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磷酸锰铁锂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在贵州发现巨大宝藏,价值高达万亿!多国排队求合作
搜狐财经· 2025-07-16 14:02
黔东锰矿崛起:中国改写全球锰业版图 - 贵州铜仁松桃崛起为"东方锰都",深刻改变全球锰矿产业格局 [1] - 中国通过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资源战略布局实现锰业崛起 [1] 重大勘探发现 - 2017年贵州松桃发现新型锰矿结构,颠覆传统锰矿沉积理论 [3] - 探明普觉矿区锰矿储量2.03亿吨,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五 [3] - 黔东锰矿总储量飙升至7.5亿吨,占全球超大型锰矿总量三分之一 [3] - 中国在全球超大型锰矿前十名中独占四席 [3] 锰矿的战略价值 - 钢铁工业每吨钢材需添加6-9公斤锰 [5] - 特斯拉Model 3单车消耗15公斤锰 [5] - 宁德时代磷酸锰铁锂电池中锰占比高达35% [5] - 预计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对锰需求将暴增300% [5] 中国锰业格局变化 - 中国锰矿自给率从31%提升至85% [5] - 贵州锰矿平均品位25.75%,远超全国20%平均水平 [5] - 2023年中国进口锰矿3135万吨,主要依赖澳大利亚 [5] - 国际锰价应声下跌,全球锰矿产业格局重塑 [5] 国际反应 -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寻求在华开采权 [5] - 日本组建"锰资源保障联盟"寻求采购优先权 [5] - 欧盟试图通过碳中和协议联合开发 [5] - 中国自然资源部明确"暂不开放外资参股" [6] 技术创新 - 成立全球首个锰矿全产业链标准委员会,制定46项技术标准 [6] - 研发"选择性浸出技术",将碳酸锰转化为99.9%纯度电池级硫酸锰 [6] - 全球首条锰渣全组分利用生产线投产,200吨硫化锰渣产出20吨镍钴锰前驱体材料 [6] - 锰渣资源化利用技术被美国《科学》杂志誉为"循环经济魔术" [6] 环保措施 - "矿山生态银行"政策要求每开采一吨锰矿同步修复两平方米植被 [8] - 清华大学团队治理九龙湖污染,锰浓度降至每升2毫克以下 [8] - 大龙经济开发区成为技术试验场,产出全球60%电池用硫酸锰 [8] - 铜仁经验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可持续发展标杆" [8] 产业升级 - 自动分选机提升矿石纯度,智能充填法使回采率突破90% [9] - 宁德时代研发锰基固态电池,锰矿石附加值暴涨8倍 [8] - 中国实现从资源依赖到技术引领的转型 [9]
哈啰/嘟嘟/司马/小安/雅迪/台铃/新日/亿纬/星恒/多氟多/创明/睿恩/派能/诺达/盾创/博观/尚闻/比克/鹏辉邀您共聚深圳!
起点锂电· 2025-06-29 12:16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将于2025年7月10-11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办 [1] - 活动由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主办,规模达600+企业高层参与,覆盖300+两轮车换电及电池企业 [2][3] - 赞助/演讲单位包括雅迪、台铃、新日、菜鸟、嘟嘟换电、派能科技、亿纬锂能等50余家产业链头部企业 [1][4] 核心议程与内容 - 7月10日举行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会及CEO闭门会,定向邀请雅迪、蓝京新能源、星恒电源等企业高层交流 [1][4] - 7月11日开幕式将发布《2025中国两轮车换电及电池TOP排行榜及行业白皮书》,并颁发换电运营、锂电池、钠电池等技术领导品牌奖项 [2][4] - 专场论坛①聚焦电动两轮车智能化及换电技术,议题包括雅迪的换电车趋势、嘟嘟换电的安全解决方案、菜鸟无人配送车战略等 [4] - 专场论坛②探讨新国标电自电池技术,涉及创明新能源的大圆柱电池应用、多氟多高安全解决方案、星恒电源锰基材料创新等 [5] - 