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双控
搜索文档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破除“内卷式”竞争
期货日报网· 2025-08-01 03:24
政策导向与宏观经济 - 发展改革系统将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做强内循环、优化外循环、搞好双循环,努力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和"十四五"规划任务 [1] - 以稳就业扩内需为重点做好政策预研储备,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1] - 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工作,开展总结评估,并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1] 投资与消费 - 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拓展投资增量,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周期管理 [1] - 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提质增效实施"两新"政策 [1] - 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 [1] 产业升级与创新 - 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 [1] - 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1]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内卷式"竞争 [2] 改革开放与市场建设 - 深入推进招标投标制度改革,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2] - 推动要素顺畅流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2] -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3] 绿色发展与区域协调 - 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 [4] - 全面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4] -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4] 民生保障与安全 - 更大力度稳定就业,扎实维护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领域安全 [4] - 做好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电力保供工作 [4] -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一老一小"等服务 [4]
破除“内卷式”竞争!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7-31 23:00
核心观点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会议总结上半年经济形势并部署下半年工作,强调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1] - 下半年工作重点包括稳就业扩内需、培育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 [2] - 发展改革系统要创造性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推动发展改革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3] 经济形势 - 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1] - 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 [1] - 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1] 下半年工作部署 宏观政策 - 聚焦重大变化、重要指标、重大问题做好形势分析和研判,以稳就业扩内需为重点做好政策预研储备 [2] - 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2] 投资与消费 - 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拓展投资增量,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周期管理 [2] -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提质增效实施"两新"政策 [2] - 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 [2] 产业发展 - 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 [2] - 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2] 市场建设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内卷式"竞争 [2] - 深入推进招标投标制度改革,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2] - 推动要素顺畅流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2] 对外开放 -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 [2]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2] 绿色低碳发展 - 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 [2] 区域协调发展 - 全面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2] -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 民生保障 - 更大力度稳定就业,扎实维护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领域安全 [2] -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一老一小"等服务 [2] - 加大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力度 [2] 工作要求 - 发展改革系统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3] - 继续发扬求真务实作风,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创造性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3]
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下半年九方面工作
新华社· 2025-07-31 22:27
发展改革工作部署 - 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下半年九方面重点工作 聚焦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和"十四五"规划任务 [1] - 重点工作包括形势分析研判 "十四五"规划收官 稳投资促消费 培育新质生产力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绿色低碳发展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综合统筹平衡 [1] 经济循环与稳定 -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进一步做强内循环 优化外循环 搞好双循环 [1] - 更大力度稳定就业 维护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做好迎峰度夏度冬能源电力保供 [1] 安全与民生保障 - 加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 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治理 [1] - 加强普惠性 基础性 兜底性民生建设 [1]
破除“内卷式”竞争!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20:46
经济形势与政策导向 - 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 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 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 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1] - 上半年经济顶住外部压力 消化累积风险 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经济基础稳 优势多 韧性强 潜力大 长期向好趋势未变[1] -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做强内循环 优化外循环 搞好双循环 努力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和"十四五"规划任务[2] 发展规划与战略部署 - 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 开展总结评估 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 谋划重大战略任务 重大政策举措 重大工程项目[2] -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 - 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2] 投资与消费刺激措施 - 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 拓展投资增量 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周期管理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2]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 提质增效实施"两新"政策 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2] - 强化综合统筹和综合平衡 稳定就业 维护粮食 能源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2] 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 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 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2]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破除"内卷式"竞争 推进招标投标制度改革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2] - 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新机制[2] 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 - 加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 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治理 深入落实助企帮扶政策[2] - 加强普惠性 基础性 兜底性民生建设 完善"一老一小"服务 加大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力度[2] - 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治理[2]
国家发展改革委:以稳就业扩内需为重点做好政策预研储备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20:45
经济形势与政策部署 - 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 [1] - 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1] - 发展改革系统要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做强内循环、优化外循环、搞好双循环,努力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和"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 [1] 规划与投资消费 - 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各项工作,开展总结评估,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合理谋划目标指标,深入谋划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重大工程项目 [2] - 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拓展投资增量,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周期管理,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提质增效实施"两新"政策,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 [2] 新质生产力与市场建设 - 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2]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内卷式"竞争,深入推进招标投标制度改革,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推动要素顺畅流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2] 对外开放与绿色低碳 -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3] - 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 [4] 区域协调与民生保障 - 全面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4] - 更大力度稳定就业,扎实维护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领域安全,做好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电力保供工作 [4] -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一老一小"等服务,加大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力度 [4]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内卷式”竞争!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声
中证网· 2025-07-31 20:41
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2025年上半年发展改革形势通报会,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十五 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重大判断和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研判和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高质量完成全年发展改革任务。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 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我 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发展改革系统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充分认识上半年我国 经济顶住外部压力、消化累积风险,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成绩来之不易。尽管当前我国经济 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更要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 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有底气 应对发展中的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七是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 八是全面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深化农业转 ...
