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
证券时报· 2025-10-24 11:16
韩文秀: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在会上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十五 五"规划建议,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 没有变。 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在会上介绍,《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总论, 主要阐述"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抓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 求。第二板块为分论,分领域部署"十五五"时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第三板块主要部署坚持和加强党 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等任务。 郑栅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未来10年将 ...
申万宏源策略四中全会公报解读:识变应变求变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3 22:1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聚焦于“十五五”规划的政策布局,强调“识变应变求变”的基调,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如美国中期选举、地缘冲突等)[2] - 长期意义在于明确经济转型路径,强化“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体系、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推动反内卷、区域协调、科技自立等方向[2] - 短期主题机会关注AI、机器人、半导体等产业政策共振领域,以及强国经济、海洋经济等政策细化方向[2] 政策环境与基调 - 外部环境面临“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政策制定以“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为基础,呼应2022年二十大和2023年国家安全委员会讲话[2] - “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是十五五(2026-2030年)的核心基调,应对全球右翼崛起、关税冲突等不确定性[2] 科技与产业布局 - 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首次提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2] - 现代化产业体系与二十大目标一脉相承,强调制造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等,并明确未来制造、信息、材料、能源、空间、健康六大方向[2] - 产业政策共振方向集中于AI、机器人、半导体,科技成长板块短期性价比调整到位,25Q4或迎反弹行情[2] 对外开放与循环体系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部分大幅提前,强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2] - 构建外循环需主动作为,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2] 区域发展与内需市场 - 区域发展承接“反内卷”政策,通过区域协调战略、新型城镇化等优化生产力布局,突出“优势互补”[2] - 强大国内市场聚焦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劳动薪酬分配,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2] - 明确“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为反内卷政策提供基础[2] 国防与其他重点领域 - 国防部分强调“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及先进战斗力建设[2] - 其他关注点包括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卡点、文化产业顺应信息技术潮流等[2] 短期政策与市场机会 - 四季度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重点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加大欠薪整治力度[2] - 短期主题窗口关注强国经济、海洋经济,消费服务刺激政策可能推动修复[2] - A股反内卷、都市圈、消费服务、走出去等方向保持政策主题弹性[2]
大连重工:公司目前涉及海洋工程领域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海上风电核心零部件、大型船用曲轴等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3 15:36
公司海洋工程业务产品线 - 公司海洋工程业务产品包括海上风电核心零部件、大型船用曲轴、海上起重设备和单点系泊等 [2] - 风电核心零部件具备2-16MW风电齿轮箱批量供货能力,3-30MW级风电核心铸件批量供货能力,以及5-20MW主流机型塔筒批量供货能力 [2] - 大型船用曲轴可生产曼恩系列50—108型和瓦锡兰系列52—96型低速船用柴油机半组合曲轴 [2] - 海上起重设备覆盖1100吨至3500吨船用甲板起重设备,200—1000吨造船门式起重机,3500吨浮吊及单点系泊产品 [2] 业务运营模式与规模 - 相关产品采取订单式生产,多为非标定制型产品,除风电设备外多数未形成批量化或系列化 [2] - 2024年上述产品订单占比约12% [2] 公司战略与行业前景 - 在国家精耕深蓝和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背景下,公司将持续关注海洋经济政策并挖掘市场需求 [2] - 公司计划大力拓展海洋工程业务服务领域,同时积极推动相关技术储备 [2]
久之洋跌2.07%,成交额5707.3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8.8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1:1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3日盘中股价下跌2.07%至37.42元/股,成交额5707.35万元,换手率0.84%,总市值67.3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8.85万元,大单买入792.10万元(占比13.88%),大单卖出840.95万元(占比14.7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0.84%,但近5个交易日、近20日和近60日分别表现为上涨1.44%、下跌0.90%和下跌1.53%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27日,于2016年6月2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红外热像仪、激光测距仪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红外热像仪55.88%,光学系统28.62%,激光测、照产品14.81%,其他(补充)0.69% [2] 所属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其他电子Ⅱ-其他电子Ⅲ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盘、海洋经济、央企改革、卫星互联网、海工装备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10月20日,股东户数为1.66万户,较上期减少0.14%,人均流通股10819股,较上期增加0.14%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55.30万股,较上期减少48.77万股 [3] - 南方军工改革灵活配置混合A(004224)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7.58%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为943.00万元,同比减少43.74%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7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9828.00万元 [3]
巨力索具布局深海背后:上半年扣非后归母净利仅500多万元