圆桌讨论覆盖电池形态之争(圆柱/方形/软包)、电摩技术趋势等热点话题,亿纬锂能、中国钠电等企业参与 [5][6] 行业趋势与技术方向 - 全球两轮车换电市场高速增长,中国企业凭借产业链整合优势迎来布局风口,需解决电池安全、下沉市场覆盖等挑战 [2] - 技术升级方向包括高倍率、超快充、新材料(如钠电、磷酸锰铁锂)、全极耳大圆柱及固态电池,加速替代铅酸电池 [2][5] - AI技术驱动钠电等新电池技术研发优化,深圳“换电之城”计划将打造城市模板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2] 参会企业覆盖 - 拟邀企业覆盖全产业链:两轮车及换电运营(雅迪、美团、滴滴青桔)、锂电池(亿纬锂能、宁德时代)、钠电池(传艺钠电、派能科技)、换电柜(盾创科技)、BMS(优旦科技)等 [8][9] - 材料与设备领域包括多氟多、赣锋锂业、逸飞激光、先导智能等头部供应商 [9]
嘟嘟换电 总经理 廖志成 确定演讲!分享主题:打造全民安全换电解决方案!(7.11-深圳两轮车换电大会)
起点锂电· 2025-06-27 17:40
行业活动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举办 [5] - 大会主题为“打造全民安全换电解决方案” [3] - 同期举办2025中国两轮车换电及电池鲁班奖评选投票 [5] 参会企业及演讲主题 - 雅迪科技集团将分享“换电车趋势及应用” [5] - 台铃集团将探讨“电动两轮车智能化与出海发展新趋势” [5] - 优旦科技聚焦“两轮车换电BMS安全重构与智能运维路径” [5] - 创明新能源分析“大圆柱电池在两轮车细分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5] - 时代瑞象研究“磷酸锰铁锂产业化应用” [5] - 比克电池展示“高性能圆柱电池技术与轻型动力应用” [5] - 诺达智慧介绍“多极耳圆柱电池技术发展” [5] - 多氟多新能源提出“电动两轮车及换电高安全动力电池解决方案” [5] 行业支持 - 时代瑞象和诺达智慧为重点支持单位 [5]
长沙4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月底投产
起点锂电· 2025-06-12 17:52
蒙星纳米项目进展 - 湖南长沙望城经开区蒙星纳米项目预计6月底投产 总投资3.5亿元 总建筑面积33416.97平方米 将建设2栋厂房和1栋办公楼 [1] - 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4万吨磷酸锰铁锂年生产能力 年产值约20亿元 年税收超8000万元 [1] - 项目持有公司湖南蒙星纳米由湖南智电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孵化 聚焦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 [1] 磷酸锰铁锂技术优势 - 蒙星纳米核心产品磷酸锰铁锂及前驱体材料能量密度较传统磷酸铁锂提升10%-20% 成本降低5%-10% 低温充电性能具优势 [1] - 磷酸锰铁锂材料基于性能优势两年前就成为企业布局重点 但应用不及预期 主要因磷酸铁锂压实密度提高和自身成本技术原因 [2] - 目前磷酸锰铁锂应用进程较慢 部分项目停滞导致产能推进慢 成本下调周期长 高性能产品存在技术壁垒 [2] 行业动态与产能布局 - 2023年多个磷酸锰铁锂项目推进中 包括时代瑞象甘肃2万吨项目4月投产 山西特瓦时10万吨项目一期5月投产 江西格派6月启动量产线设备安装 [3] - 德方纳米磷酸锰铁锂产能已达11万吨/年 湖南裕能、万润新能、龙蟠科技等头部企业也已切入该产品 [3] - 星恒电源、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企业都在布局磷酸锰铁锂电池 行业预计产业化进度将在今明两年提速 [3] 湖南智电谷研究院规划 - 湖南智电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5月29日揭牌 采用"1+N"模式 总投资50亿元 建设研究院平台和产业化基地 [1] - 研究院已孵化三家企业 包括蒙星纳米(正极材料)、纯晶材料(高纯石英砂)、西立科新材料(硅碳负极) [2] - 未来五年计划孵化项目14项 落地8项 培育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申报专利100项以上 硕博人才占比超50% [2]
LG联手通用开发电池新品!