破除“内卷式”竞争!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7-31 20:14
经济形势与政策部署 - 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 [1] - 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1] - 发展改革系统要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进一步做强内循环、优化外循环、搞好双循环,努力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和"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 [2] 重点工作任务 - 聚焦重大变化、重要指标、重大问题做好形势分析和研判,以稳就业扩内需为重点做好政策预研储备 [2] - 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各项工作,开展总结评估,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合理谋划目标指标 [2] - 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拓展投资增量,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周期管理,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 - 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 + "行动走深走实,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2]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内卷式"竞争,深入推进招标投标制度改革,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2] -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2] - 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 [2] - 全面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 - 强化综合统筹和综合平衡,更大力度稳定就业,扎实维护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领域安全 [2] 行业与领域重点 - 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数字经济被重点提及,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2]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招标投标制度改革将推动要素顺畅流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 - 绿色低碳发展将通过碳排放双控机制转型加速推进 [2] -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城市更新将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2] - 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被列为重点领域保障对象 [2]
稳投资促消费、破除“内卷式”竞争……国家发改委召开会议
第一财经· 2025-07-31 19:40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基调 - 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1] - 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1] - 下半年工作着力点为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做强内循环、优化外循环、搞好双循环 [2] 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 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 [2] - 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2] - 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 [4] 投资与消费促进措施 - 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拓展投资增量,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周期管理 [2] - 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提质增效实施两新政策 [2] - 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 [2] 改革开放与市场建设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内卷式竞争,深入推进招标投标制度改革 [2] -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推动要素顺畅流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 -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3] 区域协调与民生保障 - 全面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4] - 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4] - 更大力度稳定就业,扎实维护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领域安全 [4]
“碳双控”制度下省间减碳额度交易的构思与运作
金融时报· 2025-07-21 10:45
碳排放双控与绿色金融协同机制 - 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构成"双碳"目标的制度基石,与绿色金融形成战略协同,构建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机制[1] - 碳排放双控为绿色金融提供政策锚点,驱动产品创新并量化风险评估,绿色金融则通过资金支持和市场化激励强化双控执行力[1] - 协同效应可使中国在2030年前实现11亿至15亿吨额外减排,同时将GDP损失控制在最优区间[1] 碳排放双控政策关键问题 - 碳达峰后实施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双控制度,建立碳中和目标评价考核制度[2] - 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需解决指标分解、经济协调问题,部分地区存在能源与产业结构不合理挑战[2] - 省间减碳额度交易成为关键破题手段,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区域协同[2] 省间减碳额度交易机制设计 - 各省边际减排成本差异显著,宁夏每吨60元,北京高达3815元,市场化交易可降低全国总减排成本[3] - 机制标的物为各省年度碳预算目标范围内的可交易排放配额,交易比例需控制在合理范围以避免削弱本地减排动力[4] - 建立省级碳预算、全国碳市场和中央减碳储备三位一体管控体系,三者总和支撑全国双控目标[4] 价格形成与过渡机制 - 过渡期参考全国碳市场年度平均碳价的90%-110%区间定价,例如碳价60元/吨时交易价波动于54-66元[7] - 德国碳市场采用固定价格向市场化过渡的路径对中国具有启示意义[7] - 中央减碳储备"安全储备"可在碳价季度波动超20%时启动以稳定市场[7] 绿色金融支持体系 - 全国碳市场提供基础性碳价信号,但需转型金融标准覆盖能源、工业等多领域低碳融资需求[8] - 2024年各省重大项目清单中绿色项目占比仅13%,显示绿色金融发展空间巨大[8] - 设立以省间减碳额度为资产的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减碳投资[9] 中央减碳储备机制 - 设立"安全储备"支持减排困难省份,预留全国碳排放总量目标的一部分额度[5] - 储备释放额度需控制比例以避免降低各省减碳内驱力,借鉴欧盟责任共担机制(ESR)经验[5][6] - 各省可储存盈余配额或借贷次年配额(上限7.5%)以调节年度碳预算完成方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