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济宁再添电力新引擎!王窑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
齐鲁晚报网· 2025-09-01 08:12
电网建设进展 - 王窑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于8月28日建成投运 成为济宁地区连接500千伏麟祥变电站主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工程新建220千伏变电站一座 总征地面积13亩 总建筑面积3911.3平方米 配备240兆伏安主变1台和3回220千伏进线 [3] - 新建220千伏线路44.56公里 克服1次跨越新兖铁路和4次跨越济徐高速等高风险作业 [3] 电网容量与负荷 - 济宁电网最高负荷达863.8万千瓦 较2024年最高负荷783.1万千瓦增长80.7万千瓦 [5] - 全市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51座 变电容量3348.55万千伏安 线路7636.64公里 [6] - 变电容量和线路长度分别是2020年的1.2倍和1.18倍 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大幅提升 [6] 区域供电保障 - 工程为济宁经济开发区及嘉祥县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撑 [1] - 500千伏电源点增至4座 220千伏电源点实现县域"双保险"供电格局 [6] - 公司构建"东部目字布局 西部多点支撑"供电格局 坚持"电等发展"理念 [6]
烟台紧贴产业链布局人才链,重点实施“七项计划”
齐鲁晚报网· 2025-08-29 09:24
烟台市科技创新人才政策举措 - 烟台市抢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机遇 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人才[1] - 烟台市委组织部充分发挥工业基础雄厚 产业体系完备优势 紧贴产业链布局人才链 重点实施"七项计划"[1] 战略人才引进计划 - 实施"领航计划"加大院士团队人才 项目 平台一体化引进力度 赋予16条产业链头部企业"一事一议"引进院士(团队)政策定制权 企业可根据引才需求自主定制扶持政策[1] 重点企业人才支持措施 - 实施"优聘计划"对企业自主招聘无法引进的急需紧缺科技人才 由组织人社部门统一发布招聘公告 统一搭建对接平台 配套提供综合扶持政策 通过政府背书和政策赋能帮助企业精准引才[1] 中小企业人才共享机制 - 实施"共引计划"发挥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省实验室 新药创制省实验室聚才优势 推行省实验室与中小企业共引共用博士机制 引进博士人事关系放在省实验室但安排到企业工作 实现人才双聘双跨[2] 科技成果转化合作 - 实施"互聘计划"建立常态化校企合作对接机制 推动校企互聘"科技副总"和"产业教授" 协同攻关关键核心技术 联合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推进转化优质科技成果[2] 企业跨区域研发支持 - 实施"飞地计划"对企业在省外设立的"人才飞地" 引进的符合条件的博士可视同在烟工作享受青年人才补贴政策 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视同在烟工作享受"双百计划"政策 推动企业前端研发本地转化[2] 重大项目人才配额制度 - 实施"配额计划"对市级以上重大项目引进急需紧缺科技人才的 提供市级人才工程配额支持 2年内引进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直接纳入烟台市"双百计划"予以扶持[2] 产业生态建设举措 - 实施"强链计划"高标准举办中国烟台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 精准引进能补链延链强链的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 健全全链条项目孵化培育机制 形成引进-落地-孵化-成长服务闭环[3] - 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 探索向用人主体授权 为人才松绑 将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才竞争优势 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3]
以企业文化软实力汇聚国企高质量发展新合力
齐鲁晚报· 2025-08-29 05:49
三、坚持守正创新重要原则,持续壮大正面宣传。聚焦主责、做强主业,紧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这个 中心任务,强力宣传国有企业的发展实践、改革实践、创新实践,发出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所需、企业发展 所需的正声正能,及时占领主流思想高地。丰富传播方式,充实传播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正面 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挖掘典型人物、亮点经验,树牢风向 标,汇聚正能量,让身边人、身边事带动国有企业员工互学互鉴、共同提高,积极投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 实践浪潮。 四、锻造过硬队伍强力支撑,构建齐抓共管格局。国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务必要强化"一家人、一盘棋、 一条心"思想,服从统一指挥,密切配合、协调联动。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抓好责任层层落实,形成党委统一 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其他各部门、各单位各负其责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宣传思想工作的关键在队 伍、核心在能力,必须加强培训学习,通过外引内培、院校合作等方式,全面提升宣传思想工作人员的政治 能力、业务能力、实干能力。 五、塑造企业文化软实力,汇聚强大精神源泉。企业文化建设与宣传思想工作相辅相成,两者都能有效增 强国企软实力。对内要以提升干部职 ...