起点锂电· 2025-05-15 19:59
新型富锰锂电化学配方 - LG与通用汽车联合研发新型富锰锂电化学配方 成本与磷酸铁锂电池相当 重量更轻 能量密度比最优铁锂电池高出33% [1] - 计划2025年推出方形电池 应用于电动皮卡和大型SUV 续航达644公里 融合三元与磷酸铁锂技术优势 [1] - 锰材料价格显著低于镍和钴 提高锰比例可同时提升性能并降低成本 采用方壳封装结构(类似比亚迪刀片电池) 大尺寸车型仅需6个模组(每个含36电芯)减轻车身重量 [1][4] 富锂锰基电池技术特性 - 当前作为三元软包和铁锂方形电池的补充 未来重要性将提升 通过调整锰铁比提高电压平台 突破磷酸铁锂能量密度天花板 [3][4] - 存在容量衰减痛点 导致续航降低和热稳定性下降 需解决工艺参数控制、纳米化改性等技术难题 [4][5] - 生产线兼容现有磷酸铁锂设备 材料切换灵活利于降本 未来可与三元/铁锂材料优势互补 若替代三元材料将引发产业链变革 [5] LG新能源战略调整 - 2024年Q1营收6.3万亿韩元(同比+2.2%) 利润3750亿韩元扭亏为盈 主因成本控制、北美产能优化及新市场开拓 [7] - 暂停亚利桑那州项目 优先利用密歇根州产能生产磷酸铁锂电池 同时布局46大圆柱电池、储能订单(波兰国家能源集团)及机器人/风电等新兴领域 [7][9] - 韩国电池企业集体转向铁锂电池 三星SDI 2023年展示磷酸锰铁锂产品 LG与SK On加速布局 签约龙蟠科技子公司锁定铁锂原材料 [8][9] 电解质膜技术突破 - 沧州中孚新能源研发"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 通过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 兼容传统产线 固载率降至安全阈值 同步提升能量密度与热安全性能 [11] - 核心技术包括无感化产线适配、化学稳定性、原生阻燃及高延展性 总投资1亿元 为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 [12][13]
圆柱电池市场“洗牌”酝酿,场景争夺战打响
高工锂电· 2025-05-02 17:35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1][2]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利元亨 [2] 圆柱电池市场变革 - 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 核心驱动力来自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提升 终端应用场景多元化竞争加剧 [3] - 中国企业全球市场份额在2024年已提升至超过40% 日韩企业出货量下滑 [10] 大圆柱电池技术突破 - 宝马宣布下一代电动车型采用大圆柱电池 证实其在中高端乘用车市场的商业可行性 [4] - 全极耳技术成熟应用 激光焊接工艺进步提升制造精度与良率 赋予大圆柱电池快速充电能力 支持4C及以上超快充 [5] - 圆柱电池产线生产效率比方形或软包电池高出50% 头部设备企业生产效率达300PPM以上 是传统电池的十倍 [6] - 圆柱电池标准化设计兼容400V至1200V电压平台 满足车企缩短开发周期需求 [7] 应用场景多元化 - 动力用圆柱电池出货量下滑 电动二轮车和电动工具用圆柱电池增速显著 [9] - 中国企业成功切入电动二轮车、电动工具、户用储能等存量市场 并开拓BBU、人形机器人、eVTOL等新兴市场 [11] - 蔚蓝锂芯子公司天鹏电源2024年出货量增速达100% 受益于电动工具市场国产化替代 [11] - 小圆柱电池在物流车辆、高端跑车等领域拓展 亿纬锂能与德国KBS合作 保时捷收购瓦尔塔圆柱电池业务 [11] 技术路线与性能指标 - 电动航空领域加速向圆柱电池迭代 中创新航选择大圆柱路线 赣锋锂电选择小圆柱路线 能量密度达330-400Wh/kg [14] - 蔚蓝锂芯发布全极耳18650小圆柱电池 支持低温13C放电和5C超快充 亿纬锂能针对不同能量密度需求采用圆柱或软包方案 [15] - 比克电池采取大小圆柱并行策略 21700小圆柱能量密度近300Wh/kg 4680大圆柱能量密度达300Wh/kg [16] 磷酸铁锂技术渗透 - 磷酸铁锂及磷酸锰铁锂在圆柱电池中加速渗透 政策法规推动铁锂替代三元小圆柱 [20] - 磷酸铁锂大圆柱在成本和安全敏感领域优势显著 亿纬锂能布局三元和铁锂大圆柱产能 宝马研究铁锂与硅基负极结合潜力 [21] - 大圆柱电池在电动二轮车市场渗透率向50%目标靠近 国轩高科发布3系大圆柱电池 产能超5GWh [21][23] 市场预测与产业链支持 - GGII预计2024年中国大圆柱电池出货规模超2.5GWh 将在锂电二轮车市场全面替代小圆柱 [24] - 设备制造商逸飞激光和华冠科技加速大圆柱设备订单交付 支持行业技术升级 [26]
