裁机制[11] - 构建"政策激励+服务保障+治理规范"综合体系 推动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成为扩大内需战略新引擎[12]
国常会解读:调动市场力量激发体育消费新潜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17:13
政策导向与产业规划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及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调发展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是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 [1] - 政策方向包括增加体育产品供给 丰富体育赛事活动 推动体育用品升级 强化产业要素支撑 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1] - 注重调动市场力量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和消费规模扩大 提高体育经营主体活力 [1][2] 产业发展现状与规模 - 体育产业增加值"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速达11.6% 2023年占GDP比重达1.15% [2]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 [2] - 体育服务业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020年68.7%提升至2023年72.7%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3] 消费市场特征与趋势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元 [2] - 体育消费内容从运动鞋服扩展至参赛 观赛 体育培训等多元化需求 [5] - 95.9%的"苏超"现场观众产生门票外延伸消费 第九轮赛事现场观众规模突破20万人 [6] 赛事经济与区域发展 - 赛事经济成为拉动城市文旅餐饮消费重要抓手 "赛事进景区 进街区 进商圈"模式成效显著 [5][6] - "苏超"主办城市依托地域文化转化赛事流量 外地观众以31-45岁群体为主占比51.5% 带动"过夜经济"效应 [6] - 群众赛事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包括湖北"汉超" 浙江"浙BA" 广东"粤超"等地方版赛事持续涌现 [7] 供给端创新与突破 - 体育制造业自主创新水平提高 碳纤维自行车 智能健身器材等高新技术产品实现技术突破 [5] - 市场化办赛条件持续优化 自2014年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后 马拉松等赛事快速发展 [2][5]
体育消费有望成为拉动内需“潜力股”
证券日报· 2025-08-24 23:41
政策导向与战略定位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并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将体育消费明确定位为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 [1] - 政策注重调动市场力量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和消费规模扩大 提高体育经营主体活力并培育体育产业增长点 [1] - 政策支持与市场力量驱动有望推动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目前体育产业正处于从制造向服务转型的关键期 [3] 产业发展现状与规模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67万亿元 年均增速10.3% 增加值达1.49万亿元 [2]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 2023年占GDP比重达1.15% 向成为支柱性产业目标迈进 [2] - 2023年上半年七地监测511场重点赛事活动 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 [2] 消费潜力与市场需求 - 体育消费契合居民消费结构向发展和享受型升级趋势 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提升进一步推动需求 [3] - 体育产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品和服务质量持续改善为消费增长提供支撑 [3] - 体育消费产业关联效应显著且发展空间广阔 有望成为拉动内需的潜力板块 [1][3] 现存挑战与改进方向 - 高品质体育赛事和体育用品供给相对短缺 需通过政策引导激发消费潜力 [3] - 需丰富赛事供给并提升品牌影响力 完善体育产业体系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4] - 需加强体育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市场秩序 利用金融支持创新产品保障企业融资需求 [4] 未来政策与产业规划 - 国家体育总局将研制推动赛事经济的政策文件 强化赛事与产业协调联动 [4] - 政策旨在进一步丰富赛事供给并提升赛事品牌影响力 推动赛事成为激活消费的强引擎 [4] - 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并培育自主品牌赛事 提升赛事运营专业化水平 [4]
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选股宝· 2025-08-24 23:05
政策导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及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强调发展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是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 [1] - 政策要求增加体育产品供给 丰富体育赛事活动 推动体育用品升级 强化产业要素支撑 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1] - 政策强调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拓展消费场景 鼓励各地举办体育消费活动 实施消费惠民举措 [1] - 政策注重调动市场力量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和消费规模扩大 提高体育经营主体活力 [1] 行业发展 - 体育产业正从量增向质升转型 通过政策红利释放 消费场景创新 科技深度融合 [2] - 2023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3.3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7% [2] - 预计到2025年产业将以年均复合增长率9.5%持续扩张 整体规模有望突破4.2万亿元 [2] - 智能穿戴设备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等新兴科技应用提升用户体验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2] - 未来体育产业将深度融合科技与文化 形成体育+文旅+健康的多元生态 [2] 市场标的 - A股相关概念股包括元隆雅图 兰生股份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