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成长层
icon
搜索文档
提升制度包容性 拥抱硬科技
经济日报· 2025-06-27 06:07
科创板改革政策 -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精准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研发投入高的科技型企业 [1][2] - 科创成长层对标国际成熟市场 采用"核心层+成长层"双轨制 为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提供匹配融资环境 [2][3] - 改革推出"1+6"政策措施 包括引入专业机构投资者、试点IPO预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领域等 [4] 制度创新与市场功能 - 科创成长层集中管理未盈利科技企业 便于投资者识别风险 同时试点更具包容性政策 [3] - 第五套标准扩容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三大前沿领域 吸引创新资源向核心技术集中 [4] - 创业板同步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形成板块协同效应 [4] 科创板发展成效 - 科创板6年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占比达80% [5] - 2024年研发投入1681亿元 超净利润2.5倍 同比增长6.4% 三年复合增速10.7% 研发强度中位数12.6% [5] - 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 科创债规模增至1.1万亿元 占公司债比例从5.2%提升至9.2% [5][6] 投资者保护机制 - 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简称后加"U"标识 提高摘"U"标准 要求定期披露未盈利原因及风险 [7] - 券商需强化投资者风险评估 个人投资者需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 资金门槛保持不变 [7] 未来改革方向 - 证监会将严把上市入口 坚持"硬科技"定位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而非追求数量 [8] - 上交所计划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健全优质企业识别机制 提升预沟通服务质效 [8]
32家科创板未摘U公司纳入成长层 将受益两项“新老划断”安排
中国经营报· 2025-06-26 11:22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政策解读 - 上交所新制定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正式发布后已上市且未首次盈利的科创板公司(未摘U公司)将纳入科创成长层 [1] - 目前科创板共有32家未摘U公司将成为科创成长层存量公司,54家未盈利公司中已有22家实现摘U [2][4] 科创成长层制度设计 - 调出标准实施"新老划断":存量公司仅需"首次实现盈利"即可调出,增量公司需满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不低于1亿元 [4] -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新老划断":投资新增公司需签署专项风险揭示书,存量公司不受影响 [4] - 政策明确32家存量公司证券代码及简称,包括星环科技-U、迈威生物-U、君实生物-U等 [3][4] 政策影响分析 - 存量企业直接纳入成长层且调出门槛低,流动性相对稳定;增量企业面临更高盈利标准、额外合规成本及流动性压力 [5]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传递政策支持信号,有望改善其估值及融资环境 [6] - 君实生物-U认为改革体现资本市场对未盈利科创企业包容性,强化风险揭示与监督功能可促进企业提升经营效率 [6][7] 未来改革方向 - 需强化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确保投资者获取全面信息,严惩虚假披露 [8] - 优化交易机制设计如放宽涨跌幅限制、引入更多做市商以提升流动性 [9] - 完善退市制度匹配板块定位,形成顺畅进出通道优化市场生态 [9]
21专访|田轩详解科创板新政:IPO预先审阅应健全预审标准
搜狐财经· 2025-06-24 20:46
科创板"1+6"新政核心内容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并扩容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为优质未盈利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1][3] - 新设科创成长层并统一添加"U"标识,增强未盈利企业辨识度 [1][9] - 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企业筛选,形成捆绑效应并提供增值服务 [1][5] - 推出IPO预先审阅机制,缩短审核周期并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1][14] 第五套标准调整细节 - 此前暂缓因需优化生物医药行业试点标准,重启旨在提升对硬科技企业的包容性 [3] - 扩容逻辑为支持新质生产力培育,引导资本向人工智能等三大前沿领域集聚 [4] - 增量企业调出科创成长层需满足更高标准:两年累计净利润≥5000万元或一年营收≥1亿元 [11][12] 专业机构投资者机制 - 评估维度包括投资经验、团队构成、行业研究能力及合规风控能力 [6] - 机构入股可作审核参考因素,但需防范企业虚假合作导致的资源错配 [7][8] - 建议通过强化合作真实性审核、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及信息披露标准来规避风险 [8][9] 科创成长层设计 - "U"标识提升透明度,便于投资者差异化匹配风险偏好 [9][10] - 分层机制实现精准监管,避免对未盈利企业"一刀切" [10] - 增量企业平均需3-5年达到调出标准,需持续优化经营策略 [13][14] IPO预先审阅机制 - 适用企业需具备核心技术研发项目且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导向 [14][15] - 预审阶段信息不公开可保护商业秘密,但存在审核标准不统一等隐患 [16] - 需通过统一预审标准、强化中介职责及补充审核来防范风险 [17][18][19]
