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根经济
搜索文档
跟着电影去旅游 “双向奔赴”背后有何密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9 11:37
随着"电影+旅游"的深度融合,这个国庆假期,不少游客选择"跟着电影去旅游"。"电影+旅游"有着怎样的游玩体验?电影如何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此 外,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已突破17亿。亮眼票房背后,我国电影产业有着怎样的蓬勃发展?经历了哪些升级? 今年以来,电影产业正从单一的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在这个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多部热映影片的取景地随之成为旅游打卡点。接下来,先去感 受"跟着电影去旅游"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影旅融合" 电影取景地成游客打卡点 随着"电影+旅游"的深度融合,这个国庆假期,不少游客选择"跟着电影去旅游"。北京市文旅局策划推出的12条"跟着电影去旅游"主题线路也成为爱电影的 游客在北京的旅游指南。 大观楼影城坐落于北京前门地区,这里就是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放映地。1905年,《定军山》的首映不仅是中国电影史的起点,更是一场融合了传 统戏曲与现代技术的文化盛事,成为当年京城热议的文化事件。遗憾的是,影片胶片在后续的大火中被焚毁,仅存谭鑫培的剧照。如今的大观楼影城保留了 中国电影历史长廊,陈列早期摄影机、剧照等文物,成为中国电影史的"活态博物馆"。国庆假期,不少 ...
近6000万人次逛商圈!双节同庆北京消费市场热力升腾
搜狐财经· 2025-10-09 11:01
总体销售与客流量 - 北京国庆中秋长假期间重点监测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95.1亿元 [1] - 全市60个重点商圈总客流量达596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9% [1] - 全市60个重点商圈夜间客流量为2811.6万人次,同比增长23.3% [3] 商圈表现与活动 - 新首钢园商圈和北苑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5.9% [1] - 亚奥商圈和燕莎蓝港商圈夜间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39.1%和2.1% [3] - 围绕"京彩四季"主题推出500余项文商旅体促消费活动 [1] 特色消费模式 - "票根经济"通过WTT中国大满贯、中国网球公开赛等赛事激活假日消费 [1] - 石景山区推出"赛事票根惠享季"活动,联动200余家商户提供优惠 [1] - "中网嘉年华Open Live第二现场"联合多个商圈打造超现场,串联百余家品牌商户 [1] 餐饮消费表现 - 华天集团旗下老字号餐厅营收环比增长超25%,外卖整体营收同比增长超10% [5] - 紫光园、吴裕泰、北京稻香村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8.8%、44.5%、12.8% [5] - 胡大总店单日最高取号4270号,翻台率达到900%,日均销售小龙虾9000多斤 [5] 夜间消费与旅游 - 多个区域通过光影秀、音乐嘉年华、无人机表演等活动激发夜间消费潜力 [3] - 全市推出"跟着赛事游北京"、"秋实累累"等系列主题旅游线路 [5] - 假日期间入境游客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超六成 [5]
新玩法、新引擎、新体验……“双节”引燃假日消费热潮
搜狐财经· 2025-10-09 10:33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国庆中秋双节假期的脚步迈向尾声。在这段满载团圆与欢乐的时光里,有人 奔赴山海,在非遗市集和现代文旅项目的碰撞中感受"老传统"的新表达;有人漫步城市,打卡"出圈"的 网红市集、沉浸式剧场,解锁家门口的新鲜体验;还有人看比赛、听演唱会。大家既体验了让人耳目一 新的文旅新玩法,也真切感受到消费市场的多元丰富与蓬勃活力。那么,这个双节假期,文旅融合催生 出哪些新亮点?消费市场又折射出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今天(10月8日),我们就一起来梳理。 这几天,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被各种旅行风景和美食打卡刷屏了?这个小长假,有人山南海北去看风 景,有人热血沸腾去追比赛,也有人悠闲地在商圈逛街、在影院看片。10月1日—8日,累计全社会跨区 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我国假日市场人气足、供给新、消 费旺,一派活力升腾的繁荣景象。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国庆中秋这8天是2025年的最后一个公众假期,公民出游意愿非常高。各地 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也非常丰富,开启了"花式宠客"模式,总体上是秋色美、夜色明、人欢乐、国庆 红。" 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为一座博物馆, ...