1-7月,起步区(直管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9%
齐鲁晚报网· 2025-08-28 11:38
工业经济增长表现 - 2024年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9% [1][2] - 2024年1-7月工业投资增长29.5% [1][2] - 2021-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1.7% [2] 区域经济发展成效 - 四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1.4% [2] - 四年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6% [2] - 四年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45.6% [2] 产业体系建设进展 - 聚焦工业强市战略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推动优质产业建链成群形成新增长极 [1] - 推动鼎点激光、温声玻璃等企业转型升级扩产增效 [2] 综合发展成果 - 2024年1-7月13项主要经济指标中10项位居全市前列 [2] -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1] - 五年成形目标基本实现带动黄河北岸面貌更新 [1]
2025年年中省直老干部情况通报会召开
大众日报· 2025-08-28 09:01
全省经济发展态势 - 全省经济延续稳健向好、进中提质态势 [1] - 全省上下聚焦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 [1] - 全力激发内需潜能并有效应对外部冲击 [1] -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 [1] 政府工作方向 - 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 [1] - 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1] - 持续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推动现代化强省建设 [1]
鲁台经贸洽谈会将于9月1日至4日举办
大众日报· 2025-08-27 09:03
第29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安排 - 活动定于9月1日至4日举办 由山东省政府和国务院台办共同主办[1][2] - 采取主会场加分会场办会方式 主会场设在潍坊市 分会场设在济南和德州等市[2] - 主会场举办1项主题活动和6项专题活动 包括两岸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大会 现代农业合作推进会 高端化工产业合作对接会 医养健康产业合作对接会 鲁台青年科创体验营启动仪式 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大会 台商齐鲁行活动[2] - 分会场举办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和德台经贸交流合作大会等经贸活动[2] 产业对接与客商邀请 - 聚焦山东十强产业发展规划 围绕现代农业 高端化工 医养健康等鲁台优势产业 促进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重点项目对接洽谈[3] - 重点邀请台湾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 台湾品牌农业推广协会等台湾工商团体和富士康 旺旺 台塑 统一 康师傅等智能制造 现代食品 金融科技领域领导企业来鲁投资考察[3] - 前期针对性开展我帮企业组主场和我为企业找订单等活动 重点瞄准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等台商集聚区 通过产业主管部门加项目承接地协同推进模式洽谈合作项目[3] 鲁台产业合作成果 - 截至2025年6月 全省累计批准台资项目9907个 实际使用台资310.4亿美元[4] - 锚定19条标志性产业链和8加X未来产业创新发展需求 通过举办涉台经贸活动和专题招商 引导台资企业卡位入链 聚链成群[4] - 设立全国首家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 围绕现代食品 生物医药 先进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两岸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4] - 截至2025年7月 合作区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1家 省级专精特新 瞪羚等高质量中小企业254家 省市级研发平台67个[4]
山东烟台福山区:产业向“高”逐“新”激活绿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8-22 11:3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坤泰股份自主研发BCF纤维打破汽车地毯原材料国外垄断局面实现原材料自产[1] - 公司BCF纤维通过全球可回收标准(GRS)认证 采用60多种回收配方实现汽车地毯脚垫全部回收再利用[1] - 公司汽车地毯产品出口沙特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生产线包含涂胶淋膜裁片等全自动工序[1] 节能减排技术 - 荏原冷热系统离心机可拦截余热排放 将热量转化为高品位蒸汽实现废气不废余热生金[2] - 荏原热泵机组可从低温热源回收热量制取高温热水或蒸汽 节省一次能源消耗[2] - 公司12万台节能设备全球运行 年节省5000万吨标准煤 年减排二氧化碳1.3亿吨[2] 区域能源项目 - 华能烟台燃机发电项目较同等级煤电机组年节约标煤约17万吨 年减排二氧化碳约46万吨[2] - 福山区申报环渤海绿色低碳高端智造产业园 建设省级源网荷储试点提供绿电直供和碳核查认证服务[2] 区域产业成就 - 福山区连续五年上榜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获评山东省工业强区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先进区[3] - 区域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获县域高质量发展先进区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区称号[3]
