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食品
icon
搜索文档
制造为基 文旅为柱——访开封市委书记高建军
河南日报· 2025-06-26 15:00
开封市经济发展态势 - 开封市承担的省重点项目和市重点项目均提前完成半年目标任务 [1] - 汽车制造产业链产值同比增长32.7% [1] - 新能源(储能)装备产业链产值同比增长18.22% [1] - 夏粮生产再获丰收 [1] - 文化旅游接待量和综合收入再创新高 [1] 开封市未来发展规划 - 深入实施制造立市十一项行动 [2] - 着力打造汽车制造、化工新材料、现代食品3个千亿级产业链 [2] - 以承办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2]
前5个月促成融资1150亿元,河南多措并举赋能制造业
搜狐财经· 2025-06-16 12:30
河南省金融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金融资源聚集与制度创新 - 河南省印发《河南省发展科技金融实施方案》,建立全链条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支持制造业科技创新 [3] - 全省建立449名省市县三级金融服务专员,前5月组织2500场政金企对接,覆盖3.5万家企业,促成融资1150亿元 [3] - 针对"7+28+N"产业链群开展26场"金融会客厅"专项对接,为243家企业投放贷款482.7亿元 [3] - 截至4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7.1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0.34个百分点 [3] 资本市场助力产业升级 - 全省41家重点上市培育企业中制造业占比超80%,通过"绿色通道"解决23项上市障碍 [4] - 对12家制造业企业开展一对一上市辅导,明确板块定位与路径规划 [4] - 全省111家A股上市公司中制造业占75.68%(84家),新能源汽车/轻纺/食品三大产业上市公司2024年营收分别增长37.63%、15.14%、14.42% [4] - 2024年推动1家企业过会、1家过审、1家完成上市辅导 [5] 设备更新与并购重组 - 前4月设备更新贷款余额107亿元,较年初增长76.6%,覆盖178个项目签约金额292亿元 [6][7] - 对8家上市制造业企业放款16.9亿元支持股票增持回购 [7] - 推动5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完成并购重组,融资规模31.87亿元(含中孚实业、濮阳惠成等) [7]
郑州18条硬核措施助力中牟新区发展跑出“加速度”
郑州日报· 2025-06-06 08:55
规划与政策支持 - 中牟新区定位为郑开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文化旅游创意融合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2] - 新区规划纳入郑州市规划体系,重点衔接轨道交通、枢纽体系、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等专项规划 [2] - 依法依规下放部分市级开发建设和经济管理权限,赋予新区更大发展自主权 [2] - 市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新区开发建设,期限暂定3年 [8] 产业发展与布局 - 优先支持新区重点产业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市重点项目 [4] - 规划建设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食品、新型储能、氢能、低空经济(无人机)等专业园区 [4] - 支持郑州机动车质量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4] - 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资金向新区项目倾斜,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5] 科技创新与人才 - 支持新区与中原科技城协同发展,引导科研成果在新区中试、转化,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3] - 统筹市级创新专项资金向新区倾斜,支持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布局 [3] - 支持新区落实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政策,经备案后享受相应人才待遇 [8] - 选定市属高校作为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基地,鼓励院校与新区企业开展人才订单式培养 [8] 文旅与金融创新 - 支持新区开展文旅产业强链延链补链,优先布局重大文旅文创、酒店民宿、会议会展等项目 [5] - 鼓励开展景区经营权质押贷等多种贷款形式,助力文旅产业发展 [5] - 支持新区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承办高能级展会、论坛等活动 [5] - 鼓励市级政府投资基金与新区合作参股设立子基金,支持金融机构在新区开设分支机构 [8] 基础设施与民生配套 - 加快G310改扩建、科学大道、金龙路、平安大道等重点骨干交通项目建设,推动低运量轨道交通T1线实施 [6] - 支持新区内更多地铁线路、站点纳入郑州地铁四期规划 [6] - 加大市属三甲医院、幼儿园、中小学、高中、文化体育等优质社会事业项目向新区布局 [7] - 新区公交客运、出租车及网约车等公共交通运营管理逐步纳入市级统一规划管理 [7] 区域协同与机制创新 - 支持新区与郑州航空港区、郑东新区等周边地区联动发展,与开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结对共建 [8] - 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在新区全资或合资设立AAA级国有平台公司,采用"管委会+公司"运作模式 [8] - 开展干部交流,支持市直机关、国有企业及金融机构干部人才在新区挂职锻炼 [8]
阔步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全省各地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河南日报· 2025-05-23 07:55