长虹能源:2024年净利润1.97亿元 打造“三位一体”业务格局
中证网· 2025-04-20 15:0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71亿元,同比增长31.2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实现大幅扭亏为盈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4亿元,同比增长1066.10%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45% [1] - 年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并转增4股 [1] 业务发展 - 公司坚持"做强、做大、做新"战略思路,提升产品价格、质量和技术竞争力 [1] - 碱性电池业务稳健增长,锂电业务实现实质性扭亏 [1] - 加快推进聚合物锂电池能力建设,打造新的增长极 [1] - 形成碱电、高倍率锂电、聚合物锂电三位一体、相互协同的业务格局 [2] - 碱电业务"稳存量、拓增量",经营持续稳健增长 [2] - 高倍率锂电业务在园林工具、清洁工具、便携储能等板块实现规模突破 [2] - 聚合物锂电业务3C数码、物联网终端电池销售收入大幅增加 [2] 研发投入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1.58亿元 [2] - 碱电业务探索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的应用 [2] - 高倍率锂电业务推进磷酸锰铁锂电池、凝胶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等研发 [2] - 聚合物锂电业务推进无人机电池、低温升电池等产品研发 [2] 未来战略 - 公司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新能源企业 [3] - 围绕"做强碱电、做大锂电、做新特种电池"的战略目标 [3] - 优化海内外布局,推动智改数转,提升运营效率 [3] - 积极寻找优质特种电池标的,打造新增长极 [3]
瑞浦兰钧2024亏损收窄
起点锂电· 2025-03-31 18:26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约178亿元,同比增长29% [2] - 亏损约13.5亿元,较去年同期收窄约三成 [2] - 毛利率从2.5%提升至4.1% [2] - 全年销售43.71GWh锂电池产品(动力+储能),同比增长124.4% [3] - 截至2024年底形成74GWh产能 [3] 业务结构 - 动力电池业务营收73亿元,大涨71.4%,毛利率由负转正 [7] - 储能电池业务营收72.59亿元,同比增长3.9% [6] - 其他业务营收31.52亿元,同比增长28.3% [6] - 动力电池毛利率2.5%,储能电池毛利率5.4% [5] 产品与技术 - 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180-200Wh/kg [10] - 三元电池能量密度达240-300Wh/kg,进入客户验证阶段 [10] - 完成第二代半固态电芯开发,能量密度达310Wh/kg [11] - 研发磷酸锰铁锂电池,能量密度210-240Wh/kg,循环寿命3000次 [12] - 推出564Ah储能专用电芯,匹配6MWh储能系统 [12] 客户与合作 - 与上汽荣威、MG、极氪、沃尔沃等乘用车客户保持合作 [13] - 新增雷诺、Stellantis、吉利银河等车企项目定点,新增车型超20款 [13] - 开拓商用车客户群体,包括三一、徐工、宇通等 [13] - 与Powin签署12GWh储能电芯合作框架协议 [16] - 与JUNGWOO Group签约,采购不低于5GWh储能系统产品和2GWh储能电芯 [17] 国际化布局 - 在德国、美国、东南亚设立子公司 [17] - 参与南半球最大电池储能项目(850MW/1680MWh) [17] - 宣布在印尼建设首个海外生产基地,一期产能8GWh [18] - 战略规划覆盖东南亚、欧洲及南美洲,扩大韩国、欧美销售网络 [18] 行业竞争 - 中创新航营收277亿元,净利润近6亿元 [7] - 正力新能扭亏为盈,可能带来潜在竞争压力 [7]
