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30亿基金群落地南山,深圳重金押注AI与具身机器人领域
搜狐财经· 2025-10-11 10:41
智通财经记者 | 梁宝欣 深圳南山再次重金押注AI与具身机器人。 10月9日,在深圳南山"X-Day"西丽湖路演社模力营AI项目专场上,总规模达30亿元的"AI基金群"正式发布。该基金群将与现有的市场化投资基金互补联 动,打造全周期、全链条的人工智能产业金融服务体系,为南山区AI产业发展注入强劲资本动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早在今年2月,深圳便透露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基金,聚焦人工智能的软件、硬件、具身智能等方向,投资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同时,深圳对 人工智能人才进行分档支持,提供安居、创业辅导等全方位服务,用人才政策解决创业难题,从资本与人才两端完善创新生态。 此次发布的"AI基金群"由三支基金组成: 首程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大湾区公司董事长孟子扬在接受智通财经采访时提到,这三支基金各有侧重。第一支由深创投主导的深圳市人工智能与具身机器 人基金,覆盖的领域和投资阶段最广;第二支力合基金侧重早期项目,这也是他们的优势;而首程基金的优势在于投资成长期企业,主要聚焦B轮及其以后 阶段。这样的分工,也是南山区为三支基金设定的差异化定位,既形成互补,也避免了"同业内卷"。 力合创投总经理隋建锋向智 ...
领益智造:公司正积极推动具身机器人硬件制造业务落地
证券日报· 2025-10-10 20:42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已为AMD等国际客户批量出货散热模组 [2] - 公司全面具备CDU、液冷模组、液冷板、空冷散热模组、热管、均热板、石墨片等产品及系统性散热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能力 [2] - 公司正积极推动具身机器人硬件制造业务落地,在softgoods、无线充电等环节取得新进展 [2] 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散热解决方案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服务器、光模块、XR、手机等各类产品 [2]
广交会首设智慧医疗专区,将引入具身机器人等行业领先企业展出
新浪财经· 2025-10-10 19:24
0:00 【广交会首设智慧医疗专区,将引 入具身机器人等行业领先企业展出】10月10日下午,商务部举行第138届广交会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 部外贸司司长王志华表示,首设智慧医疗专区,吸引手术机器人、智能监测及可穿戴设备等47家企业参 加。引入46家行业领先企业,展出具身机器人、机器狗等,培育外贸发展新亮点。#21视频#详见: ...
广交会首设智慧医疗专区 将引入具身机器人等行业领先企业展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17:55
10月10日下午,商务部举行第138届广交会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志华表示,首设智慧 医疗专区,吸引手术机器人、智能监测及可穿戴设备等47家企业参加。引入46家行业领先企业,展出具 身机器人、机器狗等,培育外贸发展新亮点。此外,本届广交会首次举办外贸优品拓内销对接活动,设 置约3000平方米对接专区。还将举办超600场新品发布活动和13场主题论坛。截至目前,广交会全球合 作伙伴增至227家,覆盖110个国家和地区。 0:00 ...
30亿,深圳批量成立AI基金
投资界· 2025-10-10 16:49
深圳AI产业政策与资本支持 - 南山区发布总规模达30亿元的"AI基金群",由三支基金共同构成,构建覆盖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等关键领域的资本矩阵 [2][4] - 深圳市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目标规模20亿元,聚焦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等细分领域投资,推动AI技术商业化落地 [6] - 力合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目标规模5亿元,深度链接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支持AI项目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景 [8] - 首汇智源基金规模5亿元,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是北京、深圳两地国资探索跨区域协同投资的重要举措 [11] 深圳AI产业生态建设 - 大湾区首个垂直领域大模型生态社区"模力营AI项目"启动,由南山区政府主导,战略目标为供应十万平米产业空间、孵化百家创新主体、催生千项智能应用、撬动万亿级经济增量 [12][13] - "模力营"项目于2024年6月揭牌,今年2月迎来首批24家入户企业,上半年已组织超200家项目遴选和路演,搭建"1+N+X"生态体系 [13] - 南山区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通过"一个人、一间房、一张桌、一笔钱、一场景、一条龙"等措施,助力年轻人"拎包创业" [14] 产业活动成效与城市竞争力 - "X-Day"西丽湖路演社模力营AI项目专场活动是"政策+资本+项目"联动的成功实践,每月首个周四常态化举办主题路演,已成功举办8场 [15] - "X-Day"平台已收到205个项目报名,为101家企业对接超2000家次投资机构,项目融资金额累计超4.75亿元,新增银行授信超1亿元 [15] - 深圳在硬件制造方面具有强大产业优势,可在AI应用端突围,例如星灿智能落地深圳不到半年即完成商业闭环,得益于本地完善的产业链支持 [15] - 全国AI产业竞赛激烈,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发挥各自优势,深圳凭借硬件制造和产业链优势走出一条差异化路径 [15][16]
金力永磁前三季净利大幅预增超1.5倍!具身机器人相关产品有小批量交付
证券时报网· 2025-10-10 05:26