从迎客到留客,“好客山东”又出圈
大众日报· 2025-10-09 09:04
旅游市场表现 - 国庆中秋8天假期山东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966.6万人次,营业收入15.5亿元,分别比上年国庆假期增长8.0%和5.0% [1][2] - 全省公共文化场馆累计服务582.7万人次,比上年国庆假期增长11.6% [2] - 假期山东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00%,青岛、泰安、济南三市贡献超八成份额 [6][7] 服务创新与体验升级 - 沂蒙山龟蒙景区、云蒙景区创新推出“晴天险”,国庆期间遭遇降雨的游客可在明年9月30日前免费重游一次,旨在将单次消费转化为长期情感链接 [3] - 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景区国庆假期面向全国游客免门票,通过增加园内体验业态留住客流 [3] - 泰山景区整合7.4万个泊位信息,通过“泰山易停”实现一键导航、智能找位,为游客规划最优停车路线 [3] 产品业态与消费场景创新 - 济南趵突泉景区推出主题沉浸式夜游《趵突夜画》,融合文化体验、艺术演艺和科技互动 [4] - 临沂《夜画琅琊》行进式游船演艺入夜开演,涑河南岸休闲街区每晚演出近百场次 [4] - 曲阜鲁源村推出“中秋奇妙夜”主题游,五场夜游节目让游客体验鱼灯巡游 [4] 跨界融合与联动效应 - 山东在枣庄和潍坊以水果、蔬菜为主题举办两场美食赛事,其中枣庄赛区总客流量达59.7万人次,拉动文旅综合消费3265万元 [5] - 滨州市推广“文旅票根联盟”,将高速通行票根纳入餐饮、住宿、景区优惠体系 [7] - 聊城依托体育赛事推出优惠政策,观众凭有效票根可在51家A级旅游景区享受免票或折扣,其中36家景区实行免门票 [7] 入境旅游市场 - 青岛邮轮母港接待国际邮轮3艘次,船上外籍游客近6000人,其中约四成选择下船后赴曲阜、泰安延伸游览 [7] - 免签政策叠加直航恢复,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为前五大客源地,韩国独占35%份额 [7] - 入境游客平均停留3.2晚,高于国内游客0.8晚,泰山、三孔、青岛啤酒博物馆等为热门打卡地 [7]
焦点访谈|新玩法、新引擎、新体验……“双节”引燃假日消费热潮
央视网· 2025-10-08 21:41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国庆中秋双节假期的脚步迈向尾声。在这段满载团圆与欢乐的时光里,有人奔赴山海,在非遗市集和现代 文旅项目的碰撞中感受"老传统"的新表达;有人漫步城市,打卡"出圈"的网红市集、沉浸式剧场,解锁家门口的新鲜体验;还有人看 比赛、听演唱会。大家既体验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文旅新玩法,也真切感受到消费市场的多元丰富与蓬勃活力。那么,这个双节假期, 文旅融合催生出哪些新亮点?消费市场又折射出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今天(10月8日),我们就一起来梳理。 这几天,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被各种旅行风景和美食打卡刷屏了?这个小长假,有人山南海北去看风景,有人热血沸腾去追比赛,也 有人悠闲地在商圈逛街、在影院看片。10月1日—8日,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 6.2%。我国假日市场人气足、供给新、消费旺,一派活力升腾的繁荣景象。 这个假期,文旅活动不但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了新创意,在与科技的结合上也是花样迭出。深圳龙岗的机器人主题街区成了新晋热门打 卡地!这里有机器人巡游、人机互动游戏、零部件DIY体验等环节。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国庆中秋这8天是2025年的最后一 ...