2025丨磷酸锰铁锂放量之年
起点锂电· 2025-03-05 12:35
中国锂电产业2024年发展现状 - 锂电产业进入新周期,格局分化明显,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持续[2] - 头部企业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寻求业绩增长新曲线[2] - 磷酸锰铁锂商业化进展曲折,2024年装车量不及预期但二三轮车市场表现较好[2][3] - 行业预计2025年磷酸锰铁锂出货量将显著提升[2] 磷酸锰铁锂技术特点与市场表现 - 磷酸锰铁锂是磷酸铁锂升级版,电压平台更高,能量密度提升5-10%[4] - 2022年起受大厂青睐,宁德时代M3P电池推动市场活跃[4] - 实际应用与理论值差异大,存在比表大、导电性差、快充性能弱等问题[5] - 目前主要与三元材料掺杂使用,形成差异化产品[5] - 1-10月国内市场装机量仅1.9GWh,宁德时代为主要供应商[5] - 成本高于磷酸铁锂,价格区间4.6-4.9万元/吨 vs 磷酸铁锂3.6-3.8万元/吨[5] 磷酸锰铁锂在轻型动力与储能领域的应用 - 两轮车市场率先实现量产,2023年出货量数千吨[9] - 华立源、星恒电源、天能股份等企业批量推进圆柱/方形电池应用[9][10] - 华立源26700电池实现零下20度充电,循环性能达3000次[10] - 星恒电源"黄金双核"体系能量密度接近中镍三元,价格有望与磷酸铁锂持平[10] - 小储能场景逐步渗透,星恒电源在便携式储能领域出货超十万套模组[11] 产业链企业布局与产能规划 - 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电池企业积极研发磷酸锰铁锂电池[14] - 容百科技、德方纳米等材料企业主导量产,国内已建成产能超100万吨[14] - 德方纳米现有产能11万吨/年,产品已批量装车[16] - 容百科技三季度出货量同比增超100%,国内市占率第一[17] - 当升科技攀枝花基地月出货量达数千吨,客户涵盖一线电池厂商[17] 技术研发与专利进展 - 国内已公布磷酸锰铁锂专利300多项,德方纳米专利数量领先[18] - 技术改进聚焦锰铁比例优化(4:6较理想)及纳米化、掺杂、包覆等改性[19] - 湖南裕能、国轩高科等企业近期密集申请材料制备与电解液适配专利[18] 2025年市场前景展望 - 上游材料厂商通过锰铁锂提升单吨毛利,驱动转型升级[21] - 预计2025-2026年规模放量,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为核心动力[22] - 中期有望替代部分中镍三元和磷酸铁锂,长期或加速储能渗透[22] - 2025年渗透率预计达5-10%,2026年市场规模超100亿元[23]
全能安全 | 比克公布PRO-M大圆柱电池最新研发进展
起点锂电· 2025-03-01 17:20
行业活动 - 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在深圳举办,主题为"聚集新技术 探索新工艺",现场汇聚超200家圆柱电芯及应用企业、300家电池材料设备配套企业 [1] 比克电池技术进展 - 比克电池CTO林建分享PRO-M大圆柱电池最新研发成果,包括磷酸锰铁锂掺混高镍三元材料的解决方案,改善导电性并增加能量密度 [2][5] - 公司发布PRO-M高安全18650及21700电池,通过行业最严苛针刺测试,面向两轮车出行市场 [5] - PRO-M 46系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超210Wh/Kg,支持4C持续充放电,工作温度范围-30℃~60℃,循环寿命2000次以上,通过多项安全测试 [6] - 公司通过材料、结构、制造多维创新提升产品性能 [8] 福建贤辰智享科技 - 公司是国内锂电池可循环包装方案和共享租赁服务龙头企业,总部位于福州,在全国设有多家运营工厂和子公司 [11][12] - 业务覆盖锂电池、光伏、零售、运输等多个领域,拥有40万个周转箱的全国调度能力 [12] - 目标是成为循环包装领域的先行者和标准引领者 [12] 论坛其他内容 - 活动包括多氟多新能源总经理许飞分享第三代大圆柱电池开发、诚捷智能董事长呙德红探讨大圆柱电池工艺发展等议题 [10] - 全极耳技术被提及为圆柱电池性能提升的关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