财务业绩 - 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5.05亿元至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至179% [2] - 公司预计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4.15亿元至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5%至415% [2]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6.75亿元,对应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28.14% [3] - 2025年上半年变频空调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0.50亿元,对应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19.85% [3] - 2025年上半年风力发电领域实现销售收入2.14亿元,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33亿元,3C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01亿元 [3] 业务运营与战略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组织优化及精益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并灵活调整原材料库存策略应对稀土价格波动 [2] - 公司第四季度在手订单充足,交付能力获得国内外客户充分肯定 [2]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3C、低空飞行器、节能电梯等领域 [2] - 2024年度公司磁材实际产能为3.2万吨,并于2024年底建成年产3.8万吨的磁材产能及先进的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生产线 [3] - 公司“年产2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绿色智造项目”正按计划建设,力争到2027年建成6万吨稀土永磁材料产能 [3] 新兴增长领域 - 公司已成立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事业部,2025年前三季度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及磁材产品均有小批量交付 [2] - 公司认为具身机器人是未来高性能钕铁硼磁材及电机转子重要需求增长点之一 [3] - 公司已进行包括项目专用厂房、专用设备及专业团队等多方面配套投入,初具一定的规模化量产能力 [3] - 在低空飞行器领域,公司亦有小批量产品交付 [2]
金力永磁(06680.HK):预计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9%至217%
格隆汇APP· 2025-10-09 23:13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05亿元至5.50亿元,同比增长157%至179%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人民币4.15亿元至4.6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65%至41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预计达人民币2.00亿元至2.45亿元,同比增长159%至217% [1] 运营与战略 - 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通过技术创新、组织优化及精益管理,持续提升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 [1] - 公司积极应对稀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灵活调整库存策略,保障交付能力获得客户认可 [1] - 公司第四季度在手订单充足 [1] 业务拓展 - 公司新设立的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事业部于2025年前三季度已实现小批量产品交付 [1] - 公司在低空飞行器领域也取得突破 [1]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等多个领域 [1]
金力永磁(06680.HK):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9%至217%
格隆汇· 2025-10-09 23:03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05亿元至5.50亿元,同比增长157%至179%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人民币4.15亿元至4.6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65%至41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预计达人民币2.00亿元至2.45亿元,同比增长159%至217% [1] 运营与战略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组织优化及精益管理,持续提升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 [1] - 公司积极应对稀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灵活调整库存策略,保障交付能力获得客户认可 [1] - 公司第四季度在手订单充足 [1] 业务拓展 - 公司新设立的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事业部于2025年前三季度已实现小批量产品交付 [1] - 公司在低空飞行器领域也取得突破 [1]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等多个领域 [1]
商务部强化稀土出口管制? 稀土企业加码投资整合 龙头股业绩预增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22:10
