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验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老铺黄金、泡泡玛特、毛戈平,“新新消费势力”在港股享受高估值溢价
第一财经· 2025-06-05 18:17
港股"新新消费势力"回调现象 - 6月5日老铺黄金、蜜雪集团、毛戈平等港股消费股普跌,跌幅分别为9%、7.7%、6.6%,主要受"618"前获利回吐、解禁潮压力及估值分歧影响 [1][2] - 此前这些公司股价创历史新高:蜜雪集团年内涨112.24%至615.5港元/股,泡泡玛特涨175.53%至246港元/股,老铺黄金涨315%至994港元/股 [2] - 古茗、毛戈平、赤峰黄金等港股消费股年内涨幅分别达217.20%、120.59%、110.64% [2] A/H股消费股估值差异 - 老铺黄金PE达107.9倍,远超A股老凤祥(15.96倍)和菜百股份(18.99倍);毛戈平PE为65.72倍,是珀莱雅(21.6倍)的3倍 [1][7][9][10] - 泡泡玛特PE达97.88倍,蜜雪集团48.77倍,古茗43.94倍,均显著高于A股同行 [7][8] - 老铺黄金2024年毛利率41.47%,远高于老凤祥的8.93%;毛戈平营收38.85亿元(同比+34.61%),但珀莱雅营收107亿元(同比+21.04%) [9][11][12] 回调驱动因素 - "618"前预涨导致获利回吐:老铺黄金5月19日起十余交易日涨超30%至900港元上方 [3] - 解禁潮压力:毛戈平6月9日解禁2611.6万股(市值31亿港元),老铺黄金6月28日解禁1.43亿股(占总股本86.44%) [4][5] 港股高估值支撑逻辑 - 股权集中效应:老铺黄金前15大股东持股92.99%,蜜雪集团实控人兄弟持股超80%,毛戈平家族持股近90% [15] - 年轻消费生态重构能力:老铺黄金定位"黄金界爱马仕",蜜雪集团以高性价比营销出圈 [15] - 港股估值修复窗口:恒生科技指数PE回升至20.17倍,AH股溢价指数从151.61降至132.83 [16] 对A股市场影响 - 泡泡玛特等港股新消费走强对A股产生映射效应,谷子经济等新消费或取代传统消费成为主力 [17] - 行情从潮玩、高端金饰扩散至茶饮、宠物、美护等板块,但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待验证 [17][18]
“珍珠开蚌”走红 “Z世代”玩转传统产业的N种可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6-05 08:44
行业转型与创新 - 浙江绍兴诸暨山下湖镇的珍珠产业从传统批发业务转型为"开蚌体验+定制设计"新模式,体验业务虽仅占珍珠产量的1%,但利润远高于批发价 [2] - 该模式已吸引7名年轻人加入珍珠加工和设计团队,并带动当地村民参与新业态 [2] -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的百年老字号方回春堂推出中药香囊捣药体验活动,让游客亲手参与药材称重和研磨 [2] 市场需求与消费者行为 - 亲子家庭成为珍珠开蚌体验的主要客群,家长认为沉浸式体验比单纯购物更有教育意义 [1][2] - 消费者通过社交平台被"种草"后专程前往体验,反映出体验经济在文旅市场的吸引力 [2] - 年轻家长反馈中医药体验活动使传统文化知识变得生动易记 [2] 商业模式创新 - "珠二代"创业者将家族珍珠批发业务升级为体验式消费,形成完整产业链(开蚌-设计-加工-销售) [2] - 体验工坊已与多所学校合作开展研学项目,拓展教育市场 [2] - 专家建议将珍珠体验与当地西施传说结合,打造主题文旅线路 [4] 技术赋能 - AI工具降低了创意设计和内容制作门槛,使小型文旅企业也能快速实现专业级推广 [5] - 技术革新加速催生具有地方特色的"小而美"文旅新业态 [5] - 科技赋能预计将推动形成"千镇千面"的差异化文旅格局 [5] 人才结构变化 - Z世代创业者以"文化解码者"身份推动传统产业创新 [2] - 年轻设计师团队为传统珍珠产业注入新活力 [2] - 专家指出这种"年轻人与传统产业的双向奔赴"正在多地发酵 [2]
重视情绪经济潜力,创造更多消费“留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01:44
