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极耳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国金电新】蔚蓝锂芯深度:工具电池景气向上,拓展BBU电池第二增长曲线
新兴产业观察者· 2025-02-27 13:44
公司近年业绩与业务修复 - 公司24年业绩显著修复,24H1锂电池/金属物流/LED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9%/14%/25%,毛利率同比提升8.6/-1.8/+1.2个百分点 [4] - 锂电池业务21年触顶后回落,24H1净利润0.6亿元同比转盈,金属物流业务净利润持续增长,23年达2.12亿元,LED业务23年扭亏为盈 [6] - 22-23年公司收入同比下滑6%/17%,归母净利润下滑44%/63%,主要受锂电池和LED行业下行影响,24年1-3Q收入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3% [7] 工具电池业务 - 24年国内电动工具出口显著回升,电钻/电动链锯/割草机出口数量同比+32%/+29%/+72%,下游泉峰控股/格力博收入同比增长25-30%/15% [8][9][10][11] - 美国处于降息周期,24Q4地产销售数据触底回升,预计25年工具需求两位数增长,工具景气度滞后地产周期0-1年 [13][14][15][16] - 公司21-23年锂电池销量从3.9亿颗降至2.2亿颗,单颗净利从1.4元降至-0.2元,24H1销量1.75亿颗,单颗净利回升至0.3元,预计25年量利齐升 [2][18][24] - 公司布局马来西亚4亿颗产能应对美国关税政策,25H1投产,当前电动工具锂电芯市场份额全球第二 [21][22] 非工具电池新场景 - BBU市场规模24-28年CAGR达79%,单颗盈利可达传统圆柱电池十倍,公司已向AES-KY等厂商供货并向台达送样 [3][26][27][28][34] - 公司积极拓展智能出行(电踏车/电摩)、清洁电器、eVTOL、机器人等场景,24年两轮车电池出货占比目标10% [43][44][45][46][47] - 预计24-26年电池收入22/33/42亿元,同比+58%/+26%/+27% [3] 金属物流与LED业务 - 金属物流业务24-26年预计收入24/26/27亿元,同比+6%/+5%/+5%,盈利小幅提升 [3][48][49][50][51] - LED业务24-26年预计收入17/19/21亿元,同比+37%/+10%/+10%,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带动盈利改善 [3][52][53][54][55]
聚集新技术 探索新工艺——行业首届圆柱电池技术论坛定档2025.2.28,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2-09 13:21
活动背景及亮点 - 2024下半年圆柱电池市场爆发,头部企业供不应求 [4] - 32、40、46等大圆柱系列产品在轻型动力、铅改锂、便携式及户用储能、两轮车及换电、无人机EVTOL、汽车动力等领域快速放量 [4] - 全极耳、高镍、硅碳、钠电等技术与圆柱电池结合产生新的增长点和市场空间 [4] - 起点研究院(SPIR)将发布圆柱电池综合竞争力排行榜20强,覆盖电芯、设备、材料等关键环节 [4] - 行业首届圆柱电池技术高峰论坛,聚焦前沿技术、工艺、材料的深度探讨 [4] 活动组织架构 - 活动名称: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 [6] - 活动主题:聚集新技术 探索新工艺 [6] - 主办单位:起点锂电、起点研究院(SPIR) [6] - 活动规模:500+ [7] - 举办时间:2025年2月28日 [7] - 举办地点: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2楼国际厅 [7] - 赞助单位包括武汉逸飞激光、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多氟多新能源科技等7家企业 [7] 大会议程 - 大会开幕式包括主办方致辞和冠名赞助商致辞 [9] - 中国圆柱电池综合竞争力20强排行榜发布,涵盖电芯、设备、材料 [9] - 技术专场议题包括圆柱电池良率提升、新能源大圆柱电池开发、超高倍率圆柱电池技术等 [13] - 圆桌对话聚焦圆柱电池技术创新关键点、全极耳圆柱电池工艺和制造瓶颈等 [13][14] - 应用专场议题包括圆柱电池在轻型动力市场的应用创新、40135大圆柱电池技术与市场应用等 [13] - 2月27日举办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会暨大圆柱电池技术应用高层闭门研讨会 [10] 拟邀参会企业 - 圆柱电池企业:多氟多新能源、亿纬锂能、LG新能源、比亚迪、国轩高科等超70家企业 [16] - 下游应用企业:小牛、九号、五菱汽车、华为、小米等30+家企业 [16] - 设备领域企业:诚捷智能、逸飞激光、先导智能等20+家企业 [16] - 材料领域企业:德方纳米、赣锋锂业、贝特瑞等15+家企业 [17] - 电池结构件企业:上海晋强、科达利、长盈精密等15+家企业 [17] 圆柱电池行业动态 - 中比新能源32系列全极耳大圆柱出货超2000万只 [24] - 苏州力神2025年扩产5条圆柱产线,全极耳圆柱产品预计7月推出 [24] - 睿恩新能源无极耳圆柱电池将率先实现量产 [24] - 鹏辉能源大圆柱HOME系列需求旺盛,供不应求 [24] - 天鹏电源2025年全极耳圆柱将量产,海外电池产能优势明显 [24]
2025中国圆柱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起点锂电· 2025-02-02 13:59
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及增长动力 - 2024年1-9月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达115亿只,预计全年达145亿只,同比增11.9% [2] - 大圆柱型号(32/40/46/60系列)增速超50%,预计2027年全球出货达195亿只,中国市场占79.4亿只 [2] - 增长动力:21700/4680/4695/60系列在电动汽车领域用量增长 [2] - 26/32/40系列在两轮车、电动工具、无人机等领域渗透率提升 [2] - 36V/48V铅酸改锂电/钠电领域(如UPS、房车)圆柱电池用量增长 [2] - 全极耳技术成熟带动能量密度提升,铁锂圆柱加速放量 [2] 圆柱电池型号结构分析 - 小圆柱仍以18/21系列为主:18系列占比52.01%(59.56亿只),21系列占比43.37%(49.67亿只) [3] - 大圆柱高速增长:40系列出货0.55亿只(同比+90%),32系列0.8亿只(同比+14.29%),其他大型号(26/46/60/66系列)合计3.92亿只(同比+70.4%) [3] - 爆款大圆柱型号包括32140、4680、4695、60130等,全极耳技术渗透率显著提升 [5] 下游应用需求预测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圆柱电池需求达17.5GWh [6] - 全球电动工具需求31.7GWh,两轮车需求7.1GWh [6] - 家储/便携储能需求5.61GWh,清洁电器需求5.31GWh,平衡车需求2.1GWh [6]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企业加速出海投资,主导32以上大圆柱市场 [8] - 电池大型化趋势明显(18→21→32→40→46系列) [8] - 全极耳+大圆柱技术进入市场应用期 [8] - 材料体系分层化:高镍三元+硅碳用于高容量场景,磷酸铁锂+人造石墨用于高安全场景 [8] - 磷酸铁锂在电动两轮车/共享换电/便携储能领域占比提升 [8] 产业链活动 - 圆柱电池企业巡访涵盖国轩高科、欣旺达锂威、鹏辉能源等16家企业 [16] - 首届圆柱电池技术论坛将于2025年2月28日在深圳举办 [16]
2025 | 圆柱电池大决战!
