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质生产力
搜索文档
 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班赴湖州取经 共探现代农业发展秘籍
 搜狐财经· 2025-09-24 16:38
 现代农业人才培养项目 - 浙江省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班2025级学生赴湖州市开展现场教学 旨在通过案例研学深化新农人培养成效 推动乡村振兴人才梯队建设[1] - 项目自2010年启动以来已累计培养千余名学员 覆盖浙江全省90个县(市、区) 学员创办的企业年产值超50亿元 带动就业2.3万人[5] - 项目采用政校协同机制 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供政策支持 浙江农林大学设计理论+实践+拓展五位一体课程体系 相关成果获2025年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   农场创新经营模式 - 德清星晴家庭农场实现从传统种植向智慧农机+生态循环转型 实践印证了科技赋能农业的可行性[3] - 德清县新市镇岳云家庭农场展示虾稻轮作生态种养模式 通过土地流转整合2800余亩粮田 配备自动化烘干中心 冷库及植保无人机等设备 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 年产值超800万元[3] - 该农场通过技术指导小组带动周边150余户农户增收 累计创收700余万元 其共富农场模式为产业帮扶+技术传帮带提供了鲜活样本[3]   农业与文化产业融合 - 南浔云朵农场以农业+文化为创新理念 将南浔水乡文化融入场景设计 打造集萌宠互动 研学旅游 商拍基地于一体的多元化空间 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3] - 该实践突破了传统农业边界 推动三产融合向纵深发展 鼓励挖掘地域文化特色[4]   未来培养计划 - 下一步将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 优化升级培养方案 2025年班次将试点学分银行制度 允许学员跨专业选修智慧农业 品牌营销 数字经济等模块课程[5] - 计划联合浙江省农发集团等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 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输送更多领军人才[5]
 新华时评:秋分岁稔道丰年
 新华社· 2025-09-24 14:27
全国广大农民和在"三农"战线上的工作者是丰收节的主角。他们是"汗滴禾下土"的耕作者收获者,是耕 地红线的守护者建设者,是深入一线的"科特派",是满腿泥土的农技工作者。他们奔走山乡,让森 林"粮库"日益丰盈;他们耕海牧渔,把海鲜鱼货送上万家餐桌……在这个特殊节日,我们更加感念他们 的辛劳付出,祝他们安康、快乐。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 年。丰收节里话丰收,宝贵的经验是什么,成功的做法有哪些,可以健全完善的空间在哪里,都要盘点 清晰。忙秋收,抓秋冬种,在争取秋粮丰收的同时,播下明年的五谷丰登。(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说起收成,总是会提到年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克服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实现夏粮稳产、早稻 增产,粮食有望再获丰收。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粮食生产格局,随着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升高, 确保粮食稳产增产、提高粮食品质,面临更多挑战。庆祝丰收节,一起话年景、唠收成,更能感受粒粒 皆辛苦的来之不易。 农业生产高度依赖自然条件、投劳投力,也离不开政策给力与科技发力。各级党委和政府深入贯彻党中 央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 ...
 富邦科技王仁宗:以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打通农业增效最后一公里
 上海证券报· 2025-09-24 02:05
 示范田种植成果 - 青贮玉米示范田总成本降低9.5% 亩均化肥施用量减少20公斤 [2] - 亩产达4750公斤 较对照田增产1531公斤 粗蛋白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优于普通田块 [2] - 示范田由富邦科技与兴伟泰公司联合建设 实现降本提质增产 [2]   生物固氮技术突破 - 创新型生物固氮产品"天生旦"突破豆科作物专一性限制 可与禾本科作物形成联合固氮关系 [4] - 通过固氮微生物菌株将大气氮气转化为作物可利用氮素 提供全生长季可持续氮供应 [4] - 在北大荒等地区已实现氮肥显著替代 目标替代50%氮肥 [4]   研发创新与产品升级 - 公司专注化肥助剂行业近20年 成长为全球肥料助剂行业隐形冠军 [5] - 通过研发攻关大幅提升聚谷氨酸含量 有效提高农药肥料利用率并降低成本 [6] - 从单一化肥助剂升级为包含肥料助剂/生物助剂/土壤调理剂/种子包衣剂/农药助剂的大助剂产品体系 [7]   农业服务模式创新 - 推出生物+数字技术综合解决方案 整合数字测土/农资定制/智能灌溉/种植指导等关键技术 [8] - 与北大荒八五三农场/鹤城农投等领先农业平台合作 开展技术捐赠和示范应用 [8] - 在湖北建立番茄公社示范园区 免费培训数字农业技术 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跃升 [8]   技术推广与战略布局 - 启动天生旦百万亩科技助农示范项目 在河南/内蒙古/湖北等省进行验证试验 [4] - 试验覆盖胡萝卜/番茄等近10种作物 总面积达数万亩 [4] - 通过全球化服务网络与本地化运营 构建覆盖主要农业产区的技术推广能力 [7]
 新华时评|秋分岁稔道丰年
 新华社· 2025-09-23 21:33