文化消费市场表现 - 2025年端午档总票房超4亿元 同比增长20 1% 观影人次达1176 67万 同比增长22 18% [1] - 龙舟赛事和足球比赛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形成跨区域影响 带动周边餐饮 住宿 文创等产业链联动发展 [1] - 广东佛山"龙超"赛事融入漂流 急刹等炫技元素 将传统民俗转化为竞技娱乐 [1] 消费需求转变 - 消费从"实用需求"转向"情感需求" 年轻群体更倾向为汉服巡游 粽子盲盒 龙舟剧本杀等创新产品买单 [2] - 泡泡玛特盲盒爆火和演唱会一票难求现象反映消费者偏好转向个性化 社交化和即时满足 [2] - 消费者从关注商品功能性转向追求心理满足与情感共鸣 推动潮玩 宠物 疗愈等领域发展 [3] 供给端创新 - 江苏"十三太保"足球竞赛以文化IP为纽带 实现注意力和收益双丰收 [1] - 企业从生产功能产品转向创造情感价值 通过情感化 场景化创新实现传统行业升级 [3] - 文化IP创新开发与场景化重构使假日经济超越"节日限定"范畴 [4] 市场发展趋势 - 情绪消费爆发将依赖技术深化 文化融合和个性化服务 [3] - 可持续文化消费市场需构建供给与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 [3][4] - 高质量供给与多样化需求结合可形成撬动内需的长效机制 [4]
风评 | 端午小长假,火了“青交所”!
搜狐财经· 2025-06-04 22:34
青岛啤酒交易所创新模式 - 将城市啤酒文化与现代金融符号嫁接,形成创新消费场景,精准击中Z世代消费逻辑[2] - 设计酷似股票交易显示屏的LED屏,展示啤酒货号、实时成交量及单价行情,颠覆传统商业空间逻辑[2] - 30多种啤酒价格动态涨跌,每日基准价起步,涨跌幅限制10%,红色代表上涨,蓝色代表下跌[4] - 取消传统收银台,扫码即时购买,结合"专酒专杯"品鉴文化,满足年轻人游戏化消费需求[4][6] 台东步行街消费生态 - 台东步行街商业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及"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7] - 汇聚2500余家商户、500个品牌,涵盖手工创意坊、脱口秀俱乐部、国潮剧场等多元业态[7] - 2024年客流量达1.09亿人次,营业额111亿元,创历史新高,清明及五一假期客流量224.5万人次,营业额2.0278亿元[7] 城市文化与体验经济 - 老厂房红砖墙与数字化交易系统结合,传统酿造工艺转化为可感知的视觉符号[6] - 消费者通过"啤酒拍卖会"参与城市文化渗透,端午假期售出数百桶啤酒,营业至凌晨仍有人购买[6][9] - 物质消费升华为精神体验,体现青岛开放、创新、海洋等城市品格,成为体验经济典型案例[9] 历史背景与消费升级 - 青岛啤酒文化历史悠久,上世纪80年代塑料袋装啤酒成为城市特色,冷链不发达时引领新鲜消费[4] - 端午假期现象级传播反映城市更新与消费升级深层嬗变,产业、文化、城市治理多维共振[9]
从卖酒到“圈粉” 白酒进入粉丝经济时代
北京商报· 2025-06-03 21:32
白酒行业粉丝节营销趋势 - 白酒行业竞争加剧,头部酒企如洋河股份、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通过粉丝节活动强化品牌黏性,活动形式包括美酒品鉴、美食体验、非遗互动、音乐节等[1][2] - 粉丝节活动从单纯促销转向多元化体验,融入文化特色、艺术展陈、AR互动等创新形式,如洋河股份的"梦想奇妙夜"巡回活动、茅台的"黄小西"AR互动装置[2][3] - 行业从"渠道驱动"向"消费者驱动"转型,粉丝节成为获取消费者数据、优化产品研发和市场策略的重要工具[1][6] 年轻化消费趋势 - 年轻人占白酒消费34%,酒饮市场规模达4000亿元,潜在年轻消费人群4.9亿,推动酒企营销策略年轻化[4] - 酒企通过打卡集章、音乐节、抖音挑战赛(如汾酒大家都爱汾酒挑战赛播放量14.1亿次)等方式触达年轻群体[4][5] - 产品端推出低度酒系列,如茅台、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布局年轻化、健康化产品线,并加大新媒体宣传力度[5]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粉丝节从头部品牌"独角戏"发展为行业"大合唱",竞争核心转向消费者运营能力,如泸州老窖将会员体系与粉丝节结合,建立精准营销数据库[6] - 行业进入消费者主权时代,企业需结合产品品质、文化内涵(如汾酒杏花节挖掘历史脉络)与体验创新提升竞争力[3][7] - 中国酒业协会指出年轻消费者偏好"微醺美学""国潮表达",消费升级推动行业从物质向精神需求转型[7]
超6.53亿人次!流动中国的三个深层脉动
搜狐财经· 2025-06-03 20:44
