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搜索文档
南农晨读 | “医”路同行
南方农村报· 2025-07-16 10:31
上半年经济数据 -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 同比名义增长5.9% 实际增长6.2% 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4][5] - 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达19139万人 同比增长0.7% [6] 妇女创业小额贷项目 - 广东省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设立15年 直接受惠妇女15.8万人 间接带动158万妇女创业就业 [10][11] 宁夏蔬菜产业升级 - 固原市六盘山地区建成万亩供港蔬菜基地 生产西兰花、菜心等高价值品种 [14][15] - 贺兰县通过精深加工将冷凉蔬菜转化为脱水菜干、即食沙拉等产品 产业附加值提升近6倍 [16] 广东荔枝加工产业 - 从化区槐枝等特晚熟荔枝进入上市高峰期 顺昌源酒业日均收购量超10万斤 [25][26] - 预计从化荔枝加工总量将突破2万吨 加工周期持续半个月以上 [24][34] 农业外来物种防控 - 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多方举办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灭除直播活动 采用科普+实地灭除模式提升公众认知 [37][38][39] 郁南土特产品牌建设 - 2025年"绿养郁南"名优土特产评选启动 汇聚农业科研、食品加工等领域专家推动区域公用品牌升级 [45][46][47] 广东蔬菜产业调研 - 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联合多家机构开展全链调研 分析价格低迷原因并寻求破局方案 [20][21][22]
白云派驻麻章对口帮扶工作组:牵线搭桥,广州企业助力那柳村振兴
南方农村报· 2025-07-16 09:30
企业捐赠与乡村振兴 - 广州市连顺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向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那柳村捐赠近三万元善款,用于支持乡村振兴[1] - 捐赠资金将用于那柳村特色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完善等关键领域,旨在改善村庄生产生活条件并增强内生发展动力[4] - 连顺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代表表示希望通过捐赠为那柳村发展贡献力量,助力乡村振兴[4] 对口帮扶工作机制 - 白云区派驻麻章对口帮扶工作组(白云工作组)全程对接捐赠事宜,促成企业资源与村庄需求的精准匹配[1] - 工作组深入那柳村调研产业短板和基建需求,并主动联系企业推介村庄生态禀赋和发展潜力[1] - 工作组后续将持续跟踪资金使用情况,确保高效精准落地,推动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等实质性进展[4] 社会力量参与模式 - 白云工作组将"整合资源、激活社会力量"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1] - 工作组计划继续发挥优势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麻章区乡村振兴事业[4] - 此次捐赠是"白云所能"精准对接"麻章所需"的典型案例[1]
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在苏州开幕 阿东信长星出席并致辞
苏州日报· 2025-07-16 08:09
论坛概况 - 2025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于7月15日在苏州开幕,主题为"拓展青年潜能 助力全球发展"[1][5] - 论坛设三场主题论坛:绿色消费与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5] - 参会人员包括100多个国家、17个国际组织的青年事务部长、青年组织负责人及各国青年代表共约500人[5] 政府及国际组织表态 - 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表示江苏正着力打造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3] - 信长星提出支持青年投身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合作[3] - 联合国代表那迪娅等期待各国青年通过论坛达成富有洞见的交流与持续联系,推动创造和平、包容和可持续的未来[4] 青年发展倡议 - 中外青年代表共同宣读《"拓展青年潜能助力全球发展"国际青年倡议》[5] - 论坛发布全球青年发展行动计划第二批100个典型项目清单并启动"全球青年发展项目周"活动[5] - 阿东呼吁各国青年组织引领青年做全球发展的"破壁者"、全球安全的"行动者"和文明交流的"追光者"[4]
我省部署下半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
新华日报· 2025-07-16 07:48
7月15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听取上半年全省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进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 治、农村改革等情况汇报,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省委常委、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徐缨主持 会议并讲话,副省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忠伟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省"三农"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主动作 为,努力应对多方面困难和挑战,扎实做好"三农"各项重点工作,粮食生产总体保持稳定,乡村产业蓬 勃发展,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 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工作对圆满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十分关键,要紧盯既定目标,坚持问题导 向,精准施策、聚力攻坚。要毫不放松抓好秋粮生产,抓田管促壮苗、抓科技提单产,完善灾害性天气 应对预案,以秋补夏、以秋定全年。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精准实施稳岗就业政策,持续抓好 产业富民,多渠道帮促低收入人口增加收入。要统筹抓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海洋渔业发展、年度 重点改革事项、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扎实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 ...