秋分岁稔道丰年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春华秋实,大地流金。秋分节气,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说起收成,总是会提到年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克服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实现夏粮稳产、早稻 增产,粮食有望再获丰收。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粮食生产格局,随着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升高, 确保粮食稳产增产、提高粮食品质,面临更多挑战。庆祝丰收节,一起话年景、唠收成,更能感受粒粒 皆辛苦的来之不易。 农业生产高度依赖自然条件、投劳投力,也离不开政策给力与科技发力。各级党委和政府深入贯彻党中 央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促进农业基础持续稳固。好收成 要靠科技支撑,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更多新农人,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生产模式。丰收的背 后,更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理念与实践的硕果累累。 全国广大农民和在"三农"战线上的工作者是丰收节的主角。他们是"汗滴禾下土"的耕作者收获者,是耕 地红线的守护者建设者,是深入一线的"科特派",是满腿泥土的农技工作者。他们奔走山乡,让森 林"粮库"日益丰盈;他们耕海牧渔,把海鲜鱼货送上万家餐桌……在这个特殊节日,我们更加感念他们 的辛劳付出,祝他们安康 ...
 明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第一财经· 2025-09-23 19:18
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参与调查,六方面举措保数据质量 《通知》强调,要始终坚守数据质量第一原则,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信。为保证本次农业普 查数据质量,孟晓娴介绍将重点采取六方面措施: 时隔十年,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将在明年正式开展。随着农业农村发生新变化,此次农业普查将在调查 内容、调查手段、调查方法上有所创新,还将有六大方面措施保证数据质量。 一是科学设计普查方案,增强普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二是广泛开展宣传动员,让广大农民朋友认 识普查、了解普查、配合普查。三是扎实做好普查培训,加强诚信诚实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四是精心组 织现场登记,准确采集调查对象信息。五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获取主 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六是全程实行质量控制,强化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普查登记工作结束以后,开展 事后质量抽查,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 在9月23日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统计开放日上,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农村经济研究处处长孟晓娴介绍,这 十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更加现代化、农村环境更加宜居、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农业普查也在与时俱进,主 要体现在三个"新"。 一是调查内容新,这次普查在摸清"三农"家底的基础上,对多元化 ...
 习近平总书记的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在我省引发热烈反响
 大众日报· 2025-09-23 09:43
 农业政策与宏观背景 - 国家领导人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农业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问候,强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2] - 国家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高标准农田建设越来越好 [2] -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 [5]   农业生产与丰收情况 - 山东夏粮单产达452.8公斤/亩,居全国第一,总产达547.4亿斤,同比增加4.1亿斤,增量全国第一 [5] - 秋粮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5] - 种粮大户庞海云种植400多亩玉米,预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收成年年攀高 [2]   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 山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4%,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均居全国前列 [6] - 山东省农科院育种团队已育成4大系列50余个"济麦"新品种,探索"育繁推产服销"一体化模式加速推广 [4] - 下一步将聚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应用 [6]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发展农服企业265家,参与服务的基层供销合作社728个,建设运营为农服务中心841处 [3] - 年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8000万亩次以上,成为全省农业生产服务的重要力量 [3] - 持续推动优化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拉长服务链条,加快完善"山东供销模式" [3]   乡村产业与集体经济发展 - 莒南县兴旺庄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村民和村集体增收 [2][3] - 武城县聚焦"粮畜菜"和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深化绿色"吨半粮"高产创建工程 [4] -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品牌,做精做细产业链,推动食品产业优化升级 [4]   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 种粮大户与省、市农科院等单位开展技术合作,探索更高效的种植模式 [2] - 村党支部书记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销售酥梨、花生等农产品 [2] -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4]