起点锂电· 2025-02-01 16:09
近期,宁德时代宣布,从2026年开始,将陆续在全球和中国市场为宝马"新世代"车型架构的纯 电车型供应圆柱电池,再度将大众的视线聚焦到大圆柱电池上。 海外市场,历经4年坎坷,特斯拉率先推出的4680大圆柱电池推进全面量产。 9月中旬,特斯拉宣布,其所有工厂已生产出第1亿块4680电池,此时距其宣布第5000万颗下线 仅过了3个多月。虽然这并非其2020所宣称的"完整"版的4680电池。但最新消息是,特斯拉正 在开发四种干法正极4680电池变体,预计将于2026年推出。 在特斯拉的带动下,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行业正在加速步入大圆柱电池全面量产的"大战"阶 段。 小圆柱的18650电池容量已经达到3.5Ah,21700电池容量也已经达到5.8Ah,高容量方向已经 触碰到天花板。在此背景下,电池企业大举向高倍率方向挺进,开辟小圆柱电池全极耳新赛 道。 2024年1-9月全球圆柱锂电池外壳型号占比 传统的单极耳设计只能沿着集流体的长度方向传输电荷,传导距离长导致内阻较大,而全极耳 设计的电流传输最大距离是电极的高度而非长度,电极高度通常是电极长度的5%—20%,因此 电阻相较单极耳减少了5-20倍,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 ...
安徽4680磷酸铁锂电池即将量产
起点锂电· 2025-01-11 17:39
4680大圆柱电池来了,采用磷酸铁锂材料,即将试产! 寿县人民政府信息显示,2024年12月底,航天锂电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厂房工人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全力冲刺产品生产。 预计将在2025年1 月上旬进行试生产。 项目于2023年5月启动建设,目前已顺利完成所有单体建筑的建设工作,装修进度达到92%,第一标段设备安装也已告竣,正待调试。在公司 涂布车间内,6台96米长的涂布机均已安装到位,生产线规模初现。 试产后, 项目将在今年4月进行全面量产,产品主要为4680磷酸铁锂电池,应用于商用车领域,包括商用重卡和挖掘机等新能源车辆。 量产 过后,2025年预计整体产值将达到5亿元左右,后期整个项目全部投产以后,产值将达到24亿元左右。 据悉,航天锂电(安徽)有限公司是航天锂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锂电)全资子公司,后者是专业的圆柱型磷酸铁锂电芯 技术和产能平台,专注于"磷酸铁锂"技术路线,聚焦"商用车电动化、船舶电动化、农业机械电动化、微网储能、高端铅酸替代"五大核心应用 领域。 目前,航天锂电采用对标特斯拉的车规级大圆柱电芯技术,已自主研发了38910、38121、46800、46950等全极耳电芯 ...
圆柱电池巡访丨走进中泽科技:方形电池结构件业务为主,持续关注全极耳圆柱和钠电池等新技术!
起点锂电· 2025-01-09 17:43
公司概况 - 浙江中泽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浙江嘉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新能源电池结构件精密制造、精密五金制造及微纳制造解决方案 [3]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集储、家储、低速车等)、半导体设备、医疗、通讯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3] - 公司配备完善生产线,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通过IATF16949及IS014001认证,在嘉兴、荆门、南昌、南京、宜宾设有生产基地,服务全球知名新能源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企业 [3] - 新能源业务主要涵盖锂电池封装结构件,包括方形及圆柱电芯壳体和顶盖,拥有现代化智能模具制造中心及资深专家领衔的技术团队 [3] 圆柱电池业务 - 公司发力铝壳圆柱电池细分领域,采用冷挤压工艺生产圆柱壳体,具有高效率、高强度、高材料利用率优势,未来产能将升级至6千万套 [4] - 与亿纬、蜂巢、欣旺达、海辰等电芯企业保持紧密合作 [4] - 大圆柱封装工艺对结构件企业难度较低,可配合下游客户市场布局及产能规划 [5] 技术及市场布局 - 未来将根据客户需求出海,提供就近配套以开拓国际市场 [6] - 关注钠电池行业前景,认为钠电圆柱/方形铝壳市场潜力较大 [6] - 看好全极耳路线技术,认为其对圆柱电池的散热、能量密度、快充等性能有显著提升 [6] 行业活动 - 2025年2月28日将在深圳举办行业首届圆柱电池技术论坛 [8] - 圆柱电池巡访活动覆盖诺达智慧、苏州力神、睿恩新能源、天鹏电源等多家企业 [8]