交通运输数据 - 端午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65370万人次 日均21790万人次 同比增长25% [1] - 铁路客运量日均1601万人次 公路人员流动量日均19911万人次 民航客运量日均188万人次 [1] - 全国高速公路小客车日均流量占客车比例超98% [10] 区域旅游表现 - 河南省接待游客1511.6万人次 旅游收入679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7% 53% [4] - 北京市接待游客8211万人次 旅游总花费1077亿元 同比增长54% 67% [4] - 广东省接待游客23210万人次 旅游收入1144亿元 同比增长206% 256% [5] 新兴消费趋势 - 佛山整体旅游预订订单量同比增长167% 龙舟赛事带动文旅热 [7] - 江苏城市足球联赛场均观众破万 赛事联动文旅消费 [9] - 主题乐园预订量同比增长60% 上海乐高乐园搜索量环比增长10倍 [9] 基础设施支撑 - 高铁 高速公路 民航网络完善显著降低跨区域流动时间成本 [11] - 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653亿人次流动规模 [12] 文化消费动能 - 龙舟 粽子等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消费引擎 [6] - 演唱会 体育赛事驱动跨城消费 体现体验经济崛起 [7][9] - 文旅深度融合项目 沉浸式体验成为吸引游客关键要素 [9]
数智赋能烟火气:太原抱鼓巷打造“文化 + 科技”夜经济新标杆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03 20:11
项目概况 - 太原市小店区抱鼓巷夜经济AR景观是山西省首个"5G+AR全场景数字商业街区"标杆项目 [1] - 项目融合5G+MEC、空间计算、AR/V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街区与现代消费深度融合 [1] - 通过沉浸式交互体验重构消费场景,为太原及山西夜间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1] 技术应用与场景创新 - 综合运用视觉识别定位、云渲染等技术构建三大创新应用场景 [2] - 文化地标数字化:高精度建模将历史建筑、文化符号转化为可交互AR场景,实现晋酒文化"沉浸式"体验 [2] - 互动体验智能化:推出网红打卡、表白墙、大屏游戏、集卡寻宝等AR活动,以"游戏化消费"激活年轻客群消费潜力 [2] - 资源整合生态化:融合中国电信通信及支付优势与抱鼓巷消费资源,打造"政府引导+企业联动+市民参与"消费闭环 [2] 运营成效与发展规划 - 抱鼓巷凭借文化底蕴和区位优势重塑城市夜经济格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枢纽" [1] - 小店区将以该项目为试点,破解传统商业街区数字化转型的技术与运营难题 [2] - 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街区数字化转型"小店模式,为全省夜经济、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2]
老牌景区如何“旺丁又旺财”
经济日报· 2025-06-01 06:02
旅游业本质上是一个创造体验的产业,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对 于渴望突破的老牌景区而言,经营的重心不光是"碧波景",更在于"画中人"。 观察这些年的国内旅游市场,有个极具反差感的现象:一到假期,各大景区总是游人如织,一看财报却 发现,不少景区深陷"旺丁不旺财"困局。比如今年"五一"假期,市场热度创近年来新高,3.14亿人次出 游、1802.69亿元消费,文旅业交出一份亮眼答卷;一些知名景区却在近日"亏"上热搜,5年亏损超13亿 元、仅1年就亏2亿元等,令人瞠目的同时也让人感到不解。 景区热热闹闹,难掩业绩冷冷清清,从A股文旅上市公司陆续公布的一季度财报中也可见一斑。Wind数 据显示,16家公司中仅有不到半数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长,其余业绩均出现下滑。这其中,还有 很多是坐拥稀缺自然资源的老牌景区。 明明手握文旅富矿,风景依旧"能打",为何这些景区还会跌入亏损泥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旅游 市场竞争已经步入红海。曾几何时,5A级景区的招牌还是"香饽饽",申请一个,就够地方文旅倚重多 年。如今,仅2024年一年就新增40家5A级景区,再加上各种新兴网红城市、小众旅游目的地, ...