科创板深化改革再出发
中国青年报· 2025-06-24 08:42
科创板改革措施 - 证监会宣布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措施,"1"指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6"指推出6项配套改革措施 [1]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研发投入高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已上市和新增未盈利企业均纳入该层 [2] - 将扩大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成熟一个推出一个 [3] 科创板发展现状 - 2024年科创板研发投入总额1681亿元,同比增长6.4%,超过净利润2.5倍 [3] - 2024年新增发明专利2万项,6年累计发明专利超12万项 [3] - 科创债规模增至1.1万亿元,占公司债比例从5.2%提升至9.2% [3] 并购重组市场表现 - 2024年沪市披露资产重组方案700余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60单,同比增长50% [4] - 70%并购标的属于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 [4] - 2025年以来披露资产重组方案341单,同比增长25%,其中重大资产重组49单,同比增加206% [4] 未来发展方向 - 将提升预沟通服务质效,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促进资源向新产业、新技术领域集聚 [4] - 推动投融资两端共同发力,构建协调的市场生态,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 [4] - 科创成长层和未盈利企业上市重启将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4]
科创成长层对机构投资者提出的挑战
上海证券报· 2025-06-23 01:24
科创板改革设立科创成长层 - 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意见在科创板内部新设科创成长层,为未盈利但前景广阔的科技型企业开辟专属上市通道[1] - 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简称后添加"U"标识,体现其未盈利特性[1] - 该举措大幅提升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与适应性,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1] 未盈利科技企业估值挑战 - 未盈利科技企业价值评估难度大,不能沿用传统市盈率等经典估值模型[1] - 技术门槛高涉及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需要跨学科知识[2] - 盈利周期长,如生物医药企业可能五六年没有收入,需评估技术转化能力而非短期财务数据[2] - 估值模型复杂,需根据企业生意模式、发展前景综合评估并动态调整[2] 专业投资能力提升方向 - 需要打造强大投研团队,前瞻性把握科技发展趋势[2] - 认知维度需理解底层创新逻辑并评估商业化可能性与潜在规模[3] - 工具维度需建立适配科技企业的评估方法,引入研发投入强度、核心技术壁垒等新指标[3] - 制度层面需建立适应早期科技企业高风险特征的决策流程与风控体系[3] 资本市场改革意义 - 科创板包容性改革将推动资本市场更好地对技术进行定价[3] - 投资者需构建"技术洞察力+金融定价力"双重能力[3] - 科创成长层是检验机构投资者专业能力的试金石[3] - 专业能力与制度创新协同才能实现创新价值发现与资源精准匹配[3]
中银晨会聚焦-20250622
中银国际· 2025-06-22 10:42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陆家嘴论坛“一行两局一会”发声,将加速既有政策落地和应对科技发展挑战;A股IPO监管周期或开启新阶段;债市低波动但情绪偏多态势大概率延续;5月金融数据显示政府债支撑社融同比多增,企业中长期信贷需求不足 [5][7][8][12][13] 6月金股组合 - 6月金股组合包括顺丰控股(002352.SZ)、安集科技(688019.SH)、佰仁医疗(688198.SH)、岭南控股(000524.SZ)、青岛啤酒(600600.SH)、索辰科技(688507.SH) [1] 市场指数表现 - 6月22日,上证综指收盘价3362.11,跌0.79%;深证成指收盘价10051.97,跌1.21%;沪深300收盘价3843.09,跌0.82%;中小100收盘价6338.05,跌0.87%;创业板指收盘价2026.82,跌1.36% [1] 行业表现(申万一级) - 石油石化涨0.86%,银行跌0.15%,传媒跌0.48%,电子跌0.59%,食品饮料跌0.70%,纺织服饰跌2.36%,美容护理跌2.28%,轻工制造跌1.96%,有色金属跌1.92%,医药生物跌1.86% [2] 重点关注内容 宏观经济 - 6月18日,2025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一行两局一会”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央行宣布八项重磅金融政策,金融监管总局印发行动方案,证监会制定意见推出6项改革举措,国家外汇管理局提出实施外汇创新政策 [2][5] 策略研究 - 证监会吴清主席表示将推出“1 + 6”政策措施,A股IPO监管周期或开启新阶段;“1”指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6”包括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等多项内容;创业板将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8] 固定收益 - 论坛侧重金融开放等制度层面内容,开幕当日债市表现整体稳定,市场情绪或延续;中期看,债市低波动但情绪偏多态势大概率延续 [2][12] 银行 - 