项目建设“加速跑” 民生福祉“节节高”
新华日报· 2025-07-16 06:05
产业发展与项目建设 - 高桥镇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占地1727亩,桩基工程进度近半,预计年底具备发电条件,投运后年平均上网发电量达1.2亿千瓦时,可替代3.64万吨标准煤 [1] - 孟家港国际物流园一期码头1-5月货物吞吐量达400多万吨,润祥油品一期已开港试运营,油品二期建设加快推进 [2] - 启美装饰工程项目、众鑫体育年产30万套潜水面料项目正式投产,宏联电工、爱可信鞋业等本土企业技改扩能全面完成 [2] - 依托"高桥雪地靴跨境电商产业联盟"分级分类培育雪地靴企业,持续擦亮"中国雪地靴之乡"品牌 [2] - 大力培育"专精特优"产业项目,扩大提升现有4个合作社规模和成效 [2] 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 - 六支泵站拆建项目设计流量达6.0m³/s,兼具涝水排放与长江引水功能,维护1.5万居民和1.3万亩稻田用水需求 [3] - 同步建设8.59公里沥青防汛道路改善沿江交通条件 [3] - 打造"爱心暑托班"服务困境留守儿童,提档升级养老助残服务中心提供2元暖餐惠及农村"六类人群" [4] - 锚定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目标,常态化整治提升人居环境 [4] - 计划高标准完成年初确定的8件民生实事任务 [4]
大丰农商银行三圩支行用心浇灌乡村振兴沃土
江南时报· 2025-07-15 21:19
公司战略定位 - 大丰农商银行三圩支行坚守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深耕本土市场[1] - 公司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成为当地居民和企业信赖的"金融邻居"[1] 业务开展模式 - 客户经理团队摒弃"等客上门"思维,常态化开展"走村入户"活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真实需求[2][3] - 服务覆盖春耕资金周转、农产品储蓄理财、家庭小店资金短缺等各类金融需求[3] - "零距离"服务模式有效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3] 客户服务优化 - 持续优化物理网点服务环境,提供舒适、便捷、高效体验[4][5] - 厅堂布局人性化,配备老花镜、急救箱等便民设施[5] - 对老年客户等特殊群体给予更多耐心引导和关怀[5] - 员工不断提升业务技能和服务意识,提供专业高效服务[5] 社会责任履行 - 针对农村地区金融知识薄弱现状,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6][7] - 通过宣传折页、微课堂、警示案例等形式普及防诈骗、非法集资识别等知识[7] - 活动提升村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7] 未来发展计划 - 继续秉承"离您最近,与您最亲"的服务理念[7] - 以更加饱满热情和务实作风深耕本土市场[7] -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持[7]
近镜头·习近平的文化足迹 | “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新华社· 2025-07-15 20:36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 2024年肇兴侗寨累计接待游客102.7万人次,同比增长63.4% [5] - 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63.8% [5] - 村集体经济收入24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约4.16万元,同比增长12.3% [5] - 村里已建设特色酒店、民宿、饭店400多家,培育传统手工艺企业60多家,带动村民就业创业2000余人 [7] 非遗产业发展 - 蜡染合作社订单额突破800万元,3月以来线下订单和研学团队同比明显增加 [6] - 合作社共培训绣娘3000余人,每年带动全县123个村寨1200多名绣娘、染娘增收 [6] - 合作社产品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中瑞建交75周年庆祝活动上展示 [6] - 合作社拓展集展示、体验、教学于一体的新空间以满足更多需求 [6] 产业带动效应 - 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开民宿、卖特产、当导游 [5] - 老艺人直播教学,年轻人开旅拍店,非遗传承人参加中外展销活动 [7] - 各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相继成立 [7]