四川自贡市探索文旅商体融合——票根经济带来文旅新动力
人民日报· 2025-10-08 19:19
赛事与文旅联动策略 - 自贡市通过“川超”联赛票根联动文旅与商业 持有效门票及身份证可在7天内免费游览盐业历史博物馆 中国彩灯博物馆 燊海井等景区 并可免费乘坐铛铛车[1] - 持任意场次“川超”比赛票根可在近400家酒店 餐饮商户享受优惠 例如餐饮消费满40元减20元[1] - 该策略旨在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留量” 串联“吃住行游购娱”整个消费链[1][2] 文旅服务完善与活动组织 - 当地在假期发布City Walk线路图 并组织小型灯会 民谣音乐节等活动[2] - 自贡市协调机关事业单位开放免费停车位4500余个以提升服务[2] 游客接待与增长数据 - 截至10月7日 自贡17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93.54万人次 同比增长31.23%[2]
票根里的黄金周:WTT中国大满贯门票收入超8800万元,赛事经济联动多元消费场景
华夏时报· 2025-10-08 18:30
华夏时报记者 王敬 北京摄影报道 "儿子和闺女都喜欢孙颖莎和王楚钦,趁着放假专门带他们来现场看WTT,"来自陕西的赵先生说,"为 了看混双决赛,票价确实高一些。"他们一家四口购买的是当日1388元的中档门票,观看比赛前在首钢 园吃了晚餐,并购买了一些零食和饮品,大概花了600多元。此外,他们排了一个多小时队,为两个孩 子购买了同款队服,作为这次观赛之旅的纪念。 这个国庆黄金周,WTT中国大满贯与中国网球公开赛在北京上演"同城双赛",像赵先生这样"为爱发 电"的跨城观赛游客不在少数。 数据显示,WTT中国大满贯2025赛事直接收入近1.54亿元,累计售出门票超8.8万张,实现门票收入近 8800万元,同比增长54.3%,创WTT赛事销售纪录。 赛场内,选手挥拍扣杀点燃激情;赛场外,一张小小的票根正悄然打通文商旅体的消费链条。凭票可免 费坐巴士、享商圈折扣、跨赛事通用——这枚"经济密钥"串联起"赛事+商圈+文旅"新生态,将体育流量 实实在在转化为假日消费的强劲增量。"十一"前五天,石景山区文商旅体消费总额近3.2亿元,赛事经 济正成为拉动区域消费的重要引擎。 跟着比赛去旅行:体育赛事带动旅游消费升级 10月5日晚 ...
电影消费“破圈”生长——假期市场热点见闻
经济日报· 2025-10-08 16:13
国庆档电影市场表现 - 国庆档总票房突破16亿元 [1] - 影片类型丰富多样 包括奇幻 动作 战争 剧情 动画 历史 喜剧等 满足不同观众需求 [1] - 《志愿军:浴血和平》市场表现良好 为整体票房走势提供重要支撑 [1] - 主旋律题材开创"家国叙事"商业类型片模式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1] 电影与文旅产业融合 - "电影+文旅"模式盛行 游客选择实地探访影视取景地 [2] - 重庆因电影《刺杀小说家2》取景成为文旅热点 影片中"云中城"设计灵感来源于洪崖洞 [2] - 福建泉州因电影《浪浪人生》取景吸引游客 影片展现了当地渔港 古村落和海岸线 [2] - 电影成为拉动消费 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 电影票根经济与消费延伸 - 电影票根成为连接"吃 住 行 游 购 娱"的消费通行证 [3] - 浙江省以电影票根串联美景与美食 推动消费链条延伸 [3] - 江苏省部分影院推出"电影+民乐表演""电影+非遗美食"活动 实现影院 非遗 观众三赢 [3] - 吉林省推出"跟着电影去旅游"惠民消费券活动 联动全省文旅资源 [3] 政策支持与产业转型 - 国家政策促进"电影+"消费提质升级 包括"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电影去旅游"等活动 [3] - 政策措施助推电影与线下消费业态融合发展 催生复合型文化消费场景 [3] - 电影产业正从单一的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 [4] - 行业探索电影IP多元化开发与新形态表达 将"电影+"消费方式拓展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4]
大家假期都去哪儿了?这组出行大数据告诉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8 12:47