上半年山东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35.7%
大众日报· 2025-08-22 08:58
行业增长态势 - 山东省锂离子电池产量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5.7% [1] - 新能源电池产业规模2024年同比增长超20% [1] - 产业步入发展加速期 [1] 产业链布局 - 形成涵盖电池制造、关键材料、基础原料的全产业链条 [1] - 欣旺达、弗迪、宁德时代等重大项目在山东落地建成 [1] - 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是山东省重点打造的19条标志性产业链之一 [1] 政策与产业协同 - 发布《山东省新能源电池企业供需清单》包含200余条供需信息 [1] - 推广50余家企业优秀产品和服务 [1] - 通过对接活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 [1]
山东省新能源电池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活动(枣庄专场)成功举办
中国发展网· 2025-08-21 16:30
行业活动 -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新能源电池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活动 枣庄市政府高层出席 [1] - 活动发布《山东省新能源电池企业供需清单》和《山东省新能源电池领域优秀产品推介手册》 包含200余条供需信息和50余家企业产品服务 [2] - 参会代表包括省市工信局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金融机构等200余人 [2] 产业链发展 - 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是山东省重点打造的19条标志性产业链之一 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1] - 欣旺达 弗迪 宁德时代等重大项目落地带动产业跨入加速期 形成电池制造 关键材料 基础原料全产业链条 [1] - 2024年全省产业规模同比增长超20% 2023年上半年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35.7% [1] 政策与资本支持 - 活动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政策解读 中泰证券分享新能源电池领域资本运作案例 [1] - 浪潮傲林大数据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案例分享 欣旺达总部解读原材料采购体系 [1] - 枣庄市能源电子产业集群及6家企业包括济南弗迪 中材锂膜 丰元锂能 欣安创能 京阳科技 奥冠新能源进行现场路演 [1] 企业合作与实地考察 - 参会代表现场参观山东欣旺达和精工电子等企业产线 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搭建精准对接平台 [1]
从源头把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低碳“准入关”
中国环境报· 2025-08-20 07:14
政策修订核心内容 - 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 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此为2010年制度实施以来第三次修订 [1] - 修订两大核心变化:将碳排放评价和煤炭消费管理要求纳入节能审查 建立审查权限动态调整机制并完善事中事后管理要求 [1] - 通过源头把控节能低碳准入 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及产业转型升级 [1] 碳排放管控机制升级 - 节能审查需同步评估项目碳排放水平、实施影响及降碳措施 结果纳入审查意见 遏制高碳排放项目盲目建设 [2] - 将煤炭消费量作为节能审查权限分级核心依据 推广煤炭消费控制与压减措施 控制新增量并挖掘存量替代潜力 [2] - 碳排放评价是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的关键环节 但需完善核算方法体系与标准规范 [2] 能效管理成效与挑战 - "十四五"期间每年通过节能审查减少不合理能源消费约1400万吨标准煤 相当于减排近3000万吨碳排放 [3] - 存在制度刚性不足、事中事后监管薄弱问题 部分地区审查权限下放导致高耗能项目过度聚集 [3] - 新规明确国家发改委审查年综合能耗50万吨标准煤(或年煤炭消费50万吨)以上项目 禁止县级机关审查"两高"项目 [3] 多维度政策协同 - 需将节能审查与碳排放"双控"考核、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产品碳足迹分级等政策工具结合 [4] - 通过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及工业企业节能改造等多维度联动 实现政策协同放大效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