浙商期货:用责任履行期货助农使命
证券日报网· 2025-07-15 16:24
浙商期货乡村振兴与党建融合 - 公司通过"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成长为乡村振兴中坚力量,打造"浙商红"特色党建品牌,以党总支统筹+部门落实+网点支持+村社协同"模式推动助农机制从"任务型"转向"使命型" [1][2] - 2024年底结对帮扶平均海拔2620米的博什瓦黑村,签署党建共建协议并落实措施,实现资源互通与共同发展 [1] 助农服务规模与成效 - 自2015年起服务覆盖26个省份,累计开展近千个"保险+期货"项目,金额超百亿元,惠及农户超20万户 [2] - 签订159个结对帮扶协议,开展近200场专业培训,投入帮扶资金近1亿元,协助销售额超1.2亿元 [2] 创新金融工具应用案例 - 针对新疆红枣企业资金短缺与库存贬值风险,设计"仓单回购+套期保值"方案,实现融资4000万元并额外盈利200万元 [3] - 通过走进农田、调研农企定制期货工具,为农户提供风险屏障,保障农业产业稳定发展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深化期货服务精细化,将金融强农从"大写意"转化为"工笔画",持续支持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3]
田坎上办起“AI红色展”!这群大学生用新技术“唤醒”老记忆
环球网资讯· 2025-07-15 15:56
乡村振兴与AI技术融合 -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乡音融梦队"利用AI技术修复军功章、生成青春军装照,实现红色记忆数字化保护 [1][3] - 团队通过AI图像增强技术修复锈蚀军功章、模糊退役证明等红色信物,赋予其数字化"永生" [9] - 建立"石家村红色记忆数字档案库",通过AI语音转写和文本分析技术系统化保存口述历史 [8]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红色文化传承 - "乡音融梦队"连续两年在石家村开展活动,从摄影展升级为AI红色记忆展,挖掘乡村红色底蕴 [2][10] - 团队为抗战老兵、退役军人免费拍摄肖像并生成AI军装照,连接个体记忆与国家历史 [3][6] - 深入采访抗战老兵、乡村致富带头人,记录口述历史并强调精神传承价值 [6][12] 乡村振兴的多维度深化 - 帮扶工作从经济助力转向"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通过科技挖掘红色文化内涵 [12] - 田间"微党课"融合抗战故事与乡土教育,强化村民对精神财富的认知 [10][12] - AI技术被用于守护乡村"红色基因",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力量 [10][12]
韶关始兴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鲜活实践 广东首个“农村未来社区”迎来首批住户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15 15:41
项目概况 - 广东省首个"农村未来社区"项目迎来首批住户,涉及韶关始兴周所村56户村民 [1] - 项目总投资4.19亿元,总规划用地186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规划建设540余套高品质新型农房及公寓 [1] - 创新采用"农房排屋+多层公寓+养老公寓"模式,对村庄进行系统性重塑 [1] 政策与治理 - 始兴组建县镇村组四级工作专班,采用精细化工作法,围绕户型设计、宗祠迁建等议题进行19轮集体研讨、5次村民代表大会 [2] - 形成"先建后拆、一户一宅、多元安置"的迁建方案,确保村民利益不受损 [2] - 周所村自愿报名户数超500户,占总户数过半 [2] 资金与模式 - 创新"政府授权、国企统筹、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入中国二十冶集团与县属国企组建平台公司 [2] - 撬动省农发行30亿元授信额度,成为全省首个打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性贷款的项目 [2] 产业升级 - 顿岗镇零散耕地被整合为1个万亩方、4个千亩方及多个百亩方,实现"小田变大田、良田变粮田" [2] - 建设农业新质生产力科技小院,引进"北牛南育"、水榭温泉民宿等项目 [2] - 构建环车八岭农文旅商产业带,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 [2] 项目意义 - 为广东乡村振兴探索可复制的新路径,推动"百千万工程"从"规划图"迈向"实景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