湖南文旅:为游客提供更多新玩法
人民日报· 2025-05-30 05:06
《湖南"新花YOUNG"主理人手册》集中了100名优秀青年主理人,他们助力湖南文旅融合,以细分领域 的专业能力与运营经验,带领游客发现城市宝藏角落,推动非遗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 马蜂窝目的地研究院院长孙云蕾认为,深度挖掘目的地资源,打造新玩法、新体验是旅游产业创新升级 的方向,青年主理人则是任务的主要承载者。马蜂窝将以新玩法为抓手,助力湖南文旅发展实现"长 红"。 《湖南"新花YOUNG"玩法宝典》梳理了湖南文旅创新的6个方向——新场景、新业态、新品牌、新消 费、新发现、新玩法,为游客提供了"可逛、可玩、可沉浸"的湖南旅行指南。 随着游客探索不断深入,湖南文旅市场正加速从"打卡经济"转向"体验经济"。长沙不再是唯一的流量担 当,去醴陵感受瓷都魅力,到郴州高椅岭徒步探秘丹霞奇观,在芙蓉镇夜游感受别样风情……湖南更多 目的地和新玩法吸引游客目光。 近日,由湖南省文旅厅等主办的湖南文旅"新花YOUNG"生态大会在长沙举办,聚焦文旅融合创新。会 上,湖南省文旅厅联合马蜂窝发布了3份湖南文旅的报告,其中《湖南文旅2024"新花YOUNG"旅游大数 据报告》指出,自然风光、特色美食、历史文化等多元化体验让湖南对各年龄 ...
TA们为“精品消费”输送优质市场监管法治养分
搜狐财经· 2025-05-28 08:13
政企合作赋能精品消费升级 - 静安寺市场监管所联合街道营商办、区商务委等机构,邀请古驰、圣罗兰、博柏利等12家国际知名箱包鞋履服装品牌开展赋能交流,探索精品消费升级路径 [1] - 通过政企对话、案例分享和策略研讨,为静安寺商圈精品消费"扩容提质"注入新活力 [1] - 围绕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和"离境退税"政策进行解读,适应"体验经济"时代需求 [1] 法治化监管创新实践 - 推出《精品消费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实践报告》,提炼广告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等30余项典型场景案例,形成"风险化解场景库" [4] - 采用"嵌入式"讲解实现政企深度交流,建立"问题发现—合规整改—制度完善"的法治服务闭环 [4] - 创新"经营者权益保护与合规促进双轨机制",分类处置恶意投诉,运用"首违不罚"等柔性执法手段遏制牟利性索赔 [8] 全产业链协同治理 - 邀请宝尊电商、百秋尚美等电商运营企业参与,覆盖物流、仓储、宣传等全环节营商服务 [5] - 针对产品出入库查验、隐私保护等需求提供辅导,提升商品流通效率与存储安全性 [5] - 对"快闪店""新品首发"等新业态进行"把脉问诊"式服务,推动消费场景从交易空间向文化场域转型 [7] 未来发展方向 - 通过"精准滴灌"监管服务、"系统集成"全链治理和"双轮驱动"权益保护,构建国际消费友好型生态圈 [10] - 持续探索精品消费可持续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强化品牌与区域经济联动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