全国旅游总体热度 - 假期前七天湖北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862.27万人次[1] - 假期第七天甘肃接待游客331万人次并实现旅游花费20.4亿元[2] - 假期第七天江苏纳入监测的文旅单位接待游客802.12万人次[5] - 假期第七天安徽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47.5万人次[6] - 假期第七天福建监测的128家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超过百万人次[7] 重点区域与景区表现 - 湖北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达73.17%[1] - 甘肃8个5A级旅游景区和敦煌莫高窟共接待游客17万人次[2] - 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文博景区接待量位居前列[3] - 陕西19家国家级和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累计客流量达76.63万人次[3] - 广东4A级及以上景区单日接待游客225.3万人次[4] - 江苏备案博物馆及纪念馆单日接待观众接近69万人次[5] - 安徽黄山等5A景区接待游客23.4万人次[6] - 福建滨海旅游类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34.86万人次[8] 文旅消费促进措施 - 湖北文旅部门联合零售企业投放1亿元消费券[1] - 安徽合肥将6200张戏票转化为40余家景区门票[6] - 安徽阜阳、马鞍山音乐节吸引近10万人次且省外游客占比超一半[6]
票根里的黄金周:WTT中国大满贯门票收入超8800万元,赛事经济联动多元消费场景|华夏双节观察
华夏时报· 2025-10-08 12:23
赛事直接经济效益 - WTT中国大满贯2025赛事直接收入近1.54亿元,其中门票收入近8800万元,同比增长54.3%,创WTT赛事销售纪录[3][4] - 赛事累计售出门票超8.8万张[3] - 中国网球公开赛与WTT两项赛事门票销售额创历史新高,合计超过1.7亿元[11] 区域消费拉动效应 - “十一”前五天,石景山区文商旅体消费总额近3.2亿元[3] - 首钢园日均客流量达12.4万人次,较去年日均7万人次几近翻番,累计消费额突破41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50%[4] - 赛事期间,“两园一河”永定河集、火车餐厅等新消费场景客流量累计近4万人次[5] 票根经济与消费链条 - WTT赛事票根权益覆盖京津冀地区800余家商户,实现与中网票根互认互通,推动跨赛事福利联动机制[7] - 持票根可免费乘坐4组对开巴士和11辆微循环接驳车,并在周边商圈享受停车费减免[7] - 票根可在首钢园区内30余家餐饮企业及多家商场享受折扣,并可二次进出场馆[8] 衍生业态与公园表现 - 大满贯公园累计入园人数突破10万人次,远超去年同期的4.22万人次,增幅达137%[9] - 大满贯公园消费额突破1000万元,其中赛事特许商品总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同比增长152%[9] - 公园设有互动游戏区、星光大道及定向迷宫等多样化娱乐内容,并举办“球员见面会”活动[11] 体育产业宏观背景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1491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5%[14] - 2021至2023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14] - “苏超”前十轮60场比赛场均观赛人数达2.5万,线上直播观看人次数超过13亿[14] 观赛旅游消费趋势 - 中国网球公开赛吸引京外观众超18万人,境外观众近1万人,国家网球中心入园总人数36万人,较去年增加20%[13] - 消费者呈现“跟着比赛去旅行”趋势,将观赛与体验城市文化、风景相结合[4][15] - 体育赛事具有强大社交属性与情感共鸣,能激发观众的关联消费需求[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