5月全口径人民币贷款增量6200亿元,同比少增3300亿元,企业短期贷款改善,中长期贷款仍待改善;当月社融增量2.29万亿元,同比多增2247亿元,政府债新增1.46万亿元,同比多增2319亿元;社融存量规模增速8.7%,环比持平;新口径M1增速2.3%,环比回升0.8pct,M2增速7.9%,环比略降0.1pct [3][13] 金融数据详细分析 政府债靠前发力,社融同比多增 - 5月社融存量规模同比增长8.7%,与上月持平,增量2.29万亿元,同比多增2247亿元,高于预期,主要支撑来自政府债;政府债券净融资1.46万亿元,同比多增2319亿元;企业直接融资增加1648亿元,同比多增1252亿元;人民币贷款新增5923亿元,同比少增2274亿元;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合计同比多减208亿元,未贴现银票下降1163亿元,同比少减168亿元 [13][14] 企业中长期信贷需求不足 - 5月人民币贷款新增6200亿元,同比少增3300亿元,企业短贷同比多增,居民中长期温和修复,信贷需求整体仍偏弱;企业贷款新增5300亿元,同比少增2100亿元,短期、中长期贷款分别多增2300、少增1700亿元,票据贴现新增746亿元,同比少增2826亿元;居民信贷增加540亿元,同比少增217亿元,短期贷款减少208亿元,同比多减451亿元,中长期增加746亿元,同比多增232亿元 [13][15] M2增速回落,M1增速回升 - 5月M2、M1同比增长7.9%、2.3%,较上月下降0.1、上升0.8个百分点,M2 - M1缩窄0.9个百分点至5.6%;本月M1增速环比回升因去年同期低基数;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18万亿元,同比多增5000亿元,信贷增速回落对M2上拉作用减弱;居民存款新增4700亿元,同比多增500亿,企业存款减少4176亿元,同比少减3824亿元,财政存款新增8800亿元,同比多增1167亿元,非银存款新增1.19万亿元,同比多增300亿元 [17]
设置“科创成长层”为哪般
经济日报· 2025-06-22 06:26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设立背景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标志着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进入深水区 [1]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 [1] - 科创板已累计有5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其中22家已实现盈利,2024年这些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744.79亿元 [1] 科创成长层的制度创新意义 - 采用"技术价值替代短期盈利"的评估范式,打破传统上市标准对科技企业的限制 [2] - 差异化制度设计引导资源向拥有核心技术的高成长性企业倾斜,实现融资"精准滴灌" [2] - 重启并扩大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 [2] - 采用"增量试点+新老划断"审慎策略,新设企业需满足特定盈利或营收条件方可调出成长层 [3] 科创成长层的市场功能 - 为硬科技企业注入资本活水,锚定新质生产力培育 [2] - 构建"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引导市场从"唯盈利"转向"重技术含金量" [3] - 集中管理未盈利企业,为增量制度改革提供可控的"试验空间" [3] - 通过特殊标识"U"和风险揭示书等机制保护投资者权益 [3] 科创成长层的实施效果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已支持20家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其中19家实现核心产品上市 [2] - 制度设计直指我国创新链薄弱环节,在全球科技竞争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2] - 改革需要平衡"烧钱搞研发"的商业逻辑与防范概念炒作风险 [4]
高频经济跟踪周报20250621:国际油价升至年内高位-20250621
天风证券· 2025-06-21 21:59
报告核心观点 本周经济呈现多维度变化,需求端新房成交和汽车消费向好,生产端工业平稳且下游开工率回升,投资端螺纹钢消费和水泥价格欠佳,贸易端港口吞吐量降但集运价涨,物价上农产品弱而原油大幅上涨,利率债发行有计划安排,政策面有多项金融和房地产相关举措出台[2][3][4][5][6][7] 各部分总结 需求 - 新房成交环比续升同比转负,2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升10%同比降16%,二线城市升幅大,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环比大多下降[2][12] - 汽车消费回暖,乘用车零售和批发日均销量环比大幅上升,观影消费低于季节性,出行表现分化,全国迁徙规模指数环周回暖,一线城市地铁客运量环周回落[2] 生产 - 中上游螺纹钢开工率持平,PTA和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下降,涤纶长丝开工率上升,指向基建开工或边际改善[3][47] - 下游汽车全钢胎开工率由降转升,半钢胎开工率上升且绝对值高于历年同期,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或支撑生产端[3][47] 投资 - 螺纹钢表观消费偏弱,价格环周下降,下游需求淡季到来需求或环比下滑[4][61] - 水泥发运率下降,库容比上升,价格有所回落[4][61] 贸易 - 出口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下降,CCFI综合指数回升,美西和欧洲航线运价上行,东南亚航线运价回落,BDI指数上升[5][73] - 进口集运价格上升,CICFI综合指数环周小幅上升0.5%[5][73] 物价 - CPI方面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环周下滑0.3%,猪肉、鸡蛋、水果价格回落,蔬菜价格小幅回升[6][85] - PPI方面大宗商品和金属价格指数延续升势,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环周上升3.1%,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环周上升8.9%等,原油上涨受地缘局势、美元指数和消费旺季等因素影响[6][91] 利率债跟踪 - 下周利率债待发行6956亿元,净融资6144亿元,其中国债、地方债、政金债各有发行和到期安排[7][104] - 截至6月20日,置换债、新增一般债、新增专项债、国债、政金债有不同的发行进度,20个省和计划单列市披露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7][106][111] 政策周观察 - 国家统计局称宏观政策有后手,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4%[115][116] - 央行行长等在陆家嘴论坛宣布多项金融政策,包括设立交易报告库等,证监会和外汇局也有相关举措[117][118] - 美联储连续四次会议暂停降息,温州和西安出台房地产相关政策[119][120][121]