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发展 - 洛阳理工学院依托国家智能起重装备工业设计中心、省绿色建筑材料制造与智能装备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服务制造业科技攻关,并计划加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力度,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实践型人才 [7]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十矿首席技师郭晓广强调煤矿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性,致力于研发井下实用型设备,提升煤矿工作安全性和效率 [7] - 万华生态集团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绿色工业化定制整装技术使基装用材总量减少70%,拥有95项发明专利和359项实用新型专利 [8] - 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将持续加大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突破"卡脖子"技术制约,构筑产业集群新优势 [8] - 龙佰集团攻克"大型沸腾氯化法关键技术"等三大"卡脖子"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保障航空航天材料供应安全,并计划形成"钛产业链纵向垂直一体化+多产业链横向耦合"生态圈 [9] - 民权县将推动制冷先进装备制造、铝基新材料、现代食品等主导产业提质升级,加快构建产业链群新格局 [10][11] - 濮阳市计划实施156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540亿元以上,聚焦"6+20"产业链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1] 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 南阳老界岭景区将依托自然资源禀赋,挖掘文化内涵,加快推动老界岭温泉旅游度假村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提升游客体验 [12] - 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将创新打造沉浸式实景演艺、宋韵主题体验项目,构建"传统文化+前沿科技"融合矩阵,完善非遗传承与产业发展链条 [12] - 周口市淮阳区苏马庄村依托太昊陵、龙湖资源,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吸引游客,带动村民增收 [12] - 中国文字博物馆将以字为媒,加强学术研究、丰富沉浸体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华 [13] 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将深化综合改革,优化专业布局,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样板 [9] 社会治理与基层党建 - 郑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将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创新信托制物业试点改革、党群服务中心活化运营等工作 [3] - 获嘉县将持续探索"三级联动、多元共治"的"获嘉模式",完善"3533"党群代表议事会、"微网格管理"等机制 [4] - 淇县将完善"20+6+5"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立健全预警响应机制 [4] - 漯河市临颍县固厢乡将完善"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形成闭环工作流程,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5][6] - 义马市新区街道裴村社区将建立四级组织架构,形成"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社区治理格局 [6] -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新港办事处将提升招商引资质效、为企服务质效和经济发展质效,推动辖区经济快速发展 [6]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河南日报· 2025-05-22 07:33
经济发展 - 河南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省份第一位,拥有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41个和207个中类中的197个 [2] - 河南已形成新型材料、先进装备、现代食品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链 [2] - 2024年河南粮食总产量1343.9亿斤,连续多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2] 外贸与开放 - "空中丝绸之路"覆盖全球200多个城市,中欧班列辐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跨境电商年进出口额多年来保持两位数增长,业务遍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发展战略 - 河南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中肩负重要使命 [2] - 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3]
2025年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认定启动 重点面向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等产业
快讯· 2025-04-21 13:32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和认定已启动 重点面向多领域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创建 [1] 分组1 - 今年山东重点面向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和认定 [1] - 传统产业包括冶金、化工、轻工、建材、纺织服装、机械等 [1] - 优势产业包括高端化工、汽车、智能家电、工业母机、轨道交通、海工装备、农机装备、高端铝材、现代食品等 [1] - 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安全应急装备、磁悬浮等 [1] - 未来产业包括元宇宙、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未来网络、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深海空天等 [1]