 科技支撑,铺展丰收新画卷(今日谈)
 人民日报· 2025-09-23 06:21
面对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今年何以实现夏粮稳产、早稻增产,粮食有望再获丰收?从超10亿亩 高标准农田到夏收投入8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抢收,从"沙漠种粮"到"数据种田",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 量,正在重塑农业生产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 稳固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必须靠技术吃饭。智能化大棚里育苗、科技特派员下乡……加快将新技 术、新模式、新装备运用到农业中,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着力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定能把牢 粮食安全主动权、夯实"三农"压舱石,在广袤田畴上铺展丰收新画卷。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3日 01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沃野流金美如画,载歌载舞庆丰年。又是一年丰收节,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 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一个重要方面就在 于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屯留:金秋好“丰”景 玉米采收忙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21:49
"以前都是人工掰玉米,既费时又费力,秸秆在地里边都得粉碎,200亩地一个月时间才能收完,现在用 上联合收割机,几天时间就把玉米全部收完,真的很方便。"上村镇玉米种植户季科说。 季科告诉记者,他今年种植玉米200余亩,采用水肥一体管理方式,每亩产量可达1800斤左右。"今年粮 食总产量在36万余斤,经济收入可达36万元左右,比往年要高一点。" 据了解,每台联合收割机一天可采收玉米30余亩。机械化收割的高效作业,让原本繁重的秋收工作变得 轻松快捷,不仅提升收割效率、提高经济效益,还降低人工成本、减少收割过程中的损耗。玉米机收、 秸秆粉碎还田"一条龙"作业,还有效解决多年来焚烧秸秆这一污染环境"老大难"问题,实现生态效益、 工作效率双赢。 目前,屯留区上村镇玉米采收进度已过三分之一,预计9月底全部采收完毕。上村镇副镇长原屯飞表 示,下一步,将统筹推进秋收各项工作,强化田间管理、农机调度和产销衔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 生产力,推动农业向智能化、科技化、现代化发展,高质量完成全年农业生产目标任务,助推乡村全面 振兴。(完)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屯留:金秋好"丰"景 玉米采收忙 中新网长治9月22日电 (高雨晴 李佳 ...
 科技绘就希望田野多彩“丰”景图 智慧农业筑牢丰产基础 让农户“钱袋子”更鼓
 央视网· 2025-09-20 14:11
 秋粮总体生产形势 - 2025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且长势正常偏好 为秋粮丰收奠定基础[1] -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3/4 主产区已投入约1000万台(套)农机具进行作业[1] - 预计10天左右迎来秋粮大面积收获[1]   山东平度花生生产 - 平度市作为胶东半岛花生重要产区 27万多亩花生迎来收获季[1] - 履带式联合收获机实现花生抖土、摘果、清选环节一体化作业 大幅提升效率[3] - 花生生产从播种到收获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支持分段收获与联合收获模式[5][7] - 首次引入"蛇床花带"生态防控技术 通过以草养虫方式减少化学杀虫剂使用[9]   贵州都匀南瓜生产 - 毛尖镇1500亩南瓜丰收 采用无人机运输单次吊运能力达75公斤[10][12] - 无人机运输解决山坡地形搬运难题 避免南瓜磕碰并缩短采收周期[12] - 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 由公司统一提供种苗技术与销售渠道 带动2000多群众就业[14]   新疆喀什开心果产业 - 喀什地区泽普县、疏附县等地1.2万亩开心果迎来丰收[14][16] - 年产量预计达120吨 通过科技育种与规模化种植带动村民增收[17] - 科研团队攻克育苗成活率低与嫁接技术不稳定等关键技术难题[17]   黑龙江鸡东万寿菊产业 - 永和镇千余亩万寿菊进入盛放期 形成特色"金色产业"[17][20] - 采花旺季需平均7天采摘一次 吸引大量周边村民就近务工[20] - 实行规模化种植与科学化管理 农业技术人员全程指导种植管护[20] - 通过企业订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20]
 农业农村部-智慧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50920
 新浪财经· 2025-09-20 12:48
 智慧农业政策指引 - 智慧农业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制高点[1] - 智慧农业标准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 属于国家基础性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1] - 指南制定依据《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等政策文件要求 旨在构建标准体系并提升标准化水平[1]   行业发展目标 - 加快构建中国智慧农业标准体系 夯实标准在智慧农业建设中的基础性与引领性作用[1] - 通过标准化工作推进智慧农业建设 强化技术支撑能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