基金大事件|跨境支付通迎来里程碑时刻!传奇投资人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21 18:31
跨境支付通 - 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推动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合作("跨境支付通"),将于2025年6月22日上线 [1] - 跨境支付通通过内地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与香港"转数快"系统连接,为两地居民提供实时跨境支付服务 [1] - 内地和香港各有6家银行作为首批参与银行 [1]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 - 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5日 [2] - 规则名称由《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调整为《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优化业务发展指标,支持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 [2] - 突出"打大打恶"导向,优化评价结果下调手段,调整扣分分值设置 [2] 橡树资本霍华德·马克斯观点 - 债券市场投资者不喜欢关税政策造成的混乱,预计关税政策模糊性难以消退 [3] - 投资者适度降低对美国资产的配置是合理的,认为中美之间可以保持竞争关系而非敌对关系 [3][4] - 选择创业合伙人应注重价值观一致、技能互补并保持相互尊重 [5] 科创板改革 - 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增设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6] ETF基金动态 - 兴证全球基金披露ETF业务系统采购项目,拟布局ETF业务,全市场ETF规模已突破4万亿元 [7] - 首批科创债ETF名单出炉,10家基金公司入围,其中6家在上交所上市,4家在深交所上市 [16] 券商并购与高管动态 - 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控制权事项获深交所审核通过 [7] - 中信建投证券聘任武超则担任执行委员会委员,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高管 [12] 资管规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为72.32万亿元,较去年末减少近5300亿元 [9] - 私募基金、养老金、ABS、期货公司及资管子公司私募产品规模实现环比增长 [9] 公募REITs进展 - 一周内4只公募REITs获批,包括南方万国数据中心REIT、南方润泽科技REIT、华夏华电清洁能源REIT、创金合信首农产业园REIT [12] - 中银中外运仓储物流REIT定档6月23日发售,为首单央企仓储物流基础设施REITs [18][19] 私募基金动态 - 中电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备案登记,注册资本2亿元,实缴资本5000万元 [21] 宏观经济 - 5月份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展现经济韧性和活力 [10]
基金大事件|跨境支付通迎来里程碑时刻!传奇投资人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21 18:23
6.20【★ ★ ★ ★ ★ 】 跨境支付通 见证历史!重磅来了,就在6月22日! 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称,共同推动并支持由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 心和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开展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合作(以下简称"跨境支付 通),标志着内地—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越新的里程碑。 据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跨境支付通是指通过内地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转 数快"连接,在遵从两地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为两地居民提供实时跨境支付服务。 跨境支付通将于 2025年6月22日上线,内地和香港各有6家银行为首批参与银行。 6.20【★★ ★ ★ ★ 】 政策监管 大消息!监管出手,券商"大考"规则要变了 证券行业重磅消息来了! 6月20日,证监会于官网发布《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 定》),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5日。 此次最为直观的调整是规则名称的变化,由此前的《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调整为《证券公司分类 评价规定》。同时,《规定》适当整合、优化了业务发展指标,引导行业机构聚焦高质量发展,支持 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