中国经营报· 2025-10-22 15:57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宣布凭借现有优势布局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并称自身是目前唯一具有成套系泊索设计能力和制作能力的企业,未来在深海系泊市场将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2] - 公司认为政策支持非常清晰,包括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深海科技、能源局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工程、以及多个沿海省份将深远海风电纳入开发进程 [3] - 为提升产业化、规模化效应并构建成本优势,公司已在天津设立全资子公司,目前项目正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3] - 公司表示会为天津子公司投入相应流动资金,并认为该项目符合国家政策支持方向,可申请相关支持,未来将增厚上市公司业绩 [4]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为11.40亿元,同比增长17.45%,公司称该收入水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4][5]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559.83万元,同比增长450.30% [2][5] - 销售毛利率为18%,但净利率仅为0.82% [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9.51亿元,同比增长17.22% [6] 成本与费用分析 - 上半年总成本为11.29亿元,同比增长15.47% [7] - 营业成本为9.35亿元,同比增长22.15% [7] - 销售费用为0.77亿元,同比下降23.49% [7] - 管理费用为0.60亿元,同比下降7.60% [7] - 研发费用为0.11亿元,同比增长96.72% [7] - 财务费用为0.30亿元,同比增长15.58% [7]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状况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为13.24亿元,同比增长15.99% [6] - 截至2025年6月底,应收账款余额为14.93亿元,其中74%(约11亿元)账龄在1年以内,公司称多为优质国企项目合作方,实际坏账风险较低 [6]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达10.59亿元,同比增长40.17% [7] - 公司表示近两年将应收账款列为核心管控目标,严格的绩效管控有效加速回款 [6]
收评:沪指震荡微跌,石油、银行等板块拉升,海洋经济概念等活跃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15:3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微跌0.07%报3913.76点,深证成指跌0.62%报12996.61点,创业板指跌0.79%报3059.32点 [1] - 北证50指数表现强势,上涨0.87%,盘中一度涨幅超过2%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额达到16905亿元 [1] - 市场内近2300只个股上涨 [1] 行业板块表现 - 石油、地产板块强势拉升,银行、医药、零售等板块上扬 [1] - 人造肉、海洋经济、生物疫苗概念表现活跃 [1] - 煤炭、有色、券商、半导体等板块走低 [1] 投资策略观点 - 招商证券认为市场增量资金保持流入态势,投资者逢低加仓意愿较强,市场有望重拾升势 [1] - 短期策略可关注前期热门赛道,包括国产算力、半导体自主可控、可控核聚变、军工及商业航天在风险偏好回升下的反弹机会 [1] - 中长期布局应着眼于2026年中美可能出现的经济共振及PPI回升趋势,重点配置低位顺周期板块 [1]
【掘金行业龙头】深地经济+海洋经济,公司细分设备产销连续8年世界第一,国内多个市场市占率超60%
财联社· 2025-10-22 12:33
核心观点 - 公司业务聚焦于深地经济和海洋经济领域,其细分设备产销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 [1] - 公司在国内多个市场占有率超过60%,并计划在2024年实现北美市场的销售突破 [1] - 公司材料技术在海洋桥梁工程的实用化方面取得关键进展,铁路业务已拓展至国内及东南亚、北非、南美等地区 [1] 行业与市场地位 - 细分设备产销连续8年世界第一,彰显行业领先地位 [1] - 国内多个市场市占率超60%,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控制力 [1] 业务进展与战略规划 - 2024年目标实现北美销售突破,标志国际化战略进入新阶段 [1] - 材料技术在海洋桥梁工程实用化取得关键进展,提升在海洋经济领域的技术壁垒 [1] - 铁路领域业务遍及国内和东南亚、北非、南美,体现全球业务布局 [1]
中国船舶跌2.01%,成交额18.4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3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2 11:3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1%,报35.56元/股,总市值2676.11亿元,成交额18.43亿元,换手率0.85%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38亿元,特大单净流出2.32亿元,大单净流出1.05亿元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微跌0.42%,近5个交易日上涨0.65%,近20日下跌4.00%,近60日上涨5.30% [1]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主营业务为军民用船舶制造、船舶修造、船用柴油机制造、海洋工程及工程机械,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业务收入占比高达95.89%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航海装备Ⅱ-航海装备Ⅲ,概念板块包括航母产业、中特估、中字头、央企改革、海洋经济等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3.25亿元,同比增长11.96%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9.4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8.59% [2] 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7.88万户,较上期微增0.23%,人均流通股为16043股,较上期减少0.2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60亿股,较上期增加3407.89万股 [3] - 多只主要ETF增持公司股份,华夏上证5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分别增持292.31万股和319.95万股,易方达沪深300ETF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3] 分红历史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53.10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发现金红利21.02亿元 [3]
久之洋跌2.05%,成交额7855.8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22.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2 10:04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5%,报38.28元/股,成交额7855.83万元,换手率1.13%,总市值68.9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22.09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289.57万元,大单净卖出732.52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3.39%,近5个交易日上涨1.73%,近20日上涨1.86%,近60日下跌1.09%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7.58%;归母净利润943.00万元,同比减少43.74%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红外热像仪55.88%,光学系统28.62%,激光测、照产品14.81%,其他0.69%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828.00万元 [3]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10月20日股东户数为1.66万户,较上期减少0.14%;人均流通股10819股,较上期增加0.14%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55.30万股,相比上期减少48.77万股;南方军工改革灵活配置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27日,于2016年6月2日上市,主营红外热像仪、激光测距仪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其他电子Ⅱ-其他电子Ⅲ,概念板块包括小盘、海洋经济、短报文概念、军民融合、卫星互联网等 [1]
和讯投顾王政昊:放量重回3900点 追不追?
搜狐财经· 2025-10-21 20:45
市场整体走势 - 上证指数越过3900点整数关口并逼近前高,市场出现放量上攻走势 [1] - 市场情绪从昨日的缩量十字星转为今日的放量上涨,早盘缩量1000亿到下午放量1000亿,显示资金态度转变 [1] - 当前市场从缩量到放量的过程显示底部支撑初步探明,存在向上反弹的动力和需求 [1] 成交量与资金动向 - 今日市场成交量仅放量1000多亿,未能完全覆盖昨日缩量的2000亿,也未回到2万亿以上水平 [2] - 资金在3900点关口上方仍显犹豫,不排除市场后续出现高位震荡整理 [2] - 个股活跃度明显提高,特别是科技股,显示有资金开始认可低位支撑并加入反弹或进行补仓 [2] 板块与主题表现 - 新主题“深地经济”表现强势,涵盖煤炭、天然气、工业工程设备、海洋经济及隧道地铁建设等传统行业 [3] - 当前市场热点仍集中在传统行业板块,科技领域尚未出现新的具有引爆力的主题或看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