利维能总经理侯杨:持续看好铁锂圆柱电池 全方位布局卡位“新赛道”
起点锂电· 2025-01-09 17:43
圆柱电池市场概况 - 2024年1-9月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达115亿只,预计全年达145亿只,同比增11.9% [1] - 增长驱动力包括动力市场21/40/60系列起量、电动工具/两轮车/小储能领域26/32/40系列渗透加速、铅改锂政策推动启停电源/UPS应用、全极耳技术成熟促进铁锂圆柱放量 [1] - 行业技术趋势从传统小尺寸单极耳转向大尺寸全极耳工艺 [1] 利维能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18年7月,由红杉资本和杉杉股份共同出资,专注动力和储能电池研发制造 [1] - 2023年销售收入7.6亿元,2024年预计进一步提升 [10] - 已与德兰明海、安克、博力威等头部品牌建立深度合作 [10] 核心产品26700电池 - 主打26700电池,循环寿命达同类26650/32700电池1.7倍 [5] - 开发能量型(5.0Ah)和倍率型(3.6Ah)两大系列:能量型170Wh/kg,0.5C/1C循环≥1500周;倍率型支持3C充10C放,3C/5C循环≥2000周 [5] - 2024年拥有6条产线,满产产能1.5亿只,实际出货1亿只 [6] - 应用领域:便携式储能占比超50%,两轮车和机器人市场同步拓展 [7] 技术布局与规划 - 重点聚焦铁锂电池,利用价格性能优势拓展海内外动储市场 [7] - 布局全极耳技术,从大圆柱向小圆柱领域攻克技术难点 [7] - 开发短刀电池(100Ah)、磷酸锰铁锂电池(195Wh/kg)、46系列大圆柱、钠离子电池(3.0Ah/3.5Ah)、半固态电池(200Wh/kg)等多元化产品线 [12][14][15] - 2022年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开发固态电池,50Ah半固态电池已推出 [15] 行业需求预测 - 2025年全球电动工具圆柱电池需求31.7GWh,家储/便携储能5.61GWh,两轮车7.1GWh,清洁电器5.31GWh,平衡车2.1GWh [7] - 新国标政策推动下,铁锂小圆柱电池将在两轮车及小型储能市场快速放量 [2]
又一企业大圆柱电池成功交付!
起点锂电· 2025-01-06 18:28
大圆柱电池行业动态 - 创明新能源绵阳基地首批32140磷酸铁锂大圆柱电池成功交付客户 标志着公司大圆柱电池进入新阶段 [3][5] - 绵阳基地占地900亩 总投资120亿元 首期两条生产线(32系列和46系列)满产后年产能达5GWh 一期全部满产达10GWh [8] - 产线兼容多种材料体系 包括磷酸铁锂/钠离子/磷酸锰铁锂/准固态电池 可满足小动力/家庭储能/通信/乘用车等多元领域需求 [8] 创明新能源技术布局 - 大圆柱电池采用全极耳技术 使内阻降低90% 具备均匀散热/零膨胀/高安全特性 [8] - 46系圆柱电池产线制造成本比传统方壳电池低20% [9] - 2023年推出准固态46大圆柱竹藤电池/超快充钠离子大圆柱电池(业内首颗)及全球首发CTP1.0集成产品 [9] - 钠离子电池支持4C快充(15分钟10%-80%) -40℃放电容量保持率>90% [9] - 磷酸锰铁锂电池能量密度>200Wh/kg 通过针刺测试 成本接近铅酸电池 [9] 大圆柱电池市场格局 - 国内布局企业超20家 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 其中亿纬锂能46系列等多款产品已装车 [11][12] - 行业仍处起步阶段 动力领域装机量较少 全极耳工艺良率/焊接难题未完全解决 [12] - 储能及两轮车领域放量更快 鹏辉能源HOME系列2024年交付超5000万颗 主要应用于户储市场 [12] 技术路线争议 - 国内大圆柱技术与特斯拉存在差异(极耳焊接/干湿法电极等) 特斯拉产线效率仍领先 [12] - 部分企业认为50Ah以下大圆柱在户储/电摩领域更具优势 [12] - 全极耳技术可能并非最优解 需根据应用场景选择适配方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