稀土出口管制政策 - 商务部于10月9日发布公告,强化对含有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物项以及稀土相关技术的出口管制,并明确限制半导体、军事等相关用途 [1] - 相比4月的管制,最新审查机制进一步细化,引入“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双重申报,对用于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等先进制程的出口申请进行逐案审批 [2] - 管制原因是部分境外组织和个人将原产中国的稀土管制物项转移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稳定造成损害或威胁 [3] 稀土板块市场反应与公司动态 - 10月9日A股稀土磁材板块指数强势拉升超8%,金力永磁上涨15.16%,安泰科技、北方稀土涨停,中国稀土、盛和资源等上涨超9% [4] - 金力永磁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5亿元至5.5亿元,同比增长157%至179%,公司第四季度在手订单充足 [4] - 盛和资源子公司完成收购匹克公司100%股权,交易对价调整为1.95亿澳元(约合人民币9.165亿元),其核心资产为坦桑尼亚Ngualla稀土矿项目84%股份 [5] - 天和磁材计划投资9亿元建设高性能稀土永磁及组件、装备制造与研发项目 [1][5] 稀土企业应对措施与业务恢复 - 金力永磁、天和磁材等多家公司表示已陆续获得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出口许可证,国际业务正逐步恢复 [1][4][6] - 天和磁材在出口管制政策实施后,通过建立合规体系并加大国内市场开发力度以应对国际市场压力,相关业务预计在下半年释放 [6] - 正海磁材海外业务显著回暖,报告期末出口发货量同比增长,呈现老客户补单需求释放与新客户渗透效果提升的态势 [6] - 英斯特针对需要出口许可的产品已按要求办理两用物项许可证,并积极调整市场策略与产品结构以保持业务稳定 [7] 相关ETF表现 - 科创半导体ETF(代码:588170)近五日上涨5.26%,最新份额增加1.2亿份至18.4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入3846.2万元 [10] - 云计算50ETF(代码:516630)近五日上涨1.66%,市盈率为125.09倍,主力资金净流入1110.5万元 [11] - 食品饮料ETF(代码:515170)近五日下跌0.34%,最新份额减少150万份至87.4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2012.9万元 [9] - 游戏ETF(代码:159869)最新份额增加1.1亿份至66.7亿份,但主力资金净流出4.1亿元 [9]
多城AI基金群“井喷” 深圳30亿元再加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21:06
深圳AI与机器人产业基金发布 - 深圳发布总规模30亿元的三只AI与机器人产业基金,包括目标规模20亿元的深圳市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目标规模5亿元的力合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以及规模5亿元的首汇智源基金 [1][3] - 基金发起方包括汇通金控、深圳市引导基金、深创投红土、力合科创、首程控股及源创智投资等机构,旨在为不同发展阶段、技术路径的AI企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支持 [1][3] - 政府引导基金扮演“耐心资本”角色,以应对AI与机器人产业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短期回报不确定的特点,深圳此前曾透露将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基金 [1] 各基金投资策略与重点 - 深圳市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20亿元)将聚焦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的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等细分领域,推动AI技术商业化落地 [3] - 力合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5亿元)将100%投向AI与具身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其中一半以上投向中早期项目,深度链接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资源 [3][4] - 首汇智源基金(5亿元)更多投向B轮及B轮往后企业,重点关注智能制造赛道的前沿创新技术与企业,形成与早期基金的互补 [3][4] 主要参与机构动态 - 深创投持续入局机器人行业,例如在2024年6月领投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加速进化的超亿元A轮融资,9月领投深圳机器人企业智平方的新一轮A系列融资,单家投资过亿元 [4] - 力合科创作为国内首批天使创投机构,其管理的5亿元基金将重点支持AI项目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景,吸引早期创业者 [3][4] - 首程控股作为首钢集团旗下公司,受传统钢铁业务影响,其发起的基金将重点关注智能制造赛道,并与北京100亿元机器人基金形成南北联动 [4][5] 全国AI与机器人产业基金布局 - 北京成立了百亿规模的市级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累计完成投决项目47个,投决金额43.05亿元,并拥有规模100亿元的机器人基金,带动数百亿元社会资本投资 [5][7] - 上海于2024年7月发布规模225亿元的人工智能母基金,并启动总规模20亿元的浦东新区人工智能种子基金(首期5亿元)以及首期规模30亿元的人工智能企业风险投资(CVC)基金 [7] - 杭州计划到2024年底使投向人工智能的产业基金组建规模突破1000亿元,目标实现规模以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超700家 [7] 深圳的差异化优势与发展目标 - 深圳的差异化特色在于“AI+智能硬件”,大湾区扎实的智能硬件供应链基础与AI技术结合,可实现产业升级,使产品更智能化、人性化,并借助外贸优势以更高附加值出海 [2][8] - 根据规划,到2026年深圳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目标超过3000家,并计划聚焦AI手机、AI平板等端侧智能产品,推出100款以上热销产品以抢占“万物智联”新赛道 [8] - 受访投资人认为,深圳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投小投早”,主动承担更大投资风险,为初创企业提供更多机会和发展空间,与北京偏重研发的优势形成互补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